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知识点和巩固提高答案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知识点和巩固提高答案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知识点和巩固提高答案

桥亭初中2020 春季生物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及巩固提高答案

班级姓名得分

第一章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知识点】1.食物中有哪六类营养成分?

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大类营养成分。每一种营养成分都是人

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1.(考点1)哪三类营养物质被称为三大营养物质?他们共同的作用是什么?

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共同作用:都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考点2)糖类、蛋白质、脂肪在食物中的存在形式及组成分别是怎样的?

糖类包括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等。是由葡萄糖组成的一类有机物。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一类有机物。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有机物

3.含糖类、蛋白质、脂肪较多的食物主要有哪些?

淀粉是主要的糖类。馒头、米饭、玉米、小麦、马铃薯、甘薯中含有较多的淀粉。

瘦肉、鱼、奶、蛋、豆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大豆、花生、蛋黄中含有较多的脂肪。

4.(考点3)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糖类: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等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脂肪:属于储备能源物质,贮存在皮下等处。

5.第七大营养素是指什么?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中?有什么作用?

(1)第七大营养素是指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粗粮、蔬菜和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中。

(2)作用: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排空,可以预防肠癌的发生,并且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6.(考点4)各类维生素分别有什么作用?缺乏症以及食物来源是怎样的?

胡萝卜、黄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变成维生素A。

8.维生素的特性?

(1)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很小,但它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成分

。(2)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原料,也不是能源物质。

9.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水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1)参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10.(考点5)无机盐的种类有哪些?缺乏症以及食物来源是怎样的?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和磷的吸收。

12.(考点6)怎样粗略的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1)实验原理:维生素C能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方法步骤:研磨——过滤——滴定

(3)实验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将不同蔬菜汁滴入等量的同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则用的蔬菜汁滴数越多,则维生素C的含量越少。

②如果将高锰酸钾溶液滴入等量的不同蔬菜汁中,则用的高锰酸钾溶液滴数越少,

则维生素C的含量越少。

(4)实验过程中,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①高锰酸钾溶液用量是否准确②是否用同一滴管滴果蔬汁

③使用滴管滴加第二种汁液前,有没有清水将滴管洗净,并用吸水纸吸干滴管内外的水分。

④果蔬汁是否新鲜。⑤

是否边滴加边振荡边观察,褪色后立即停止滴加。

P7【巩固提高】

1.船员长期生活在海上,吃不到新鲜水果和蔬菜。因为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2.不合理。不吃主食会导致营养不全面,缺乏能量和蛋白质供给,人体不能正常发育,不能顺利完成各项生理活动。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知识点】

1.食物中六类营养成分中哪些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哪些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吸收?

(1)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有机物)等小分子物质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 (2)淀粉、脂肪和蛋白质 等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吸收。 2.消化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

(1)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3)消化腺可分两类:

①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如:唾液腺、肝脏、胰腺 ②小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内壁 如:胃腺和肠腺

3.(考点1)人体内的消化腺主要有哪些?分 泌的消化液分别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 (1)唾液腺:分泌唾液。含唾液淀粉酶。 把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含有胃蛋白酶和盐酸。 使胃液呈酸性,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肝脏: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暂时贮存在胆囊里, 消化时流入小肠。

胆汁中不含消化酶,能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4)胰腺:分泌胰液。含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多种消化酶。 能够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

(5)肠腺:分泌肠液。含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多种消化酶。 能够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 4.肝脏的功能是什么?

参与物质的代谢,分泌胆汁、贮藏养分和解毒。

5.(考点2)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初步消化的部位和被彻底消化的部位分别在哪里?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淀粉开始消化在口腔(淀粉→麦芽糖),彻底消化在小肠(麦芽糖→葡萄糖)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2)脂肪开始消化在小肠(脂肪→脂肪微粒),彻底消化在小肠(脂肪微粒→甘油和脂肪酸)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3)蛋白质开始消化在胃(蛋白质→多肽),彻底消化在小肠(多肽→氨基酸)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6.(考点3)小肠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1)小肠内有肠腺,分泌肠液,另外胰液、胆汁等消化液也流入小肠参与消化。 (2)小肠很长,长5-6米。

7.(考点4)什么叫食物的消化?包括哪两大类型?

(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2)食物的消化方式包括:

①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胆汁乳化脂肪

②化学性消化: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将食物中的各种成分分解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 8.什么叫营养物质的吸收?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9.(考点5)消化道中具有吸收能力的部位有哪些?分别能够吸收哪些营养成分? (1)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2)大肠:只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3)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都是小肠吸收的。

10.(考点6)小肠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1)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增加吸收面积。 (2)小肠绒毛壁和其中的毛细血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小肠很长,长5-6米。

11.(考点7)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图示过程

(2)变量是唾液。实验现象:甲试管变蓝,乙试管不变蓝。 (3)实验结论: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注意事项:保温

用37℃的温水为试管保温,因为37℃接近人的口腔温度,接近酶的最适温度。

P15【巩固提高】

1.她滴注的营养液的主要成分应该有: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无机盐、维生素等。 理由:这些营养成分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而吸收这些营养成分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她没有小肠,只能靠静脉滴注这些营养成分。

2.★(1)I .在A 处,曲线下行的趋势表示该物质被消化,而口腔里只能将淀粉进行化学性消化。(2)C ,胃。(3)D 是小肠,小肠中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 (4)食物的营养物质在D 小肠处被吸收的最多。

3.因为肝脏能分泌胆汁,可以对脂肪进行乳化,有利于脂肪的进一步化学性消化。而肝病患者胆汁

口腔 唾液淀粉酶 小肠

肠液、胰液

小肠 胆汁 小肠

肠液、胰液 胃 胃蛋白酶 小肠

肠液、胰液

分泌量较少,不能消化脂肪,因此不宜多吃油腻食物。

第三节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知识点】1.什么叫合理膳食?就是指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的膳食。这种膳食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相互搭配合理。2.(考点1)平衡膳食宝塔?

