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丁酯市场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 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丁酯(n-Butyl Acrylate,简称BA)是重要的高分子单体和有机合成中间体原料,是由丙烯酸与正丁醇酯化而成的重要丙烯酸酯之一。
丙烯酸酯类主要指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及丙烯酸-2-乙基已酯等,这些均属于软单体,可和各种硬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醋酸乙烯等及官能性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酯)、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等进行共聚、交联、接技等,生产约700余种丙烯酸类树脂产品,这些产品主要是乳液型、溶剂型和水溶型产品,可广泛用于涂料、粘合剂、皮革、化纤及塑料的改性、以及丙烯酸类橡胶等方面。
以丙烯酸酯制得的高聚物具有优良的耐候、耐紫外光、耐热和耐水等独特的性能,使其在各种化学品的改性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丙烯酸丁酯是丙烯酸酯中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酯,主要用于有机合成中间体、涂料、胶粘剂等行业。
2.11.1 世界供需分析及预测
2013年世界丙烯酸丁酯的产能344万吨/年,产量256万吨,表观消费量256万吨,整体供需平衡。
2013年世界各地区丙烯酸丁酯供需状况见表2.11-1。
表2.11-1 2013年世界各地区丙烯酸丁酯供需状况
2.11.1.1 世界供应状况分析及预测
2013年,除大洋洲外,世界各地均生产丙烯酸丁酯。
其中亚洲是世界最大的丙烯酸丁酯生产地,产能约占世界总产能的58.7%;其次是北美和西欧,分别占17%、13.7%。
其他地区占比均较小。
世界丙烯酸丁酯的生产均为丙烯酸与正丁醇直接酯化法。
2013年世界丙烯酸丁酯主要生产企业概况见表2.11-2。
表2.11-2 2013年世界丙烯酸丁酯主要生产企业概况
巴斯夫是世界最大的丙烯酸丁酯生产商,产能约为52.5万吨/年,占世界总产能的15.3%;陶氏化学位列第二,产能42万吨/年,占世界总产能的12.2%;台塑和阿科玛的产能均为24万吨/年,均在占世界总产能的7%。
2014-2025年国外宣布的丙烯酸丁酯拟在建和扩建项目见表2.11-3。
未来世界还将有一些丙烯酸丁酯的新建项目,主要集中在2015年前后,预计未来国外将新增58万吨/年丙烯酸丁酯产能。
表2.11-3 2014-2025年国外宣布的丙烯酸丁酯拟在建和扩建项目
2.11.1.2 世界需求状况分析及预测
2013年世界丙烯酸丁酯的地区消费中,亚洲是最大的消费地区,消费量129万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50.4%;其次是北美,消费量58万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2.7%;第三位是西欧,消费量41万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6%;其他地区的消费量均较小。
2013年世界丙烯酸丁酯各地区消费量见图2.11-1。
图2.11-1 2013年世界丙烯酸丁酯各地区消费量
2013年世界丙烯酸丁酯的消费领域中,表面涂料占第一位,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9.3%,其后依次为胶粘剂和密封剂占23%,纺织领域占11.3%,纸张涂料占6.5%,其他领域占19.9%。
2013年世界丙烯酸丁酯消费结构见图2.11-2。
未来世界丙烯酸丁酯的消费构成将维持现状,表面涂料、胶粘剂和密封剂仍是丙烯酸丁酯的主要消费领域,但占比会有小幅提高。
图2.11-2 2013年世界丙烯酸丁酯消费结构
2.11.1.3 世界供需预测
未来世界丙烯酸丁酯供需平衡,北美、西欧和亚洲仍是主要的供应地,随着中东等地区新投产丙烯酸丁酯装置,世界供应将更加充足,北美、西欧需求缓慢,中东、亚洲需求较为强劲。
2005-2025年世界丙烯酸丁酯供需预测见表2.11-4。
表2.11-4 2005-2025年世界丙烯酸丁酯供需预测
表面涂料39.3%
胶粘剂和密封
剂23.0%
纺织11.3%
纸张涂料6.5%
其他19.9%
2.11.2 国内供需分析及预测
2005年我国丙烯酸丁酯总产量只有30万吨,进口量11万吨,出口量1.8万吨,表观消费量39.2万吨,自给率仅为77%。
