黄山岭铅锌钼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岭铅锌钼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汪谦

【摘要】黄山岭铅锌钼矿床的形成受构造、层位和热源三因素控制.上部铅锌矿顺层发育,赋存于志留系与奥陶系地层之间,下部钼矿床赋存于仑山组与深部隐伏岩体

接触带上.通过分析矿床成矿规律和以往矿区地质、物探资料,并通过少量钻孔验证,证明上层矽卡岩带往深部有稳定的延伸,揭露了深部隐伏的花岗岩体,说明该矿床的

上层铅锌矿和下层钼矿都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

【年(卷),期】2018(032)002

【总页数】5页(P215-219)

【关键词】铅锌钼矿床;成矿规律;深部找矿;池州黄山岭

【作者】汪谦

【作者单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矿产资源中心,安徽铜陵 244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2;P618.43

安徽省池州市黄山岭铅锌矿开采历史长达40多年,现探明矿体资源储量已严重不足。矿山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接替资源,因此有必要对区内矿床的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进

行分析和探讨,评价矿山深边部找矿前景,为矿山寻找新的接替资源提供地质依据。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地台,下扬子台坳,沿江拱断褶带,安庆凹断带上。地层属华南地层大区、扬子地层区,地层出露从寒武系至第四系均有。

区域构造受晋宁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的构造活动控制。晋宁期形成基底褶皱,区域内仅出露障公山复背斜北翼的小部分,轴向东西。次级褶皱发育,以同斜褶皱为主。印支期形成一系列紧闭背向斜相间的线型褶皱,多伴有纵向顺层断裂。燕山期多以北北东向和北西向的横跨褶皱叠加于印支期的构造形迹之上。区内断裂主要发育有北东东向的高坦断裂、北东东向周王断裂、北东向江南断裂等。

区内岩浆岩活动较强烈,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出露范围较广,主要有九华山、花园巩和谭山岩体,为同熔型火山侵入岩,以中酸性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为主。

2 矿区地质特征

黄山岭矿区为青阳铜、钼、金银、铅锌成矿亚带。该带处于江南隆起与下扬子坳陷的过渡地带,涉及到江南前陆反向冲断带、江南过渡带两个次级构造单元。区内岩浆成矿带过渡性明显,因此近年研究认为它是相对独立的成矿带。区内已发现的矿化类型较多,包括层控矽卡岩型、岩浆热液型、斑岩型、层控低温热液型等。

2.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单斜岩层,地层整体倾向南东,倾角5°~30°。出露地层主要有奥陶系、志留系,奥陶系出露地层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瘤状灰岩、流纹状或竹叶状灰岩,深部从下统仑山组至上统汤头组灰岩大多蚀变为大理岩,在地表出露于本矿区的北部;志留系在区内仅见下统高家边组,矿区分布面积最大,岩性主要为砂岩,底部为黑色炭质泥页岩,与奥陶系五峰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2.2 构造

黄山岭矿区位于黄山岭背斜的南东翼,矿区构造较简单,为一套单斜构造,该背斜属于大佛堂—太平槽背斜的中段,走向北东东,北东端倾伏收敛。矿区出露长3 km,核部地层为奥陶系下统仑山组,两翼地层自奥陶系下统仑山组至志留系下统高家边组依

次分布[1]。矿区高家边组底部、奥陶系汤头组顶部和奥陶系五峰组内见较明显的

断裂,该断裂为区域性层间滑动断裂,倾向SE,倾角20°左右。

2.3 岩浆岩

矿区地表出露的岩体为石英闪长玢岩,多为岩脉状,沿汤头组与五峰组层间裂隙面贯入,岩石灰—灰绿色,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和普通角闪石,少量黑云母,基质为细粒

