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广东瑶族的锐减与迁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州
51
“旧志论云: 州境地杂瑶僮, 今瑶僮种类已稀。”
光绪《化州志》
高 信宜 州
电白 府
茂名
“今国家湛思汪秽久已, 尽编为民存 之, 以备掌 故耳, 岂犹有 瑶狼
85
之名色哉。”
光绪《信宜县志》
21
“今圣化广被, 声教暨讫, 瑶僮悉为民矣。”
道光《电白县志》
44
“端 黎山 砦在 府北, 凡四 十有四 ”, “砦久废, 旧 县志 载瑶 山及 狼 光绪《茂名县志》 寨, 今俱无有。”
光绪《德庆州志》
高明
2
“瑶山所无者, 惟高明。”
崇祯《肇庆府志》
四会
58
“四会县瑶山五十八…瑶山数目地名与郝通志 不同, 尽康熙 至乾 光绪《四会县志》 隆朝有绝逃之户, 裁并之地。”
广宁 肇
29
“本县无 瑶户, 惟 山二十九, 瑶散处, 有田 粮者已 入编民, 无者 耕 崇祯《肇庆府志》
田为生。”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广东瑶人的迅速减少 明朝是广东瑶族分布最多的时期, 翻开地方志, 到处可见瑶民的身影。历代所修的《广东通志》, 都有 关于瑶山的统计, 但具体数字难详, 因为实际上不可 能进行精确的人口统计, 故只将瑶山聚居点的多少 列出, 但通过比较仍可以窥见瑶民的去向和踪迹( 见 下表) 。 明清两代是广东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 荒僻地 带的垦殖使许多少数民族被赶到了更遥远的山区。 同样, 瑶族也受到了经皆瑶人耕作居处地 也。”瑶民 户口不断增加。 民国《连山县志》
府 从化
35
《山川志》载: “蓝和洞, 尝有瑶人种蓝为业”。其余诸山已无 瑶人 雍正《从化县新志》 居住。
德庆
有 明一代, 德 庆州 瑶不断 被剿, 万 历五 年以 后, 州志 再无 记载。
15 2
《杂录》载旧有瑶、僮、 , “今惟存 一种”。
恩平
9
“乾隆二 十二年, 以瑶民向 化日久, 瑶目可 以不设, 详请 裁革, 编 道光《恩平县志》
入保甲, 与齐民一体稽查。”
封川
52
“国朝以来, 转徙旁县, 五十二处尽为民居。”
道光《封川县志》
开建
35
“瑶多住小玉山, 然今亦无几……其余 多隶齐民。”
道光《开建县志》
高要
8
“则永乐十四年以前为瑶僚可知矣。厥后隶尺籍为编民, 散处市厘 宣统《高要县志》 中”, 万历崇祯前, “其为瑶僚, 名谓形似, 久将漫然, 不复有存。”
明至清 各县瑶山变化粗略比较

明代各县瑶
县名

山( ) 数量
由明至清各县瑶民的变化
材料来 源
广 清远
“清职贡 图备列各县 之瑶, 不列清远, 则其族 类已绝迹 于吾邑 固
10 6
已久矣。”
民国《清远县志》
连州 州
连山
15
“自茂古峒以南蜿蜒曲折, 西达于山 半塘, 东至 黄连诸峰, 周 围二 同治《连州志》
林的资源上常出现利益上的冲突, 开发后的山区地 带使瑶人无法适应, 故多迁移别处。到清代后期, 新 宁( 今台山市) 、恩平、开平、鹤山的客家人, “种类渐 繁, 诸瑶产业, 悉为所并”[ 7] 。
4. 封建社会的经济压迫和民族歧视使瑶民不得 不迁徙。封建生产关系向瑶区的渗进, 改变了山区的 经济格局。不少汉族地主招瑶人佃种民田, 收取地 租, 繁重的地租和负担沉重的 徭役, 使瑶民难以负 担。嘉靖年间, “ 峒土豪占夺瑶山, 反令输税, 巡司 假搜 捕, 惊扰甚者, 诬盗 责贿”[ 8] , 瑶民 被逼起来反 抗。阳山县“自天顺年间, ( 瑶族) 下山陆续开垦, 批耕 往种, 后因各山主倍收租利, 加派粮差, 以致各瑶不 得安生……积年山租逋欠”[ 6] 5, 最后只有逃亡。到瑶 区贸易的商人与汉族地主勾结在一起, 对瑶民牟取 利益, 如嘉靖年间, “奸民敢与相通鱼盐市货之利”, “又有守土掌印巡捕、守卫等官, 假以馈送上司名色, 取讨货物, 又以修理衙门为由, 滥派竹木……瑶人安 得不肆?”[ 9] 有的商人在瑶区“放债害人”, 逼得瑶民 走投无路。封建统治者的剥削和民族的压迫, 激起了 瑶人一次又一次的反抗斗争, 起义遭到了统治者残 酷的剿杀, 导致瑶人在明清之际的迅速减少。
二、明清对广东瑶族的统治政策
历代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治理政策, 不外乎一 是征剿, 二是招抚。明清两代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 其对瑶政策也不断发生变化, 时而征剿, 时而招抚。 政策的不稳定性也导致了瑶民的不安定, 动乱时有 发生, 更导致瑶民的流徙。