2013年我国丙烯酸丁酯产量达104.8万吨,进口量降至2.6万吨,出口量增至4.1万吨,表观消费量达103.3万吨,自给率已达1011%。
2005-2013年我国丙烯酸丁酯供需状况见表2.11-5。
表2.11-5 2005-2013年我国丙烯酸丁酯供需状况
2.11.2.1 产品供应分析
(1)国内生产状况分析
2013年我国主要有14家丙烯酸丁酯生产商,均采用丙烯酸直接酯化法工艺。
丙烯酸丁酯总产能124万吨/年,产量104.8万吨,产品主要供国内市场,另有部分供应出口。
2013年我国丙烯酸丁酯主要生产企业概况见表2.11-6。
表2.11-6 2013年我国丙烯酸丁酯主要生产企业概况
(2)产品进口分析
2008年之后,我国丙烯酸丁酯有单独海关税号。
2010年我国丙烯酸丁酯主要从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进口,分别占总进口量的30.3%、29.8%和17.2%。
2013年我国丙烯酸丁酯主要从韩国、德国进口,分别占总进口量的51.5%、16.6%,进口来源国及比例有所变化。
2005-2013年丙烯酸丁酯进口来源状况见表2.11-7。
表2.11-7 2005-2013年丙烯酸丁酯进口来源状况
2010年我国丙烯酸丁酯主要从广东、江苏进口,分别占总进口量的67.1%、21.8%;2013年主要从广东、江苏、浙江进口,分别占总进口量的59%、21.6%和14.9%。
2005-2013年丙烯酸丁酯进口省市见表2.11-8。
表2.11-8 2005-2013年丙烯酸丁酯进口省市
2010年我国丙烯酸丁酯进口主要以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进料加工贸易为主,分别占总进口量的68.5%和25.6%;2013年我国丙烯酸丁酯进口主要以进料加工贸易、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为主,分别占总进口量的45.3%和32.6%,二种进口方式所占比例有改变。
2005-2013年丙烯酸丁酯进口贸易方式见表2.11-9。
表2.11-9 2005-2013年丙烯酸丁酯进口贸易方式
2009-2011年,我国丙烯酸丁酯的进口平均价格呈上升趋势,从1260美元/吨升至2400美元/吨左右,2012年进口价格下跌至1900美元/吨左右,低于2010年价格水平,2013年价格又有所回升至2000美元/吨以上,但仅相当于2010年水平。
近5年我国丙烯酸丁酯进口平均价格见表2.11-10。
表2.11-10 近5年我国丙烯酸丁酯进口平均价格
2.11.2.2 国内消费市场分析
我国丙烯酸丁酯用量最大的行业是粘合剂,其次是涂料、纺织、塑料加工等行业。
(1)细分市场分析
粘合剂。
压敏胶粘剂是粘合剂中的一个大类,是一种只需用手指轻度施压就能与被粘物快速粘合的粘合剂。
压敏胶粘剂主要用于涂布在双向拉伸的聚丙烯薄膜上,经烘烤干燥形成一层不干性胶,然后分切成不同规格的产品,可作为压敏胶带、自粘商标胶、广告贴、保护膜胶带、医用胶带等大量使用于包装行业。
中国压敏胶主要品种有丙烯酸酯压敏胶、橡胶型压敏胶以及热熔压敏胶。
丙烯酸酯类压敏胶性能优良、污染小,是发展的重点。
该类产品属一次性使用,消耗量较大。
与其它压敏胶用的聚合物不同,丙烯酸酯系聚合物能以多种形式应用。
丙烯酸酯系压敏胶有溶剂型、乳液型、热熔型和100%反应性固体。
最初使用的是聚合物溶液,为解决溶剂排放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发展聚合物乳液。
聚合物乳液压
敏胶的应用到20世纪70年代才达到较高水平,其用量超过聚合物溶液型压敏胶,目前乳液型压敏胶占粘合剂总量的90%以上。
丙烯酸丁酯主要用于生产乳液型和溶剂型压敏胶粘剂。
2013年,粘合剂领域丙烯酸丁酯的消费量约为43.9万吨。
涂料。
丙烯酸酯类涂料产品中以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异辛酯用作软单体居多。
丙烯酸酯在涂料中,无论是在工业涂料,还是在建筑涂料中均有重要的地位。
水性丙烯酸涂料的组分有乳液聚合物、颜料、分散剂、增稠剂、成膜助剂、湿边改进剂、防锈剂、防霉剂和消泡剂等。
丙烯酸乳液涂料就成膜物质来说,分为三种,一种是纯丙型涂料,它以丙烯酸共聚乳液为成膜物质,其性能最好,但价格较高;第二种是苯-丙型,是以苯乙烯与丙烯酸类单体的共聚乳液为成膜物质;第三种是乙-丙型,是以醋酸乙烯与丙烯酸单体的共聚乳液为成膜物质。
后两者的成本比纯丙型低。
建筑涂料主要是内墙涂料和外墙涂料。
由于禁止有毒的甲醛排放,过去以聚乙烯醇缩醛为主的建筑漆已遭禁用,目前以聚合物乳液为基料的乳胶漆为主流。
内墙涂料用于室内,对耐紫外光性、耐水性要求较低,涂料基料常以价格相对低一些的单体和丙烯酸酯共聚物为主,国内习惯于苯-丙体系较多。
在外墙涂料方面,由于对耐水、耐紫外光、耐沾污、抗变色、耐磨损等方面有很多高性能的要求,所以主要是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的所谓“纯丙”体系为主流,但国内,从习惯上、经济上、使用苯-丙乳液的还是比较多。
