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症的发病机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笪蕉堡煎窒壶生整!!鲞箜!塑曼照i翌』望!§!!壁!!!璺!!里!堕竺!

从纤维化到硬化

的发病机制

李琳译邓正照校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症

·459··执行主编专栏·

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症

糖尿病肾病(DN)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是一系列进程不断发展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是逐渐和不可逆的肾小球瘢痕形成,称为肾小球硬化症。过去几年,对导致DN的致病因素的了解已取得很大进展。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由细胞外基质(ECM)蛋自在肾小球系膜间隙积聚,导致弥漫性或结节性纤维化。最常见的基质蛋白是胶原蛋白I、m、Ⅳ和纤维连接蛋白。这牌积聚物是由于肾小球系膜细胞合成增加或系膜壤质金属蛋白酶降解减少所致。20多年前已阐明了肾小球系膜基质扩张与DN进展之间的联系,此后,研究的关键在于阐明促进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症进展的机制。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的传统观点

传统观点认为,细胞外高葡萄糖通过增加葡萄糖转运子1(GluTl)的表达而增加葡萄糖摄取,葡萄糖代谢流蟹的增加激活一系列代谢通路,导致糖基化终产物的增加和氧化应激的产生。这蠛物质再进一步激活一系列信号通路,直接通过蛋白激酶C8促进活化蛋白1(AP-1)的转录激活、细胞外信号相关激酶(ERK)通路和起关键作用的转化生长因子8l(TGF-IBI)的合成来增加ECM产生,由TGF-[31触发的反应可能是导致肾小球硬化症的最终共同通路。

但上述观点在体内可能是不正确的,甚至在培养的细胞系中,也并非如此。单纯增加葡萄糖摄入和代谢并不能解释所有下游的变化。Weigert等发现生理条件下的葡萄糖浓度可使系膜细胞过表达GIuTI,丽细胞外高葡萄糖浓度时并不能诱发出相同生化通路,特别是增加GluTl并不能直接诱导ERK活化或TGF-131合成。因此,由细胞外葡萄糖水平升高所引发的系膜细胞反应是不依赖葡萄糖摄取和代谢流量的。同样,体内存在许多非系膜细胞因索,这些因素促进肾小球硬化症并不需要高血糖的参与。此外,还应注意肾小球外和全身因素对糖尿病肾小球纤维化反应的刺激作用。

二、所有类型的肾小球细胞均参与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

虽然肾小球系膜细胞在介导糖尿病肾病系膜硬化方面起首要和中心作用,然而足突细胞、内皮细胞以及这三种肾

作者单位: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小球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在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的演变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新近的研究显示单独足突细胞损伤或缺失就可导致肾小球硬化症,足突细胞缺失似乎是DN早期所必有的,它可以准确预测肾病进展和系膜扩张,这可能是由于传递给系膜的足突细胞损伤信号以及由足突细胞缺失所触发的血流动力学因素可以刺激系膜细胞增加ECM合成或者减少ECM分解。同样,近年来肾小球内皮细胞在肾小球硬化症发病机制方面备受关注。内皮细胞功能失调的模型可以导致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提示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最后,有_理由相信肾小球外细胞,如骨髓来源的系膜细胞前体和巨噬细胞对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症有重要作用。

三、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1.炎症:大量的临床和动物研究表明在包括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在内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炎症是重要的致病机制。无论是在l型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循环炎症标记物都是增加的,大量炎症标记物与白蛋白尿、肾小球ECM蛋白沉积以及终末期肾病风险增加有关。炎症细胞因子(如TNF-a)和其他一些介质可刺激肾小球细胞增加ECM蛋白产生或者减少其降解。近来巨噬细胞在肾小球硬化症发展中的作用受到高度重视,例如,靶向去除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A能够缓解许多实验性DN小鼠肾小球的病变。近年有证据显示在糖尿病模型中炎症机制在足突细胞损伤中起作用,并且阻断炎症诱导的损伤能够减轻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此外,炎症机制在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中的重要性还表现在许多预防或缓解人类糖尿病肾小球疾病的药物具有抗炎性。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肾小球细胞在糖尿病时,特别是随着肾小球损伤的进展产生大量炎症介质,这些炎症介质能够扩大炎症损伤,甚至引起全身反应。

2.缓激肽2受体的阻断:研究显示人类1型DN的发生和进展与血管紧张索转化酶(ACE)基因的D等位基因之间存在联系。此外,ACE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是人类DN的主要保护荆。然而,通过敲除和敲入鼠以及计算机模型发现在糖尿病肾脏反应中或许是缓激肽而不是血管紧张素II更重要。进一步研究发现糖尿病纯合子缓激肽2受

万方数据

·460·生基鳖星瘗鲎查!塑!笙筮!!鲞箜!塑!墅!』垡塑!:』!塑!!塑!塑!塑!!