3.如何合理膳食?科学安排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早、中、晚能量摄入比例分别占30%、40%、30%。食物尽量要多样化,粗细搭配合理;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膳食要清淡少盐。

4.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

(2)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

(3)食品在加工、储存、销售过程中人为改变其性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

(3)对食品的基本要求:无毒、无害,并且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5.什么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分为哪两类?

(1)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的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条件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

(2)绿色食品分为A 级和AA级两类。

A级标志AA级标志

第二章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知识点】

1.呼吸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

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鼻腔的结构对吸入的空气能够起到哪些作用?

鼻腔前端有鼻毛,鼻腔内的粘膜能够分泌粘液,粘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作用有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使空气得到清洁,另外能够温暖和湿润吸入的空气。

3.咽的作用是怎样的?

咽既是气体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交叉部位。

4.喉的作用是怎样的?

喉是气体的通道,也是发声器官。

5.气管和支气管的管壁有何特点?作用是什么?

管壁是由平滑肌组成,并有C形的软骨做支架,保证空气的通畅。

气管内壁的黏膜长有纤毛,纤毛的摆动可以清除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6.(考点1)肺是主要的呼吸器官,由大量的肺泡构成,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哪些?(1)肺泡数量很多,大大增加了气体交换的表面积。

(2)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7.(考点2)什么叫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是指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8.与呼吸运动有关的肌肉主要有哪两种?膈肌和肋间肌

9.(考点3)吸气的过程是怎样的?

(1)肋间肌收缩,肋骨和胸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加大。

(2)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3)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因此外界气体进入肺

呼气过程反之。

10.(考点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哪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是通过什么作用实现的?

(1)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2)★★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11.(考点5)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过程和结果是怎样的?

(6)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

(7)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8)结果: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12.(考点6)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过程和结果是怎样的?

(1)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

(2)血液里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

血液。

(3)结果: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13.(考点6)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哪四个环节?

13.(考点7)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在含量上有什么区别?

无论吸入气体还是呼出气体,含量最多的都是氮气(79%),氧气的含量多于二氧化碳。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呼出气体里的二氧化碳与吸入气体相比增多。

14.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一实验的实验现象是什么?结论是?

现象:乙瓶中的石灰水明显浑浊了。

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15.肺活量和胸围差是测定人体肺功能的重要指标,在测定和取值上有什么区别?

测肺活量一般用肺活量计,测定三次,取最大值。

测胸围差一般用软尺,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P29【巩固提高】

1.★(1)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2)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大变小。(3)B点;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2.★(1)乙瓶。(2)乙瓶与甲瓶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因为经过人体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并通过气体交换呼出体外。

3.答案提示:氧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泡,血液,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将氧气利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按原路返回,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知识点】1.什么叫做热价?

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充分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食物的热价。

2.计算热价的公式是什么?

(1)食物的热价=4.18×10-3×(t2-t1)×30÷m。

(2-3所需要的热量;t2表示加热后水的温度;

t1表示加热前水的温度,30ml表示水的容积,m表示被测量食物的质量。

3.(考点1)糖类、蛋白质、脂肪在的热价分别是多少?

(1)每克糖类的热价是17.15千焦。

(2)每克蛋白质的热价是17.15千焦。每克脂肪的热价是38.91千焦。

4.什么叫呼吸作用?

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5.(考点2)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有哪些?

活动方式、年龄、性别、体质,环境温度,等。

6.什么叫基础代谢?在基础代谢条件下人体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

(1)人在空腹、清醒、静卧、室温20℃条件下的代谢称为基础代谢。

(2)在基础代谢条件下消耗的能量主要用于心跳、呼吸、神经,维持体温等生命活动。

P34【巩固提高】

1.这位成年男子的体重可能增加。17.15×500+38.91×100=12466千焦>10900千焦,结论是营养过剩。

2.人体的大脑思维、心跳、呼吸、维持体温以及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等都需要消耗能量。

3.营养失调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而营养失调的突出表现是热量积累过多,不注意科学膳食和营养平衡,造成孩子营养过剩,导致身体超重和肥胖。

第三节呼吸保健与急救

【知识点】1.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1)工厂生产排放的废气(2)运输工具排放的尾气

(3)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4)燃料的燃烧

2.(考点1)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1)根本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2)有效措施:植树造林

3.(考点2)吸烟的危害有哪些?

(1)吸烟产生的烟雾中有多种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支气管炎、肺气肿)、循环系统(冠心病)、神经系统(记忆力减退,过早衰老)。

(2)世界无烟日是每年的5月31日。

4.人工呼吸的原理是什么?

人工呼吸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被救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使被救者恢复呼吸。

5.人工呼吸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最常用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每分钟内人工呼吸的次数,应该与正常人的呼吸频率一样。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

6.(考点3)人工呼吸方法的要领有哪些?

(1)清除口鼻污物(2)仰卧(3)深吸一口气后捏紧病人的鼻孔对准其口用力吹气。

(4)吹气停止后松开捏鼻的手,反复进行,每分钟15-20次。

7.空气污染指数(API)是什么?分级标准是什么?