除建筑涂料领域外,丙烯酸涂料还用于建材行业,如防水材料、地板胶、嵌缝剂、建筑密封胶等,以及工业涂料领域。
工业涂料不仅涵盖汽车涂料、冶金、制造、交通、船舶和集装箱涂料、道路标识系统涂料等众多领域,还包含在日常生活用品当中,如家具、家电、日常用品等等。
2013年,涂料领域丙烯酸丁酯的消费量约为37.5万吨。
纺织。
纺织行业应用得比较多的是丙烯酸丁酯。
在纺织工业中丙烯酸酯乳液广泛用于涂料印花、静电植绒、织物粘合、经纱上浆及涂层加工等领域。
近年发展较快的是无纺布粘接剂。
无纺布亦称非织造布,其生产过程需耗用大量粘合剂,其中丙烯酸酯类用量约占80%。
随着中国非织造布工业继续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各类非织造布的年总产量超过100万吨,极大的促进了丙烯酸丁酯在纺织中的应用。
2013年,纺织领域丙烯酸丁酯的消费量约为13.8万吨。
塑料加工/共聚单体。
丙烯酸酯系单体和其他单体的二元或三元共聚物(ACR)是PVC硬制品的抗冲击改性剂,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于聚氯乙烯管材、异
型材及门窗等。
应用丙烯酸酯的塑料改性助剂主要品种有抗冲改性剂、加工助剂和抗氧剂。
抗冲击性能是硬质PVC制品最基本的物理力学性能之一。
目前较为普遍的是ACR抗冲击改性剂与PVC硬制品采用机械共混的方法,以达到PVC硬制品抗冲击性能的目的。
2013年,塑料加工/共聚单体领域丙烯酸丁酯的消费量约为6.9万吨。
其他。
丙烯酸酯橡胶,以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和羟烷基丙烯酸酯为主要原料可制成丙烯酸酯橡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及耐油性能,主要用于汽车耐热、耐溶剂的垫圈、O形环和软管等。
丙烯酸酯用于地板和鞋的抛光,主要是丙烯酸丁酯配合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使抛光剂具有比较平衡的性能。
丙烯酸酯聚合物还能用于印刷油墨,可以是水溶性的或醇溶性。
2013年,其他领域丙烯酸丁酯的消费量约为1.2万吨。
综上,2013年我国丙烯酸丁酯总消费量约103.3万吨,用于粘合剂领域约为42.5%,用于涂料约为36.3%,纺织约为13.4%,塑料加工/共聚单体约为6.7%,其他约为1.1%。
2013年我国丙烯酸丁酯消费结构见表2.11-11。
表2.11-11 2013年丙烯酸丁酯全国消费结构
(2)替代产品分析
丙烯酸丁酯作为通用丙烯酸酯中的重要品种,与其他丙烯酸酯在应用领域有相似,但由于各自的特性,还不存在替代问题。
(3)产品出口分析
2010年我国丙烯酸丁酯出口国家较为分散,主要出口到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分别占总出口量的26.1%、11.7%;2013年出口到其他国家的比例有所减少,主要出口到印度、韩国等国家,分别占总出口量的15.2%、12.1%,出口国有变化。
2005-2013年丙烯酸丁酯主要出口国别见表2.11-12。
表2.11-12 2005-2013年丙烯酸丁酯主要出口国别
2010年我国丙烯酸丁酯出口主要以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为主,分别占总出口量的80.8%、16%;2013年出口主要以进料加工贸易为主,占总出口量的93.3%。
2005-2013年丙烯酸丁酯出口主要贸易方式见表2.11-13。
表2.11-13 2005-2013年丙烯酸丁酯出口主要贸易方式
2.11.2.3 国内市场供需预测
丙烯酸丁酯主要用于生产胶粘剂、涂料和纺织品,根据这些下游领域的需求变化情况,以及未来国民经济发展增速的预测,结合新增项目的供应量,进而对供需进行预测。
(1)供应预测
2014年起,中国丙烯酸酯新建拟建项目如下:
1)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9.8亿元的16万吨/年丙烯酸及20万吨/年丙烯酸酯项目一期工程预计2014年投产。
该项目位于淄博市周村区,建设周期为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主要建设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
2)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该公司发布公告称计划投资148.8亿元实施环氧丙烷及丙烯酸酯一体化项目。
项目主要建设60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24万吨/年环氧丙烷、22.5万吨/年丁醇、30万吨/年丙烯酸及配套的丙烯酸酯和30万吨/年聚醚多元醇装置及其它辅助工程和公用工程,2013年底已建成投产。