或隐晶—玻璃质。深部隐伏岩体为桂林郑花岗(斑)岩体,其时代的划分没有做具体工作,但其岩性与谭山岩体相似,推测其时代与谭山岩体同期,即属于燕山晚期侵入,侵入围岩为奥陶系下统仑山组。岩体的岩性主要为花岗(斑)岩,颜色为肉红色,斑状结构,

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由钾长石、石英等矿物组成。该岩体为成矿母岩,与大理

岩接触并发生接触交代,形成了矽卡岩带并富集了铅锌矿、钼矿等工业矿体。

2.4 变质作用

区内热变质作用主要为大理岩化,接触变质主要为角岩化,气液变质作用主要为矽卡

岩化、钾长岩化,其它蚀变类型有硅化、绢云母化。上述蚀变作用产生了方铅矿化、闪锌矿化和辉钼矿化以及少量黄铁矿化、磁铁矿化。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黄山岭上部铅锌矿床主矿体有四个,自北向南排列依次为Ⅲ号、Ⅱ号、Ⅰ号、Ⅳ号

矿体,其中Ⅲ号矿体断续出露于地表,沿南东向深部延展,Ⅱ号矿体位于地表浅部,Ⅰ号、Ⅳ号矿体为隐伏矿体,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奥陶系汤头组顶部矽卡岩带中,矿体顶板为五峰组炭质页岩。矿体产状平缓,沿倾向延伸具膨胀收缩、尖灭再现的

特点[2]。其中Ⅰ、Ⅱ、Ⅲ号矿体已开采结束,目前仅Ⅳ号矿体服务矿山生产。Ⅳ号

矿体探明储量在-240 m标高以上,深部(-240~479 m)处于普查工作程度。

Ⅳ号矿体埋深较大,赋存标高-479~-2.5 m。呈似层状—透镜状单斜产出,形态较规则;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12°~29°,平均24°;走向最大延长500 m,平均261.67

m,最大斜深700 m,平均360.40 m,延展面积0.09 km2。矿体厚度最大14.94 m,

平均4.42 m,变化系数68.91%,变化较均匀。变化规律为沿倾向由浅至深,29线

为楔形;向深部变薄,27线为鞍形;中间薄,25线呈透镜状;中间厚两端薄,沿走

向浅部向北东呈加厚趋势,深部则呈透镜状。

黄山岭深部钼矿体形态呈一倒置的锅状赋存于奥陶系下统仑山组,与深部隐伏岩体(桂林郑岩体)接触形成矽卡岩带,少量赋存于花岗斑岩中,部分呈层状或似层状赋存

于上层矽卡岩带,平面位置处于桂林郑岩体的隆起部,呈中间厚,北东、南东、南西变薄的伞状,矿体形态基本与岩体上拱形态一致。

3.2 矿石特征

矿石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斑铜矿等,主要脉石矿物为钙铝石

榴子石、透辉石、符山石等。矿石的主要有益元素为Pb,主要伴生元素有Ag、Zn、Cu等。

矿石结构大致可分为晶体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和交代结构三种类型。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浸染状及细脉浸染状构造,局部可见条带状、斑点状构造[3]。上部

矿石主要类型为含铅矽卡岩、含铅铜矽卡岩、含铅锌矽卡岩、含铅锌铜矽卡岩,深

部矿石主要类型为含锌矽卡岩、含铅钼矽卡岩。

3.3 矿体围岩特征

上部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带上部,局部位于中、下部,底板围岩主要为矽卡岩、灰岩或矽卡岩化大理岩。顶板围岩主要为五峰组炭质页岩,局部为泥页岩或角岩化

粉砂岩。深部矿体底板围岩主要为花岗(斑)岩,少量磁铁矿化矽卡岩,顶板围岩主要

为石榴石矽卡岩,大理岩等。

矿体围岩蚀变主要类型有矽卡岩化、大理岩化、硅化、钾化、黄铁矿化以及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等。由于区域变质作用较强,且为多期活动,各蚀变类型相

互叠加,没有明显的分带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