(1)空气污染指数(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指标。

(2)分级标准:API 0~50,空气质量为优。API 51~100,空气质量为良

API 101~200,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API 201~300,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

API>300,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

P39【巩固提高】

1.开窗通风,及时清扫并清除卫生死角,必要时定期喷洒灭菌药物,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烟雾事件的污染源主要是工厂烟囱和家庭炉灶排放出来的大量烟尘很二氧化硫。

启示:要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既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又要使用低硫燃料,尽可能使用清洁能用;同时还要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强环保科学的研究。

立即将病人移至通风处,特别要注意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解开衣扣,解松裤带。已昏迷者应保持其平卧、头后仰,取出衣服口袋内的硬币、钥匙等,以免压伤,并注意保暖。如已发现病人呼吸不规则或心跳呼吸停止,则应把病人移至空气新鲜处,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拨打“120”电话,寻求及时有效的救治。

第三章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

【知识点】

1.加入抗凝剂(草酸钠或柠檬酸钠)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每层中的成分分别是什么?

上层为血浆(淡黄色半透明),下层为深红色,是大量的红细胞。两层之间还有很薄的一层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2.(考点1)血液有哪些成分组成?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三种,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组织(属于结缔组织)。

3.若血液中没有加入抗凝剂,则血液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血液将会凝固,血液凝固后血块周围也会出现液体,这液体是血清。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

4.(考点2)血浆的组成和功能是怎样的?

(1)血浆占血液的55%,其中绝大部分是水;还有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2)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

5.(考点3)三种血细胞在形态结构、数量和功能上的区别?(巩固提高1)

项目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形状两面凹的圆饼状圆球形不规则

有无细胞核无有无

大小、数量较大,最多比红细胞大,最少最小,较多

功能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吞噬病菌,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止血和加速凝血

6.什么叫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都叫贫血。

7.贫血的症状有哪些?应怎样预防?

(1)症状: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口唇发紫等。

(2)预防:平时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8.(考点4)血红蛋白的特性是什么?

在氧浓度高的的地方易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于氧分离。

9.(考点5)当人体某部位发炎时,哪种血细胞的数量会增多?

白细胞能够通过变形运动到达身体感染部位吞噬细菌,所以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多。

10.血小板的数量过多或过少时,分别会出现什么症状?

过多时容易出现血栓,过少时容易出现血流不止。

11.血液的功能有哪些?

运输、防御、保护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12.ABO血型包括哪四种类型?

依据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不同,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13.(考点6)输血的原则有哪些?

输同型血: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万能输血者。AB型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万能受血者。

14.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多少?

成年人的体内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8%(4000-5000毫升);一次失血超过血液总量的30%(1200-1500毫升)就会有生命危险。15.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多少毫升,对自己的健康没有影响?

200-300毫升。我国从1998年起,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献血是每个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16.(考点7)四种血型血液之间的凝集关系?

受血者

献血者

A型B型AB型O型

A型不凝集凝集凝集不凝集

B型凝集不凝集凝集不凝集

AB型不凝集不凝集不凝集不凝集

O型凝集凝集凝集不凝集

P48【巩固提高】1.同【知识点】5

2.该同学可能患有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低,这都会导致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的能力下降,因为蛋白质含量不足或缺铁,都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所以贫血时应补充蛋白质和铁。

3.(1)献血前体检是为了确保献血者的自身健康及其提供的血液是健康、安全的。化验血型,是便于向病人输血时选择使用。

(2)献血200毫升,不到全血量的5%,是不会影响正常生理功能的,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

【知识点】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要选择尾鳍色素少(便于观察)的活的小鱼;要用湿的棉絮包裹鱼的头部和躯干部,露出尾鳍,观察中要经常用滴管滴水,保持湿润(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要将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要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

2.实验看到三种血管中的血流速度是怎样的?

动脉内血流速度最快,其次是静脉,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最慢,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3.(考点1)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有什么区别?(巩固提高1)

血管

类型

功能分布管壁特点管腔

特点

血流

速度

血流方向

动脉包心脏中的

血液输送到

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

身体较深的

部位

较厚,弹性

管腔

较小

静脉把血液从全

身各处送回

心脏

有的分布较

深,有的分

布较浅

较薄,弹性

小,内有静

脉瓣

管腔

毛细

血管

连接最小的

动脉和最小

的静脉

数量多,分

布广

非常薄,只

由一层上皮

细胞构成

管腔

最小

最慢

4.★(考点2)毛细血管有利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有哪些?(广、细、薄、慢)(1)分布广、数量多。(2)管腔很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3)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4)血液流动最慢。

5.心脏的位置、大小是怎样的?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稍偏左下方,左右两肺之间。大小与本人拳头。

6.★★(考点3)心脏的结构是怎样的?

(1)心脏主要是由心肌构成。有四个腔,左、右心室和左、右心房。心室的壁比心房厚,左心室壁最厚,因为左心室的收缩能把血液压至全身,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至肺。

(2)心脏的左右不相通。同一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之间有房室瓣。心房在上,心室在下。(3)心房与动脉相连,之间有动脉瓣。心室与静脉相连。

(4)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保证血液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7.心脏的功能是什么?

心脏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循环流动。

8.心脏是如何跳动的?

心脏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

(1)先是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

(2)接着两个心房舒张,此时两个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

(3)然后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9.什么叫心率?心脏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叫心率。成年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

10.不同血管受伤的特点及如何止血?

动脉出血血流猛急,血色鲜红,指压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

静脉出血血流较缓和,血色暗红,指压远心端。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慢慢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血量少,一般自行凝固止血。

P53【巩固提高】

1.

2.针刺入的是静脉。静脉的血流方向是向心脏方向回流。在抽血或输液时,用胶皮管捆扎在进针点的上方,使血液回流受阻,静脉膨胀变粗,有利于穿刺,也利于抽血或输液。

3.会造成左、右心室间的血液混合。当缺陷婴儿的两心室收缩时,血液可由左心室注入右心室,造成主动脉得不到充足的血量,进而影响到全身的血液供应,容易出现乏力等现象,影响正常生活和生长发育。

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

【知识点】1什么叫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脏和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2.(考点1)体循环的路线是怎样的?