项目采用东北炼化工程吉林设计院自主开发的国产化丙烯酸及酯工艺包技术,包括年产丙烯酸30万吨、丙烯酸甲酯3万吨、丙烯酸乙酯3万吨、丙烯酸丁酯36万吨,丙烯酸酯类合计42万吨。
2014年初,该公司产品已开始预销售。
3)台塑丙烯酸酯(宁波)有限公司
台塑公司正在宁波进行年产16/20万吨丙烯酸及丙烯酸酯扩建项目,与现有产品方案一致。
该项目拟投资25620.9万美元,装置包括酯化级丙烯酸16万吨/年、高纯丙烯酸6万吨/年、丙烯酸甲酯3万吨/年、丙烯酸乙酯1万吨/年、丙烯酸丁酯12万吨/年和丙烯酸异辛酯4万吨/年,预计2014年建成投产。
4)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9月28日,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将新建一套10万吨/年丙烯酸丁酯装置。
本项目选用巴斯夫的专利生产技术,项目总投资9500万美元,项目建设期预计为21个月。
5)浙江卫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在浙江省嘉兴平湖市独山港区设立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32万吨丙烯酸、年产30万吨丙烯酸酯项目及年产60万吨丙烯二期项目。
项目拟总投资约人民币40亿元,注册资本约人民币10亿元,规划用地约420亩。
项目建设计划为:一期建设项目为年产32万吨丙烯酸、年产30万吨丙烯酸酯,拟总投资约15亿~20
亿元,建设年限为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二期为年产60万吨丙烯二期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计划2014年开工建设,2015年10月前投产。
6)万洲石化(江苏)有限公司
万洲石化(江苏)有限公司由台湾炎洲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28日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设立,项目投资总额为2.2亿美元,注册资本8000万美元。
该项目分二期实施,一期总投资1.47亿美元,注册资本4900万美元,年产丙烯酸8万吨、冰晶级丙烯酸2万吨、丙烯酸丁酯8万吨,预计2013年9月建成投产。
项目采用中石油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采用丙烯两步氧化制丙烯酸技术,以及连续酯化法制丙烯酸酯技术。
台湾炎洲股份有限公司为全球知名BOPP薄膜、胶带的台湾上市公司,薄膜年产能20万吨,胶带年产能210000万平方米,为全球专业胶带生产企业,产业横跨房地产、物流、IT等领域,产品营销全球100多个国家。
7)神华陶氏榆林项目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陶氏化学公司拟在陕西省神木县大保当镇清水工业园投资建设大型煤化工项目。
项目主要是利用神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岩盐资源,生产乙烯、丙烯、精细化工产品以及下游化工产品,项目计划一期投资约100亿美元。
根据公开信息,此前的产品方案主要包括332万吨/年甲醇、122万吨/年甲醇制烯烃(MTO)、50万吨/年氯碱等龙头装置,以及下游衍生物等。
新方案的主体工程包括3个区域共23套装置,其中包括16万吨/年粗丙烯酸、20万吨/年丙烯酸酯。
该项目建设期为2013~2018年,核心化工区总投资约在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该项目已经于2009年11月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奠基,2010年3月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准,2010年10月27日正式将项目申请报告上报至国家发改委,其他相关附属报告也已按规定程序上报。
2014年5月13日环境保护部进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公示。
8)上海华谊集团
上海华谊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化工区32万吨/年丙烯酸及酯项目,一期工程丙烯酸生产规模为16万吨/年,以及16万吨/年丙烯酸丁酯装置、8.4万吨/年冰晶型丙烯酸装置和3.33万吨/年高吸水性树脂装置;二期工程丙烯酸规模16万吨/年,以及16万吨/年丙烯酸丁酯装置、6万吨/年丙烯酸甲/乙酯共用装置和2套3.33万吨/年高吸水性树脂装置。
