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瑶族的来由和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北瑶族大别为排瑶、过山瑶两种。他们本是由各个不同的山地集团融合而成的民族共同体。因为有“盘瓠”作为整个瑶族族群认同的崇拜偶像,又各有“飘遥过海”、“过山榜”、“八兄弟”(排瑶)、“十二赐姓”(乳源茶坪、东田、荒洞等村瑶民)等传说作为各个瑶族支系的识别标志,因此,分布于五岭山脉南麓广阔森林地带的粤北各地瑶族,他们的祖先被认为是秦汉时期“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也有人认为与古代“荆蛮”、“莫徭”、“蛮徭”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

瑶族有悠久的历史。全国各地的瑶族,操不同的语言,各有不同的自称与他称。

古代聚居于连山五大排(又称内五排,即军寮、马箭、里八峒、火烧坪、大掌岭)、连州三大排(又称外三排,即油岭、行祥、横坑)和连阳一带二十四冲(猫儿坪、上帝源、黄径坪、香炉山、大莺、老寨、锅盖山、上坪、望佳岭、马头冲、鸡公背、牛路水、八百粟、天塘、冷水冲、龙水尾、猪豹岭、瓦寨、新寨、大坪、鱼賽冲、水瓮尾、六对冲、茅田冲)等地,即今连南瑶族自治县境内的瑶族人民,他们自称“yauh minh”(过去音译为“藻敏”,今音译为“邀敏”,意译即“瑶人”)。在瑶”之下前冠以“排”字,是当地汉、壮人民对瑶民的他称。他们的房舍依山构建,一排一排层叠而上,所以称为“排瑶”。在历史上,有人称之为“广东八排瑶”、“连阳八排瑶”,或者简称为“八排瑶”、“排瑶”。

“排”,瑶语读为“yong”,意即“村寨”。“坑”、“冲”、“坞”,瑶语依次读为“hiang”、“sungh”、“wuh”。“坑”是山间溪涧,“冲”是溪涧流经的地段,“坞”是山与山的交界处和结合部,就是“排”以外较小规模的分散居民点。“八排二十四冲”,反映了这部分瑶民以血缘为纽带的聚居特点,大体概括了排瑶同一的历史渊源。因此,排是大寨,也是派系;冲是小村,也即分支。其村寨规模,大的五六百户,小的二三十户。基本上是以一个房姓或几个房姓为主体,杂姓聚居的排很少。最大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南岗排,600多户人家,2600多人口,仅有唐、邓、盘、房四个姓氏。

散居于排瑶附近的另一些瑶民,他们自称为“mien31”(音译为“勉”,意译为“人”)。在旧社会,这些瑶民过着“今岁在此山,明岁又别岭”的游耕生活,通常每三五年要迁居一次。人们基于他们在生产、生活上的这个特点,泛称这种瑶民为“过山瑶”。

瑶语是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语支或苗语支的语言,有勉语、布努语和拉珈语三种。粤北的排瑶和过山瑶,所操语言同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按照他们的自称来区分,连南排瑶所操的瑶语,单列为“邀敏方言”;聚居于连南、连山、乳源及粤北各县的过山瑶,他们所操的瑶语,统属“勉方言”。

邀敏语和勉语的差异甚大。居室近在咫尺的排瑶和过山瑶,不能用各自的祖语通话。但过山瑶所使用的勉语,不但粤北各县比较一致,同广西等地使用的勉语也大同小异,就连明清时期早已侨居老挝,后又转徙越南、泰国、缅甸、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瑶族后裔,他们的语言也能够与粤北过山瑶基本相通。

秦汉以前,南方少数民族被统称为“蛮”。当时,今连阳一带属长沙郡,居住其间的瑶族被称“长沙蛮”。瑶族的名称最早见于《梁书.张赞传》将零陵、衡阳等郡的少数民族称为“莫徭蛮”。他们原居洞庭之北,后因战乱及栖息区域逐渐贫瘠,即出武陵五溪向湘粤桂三省边境迁移。宋以后纷纷向广东广西等地流动,移居广东以明朝最盛。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载,明代广东境内有瑶族的州县共21个。史籍关于连阳瑶族的记载,屡见不鲜。明万历年间韶州推官黄秀华《乳源县志序》亦说:“韶州僻在山谷,民稀瑶夥”。