(1)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器官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2)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考点2)肺循环的路线是怎样的?

(1)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2)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血管

类型

功能分布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

度动脉包心脏中的血液

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

体较深的部位

较厚,弹性大管腔较小快

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

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

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内有静脉瓣

管腔大慢

毛细

血管

连接最小的动脉

和最小的静脉

数量多,分布广非常薄,只由一

层上皮细胞构成

管腔最小最慢

4.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是怎样的?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相对

独立的,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

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

织细胞不断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

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5.什么叫冠脉循环?

血液从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及其分

支,流入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再由

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它是体循环

的一个分支。

6.冠脉循环的意义是怎样的?

给心肌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运走代

谢废物。若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致使心

肌内缺血,会引起冠心病。若心肌暂

时性缺血,会引起心绞痛。若发生冠

状动脉栓塞,会危及生命。

7.什么叫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一般说的血压指的是体循环的动脉血压。8.什么是收缩压和舒张压?我国健康成年人血压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值叫收缩压。心室舒张是,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舒张压。血压的单位常用千帕表示。健康成年人的收缩压为12千帕-18.7千帕。舒张压为8千帕-12千帕。(换算成mmHg时=x千帕×7.5)

9.(考点3)如何判断低血压和高血压?

(1)一个人的血压经常高于18.7/12千帕,则认为是高血压。

(2)一个人的血压经常低于12/6.7千帕,则认为是低血压。

(3)测量血压的部位:上臂肱动脉

10.什么叫脉搏?(1)脉搏就是动脉的搏动。它的次数和心率一致。

(2)切脉是中医的重要诊断方法。切脉的部位通常是在手腕部的桡骨端内侧的桡动脉。

P57【巩固提高】

1.这种说法不正确。肺动脉里流动的不是动脉血,而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动的不是静脉血而是动脉血。

2.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器官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

3.减少食盐摄入量、保证合理膳食、有效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增加体力活动、保持良好心境等。

第四节关注心血管健康

【知识点】1.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哪些种类?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

2.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遗传、先天性因素,人们的生活方式

3.(考点1)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是怎样的?

低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

4.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是怎样的?

烟草浸出液能促进水蚤心率加快,而且烟草浸出液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

5.酗酒对人体的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过量酒精能使脂肪沉淀到血管壁上,使管壁变窄、血压升高,加速人体动脉硬化过程,从而使冠心病发病率更高。

6.吸烟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烟草中的尼古丁能使血管中的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加重心脏负担,容易引起心脏病。

7.油脂类食物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有哪些?

油脂类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沉积,引发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经常吃咸的食品也容易引发高血压)等疾病。

8.如何保持心血管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心血管健康的四大基石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2011年5月18日为我国第一个“血管健康日”,主题为“警惕血管斑块”。

9.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方式有哪些?

(1)就地休息,不要随意搬动病人,以防加重病人心脏负担,引起意外。

(2)采取便于呼吸的舒适姿势,让病人半卧位靠在被子上,足稍抬起。

(3)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等药物缓解疼痛。

(4)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将病人送至医院救治。

10.急救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早发现病人的情况,早抢救,早把病人送往医院。

P63【巩固提高】

1.少量饮酒有益于健康,但是过量饮酒造成的负面危害更大。

2.(1)不吸烟、不喝酒;(2)饮食有节(3)适当运动(4)合理作息等。

3.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第四章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知识点】1.什么叫做排泄?

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就叫排泄。

排泄途径主要排泄器官排出形式主要代谢废物成分

泌尿系统肾尿液水、无机盐、尿素

皮肤皮肤汗液水、无机盐、尿素

呼吸系统肺气体水、二氧化碳

排遗主要是指食物消化后的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4.肾脏的结构是怎样的?

从肾脏的纵剖面可以看到,周围颜色较深的部分是皮质,

里面颜色较浅的部分是髓质,髓质里漏斗状的部分是肾盂。

5.(考点2)肾单位的结构是怎样的?

(1)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2)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

6.为什么肾脏的皮质部分比髓质部分颜色深?

肾小体分布在皮质内,其中的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肾小管弯曲细长,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在皮质和髓质内。

7.★★(考点3)尿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不能滤过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会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肾小管外部的毛细血管,送回到血液。

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8.(考点4)血液在肾单位里是怎样流动的?

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肾静脉。

9.血尿、蛋白尿、糖尿的病变部位分别是什么?

(1)血尿:尿中有血细胞。病变部位是肾小球,因为肾小球有炎症,使其通透性增大,原来不能滤过的血细胞可以滤过到原尿中,形成血尿。

(2)蛋白尿:尿中蛋白质含量过高。病变部位是肾小球。

(3)糖尿:①肾小管有炎症,使重吸收作用减弱,不能将葡萄糖全部吸收

②胰岛素分泌过少,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过高。

10.人体泌尿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

11.(考点5)尿液形成并排出体外的途径是怎样的?