该项目于2013年12月向公众进行第三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发布。
但由于爆炸事故等多方面因素,项目有可能会推迟。
上海华谊集团计划在安徽无为建设华谊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其中三期包括30万吨/年丙烯酸及酯生产基地,计划2020年实现。
9)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江苏盛虹集团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注册的项目公司。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以外购甲醇为原料建设甲醇制烯烃装置(MTO)生产乙烯、丙烯,建设乙烯、丙烯下游加工装置,生产乙烯、丙烯下游产品。
本项目主要的工艺装置包括:2×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H2/合成气/NH3、乙丙橡胶、醋酸乙烯、35万吨/年EVA/LDPE、18万吨/年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20万吨/年丙烯酸及酯、26万吨/年丙烯腈、8万吨/年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丁辛醇等生产装置。
本项目工程总投资约234.85亿元,劳动定员4116员。
该项目于2009年底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初步计划于2013年内开建,2014~2015年建成投产。
目前工艺包设计、长周期采购等各项工作已经展开。
2014-2025年我国丙烯酸丁酯拟在建和扩建项目见表2.11-14。
预计未来,我国丙烯酸丁酯的新建产能将达到178万吨/年。
未来我国丙烯酸丁酯的进口量有减少的趋势,进口地区仍将受当地需求量的影响主要为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
表2.11-14 丙烯酸丁酯拟在建和扩建项目(2014-2025年)
(2)需求预测
涂料曾是中国丙烯酸丁酯最大的应用领域。
随着粘合剂领域的快速发展,目前粘合剂已超越涂料,成为中国丙烯酸丁酯最大的应用领域。
预计未来,随着中国包装行业的大力发展,粘合剂用量总体将持续增加,粘合剂仍是丙烯酸丁酯的第一大消费领域。
预计2015年,我国丙烯酸丁酯的消费量约为125万吨,2013-2015年的消费年均增长率约为10%;2020年,丙烯酸丁酯的消费量约为169万吨,2015-2020年的消费年均增长率约为6.2%;2025年,丙烯酸丁酯的消费量约为189万吨,2020-2025年的消费年均增长率约为2.3%。
2015-2025年我国丙烯酸丁酯消费结构预测见表2.11-15。
未来我国丙烯酸丁酯的出口仍集中在浙江、上海和江苏等主要生产地。
表2.11-15 2015-2025年丙烯酸丁酯全国消费结构预测
(3)供需平衡预测
2015年,我国丙烯酸丁酯的产能将达到256万吨/年,2013-2015年产能年均增长率约为43.7%。
根据已经公布的新增项目情况,2020年产能达272万吨/年,2015-2020年产能年均增长率约1.2%。
2015年,我国丙烯酸丁酯产量将达到126万吨,2013-2015年产量年均增长率约为9.6%,预计2020年达170万吨,2015-2020年产量年均增长率约6.2%,预计2025年达190万吨,2015-2020年产量年均增长率约2.2%。
2015年,我国丙烯酸丁酯需求量达125万吨,2013-2015年需求量年均增长率约为10%,预计2020年达169万吨,2015-2020年需求量年均增长率约6.2%,预计2025年达189万吨,2015-2020年产量年均增长率约2.3%。
2013-2025年我国丙烯酸丁酯供需平衡预测见表2.11-16。
2013-2015年我国丙烯酸丁酯产量增速要明显小于产能。
未来我国丙烯酸丁酯的供应完全能满足需求,并有少量出口。
表2.11-16 2013-2025年丙烯酸丁酯全国供需平衡预测
2.11.3 区域市场分析
我国丙烯酸丁酯的供需主要集中在华东、中南地区,特别是华东地区占比较高,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也有部分供需。
2013年我国丙烯酸丁酯区域市场供需状况见表2.11-17。
表2.11-17 2013年我国丙烯酸丁酯区域市场供需状况
2.11.
3.1 区域市场供应状况
在丙烯酸丁酯区域市场供应中,华东地区产能占比71.4%,其次是中南地区,占比14.5%;华东地区产量占比68.1%,中南地区占比13.4%,东北地区占比12.9%。
2013年丙烯酸丁酯区域市场供应状况见表2.11-18。
表2.11-18 2013年丙烯酸丁酯区域市场供应状况
2.11.