据有关资料分析,最早聚居于粤北山区的瑶族,是连阳八排瑶。至迟在隋唐之际,有一支原居武陵、长沙一带的“五溪蛮”,可能还有原居浙江的山越族,经过湖南道州、辰州、江华等地,陆续向我国西南迁徙。《瑶经》中叙述瑶族先民曾经“渡海”,估计其实是渡过沅水或洞庭湖。其中一部分达于连阳一带,依靠利于回旋的山地定居下来,发展为后来的“八排瑶”。

《隋书.地理志》载:“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其男子但著白布裈衫,更无巾袴;其女子青布衫,斑布裙,通无鞋屩。婚嫁用铁钴锰为聘财。武陵、巴陵、零陵、桂阳、澧阳、衡山、熙平皆同焉。”

今连山壮族自治县,汉晋及南朝初期都是桂阳(今连州)县地。南齐在今连山县北始置希平县,南梁再析桂阳县地置广惠(《隋志》作广德)县。隋开皇十年(590年),以希平改名熙平,以广德改名广泽,仁寿元年(601年)再以广泽改名连山。又,隋大业初(605年),以连州改置熙平郡,领县九,治在桂阳。唐武德四年(621年),熙平郡复名连州,领县三;熙平县废入连山。

韩愈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贬任阳山县令时,所写《送区册序》一文,曾说到那里“鸟言夷面”,“画地为字”。刘禹锡在元和十年至十四年(815—819年)刺连期间,写了《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莫徭歌》、《蛮子歌》及《插田歌》等诗,更描述了连阳八排瑶先民“海天杀气薄,蛮军部伍嚣”;“箭头余鹄血,鞍傍见雉翘”的雄姿,以及“蛮衣斑斓布”,“时节祠盘瓠”;“名字无符籍”,“火种开山脊”;“市易杂鲛人,婚姻通木客”的习俗等。

以上诗文和史籍记载,是八排瑶在隋唐时期早已定居连阳的确证。他们迁徙的途程较近,定居的时间较长,吸收外族文化的成分较少,更多地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

据史籍记载,居于连山县的瑶族,历史上原有排瑶、板瑶、带箭瑶和过山瑶四种。民国16年,广东省府将连山五大排划归连阳化瑶局统辖。民国35年,设置连南县,统管原属连阳三县的瑶区。从此,连山境内的排瑶,只剩下小三江福田村房姓一系。房姓排瑶入居小三江已传11代,其先祖从湖南珠玑巷辗转经怀集迁至小三江沙墟村,然后定居福田村。1974年7月19日,经连山、连南两县协商同意,将连南香坪公社新寨生产队排瑶9户55人,划归连山县大旭厂场管辖。新寨排瑶有邓、李两姓,其中邓姓原属南岗排,清乾隆(1736—1795年)年间迁至新寨;李姓原属油岭排,民国22年迁至新寨,以迄于今。

连山的板瑶和带箭瑶,原居黄南和龙水尾冲,晚近的史籍已经失载,可能早已另迁别处。

入居连山县的过山瑶,原有李、赵两姓。其中赵姓于元末从湖南江华迁至吉田丹竹,李姓于明初从湖南江华迁到上帅,“居无定冲”,“结茅住之”。到明代中叶,李、赵二姓经广西阳朔、平乐等地,转云南勐腊、勐笼,移居老挝。到1974年,再转徙美国俄勒冈州、加利福尼亚州定居。

现居小三江的赵姓瑶民,明天顺(1457—1464年)年间,从湖南珠玑巷经连县迁入连山。现居茶联赵姓瑶民,大部分于明代从湖南江华小鲁村迁入,小部分从广西贺县迁入。

现居小三江及三水茶联的冯姓瑶民,其先祖部分曾于明代入居本地,后来回迁广西贺县,到民国时期再度迁来。也有部分从江华水口迁来。

现居连山境内的过山瑶,还有盘、黄、邓、李、周、庞、韦等姓。其中盘姓来自江华、贺县;黄、邓二姓来自贺县大宁;李、周、庞、韦四姓来自贺县、都江。这些瑶民入迁较晚,多在民国后期和建国初期。

连南的过山瑶,据他们的族谱记载,是二百多年前从广西迁来的。他们的语言和生活习俗,与排瑶相去甚远,而与广西金秀等地的瑶族更为接近。这是一支人数更多的瑶民一部分,原本已从湖南、浙江南徙两广的腹地。历经宋、元、明几朝,迫于封建王朝的军事镇压,为着求存避祸,又辗转回迁粤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