肾形成的尿液,经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中暂时贮存。膀胱里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人就会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12.为什么尿的形成是连续不断地,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这是因为膀胱有贮存尿的作用。

13.(考点6)健康成年人每昼夜大约排尿1.5升,那么人体排尿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2)调节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项目

成分

红细胞大分子

蛋白质

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血液√√√√√√

血浆╳√√√√√

原尿╳╳√√√√

尿液╳╳√√╳√

(1)相同点:都有水、无机盐、尿素。

(2)区别: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P70【巩固提高】

项目

成分

红细胞大分子蛋

白质

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血液√√√√√√

血浆╳√√√√√

原尿╳╳√√√√

尿液╳╳√√╳√

2.通过对比数据,可以发现患者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据此可以推测,此人的肾小球可能发生病变,使其通透性增大。这样原来不能通过的蛋白质可以滤过到原尿中,最终进入尿液并排出体外。

第二节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知识点】

1.(考点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那么皮肤由哪几部分组成?

(1)皮肤由表皮和真皮以及汗腺、皮脂腺、毛发、指(趾)甲等附属结构组成。

(2)表皮:位于皮肤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没有血管和神经。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成层。

①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脱落的细胞称为皮屑。

血液尿液原尿

功能:防止体内水分过分散失和防止细菌侵入。

②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内有黑色素细胞,能够产生黑色素。

(3)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①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

②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汗腺,可以散发热量和调节体温。

③含有许多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刺激。

④含有皮脂腺,能够分泌皮脂,可以滋润皮肤。

2.汗液形成和排出的过程是怎样的?

汗液由汗腺分泌而来。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汗腺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血液经过时,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尿素等物质进入汗腺形成汗液。经汗腺的导管排出体外。

3.皮肤的功能有哪些?

保护体内组织,排泄废物,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吸收作用,呼吸作用等。

4.(考点2)当温度高时,皮肤如何调节体温?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汗腺周围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由皮肤散发的热量增加;同时,汗液的排出量增多,汗液的蒸发能带走人体的一部分热量。

5.为什么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如何保持皮肤清洁?

(1)污垢在皮肤表面积存多了,不仅会影响皮肤的正常功能,使汗液和皮脂不易排出,而且还容易繁殖病菌,引起皮肤病和其他疾病。(2)经常洗澡,勤换衣服。

P73【巩固提高】

1.(1)保护作用:皮肤的角质层能防止细菌侵入,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则具有防止细菌繁殖的功能,黑色素细胞可防止紫外线直接侵入体内,皮肤的弹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内脏免受物理伤害。(2)调节体温作用:通过血液循环量和汗液分泌量的变化,使皮肤在外界气温变化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体温。(3)知觉作用:真皮内的神经末梢能感受到体外刺激。(4)吸收作用:有些物质加以处理后,也有可能被皮肤吸收。(5)呼吸作用。(6)排泄功能。

2.皮肤的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挤压痘痘时血管受损,导致血液流出。

做好皮肤的卫生保健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皮肤的锻炼,多参加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经常用冷水擦澡或冷水淋浴,提高人体适应骤热和骤寒的能力,减少皮肤病的发生。(2)保持皮肤的清洁(3)预防痤疮:经常用温水和香皂洗脸;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含脂肪和糖类多的食物,尤其是不要喝酒、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

排泄途径多余的水分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

皮肤排出汗液√√√╳

呼吸排出气体√╳╳√

肾脏排出尿液√√√╳

第五章第一节人体的激素调节【知识点】1.人体内的外分泌腺有哪些?

皮脂腺、汗腺、泪腺以及唾液腺、胃腺等各种消化腺。

2.人体内的内分泌腺有哪些?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胸腺、卵巢(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睾丸(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等。

3.(考点1)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有什么主要的区别?

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体外或流入消化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内。

4.(考点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5.为什么胰腺既属于外分泌腺又属于内分泌腺?

胰腺由内分泌部胰岛和外分泌部胰腺两部分组成。胰岛分泌胰岛素,胰腺分泌胰液,因此胰腺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既是外分泌腺也是内分泌腺。

内分泌腺激素主要生理作用

分泌异常的主要表现

分泌不足分泌过多垂体(人

体最重要

的)

生长激素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侏儒症

幼年:巨人症

成年:肢端肥大症促性腺激素

促进性腺生长、生殖细胞

生成和分泌性激素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

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

幼年:呆小症

成年:地方性甲状

腺肿(大脖子病)

成年:甲状腺功能

亢进(甲亢)胰岛胰岛素

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

用和转化。如促进血糖合

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

糖尿病低血糖

性腺睾丸雄性激素

促进相应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同时激发并维持男女第二性征。卵巢雌性激素

7.(考点4)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缺碘。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一种重要原料。

8.(考点5)呆小症和侏儒症的区别?

(1)呆小症:是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表现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

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2)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表现为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

9.正常人的尿液中偶尔也会出现葡萄糖,这是糖尿病吗?为什么

(1)不是糖尿病。

(2)这是由于在某段时间内摄入糖类食物太多,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太高,从而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也太高,超出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导致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暂时出现糖尿。

(3)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原尿中的葡萄糖也有可能不被全部重吸收进入血液导致尿中出现葡萄糖。

P80【巩固提高】

1.从体育比赛的宗旨看,服用违禁药物破坏了公平性原则。同时,服用违禁药物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无法使人体内的各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制约,无法维持体内环境的相随稳定,引起代谢紊乱,破坏身体免疫能力等。运动员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

2.人体内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甲状腺肿大(一代肿),母亲孕育的婴幼儿会因甲状腺激素不足而影响身体发育,身体矮小,智力水平低下(二代傻),生殖器官发育不健全,无法生育(三代四代断根芽)。

3.★★(1)饭后1小时(BC段),血糖含量出现大幅度上升,是因为饭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被消化吸收,葡萄糖进入血液。

(2)体内的胰岛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并加速血糖分解。

(3)正常人体内的胰岛可适时适量分泌胰岛素,调节葡萄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使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知识点】

1.(考点1)人体神经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2)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做中枢神经系统。

(3)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做周围神经系统。

2.(考点2)什么叫神经元?其功能是怎样的?

