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古城和古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民居、古城和古镇
传统民居、古城和古镇
传统民居
传统民居的分布多为适应聚族而居的家族生活的需要,从同族村落、坞寨、同祖的府第到同宗的庭院,都是以亲缘关系为纽带。由于中国人有敬祖的传统,供奉祖先的祠堂成为村落的中心建筑物。中国伦理讲究的是父尊子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表现在建筑布局上,首先就是父母居住的正房安排在整个组群的中轴线上,位置居中,子孙辈居住正房前面左右对峙的东西厢房;父辈与子孙辈的居室在建筑规模、室内装饰与陈设上也有等级之分。男女之别则强调限制和规范妇女行为自由,反映在居室的布局上,就是男处外庭、女居内室。“风水”之说是中国古代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相宅、相墓之术。由于古人相信建筑的“风水”会直接影响家族的兴旺和发达,因而他们在建屋之时首先考虑的就是“风水”的好坏,以“风水”之说来指导基址的选择、平面布局和空间构成等。
北京四合院
是一个封闭型较强的建筑空间,多按一条南北向中轴线对称的布置房屋和院落,大门开在东南角,按风水学说和八卦方位,这是吉利的“坎
宅巽门”,可以带来财运。进门后迎面是一堵饰有精致砖雕的影壁,古代使用影壁的主要目的是避邪。进入大门西转为外院,安排客房,仆房和厨、厕。从外院向北通过一座华丽的垂花门进入方正而大的内院,北面正房称堂。四合院内按尊卑、长幼的次序安排:长辈住正房,当中的堂屋供奉祖先牌位;正房两侧的厢房供晚辈居住。各房以游廊相连。其它房屋不论开间、进深尺寸还是高矮、装修做法等方面都低于正房。
四合院大门
位于中轴线上,前檐左右两根柱子不落地而垂在半空,柱下端雕成花形,因而称作“垂花门”,大都非常华丽,是宅院中的装饰重点。垂花门是分隔内院与外院、内宅与外宅的一道分界门。旧时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俗话说的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二门”即指此垂花门。
垂花门柱上刻有花瓣莲叶等华丽的木雕,以仰面莲花和花簇头为多。联络两垂柱的部件也有很美的雕饰,题材有“子孙万代”、“岁寒三友”、“玉棠富贵”、“福禄寿喜”等。这些雕刻寄予着房宅主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将这道颇具地位的内宅门面装点得格外富丽华贵。
窑洞
窑洞民居广泛分布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省。黄河中游有大片黄土层,易于挖掘,并具有防寒、保暖的特性,在黄土断崖处挖掘横向穴洞的居住形成了窑洞。窑洞有崖窑、地窑和箍窑三种:崖窑即沿直立土崖横向挖掘的土洞,每洞宽约3~4米,深5~9米,
直壁高度约2米余至3米余,窑顶掘成半圆或长圆的筒拱。并列各窑可由窑间隧洞相通。地窑是在平地掘出方形或矩形地坑,形成地院,再在地坑各壁横向掘窑。箍窑不是真正的窑洞,是以砖或土坯在平地仿窑洞形状箍砌的洞形房屋。
徽州民居
徽州的民居村落,依山傍水布局,环境优美。住宅多面临街巷。整个村落给人幽静、典雅、古朴的感觉。在明清时代,风水是徽州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所谓“吉地不可无水”,每个村落都有溪水流过,“水口”是整个村落风水的咽喉,关系到家族人丁、财富的兴衰聚散。还必须在水口盖设标志性的建筑,以锁住关口。
徽州有深厚的家族制度传统,各姓聚族而居,祠堂是家族的中心,通过开祠致祭和其它的家族活动,将族人牢固地团结在同一祖宗的牌位之下,形成了一个个严密的血缘组织,而子孙们都围绕着祠堂建造住宅。
典型徽州民居的平面布局采用天井院形式,这种院落结构流行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一带。一般正对大门入口,里面就有一个天井,天井是住宅的中心,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当地人称之为“四水归堂”,有财不外流的寓意。然后是半开敞的堂屋,左右有厢房,堂屋后是楼梯、厨房等,也有的把楼梯设在厢房与正屋之间的空间;楼上有一圈
廊,空间布局与楼下相同。住宅周围以白色高出屋面的墙围起,青瓦白墙,高低错落,给人以清新隽逸、淡雅明快的美感。
徽州多商贾,民居多为富商所建,他们在天井院里雕梁画栋以显示自己的权势与财富,因而徽州民居以木、砖、石“三雕”精美绝伦著称。为防止邻人失火殃及自家或自家失火连累邻居,人们修建了高耸的封火山墙,同时也成为一种装饰,如各种马头墙、弓形墙、云形墙等,墙头高出屋顶,作阶梯状,砖墙抹灰,覆以青瓦墙檐,白墙黛瓦。
西递村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南部,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
蒙古包
或称毡房,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天穹式住屋,由木栅、撑杆、包门、顶圈、衬毡、套毡及皮绳,鬃绳等部件构成。用木枝条编成可开可合的木栅做壁体的骨架,用时展开,搬运时合拢。直径多为4-6米,用木条编成网架,外面蒙上羊皮或毛毡。上面覆盖一个伞形的活动屋顶,顶端留有开闭方便的圆形天孔,既是采光、通风口,也是排烟口。蒙古包内
正对入口是主人的居处,中央是做饭取暖的火塘火架,正对天窗。地上和四壁往往铺挂色彩鲜艳的毡毯。毡的厚度可随季节增减。底部的围毡,天热时可以卷起通风。蒙古牧民一般一年要迁移两次:五月份天气渐暖,要找一个水草丰美、适合放牧的地区;十月份凉风吹来,又要找一个过冬的地方。蒙古包的拆装只需一两个小时。
新疆“阿以旺”
“阿以旺”是维吾尔语,意为“明亮的处所”,它是新疆维吾尔族民居的建筑型式,阿以旺厅是该类民居中面积最大、层高最高、装饰最好、最明亮的厅室,上铺地毯,为日常生活空间。每当佳节喜庆,则是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民欢聚弹唱、载歌起舞的地方。壁面全用织物装饰,如壁毡、门帘、窗帘等,地面铺地毯
碉房
为了适应青藏高原上的气候和环境,传统藏族民居大多采用石构,形如碉堡,所以被称为“碉房”。碉房一般有三到四层。墙体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筑平面一般为多方形平面,也有曲尺形的平面。底层养牲口和堆放饲料、杂物;二层布置卧室、厨房等;三层设有经堂。由于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诵经拜佛的经堂占有重要位置,神位上方不能住人或堆放杂物,所以都设在房屋的顶层。为了扩大室内空间,二层常挑出墙外。
傣族竹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