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育观念 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新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
作者:张冀源乌恩
来源:《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年第11期
摘要:院校现代化教育观念,是在知识时代为适应现代科技、军事和教育发展而提出的新的教育观念。它是以先进的教学观念为先导,以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为目标,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超前的教育观念,通过教学双方在信息化环境中的合作互动,实现学员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它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和信息化、规范化等基本特征,其核心是现代化教育观念。始终坚持“教育观念是院校发展的生命线,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树立坚持“全员、全程、全面”素质教育观念。
关键词:教育观念素质人才
我军现代化建设和信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对军事人才及其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人才培养观念,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新时代高素质军事人才。
一、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不断提高军事教育质量
素质教育目的是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力。素质教育的内涵极为丰富,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专业技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教育,核心是提高人的创造能力。军事领域历来是充满革新与创造的领域,尤其是高技术战争更是新招迭出、变化莫测,这就要求军事人才既要有熟练的技能,更要善于运用新战法战胜敌人。素质是军事人才创造力的基础,只有素质过硬,全面创造力的生成才有不竭的源泉。长期以来,我军军事教育一直沿用“应急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模式,这种教育模式虽然在特定的环境中发挥过很大作用,但存在着重应用、轻素质,重当前需要、轻发展潜力,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弊端。实践证明,知识、技能教育只能让培养对象掌握人类已知的东西,而素质教育才是交给培养对象打开未知领域的“钥匙”。当前,我们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从根本上提高军事人才的素质,就必须从传统的应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确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质量观,把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努力提高培养对象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适应未来军事斗争发展的需要。
二、树立科技育才观念,适应现代化武警部队的需要
年初,军委习近平主席视察武警部队时提出了要建设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要建设现代化武警警察部队就需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现代化指挥员,这对我军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科技育才观念,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能够适应现代化需要的高素质军事人才。为此,一要加大科技教育的力度。在教育内容上要及时吸收和反映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突出新技术、新装备、新知识的学习,使军事人才始终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同时还要注重研究高新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对未来作战的影响,把学习高科技与加强军
事理论研究、创新战法、训法紧密结合起来。二要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营造科技育才环境。过去,军事科学的许多规律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在实验室里模拟和验证,而当今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虚拟和模拟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这一传统观念,日益成为科技育才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应注重使用先进技术,开发模拟器材,改革教学手段,营造科技育才的良好环境。三要紧紧跟踪科技发展,不断加强高科技知识的继续教育。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知识更新加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如短期培训、离职进修、开设高学历班等,切实抓好高科技知识的继续教育,努力使知识和观念的更新跟上科技发展的进程。
三、树立长远发展观念,提高人才培养层次
实践证明:军事人才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人才培养层次成正比。提高人才培养层次,需要从多方面努力,重点应放在以下两个方面:一要提高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层次,把人才的基础教育基点放在大学教育上,使军事人才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基础、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发展后劲。这也是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军事人才培养的普遍做法。如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采取的就是大学教育与军事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其科学文化教育与军事教育之比为4:1,毕业的学员将获得与地方院校同等的工程学学士学位。二要积极发展军事学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大批高层次专家型军事指挥人才。高层次军事人才,一般有宽厚的科学文化和专业基础、较强的知识自我更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较好地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能发挥带头和长效作用。研究生教育是我军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主要途径和发展方向。目前,我军研究生教育已初具规模,但需增强培养的针对性加大培养力度,以满足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富有远见地建议,要逐步让军以上指挥员具有博士学位。这就需要从现在的中级和基层指挥员中选拔和培养。树立大教育观念,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大教育观是一种新型的教育观念,其着眼点在于用系统的观点全盘筹划教育,开阔教育视野,综合利用多种资源,提高培养对象的整体素质。当代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正在促使军队武器装备和未来战争形态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各类军事人才必备的知识结构差别日趋缩小,培养融指挥、管理、技术于一体的复合型军事人才已势在必行。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仅靠某所院校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充分利用军内外院校和部队的教育资源,走开放办学、合力育才的路子。要开拓军队院校共育人才的路子。通过试办指技合一的综合性院校、军政后与诸兵种合一的合成院校,区域性联合办学,军兵种院校交叉培养等多种形式,实现院校学科专业优势互补,共同培养复合型军事人才。要开拓院校与部队共育人才的路子。院校教育与部队实践是军事人才培养的两个方面。院校育才要贴近部队实际需要,尽量创造近似部队的教育训练环境;部队则要向院校选送优秀的人才苗子,提供人才实践基地,反馈人才培养信息。通过建立人才共育、训用共管机制,把人才的阶段性培养转变为全过程培养的终身教育。
要开拓军地共育人才的路子。许多地方院校具有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良好环境,而且在许多方面与军队院校有兼容性。借助地方院校的办学优势,有利于提高军事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效益。军地共育,可采取委托地方院校培养、聘请客座教师等方式进行。有条件的还应积极扩大与外军院校的交流,采取互训学员、互派教官等形式培养高层次军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