(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神经冲动。

3.(考点3)神经元的结构是怎样的?

(1)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的。(2)突起包括轴突(长)和树突(树枝状)两种。

4.什么叫神经纤维?神经末梢?

(1)神经纤维:神经元长的突起(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包在外边的髓鞘。

(2)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5.什么叫做神经?

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构成一条神经。

6.脊髓的位置是怎样的?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

7.(考点4)脊椎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

(1)脊椎分为灰质和白质两部分。

(2)灰质位于脊髓中央,横切面呈蝴蝶状,色泽灰暗,

是神经元胞体集中的地方,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

具有反射功能,可以调节人体一些基本的生理活动。

如排尿、排便、膝跳反射、小儿麻痹等都是脊髓灰质的作用。

(3)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分为上行神经纤维和下行神经纤维,具有传导功能。是人体脑和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4)(4)正常情况下,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受到大脑的控制。

8.(考点5)什么叫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与中枢神经的区别是什么?

(1)在脑和脊髓的灰质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集中在一起,完成人体的某项生理功能的神经结构叫神经中枢。大脑里的神经中枢是高级的,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的。

(2)神经中枢是指脑和脊髓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位。

中枢神经是指脑和脊髓。

9.(考点6)脊蛙反射实验中为什么要切除蛙的脑部?

此实验证明了脊髓具有什么功能?

(1)切除脑是为了排除大脑对脊髓活动的干扰。

(2)证明了脊髓具有反射功能。

10.脑的位置及结构?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11.大脑的结构是怎样的?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

(1)表面是灰质,称为大脑皮层,是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分。上面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总面积。大脑皮层以内是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将大脑皮层的各功能区、两大脑半球以及小脑、脑干、脊髓巧妙地联系起来,使大脑皮层可以调节全身各器官的运动。12.(考点7)大脑的功能是什么?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

(1)躯体运动中枢:支配身体对侧骨骼肌随意运动。

(2)躯体感觉中枢:接受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的感觉。

(3)语言中枢:能够支配说话、理解语言和文字,是人类特有的功能区。

(4)视觉中枢:产生视觉的部位。

(5)听觉中枢:产生听觉的部位。

13.小脑的位置和功能是怎样的?(1)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

(2)功能: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14.脑干的位置和功能是怎样的?

(1)脑干位于大脑下方,是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的桥梁。

(2)脑干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因此又称为活命中枢。

P85【巩固提高】

1.★甲可能损伤了脊髓灰质中与缩手有关的神经中枢,无法完成调节功能,故不能缩手。但脊髓白质中的神经纤维没有损伤,仍能把针刺指尖的信息传递给大脑的躯体感觉中枢产生感觉。乙可能损伤了脊髓中向大脑传到神经冲动的神经纤维,脊髓中的神经中枢是完好的。

2.酒精分别麻痹了小脑、脑干中的呼吸和心血管中枢以及大脑皮层内的语言中枢等。

3.大脑皮层中参与的神经中枢有视觉中枢、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知识点】1.(考点1)什么是反射?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什么叫膝跳反射?

受试者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这条腿上。快速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小腿会突然跳起,这种现象叫做膝跳反射。

3.(考点2)什么叫反射弧?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1)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2)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考点3)什么叫非条件反射?举例说明。

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比较低级神经活动。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吸允反射等。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脊髓、脑干5.(考点4)什么叫条件反射?举例说明。

(1)条件反射是指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如看到酸梅流口水、听到上课铃声进教室等。条件反射的建立,可以使集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2)能够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如谈虎色变、望梅止渴。

6.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类型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区别

在长期的种族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先天性反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建立的获得性反射

参与反射的中枢是脑干和脊髓除脑干和脊髓外,还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引起反射的刺激必须是该感受器的直接刺激任何无关刺激都可变为条件刺激

反射弧是永久固定的反射弧是暂时的、易变的

适应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适应范围广,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

联系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

P89【巩固提高】1.★(1)手会迅速缩回。该缩手反射的效应器主要是上臂肱二头肌等屈肌肌群。(2)这种反射动作可以使人有效地逃避不良刺激,避免人体受到伤害。(3)脊神经的X处受损会导致反射弧不完整,所以不会及时缩手。脊髓的兴奋还可以传导到大脑,所以会感到疼痛。

2.(1)属于非条件反射。(2)因为狼形成了“羊肉——呕吐”的条件反射,只要看到羊肉,就会有呕吐的反射,所以饥饿的狼会远离羊群。

3.★吃梅流唾液,是非条件反射;看梅流唾液,是条件反射;谈梅流唾液,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对语言、文字信号的刺激建立起来的复杂的条件反射。

第四节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知识点】1.(考点1)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

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有调节晶状体曲度的作用

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白眼珠颜色)

外膜

内膜:视网膜: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底片)

中膜

房水:水样液,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通过。

玻璃体:位于晶状体后的胶状物,透明

角膜:无色透明,富含神经末梢

虹膜:棕黑色,中央有瞳孔(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黑眼珠颜色)

晶状体:位于虹膜和瞳孔的后方。像双凸透镜,有弹性,

依靠

悬韧带附着在睫状体上,有折光作用。(镜头)

脉络膜:血管丰富,有营养眼球的作用。

黑色素细胞丰富,有遮光形成暗室的作用

2.(考点2)视觉是怎样形成的?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这四部分

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最后落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

物象。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图像信息转化成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

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人就产生了视觉。

注:视觉不是在眼球中产生的,而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产生的。

3.(考点3)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如何矫正?

(1)形成原因:晶状体过度变凸,曲度过大。甚至眼球的

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2)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远视眼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4.如何预防近视眼?