1. 明朝对瑶政策的变化。明朝建立之后, 对少 数民族采取了一系列以抚为主的统治政策, 并在少 数民族地区设立土官或流官进行管理。洪武三十一
罗 东安

22
“万历征 后, 余 四百六十名 口, 居 二十二 , 自后 渐染民 俗”, “今 道光《东安县志》
北路瑶目已革, 编甲约束”, “余瑶散处各路”。
州 西宁
28
“西宁县瑶 二十八, 今无所考。”
道光《西宁县志》
3. 明清客家人的迁入, 改变了原始山区的面貌。 客家是中原汉族人民在向南迁徙的历史运动中产生 的一支民系, 它的形成与发展是民族迁徙的产物。宋
第 26 卷 冼剑民, 王丽娃: 明清时期广东瑶族的锐减 与迁徙
处, 冶铁炉分布在 31 个县, 共 134 处, 冶铁作坊分布 于 17 个县, 设铁炉的地方共有 30 处[ 5] 。铁矿开采会 毁掉山区的林木, 而冶炼更需要大量的木炭。如从化 县, “流溪地方, 深山绵亘, 林木翳茂, 居民以为润水 山场, 一百年斧斤不入。万历之季, 有奸民戚元勋招 集异方无赖, 烧炭市利, 烟焰熏天, 在在有之……不 数年, 群山尽赭……而山木既尽, 无以缩水, 溪源渐
元时期北方战乱不断, 许多汉人为了躲避赋税和战 争不断南迁, 逃至新垦区或少数民族山区耕作, 到明 清时期更为频繁。客家人大量从福建入迁广东, 改变
69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 1 期
着山区农业的落后面貌, 但自然也改变了瑶民的生 存环境。相对于瑶民而言, 客家人代表的是一种先进 的生产力, 必然冲击着落后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 客家人对山区土地的开发, 使山林的面积日益减少, 瑶民的生存地区也随之减小。由于在水源、土地、山
新兴
54
“今国家升平日久, 瑶人欣欣向化, 衣食动作俱于齐民无异”
乾隆《新兴县志》
庆 阳春
94
“既而数经征剿, 渐散亡”, “清朝经制周详, 凡瑶田狼田许民 间置 民国《阳春县志》 卖为业, 其在阳春者, 今并为民业, 无复所为瑶田矣。”
府 阳江
13
“清朝向裁瑶山十有三处……今散布村落与齐民一体耕输。” 民国《阳江县志》
明清时期广东瑶族的锐减与迁徙
冼剑民, 王丽娃
( 暨南大学 历史系, 广东 广州 510632)
摘 要: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 也是民族融合的一个高峰。在这一时期, 广东的瑶族开始由大面积分 布, 到不断地向深山穷谷退却, 最后所占区域 越来越小。瑶民的迁徙与明清经济的发展关系极大, 也和明清两朝的统 治政策息息相关, 而不少瑶人汉化, 也致使瑶 民数量大减。发展到近现代, 广东只剩下了连南、连山、乳源等少数地区 有瑶人居住, 大部分瑶民迁徙至广西金秀山和湘粤桂的交界地区。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广东; 瑶族; 锐减; 原因 中图分类号: K285.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433X ( 2006) 01-0068-05
广东地区在唐宋以前是个蛮荒之地, 当地的土 著居民被称作“蛮夷”, 瑶族本不属于广东特有的少 数民族, 几乎所有的方志资料都称“瑶本盘瓠之种, 由楚省蔓延粤东之新宁、增城、曲江、乐昌、乳源、东 安、连 州等七州县。”[ 1] 宋 元之际, 瑶人 不断迁入广 东, 首先是在连山、连州等地区, 明朝初年, 瑶人的活 动范围越来越广, 分布几乎遍及省内的大部分州县。 明末清初, 瑶人迅速减少, 到清朝初年, 连阳三邑、乐 昌、曲江、乳源和西江流域的德庆、开建、新兴、东安 等县, 以及新兴、开平、恩平 3 县间的部分地区仍有 瑶族。至清朝末年, 只有粤北的连县、连山、阳山、乐 昌、乳源和曲江等数县仍有瑶族。由于志书记载的缺 漏, 许多州县的瑶人都不知所终。作为明初瑶族分布 最广的省分之一, 何以在明清之际, 许多州县的瑶人 都绝迹, 如此众多的瑶人都去了哪里?这是值得深入 研究的问题。
第 26 卷 第 1 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V ol. 26 N o. 1 2006 年 1 月 J ournal of Sout h-Cent ral U nivers it y f or N at ionalit ies ( Humanit ies and Social Scien ces ) Jan . 2006