体敲除鼠出现最著的系膜硬化,类似于人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中的肾小球变化,丽肾小球内皮细胞或足突细胞无变化。虽然这种增加肾小球硬化瘟表型的机制尚不清楚,敲除这些受体会出现与肾小球硬化症进展有关的几个基因的肾脏表达增强,包括TGF-O、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P53。给糖尿病小鼠使用特异的非肽类缓激驮2受体拮抗荆,可发现类似缓激肽2受体剔除的效应,这一试剂几乎可完全逆转ACE抑制剂所产生的有益效应。因此,肾脏系膜细胞缓激肽2受体的活化具有保护作用,并珏通过尚未确定的机制削弱ERK和TGF-13活性依赖的致硬化途径。

3.脂质和脂质介质:循环脂质以及肾小球合成脂质的增加参与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的形成。糖尿病时许多因素促进肾脏局部脂质合成增加,包括肾转录因子表达的增加,如同酵调节元件结合蛋自l,当其过表达时可引起脂质聚集和诱导TGF一8等的表达。这种内源性肾脏脂质合成通路似乎直接导致ECM蛋自的聚集、系膜扩张和肾小球硬化症。研究表明糖尿病使肾小球合成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增加,而这些脂质能促进肾小球硬化癌。

肾小球和肾m管细胞也产生一些其他脂质介质,统称为类花生酸类物质(如类前列腺素和白兰烯等)。这些物质对肾小球右多种和复杂的影响,不同的细胞对每一种类花生酸类物质的特殊影响是不同的,取决于特殊的基因转录和其他机制,但许多影响似乎都促进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

4。微小RNA(MiRNA)对TGF-fl信号的调节:最近研究发现t型和2型糖尿瘸鼠的肾小球以及经TGF-13处理的培养系膜细胞中MiRNAl92表达增强。研究发现TGF-13可诱导MiRNAl92表达,MiRNAl92通过减少2个胶原-1-,2基因活化E.盒抑制子的表达来增加胶原一la2表达。由于MiR—NAl92是TGF-13的下游产物,因此,它对ECM合成的刺激作用是一个较好的治疗靶点,因为此种干预比干预TGF-13信号可能有更少的非特异性影响。

5.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通路的活化:研究发现高葡萄糖增强鼠肾小球面L管紧张索II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STAT)通路活性,而系膜细胞JAK/STAT信号的活化能够促进TGF-芦、胶原lV以及纤维连接蛋白的产生。这些效应町能是由高血糖直接作用或由活性氧生成过多所介导。

最近的研究从另一方面证实了JAK/STAT通路在DN中的潜在作用,通过对早期和进展期DN患者肾小球和小管问质cDNA样本进行转录研究,发现这些区域JAK/STAT通路的一些基因表达处于商水平。免疫组化显示,与健康对照者相比,DN患者的肾小球和近曲小管JAK2染色增强。研究也发现在不霈要直接激动荆刺激的情况下,由STAT3磷酸化增强可知系膜细胞JAK2的表达引起JAK/STAT信

号活化。研究还发现单独JAK2过表达可导致氧化应激增强。因此,在人类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的进展期,可见到由高葡萄糖和可能的血管紧张索Il触发的JAK2表达和JAK2介导的信号增强,并使肾小球硬化症进一步加重。

6.内皮NO合成酶的减少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糖尿病时内皮细胞异常表现之一就是内皮NO产生凋节的变化。虽然有不同看法,绝大多数报告认为糖尿病早期NO产生增多,而进展至DN阶段NO产生减少。内皮NO合成酶(eNOS)基因的多态性可引起eNOS表达减少,这种多态性与DN的进展相关。糖尿病eNOS基因敲除鼠可导致明显的系膜扩张、肾小球硬化症,包括结节性硬化以及其他一些晚期DN表现,如肾小球滤过率减少。NO生成减少导致肾小球病变的机制尚不清楚。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能参与DNeNOS的调节。VEGF增强肾小球eN()S的活性,且可能通过这一机制发挥保护作用。在许多慢性肾病中VEGF水平下降,与毛细血管缺失时的粗管生成受损有关。最近的观察垃示在人的进展期DN活检标本中VEGF基因表达是减少的,这提示VEGF水平下降会减少eNOS活性,由此导致在入的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中出现的肾小球病变类似于在eNOS敲除鼠中见到的情况。VEGF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肾小球内皮产生不利影响,其机制可以是No依赖性或非依赖性。

7.活化蛋白C的减少:最近的研究显示了斑栓调节蛋白/活化蛋白C(APC)通路对糖殊病肾小球内皮细胞的影响。糖尿病患者内皮血栓调节蛋白/蛋白C系统的功能是受损的,在糖尿病鼠巾肾小球内皮血栓调节蛋白A的表达和蛋白C的活化都明姓减少。在离体状态下,APC能够防止高葡萄糖诱导的肾小球内皮细胞和足突细胞的凋亡,但对系膜细胞没有预防作用。进一步研究妊示,有蛋自C活化受损的糖尿病鼠系膜EcM扩张是增强的,并且内皮和足突细胞凋亡增加;而蛋白C高活性突变鼠则能完全阻止系膜ECM扩张,凋亡细胞较少。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时蛋自C活化减少促进了肾小球毛细血管功能失调以及内皮细胞和足突细胞的凋亡。此外,就调节肾病而裔,APC似乎是连接内皮细胞、足突细胞和系膜之闼相互作用的中介物。

四、结论

最近通过对动物模型的遗传操作发现了许多新的致病通路,这对我们理解和治疗肾小球硬化症可能起不同的作用。导致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的发病机制与其他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有些是相同的,有些是不同的,确定导致DN的特异性通路有助于开发出针对这种并发症的治疗方法。

(摘译自Diabetes,2008,57:1439—1445)

(收稿H期:2008—09—22)

(本文嫡辑:王方)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