(1)读书写字的姿势要端正,眼与书之间要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2)看书1小时左右要向远处眺望一会儿。(3)要坚持做眼保健操。(4)不在强烈的或太暗的光线下看书写字;躺卧、乘车、走路时不要看书。

5.(考点4)耳的结构和功能?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

6.(考点5)咽鼓管的位置和作用是怎样的?

咽鼓管连通鼓室与咽部,可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有利于鼓膜的正常振动。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鼻咽部有炎症时,易引起中耳炎,原因是病菌可以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

7.(考点6)听觉是怎样产生的?

外界的声波由耳廓收集,经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8.除眼耳外,人体的其他感觉器官还有那些?作用是什么?

鼻腔上部的嗅黏膜中由许多对气味敏感的细胞;舌的味觉感受器能够感受酸、甜、苦、咸的刺激;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痛、触、压等刺激。

P96【巩固提高】

1.(1)听觉、嗅觉、痛觉、味觉等。(2)大脑皮层中不同的感觉神经中枢。(3)可以使人体感受环境变化,进而做出相应反应,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2.(1)指尖对触觉最为敏感。(2)因为身体各部分的触觉感受器分布不均匀,只有针触到分布有触觉感受器的区域时,才会感到针触。(3)(针刺)→皮肤中的触觉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传出神经→口、舌、唇、咽喉等处的肌肉(运动)→发出声音。

第五节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

【知识点】1.如何做到科学用脑?

合理安排学习的内容;勤于动脑、善于动脑;劳逸结合、动静交替;保持健康心态。

2.保证睡眠的好处有哪些?

(1)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神经细胞的发育,对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智力是很重要的。

(2)儿童和青少年身高的增长受生长激素控制,生长激素在睡眠时分泌的量比觉醒时要多得多。(3)青少年必须保证睡眠9-10小时,成年人要保证睡眠8小时。中午的午睡可使脑细胞得到暂时的休息,这样有利于下午学习和工作时有充足的精力。

4.运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能够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加强,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2)能够改善脑的血液循环,增加脑组织的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供应,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保证机体对外界不断变化的环境有更强的适应性。

(3)体育锻炼是一种积极地休息方式。使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合理交替,避免神经系统过度紧张,从而消除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P101【巩固提高】

1.(1)效果不好。因为当大脑处于疲劳状态时,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现象,所以在大脑疲劳时仍延长学习时间的效果并不好。(2)科学用脑,应做到合理安排学习的内容、勤于动脑与善于用脑、劳逸结合与动静交替、保持健康心态等。

2.在思想上,不要抱着好奇的心态去尝试,要坚决抵制;在行动上,要向家长和公安机关积极举报发现的吸毒、贩毒现象。

第六章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功能

【知识点】

1.(考点1)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构成和作用是怎样的?

(1)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消化道黏膜和呼吸道黏膜)构成。

(2)作用: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其分泌物能杀菌。鼻毛和气管黏膜上的纤毛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

2.(考点2)人体第二道防线的构成和作用是怎样的?

(1)第二道防线包括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

(2)作用:溶菌酶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死亡,白细胞能吞噬进入人体内各种病原体。

3.(考点3)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构成和作用是怎样的?

(1)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两部分。

(2)作用:产生抗体,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4.(考点4)什么叫做抗体和抗原?

(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

(2)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抗原。

5.(考点5)抗原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1)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相结合,抗原被清除后,相应的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就会被存留的抗体按同样的方式加以清除。

(2)例如:患过天花的人病好以后,终生不会再得天花。

6.什么叫免疫?

(1)最初的含义是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2)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

7.★(考点6)免疫有哪三方面的功能?

(1)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治疾病的发生(简称防御保护)。

(2)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简称自身稳定)。

(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等(简称免疫监视)。

8.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吗?

(1)不总是有益。如:器官移植时的免疫排斥以及有的人对某些物质的过敏反应是不利的。(2)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因此必须寻找与患者身体相匹配的器官,还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3)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

9.(考点7)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其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10.(考点8)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11.什么叫做计划免疫?

(1)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

(2)如,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国家非常重视推广计划免疫工作,婴儿满两月后,要到户口所在地的医院或防疫站办理接种登记,领取预防接种证,接种证中的免疫程序卡中罗列了卡介苗、乙肝、流脑等传染病的计划免疫时间和次数。

12.为什么注射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疾病?

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以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相对的抗体,从而对某种传染病产生抵抗力。

13.免疫的三个特点?

(1)识别自身和异物。(2)记忆。第二次感染能在病原体为患前消灭它。

(3)特异性。患天花后只对天花免疫。

P109【巩固提高】

1.皮肤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皮肤肺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从而使皮肤完成其免疫功能。

2.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的脱毒病菌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炭疽杆菌的抗体,并保持产生抗体的能力。第二次注射强毒病菌后,由于体内存在抗体,同时,淋巴细胞会产生大量相应抗体以抵抗炭疽杆菌的感染,所以甲组绵羊没有患病。而乙组绵羊没有注射脱毒病菌,没有产生抗炭疽杆菌的抗体,所以患病。

3.异体皮肤对自身而言属于异物,是一种抗原。这样一来,异体皮肤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然后抗体对异体皮肤细胞发挥免疫作用并将这些细胞清除,从而使外植皮肤被排异。但是,自己的健康皮肤对自身而言并不属于异物,不会被机体所排斥.

第二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知识点】1.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的两大特点是什么?

(1)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进行传播的疾病.

(2)两大特点: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2.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常见的传染病类型分为哪些类型?

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3.根据致病微生物的不同,传染病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4.★(考点1)比较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5.(考点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什么?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者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3)易感人群: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

6.★★(考点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哪三条?