3.2 区域市场消费状况
华东地区是我国涂料和纺织品的主要生产地区,中南地区是粘合剂的主要生产地区,因此,在丙烯酸丁酯的下游消费中,华东和中南地区占据重要地位。
2013年丙烯酸丁酯区域市场消费结构见表2.11-19。
表2.11-19 2013年丙烯酸丁酯区域市场消费结构
2.11.
3.3 区域市场供需预测
(1)供应预测
未来,华东地区丙烯酸丁酯的产能增长较快,华北地区有新产能投放,其他地区产能没有变化。
2014-2025年丙烯酸丁酯区域市场产能预测见表2.11-20。
表2.11-20 2014-2025年丙烯酸丁酯区域市场产能预测
(2)需求预测
未来,华东和中南地区仍是我国丙烯酸丁酯的主要需求区域,两地区需求量差距较小,其他地区的需求量缓慢增加。
2014-2025年丙烯酸丁酯区域市场需求预测见表2.11-21。
表2.11-21 2014-2025年丙烯酸丁酯区域市场需求预测
万吨
(3)供需预测
未来,我国丙烯酸丁酯的产能集中在华东地区,占全国总产能的85%左右;需求集中在华东、中南地区,华东地区的需求量略高于中南地区,但差别不大,这两个地区的需求量占总需求量的85%以上,其他地区有少量需求。
2015年、2020年和2025年丙烯酸丁酯区域市场供需预测见表2.11-22。
表2.11-22 2015年、2020年和2025年丙烯酸丁酯区域市场供需预测
(4)消费结构预测
未来区域市场丙烯酸丁酯消费构成变化不大,以用于粘合剂、涂料领域为主,详见表2.11-23、2.11-24、2.11-25。
表2.11-23 2015年丙烯酸丁酯区域市场消费结构预测
表2.11-24 2020年丙烯酸丁酯区域市场消费结构预测
表2.11-25 2025年丙烯酸丁酯区域市场消费结构预测
(4)供需平衡预测
未来,华东和中南地区仍然是我国丙烯酸丁酯的重要供需地区,其中华东地区供应充足,产量大于需求量,产品可以大量外输;中南地区没有新增产能,产量有限,需求量大,需要调入大量丙烯酸丁酯。
2013-2025年华东地区丙烯酸丁酯供需平衡预测见表2.11-26。
2013-2025年中南地区丙烯酸丁酯供需平衡预测见表2.11-27。
我国丙烯酸丁酯的生产大量集中在华东地区,未来该地区仍将有一批新项目投产,使得国内供应更加充足,华东地区供应地的地位更加突出。
华东和中南地区都是我国丙烯酸丁酯的重要消费地区,华东地区是我国涂料和纺织品的主要生产地区,中南地区是粘合剂的主要生产地区,未来区域消费情况仍将保持现状,小幅增加。
表2.11-26 2013-2025年华东地区丙烯酸丁酯供需平衡预测
表2.11-27 2013-2025年中南地区丙烯酸丁酯供需平衡预测
2.11.4 产品价格分析及预测
对于国内价格,基于过去9年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产品价格波动的主导因素和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分析出产品价格未来总体应该有上升的趋势,但不排除有大的波动。
2.11.4.1 国际价格分析和预测
2005-2008年,美国、西欧和日本丙烯酸丁酯的价格总体上升,美国价格要高于西欧价格400-1000美元/吨,西欧丙烯酸丁酯价格在2006年出现下滑,与美国和日本的情况相反。
2008-2009年,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西欧和日本丙烯酸丁酯的价格都出现下滑,仅美国价格始终在上升。
2010年西欧和日本丙烯酸丁酯的价格上涨,而美国则出现近年少有的下滑。
整体来看,西欧和日本丙烯酸丁酯的价格走势总体较为一致,丙烯酸丁酯除满足本地区需求外,还有出口。
2005-2010年美国丙烯酸及酯装置遭遇多次不可抗力,意外停车,也致使其供应不足,同时,美国还需少量进口,与西欧和日本的供需情况不同,也使得美国丙烯酸丁酯的价格走势与西欧和日本有差异。
2005-2010年国外丙烯酸丁酯价格见图2.11-3。
未来国外丙烯酸丁酯的价格还将受国际经济环境、供需关系及原料供应等因素影响,价格存在波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