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陕西旅游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陕西旅游报告汇总
2015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陕西旅游业坚持“稳中有为、提质增效”的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2336”发展思路,着力打造陕西旅游精品,2015年旅游经济发展良好,运行平稳。
上半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对全省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为突出,产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今年上半年,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19665.72万人次,同比增长15.63 %,旅游总收入1520.71亿元,同比增长20.34%。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09.3万人次,同比增长 4.3%,旅游外汇收入 5.9亿美元,同比增长7.3%。
接待国内游客19556.42万人次,同比增长15.7%,国内旅游收入1484.13亿元,同比增长20.7%。
旅游总收入高于总人数增幅 4.7个百分点,我省旅游业效益型增长态势逐步显现。
一、入境旅游市场稳步回升
上半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109.3万人次,同比增长4.3%。
其中,接待外国人76.39万人次,增长2.55%,香港同胞12.05万人次,同比增长7.48%;澳门同胞6.38万人次,同比增长4.49%,台湾同胞14.44万人次,同比增长11.2%。
上半年,我省港澳台及外国人市场全面增长,推动了整个入境旅游市场的良好发展,促进了我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二、国内旅游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今年上半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19556.42万人次,同比增长15.7%。
其中,过夜游客人数为4372.91万人次,增长29.63%,一日游游客15183.51万人次,增长12.23%。
过夜游客人数的增长远高于一日游游客的增长,直接拉动了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的大幅增长,为实现我局制定的“三个一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更多相关旅游行业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旅游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根据上半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的数据结果分析,全省国内旅游市场主要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一)来陕游客以休闲度假、观光游览为主
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按旅游目的划分,休闲度假和观光游览占来陕游客总人数的72.96%,探亲访友8.47%,商务3.98%,会议 2.43%,健康疗养1.18%,宗教朝拜0.41%,文体科技2.25%,其他8.3%。
其中,休闲度假比上年上升了7.64个百分点。
自2013年-2015年以来,以休闲观光度假为旅游目的的来陕游客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分别为:54.71%,56.56%和72.96%。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此类游客的人均天花费最高,达到788.75元/人天,在陕停留时间最长,为3.47天。
近年来,我省旅游业通过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了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发展的产品体系和产业格局,为旅游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二)周边及沿海发达省份是我省国内旅游市场的主要客源地
2015年上半年,陕西人游陕西占全省接待总数的68.86%,比重比上年提高22.49个百分点。
在来陕的省外游客中,以周边省份和东部沿海省份为主,客源比重位列前十位的省份依次是:河南(占11.26%)、山西(占9.77%)、甘肃(占9.12%)、四川(占8.63%)、广东(占5.24%)、河北(占5.17%)、山东(占4.54%)、湖北(占4.49%)、浙江(占3.46%)、江苏(占3.41%),上述10个省(市)的接待量占来陕的省外游客的比重达65.09%。
根据我省客源构成的特点,针对主要客源地加强宣传促销,并积极开拓潜在客源市场,以做大做强国内旅游市场。
(三)生态旅游景区的关注度和到访率显著提高
其中,照金景区、周公庙风景名胜区、袁家村、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黄帝陵景区、南湖、天台山景区、香溪洞景区、凤冠山景区是今年上半年新上榜的景区,多为山水、自然旅游景区。
我省生态旅游景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与人文旅游景区交相辉映,“山水人文大美陕西”的品牌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四)假日旅游经济的持续火爆,成为新的消费增长极
今年上半年的5个节假日,全省共接待游客6093.95万人次,占全省接待量的30.99%,旅游收入达到258.73亿元。
旅游带来的消费持续升温,极大的拉动了内需的增长,成为我省消费的新增长极。
假日旅游经济现象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元旦假日全省共游客454.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亿元,分别增长15.2%和16.5%;春节假日接待游客2025.6万人次,旅游收入91.2亿元,分别增长20.3%和23.4%;清明小长假共接待游客840.3万人次,旅游收入36.5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3.48% 和 2.35%;“五一”假日期间,共接待游客1616.8 万人次,旅游收入64.8 亿元,分别增长12.65%和14.19%,端午节期间共接待游客1157.07 万人次,旅游收入48.23亿元,分别增长16.53%和增长19.12%。
三、旅游经济运行因素分析
(一)“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推动丝路旅游加快发展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着“桥头堡”作用,旅游业凭借其“天然优势”,是我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引擎。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陕西旅游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旅游项目投资成为热点,项目带动效益愈加明显。
上半年,全省旅游新建、在建项目340多个,完成投资2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76%、33.33%。
太白山水上乐园、大荔沙苑景区、留坝水世界乐园建成开放。
乐华城项目对外开业,填补了西部没有大型娱乐体验项目的空白。
铜川市大力推进39个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进度。
安康市34个重点旅游项目完成投资8.42亿元。
31个文化旅游名镇开工建设项目338个,完成投资16.92亿元,同比增长20%。
药王山文化景区、黄河壶口文化景区等8个省级文化旅游项目开工建设。
在第十九届西洽会暨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签约旅游项目127个,签约金额951.5亿元,比上届增长22.57%。
旅游重点项目的投资和建设,有效推动了丝路旅游的加快发展和全省旅游业的提挡升级。
(二)大型旅游盛会的成功举办带火陕西全域旅游
今年以来,“走进陕西旅游”大型采风踩线活动、“秦岭与黄河对话”活动、丝绸之路旅游部长会议暨第七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丝绸之路旅游国际大会的隆重举办、印度总理“莫迪线路”的营销推广等一系列大型活动、重要盛会的成功策划、举办,使“陕西旅游”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热点。
省旅游局以此为契机,聚集品牌效应,集中推出“丝绸之路起点旅游”品牌、“红色旅游”品牌、“秦岭国家中央公园”品牌、“帝陵文化旅游”品牌、“中国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品牌和“秦岭与黄河对话”等6大品牌,充分发挥精品带动效应,使上半年
入境旅游市场稳中向好,国内旅游市场快速增长,“山水人文、大美陕西”在境内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三)发展模式的突破和创新,促进乡村旅游迅猛发展
我省的礼泉袁家村、周至沙·沙河水街、宁强青木川、兴平马嵬驿等是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典型,为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通过大力推广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模式,以典型引领、创新发展破解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同质化”怪圈,推进全面升级,促进全省乡村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
省旅游局举办的“一带一路”2015陕西乡村旅游合作与发展论坛,发布了“陕西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大荔宣言”,明确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强人才输送和培养、积极做好乡村环保,不断丰富发展模式,立足本地实践,打造“乡情、乡愁、生态、民俗”的特色出游概念,让乡村旅游在全省调结构、扩消费、惠民生,破解“三农”难题方面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今年上半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6600万人次,旅游收入7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8%、23.9%。
乡村旅游不仅成为陕西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也正在成为陕西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四)民航铁路客运量的大幅增加,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交通运输部门统计,2015年1-6月,咸阳机场进港旅客730.81万人次,同比增长17.6%;出港844.08万人次,同比增长13.5%。
铁路发送旅客3845.6万人次,同比增长13.2%。
其中高铁866.3万人次,同比增长81.7%;大西(西安——太原西)高铁线路的开通,全线客流饱满,人数增长较快。
2015年上半年,全省累计完成公路客运量3.35亿人,旅客周转量169.26亿人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