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蚜虫及玉米螟危害与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蚜虫及玉米螟危害与防治

一、玉米蚜虫危害与防治

玉米蚜虫可为害玉米、小麦、高梁、水稻及多种禾本科杂草。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中为害,抽穗后为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

1.危害特点

玉米抽雄前,一直群集于心叶里繁殖为害,抽雄后扩散至雄穗、雌穗上繁殖为害,扬花期是玉米蚜繁殖为害的最有利时期,故防治适期应在玉米抽雄前。适温高湿,即旬平均气温23℃左右,相对湿度85%以上,玉米正值抽雄扬花期时,最适于玉米蚜的增殖为害,随着玉米雄穗逐渐抽出,大量成、若蚜集中于雄穗苞内,有的单穗有蚜几百头至上千头,蚜量多时成堆,布满各个分枝,称为“黑穗”,严重时,自果穗以上所有叶片、叶鞘及果穗苞内、外,遍布蚜虫,称“黑株”。而暴风雨对玉米蚜有较大控制作用。杂草较重发生的田块,玉米蚜也偏重发生。

2.形态特征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5~2,5毫米,头胸部黑色,腹部灰绿色,腹管前各节有暗色侧斑。触角6节,触角、喙、足、腹节间、腹管及尾片黑色。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5~2.0毫米,

长卵形,灰绿至蓝绿色,常有一层蜡粉。腹管周围略带红褐色。触角长度为体长的1/3。腹管暗褐色,圆筒状,端部

3.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消灭玉米蚜的孳生基地。

(2)在玉米心叶期有蚜株率达50%,百株蚜量达2000头以上时,可用50%抗蚜威3000倍液,或40%乐果15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敌杀死3000倍液均匀喷雾,也可用上述药液灌心。也可用40%乐果50~100倍液涂茎。

二、玉米螟危害与防治

玉米螟俗称箭秆虫、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虫科是造成玉米减产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年份减产10%,大发生年份减产30%-50%吉林省1年发生1-2.5代,以第一代幼虫为害为主,初龄幼虫在玉米心叶期取食叶肉或未展的心叶,叶片展开后可见一排排小孔,3龄后蛀入茎秆取食髓部,影响养分输导被蛀茎秆易被大风吹折,造成严重减产,幼虫还可钻入雄花序取食,造成雄花序基部折断,幼虫常取食雌穗的花丝和嫩苞叶,并能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籽粒,造成嫩粒缺损毒烂。

1.发生条件玉米螟喜中温高湿,温度在24℃,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气候条件下有利于卵的形成、发育和成虫的交配,高温干燥气候条件不利于发生。

2.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选用抗螟高产品种,处理越冬寄主作物残体压低虫源基数,合理轮作从而减轻虫害发生次数。

(2)物理防治利用黑光灯或高压汞灯诱杀残余越冬代玉米螟成虫,阻断越冬代成虫产卵。

(3)药剂防治当田间花叶达到20%时在大喇叭口期和末期各喷药一次,常用的颗粒剂有1.5%或3%有辛硫磷颗粒剂,3%的敌杀死颗粒剂每株1-2克撒于米心叶中。

(4)生物防治利用百僵菌封垛防治玉米螟,在越冬代玉米螟化蛹前15-20天,每立方米用白僵菌封垛75-100克混10倍细土或化石粉。

(5)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在6月初-7月10日剖秆调查当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后推10天为第一次放蜂期,每公?放蜂12万头,间隔7-10天为第二次放蜂期,每公顷放蜂10.5万头,每公顷放蜂30-40点,用牙签或细线将蜂卡回定在玉米植株中部叶片背面距离叶基部1/3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