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重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OP和IFP连续重整的比较
a、IFP和UOP自从第一代连续重整工艺工业化以来,都在不断进行各自的新催化剂、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制开发,均发展到了目前的第三代催化剂再生工艺。它们各自比其前一代再生工艺更加先进、可靠,均为目前世界上具有最高水平的催化重整工艺。
b、IFP和UOP投产的连续重整工业装置均较多,工艺技术水平相当,经验均很丰富。
c、IFP再生工艺需要阀门控制催化剂的输送,对催化剂产生一定的磨损,但其再生气循环采用干冷循环,催化剂比表面积降低较慢,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UOP再生工艺实现了重整催化剂的无阀输送,对催化剂的磨损较小,但其再生循环气采用湿热循环,催化剂比表面积降低较快,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缩短。
d、IFP的反-再系统工艺流程虽然较为复杂,有4套提升系统,设备和占地稍多,但其并列式反应器的制造、运输和施工安装相对简单,操作和维修相对容易;UOP反-再系统工艺流程比较简单,只有三套提升系统,设备和占地较少,但其两两叠置式反应器的制造和安装难度相对较大,其操作和维修不如并列式反应器方便。
e、UOP的再生控制系统(CRCS)是指定用UOP的专有设备。IFP没有制定的设备。其它引进内容基本相当,其装置投资也相近。
IFP和UOP公司的连续重整专利技术各具特点,UOP技术相比占地相对较少,IFP 和UOP的连续重整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均可行,在投资和能耗上基本相当。
UOP可采用国产低密度催化剂,而IFP坚持用自产的高密度催化剂。IFP比UOP 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长。IFP比UOP的产品收率略好。UOP的氢油摩尔比比IFP的大12%,这使得UOP的循环氢压缩机比IFP的投资高。IFP的催化剂一次装填量比UOP的多7.5%,且单价高。但IFP的反应器由于是并列式的,较UOP的两两叠式反应器造价低。IFP比UOP的再生系统能力和投资低。加热炉的负荷相当。采用两家专利的一次性投资和运转费相当,设计进度相当。
-------------------------------------------------------------------------------------------
1、uop连续重整装置从反应器流出的待生催化剂在提升前是不需要冷却;
温度一般是120°C左右;
再生催化剂流出再生器前进行冷却原因:
其一、回收再生过程产生的热量;
其二、降低空气加热器的负荷;
其三、降低氮封罐材质需求,降低投资成本。
2、IFP连续重整装置催化剂在反应器间提升时是不需要进行冷却,原因是:
其一、可以降低装置能耗;
其二、可以避免催化剂忽冷忽热,减短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其三、保证反应系统操作平稳。
-------------------------------------------------------------------------------------------------
uop连续重整装置从反应器流出的待生催化剂在提升前是否需要冷却?温度一般是多少?再生催化剂流出再生器前为何需要冷却?IFP连续重整装置催化剂在反应器间提升时是否也需要进行冷却?
wangweiaqpec 发表于2010-4-13 09:58
UOP待生催化剂在收集器内经过置换气冲洗后温度会降低,另外部分二次气也会
经过催化剂管道进入收集器,催化剂进一步降温,当催化剂到达分离料斗后温度一般在100℃以下,分离料斗的设计温度一般为120℃,操作温度60℃左右。再生催化剂流出再生器前冷却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降低下游设备的材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有利于催化剂的还原。IFP连续重整装置催化剂在反应器间提升时不需要进行冷却,同样由于置换气的存在,其温度会有所降低。
2、3楼回答很全面,UOP催化剂再生器设有冷却段,一来冷却催化剂,二来回收大量热量;待生催化剂采用净气反吹,起到降温作用,同时提升气也起到冷却换热作用。
-------------------------------------------------------------------------------------------------------------
采用先进的连续催化重整(CCR)催化剂是提高催化重整效益的根本所在,国外现己开发了几种现代化催化重整催化剂:R-130系列: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稳定性,使用寿命长。现已有100多套CCR重整装置采用。这种高活性催化剂使用寿命可达5年(循环使用400余次)。R-170系列:与R-130比,C5+产率提高1v%,有R-174、R-172等品种。有利于烷烃脱氢环化为芳烃,产氢也比R-130高出0.2w%。R-174己应用于奥地利斯韦夏特等炼油厂。操作工况为:分离器压力0.7MPa,重整生成油RONC为101,使用寿命超过5年。R-160系列:用于提高处理能力。R-162采用60%直馏石脑油扣40%裂化石脑油进料,操作压力1.2MPa。新一代R-230系列:采用180℃干点石脑油进料,其活性和稳定性与R-130相媲美,C5+产率提高0.7w%,而且焦炭产率大大降低。
1965年,我国自行研究、设计、建设的第一套10万吨/年半再生催化重整在大庆炼油厂投产,使用国产第一个Pt/γ-Al2O3催化剂(商业牌号3641)。随后,一系列双金属和多金属半再生和连续重整催化剂研制成功,并得到广泛应用。截至2003年3月,我国已建成投产的半再生式重整装置47套,总加工能力993.5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算18套,总加工能力1154万吨/年。
如何提高重整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活性稳定性、水热稳定性是重整催化剂研究领域的技术核心。我国主要通过助剂的选择、载体的改进、铂金属含量的降低、助剂与Pt的最佳配合和非Sn、Re助剂的引入等技术创新途径,实现了技术突破,得到了活性稳定性高、水热稳定性好和选择性高的连续重整和半再生催化剂。
我国半再生重整催化剂的发展见表1和2。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和武汉分公司共同承担的科技开发项目"PRT-A/B重整催化剂的研制及工业应用",通过由中石化股份公司技术开发中心组织的中试评议。该项目完成了催化剂的实验室研制及工业放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PRT-A/B催化剂物化性能良好,氯保持能力优于目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PR-C/D催化剂。选择性进一步改善,活性、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在同等反应条件下,芳烃转化率高出5个百分点以上,液收高1个百分点以上,积炭降低15%。
表1我国半再生重整催化剂的发展
催化剂牌号组成,Pt Re 其他% 载体相对稳定性工业化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