后, 竞争能力薄弱的条件下, 瑶民的农耕地被侵夺, 活动范围逐渐缩小, 瑶人也不断减少, 因而经济落后 是瑶人减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1. 落后的生产方式使瑶民不断向山区迁徙。瑶 族被称为游耕民族, 在史籍当中有这样的记载: “依 深山以居, 刀耕火种, 以砂仁豆芽楠漆皮藤为利, 至 地力竭又徙他山。”[ 2] 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使得瑶人 无定居之处, 遇到适宜耕种的地方便迁往, “视山坡 有腴地可垦, 即率妻孥伙级结茅住之。虽勤耕作, 亦 滥费用, 男女以服饮食较洁净, 耕作余间, 则结队游 历, 寻得佳胜处, 又徙宅从之矣。”[ 3] 由此可见, 粗放 型的耕作方式, 是竭尽地力而他徙, 直至找到新的居 住地。如据万历年间的统计, 开建县的瑶山有 35 座, 到 崇 祯朝 时, “山 木 将尽, 瑶 他 徙, 存 着 不过 二 十 穴”[ 4] 274 , 清乾隆年间, “象元等山瑶人犹有负瑶巾瑶 布木器出长安、金装两墟交易, ”到嘉庆二十四年时, 已绝迹不见, 原因是“大抵瑶人来往无常, 每以山木 盛衰为去住。瑶多住小玉山, 然今亦无几”[ 2] 。这种落 后的生产方式, 与明清广东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冲突, 明清广东适宜刀耕火种的山区在不断地减少, 迫使 瑶民逐渐向粤、桂、湘交界的山区转移, 多数瑶民转 徙到了广西的金秀山。这是广东地区瑶民减少的一 个重要的原因。
年( 1399 年) , 西山瑶人盘穷肠为暴, 官兵捣其巢穴, 设立瑶首, 统领抚瑶甲总, 开始了明朝政府对瑶民的 直接管辖。此后到成化十二年的 70 年间, 瑶民先后 朝贡达 60 多次, 其中正统年间达 30 次之多。这一时 期广东瑶区较为安稳, 虽然也有小规模的起义, 但比 较容易平息。正统以后瑶民屡次动乱, 从景泰二年 起, 明政府在广东设总兵、参将, 分捕瑶人, 对瑶族的 统治政策开始转变, 从初期的抚瑶转为政治上直接 统治和军事上以剿为主的政策, 自此直到明末, 大规
涸, 田里多荒”。[ 6] 4 可见, 矿山的开采, 铁矿的冶炼对 山区的原始生态破坏是毁灭性的。反观瑶民的生产 方式, “依林积木以居”, 没有林木可以依存, 就无法 进行生产, 生活难以为继。由此可见, 山区矿业的发 展造成了植被的大 量减少, 野生动物日稀, 猎获难 寻, 瑶民无法继续生存下去, 只好迁徙他处谋生。
70
模剿杀此起彼伏, 使瑶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一些 大臣还提 出了具体 的剿杀 策略, 如嘉靖 四十四 年 ( 1565 年) , 提督两广军务侍郎吴桂芳言: “今一劳永 逸之计, 莫如聚兵召商, 随山刊木, 设立营堡, 将就近 田地给与戍兵耕种, 以省给饷诸费, 庶可遏其以出之 涂, 绝其潜伺之计, 耕守既定, 控其斯严, 北岸营兵, 以次渐减, 此足食足兵, 治以不治之上策也”[ 10] 。这 种政策的实质是占领瑶民的山林, 破坏其生存的基 础, 达到“治以不治”的效果。陆舜臣 在《议地 方事 略》中提出: “扑瑶之穴而为之居, 夺瑶之 田而为之 业, 一半耕作, 一半护守, 赭其山木, 探其蹊径, 稍有 暇力, 或承暮夜, 或 出不意, 烧邻近之瑶村, 而倾其 巢, 掳其耕牛以绝其生, 夺其储蓄, 遏其耕耘, 以竭其 食, 俘其男女以孤其党, 或因其禾之将熟也, 掩而刈 之, 以资我之粮, 绝彼之望, 一山既殄, 复及一山。由 近 以 及 远, 由 弱 以 及 强, 所 谓 如 蚕 食 叶 不 觉 自 尽。”[ 11 ] 陆舜臣 的建议可 说是一种 毁灭性 的策略, 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如果这一政策在任何一
2. 山区矿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使得适宜瑶民生 存的地区越来越小。明清两代广东矿冶业迅速发展, 据统计, 广东铁矿分布于山区的 31 个县, 共有 103
收稿日期: 2004- 11- 20 作者简介: 冼剑民( 1950—) , 男, 广东省南海市人, 暨南大学 副教授, 主要研究区域经济与文化。 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