(1)控制传染源:如及时对传染病人隔离治疗、病死动物要深埋。

(2)切断传播途径:消灭蚊虫、生吃瓜果要洗净、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要洗手、深埋病死的动物。

(3)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不让健康人接触传染病人。

7.艾滋病(AIDS)的全称是什么?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8.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什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9.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三条?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P114【巩固提高】1.切断传播途径。

2.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疟疾的最有效方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在有蚊季节,正确使用蚊帐、涂趋避剂、蚊香熏蚊、从事野外作业穿长袖衣裤等,防止蚊子叮咬。住在高疟区或到高疟区工作的人员要定期服用预防药,一旦出现发冷、发热的症状要及时就诊,早期进行抗疟治疗。

3.能做到不随地吐痰。痰中往往含有病原体,痰咳出来干燥后,其中的病原体就会随着尘埃漂浮在空气中,被人吸入可能会引起疾病。

第三节安全用药

【知识点】1.安全用药的含义是什么?

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2.(考点1)什么是处方药?什么是非处方药?

(1)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

(2)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简称OTC,非处方药适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3.如何才能做到安全用药?

使用前,要关注药品说明书上所提供的各项信息,包括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贮藏条件等。

4.家庭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1)明确用药目的。既要准确判断病情又要了解药物的功效。

(2)考虑身体状况。过敏体质用药要特别慎重。

(3)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4)切忌随意加大剂量。(5)不能过早停药。

5.家庭小药箱一般包括哪些配备?

(1)家庭成员特殊需要的药物。

(2)常用药物:如感冒冲剂、阿司匹林、黄连素、红药水、碘酒等。

(3)纱布、胶布等。

P119【巩固提高】

1.不对。每一种药均有自己的功能主治、不良反应等,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随便吃药,很容易造成某种严重后果。

2.不相信。药品经过研发并投放市场,需要经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鉴定和批准。小广告鼓吹的祖传秘方药品一般未经过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鉴定和批准,缺乏安全保证,盲目相信可能不仅治不了病,反而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3.(1)赞同后一位同学的说法。因为板蓝根颗粒说明书上标有OTC标志,说明此药是非处方药,可以自己购买。

(2)不合理。是药三分毒,药物有防治疾病的功效,但滥用或乱用药物会导致人体产生不良反应,危害健康。

第一节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知识点】1.资源的种类有哪些?

(1)再生性资源:能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自然恢复或再生的资源。如风、树木等。

(2)非再生资源:不能恢复或再生的自然资源,如煤、石油等。

2.(考点1)什么叫做可持续发展?包括哪些方面?

(1)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

(2)包括: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使再生性资源保持再生能力,非再生资源不致过度消耗并得到补充,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有哪些?我们该如何做?

(1)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重叠发生,形成所谓的复合效应,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

(2)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要科学合理、权衡利弊,既要考虑短期效益,更要考虑长远影响。

P126【巩固提高】

1.乱砍滥伐,休渔期捕鱼,工厂排放工业废气、废水,汽车排放尾气,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植树绿化,处理废气、废水、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发展生态农业等

2.★★(1)注意对照试验的设计。对照组:清水、小金鱼。实验组:和清水等量的废电池浸出液,和对照组相似的小金鱼。(2)定期进行观察记录。(3)多做几组实验,避免偶然误差。

(1)作出假设: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的生活有(或没有)影响.

(2)实验步骤:

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下表)

项目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水的量1000毫升1000毫升1000毫升1000毫升1000毫升

加7号废电池的数量不加2节1节2节2节

加满江红的数量不加不加不加15克30克

放同样大小小鱼的数目(条) 5 5 5 5 5

平均小鱼存活的时间(天)15 3 5 8 10

(3)实验结论: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的生活有影响,并且,废电池浸出液的浓度越高,金鱼存活的时间越短。

第二节保护我们的家园

【知识点】

1.生物圈II号实验说明了什么?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类还无法模拟出一个类似地球的、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

2.生物圈为人类提供了什么?

生物圈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保护生物圈应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P130【巩固提高】

1.尽量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更环保的车型。驾车时选择“拼车”结伴而行。最好的出行方式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步行等。

2.计算过程略。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发送电子贺卡、手机短信、网络留言等方式表达祝福。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基本知识点

第六单元 七、一、1、叫做生态系统。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它包括地球上 的及。 3、生态系统有和两部分组成。 4、生态系统中,非生物成分包括等,它们为生物提供、和。 5、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分为划分为、、。 6、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 7、根据动物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8、分解者主要是指、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中含有的分解成简单的,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八、1、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动植物之间就是借助相互联系起来的。 2、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的作用,在生物体内不断的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这种现象叫做。通过这种作用,环境中低浓度的有害物质在食物链的消费者体内的积累量能够增加几倍甚至成千上万倍,会对生物体造成严重危害。 3、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彼此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复杂的。 4、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个体数量越,食物网越。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只要某一物种 的突然发生改变,就会牵动整个,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 5.和是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 的和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九、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依次传递的,其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 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 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和。一般地说,在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 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所以大多数的食物链只 有个营养级。 4、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和又回到无机环境中,就完成了一个循环,我们称之为生态系统的。 5、、、等都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同的是,物质循环是的。 6、和是生态系统的两个基本过程,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十、1、根据生态系统所受人为影响或干预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和。根据地理因素,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分为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两大类。前者包括、、等多种类型后者包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 . . 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新代——最基本的生命现象 植物: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2.生长发育,由小长大 3.繁殖后代 4.遗传变异,相似和差异 5.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6.适应并影响环境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附: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 二、生物的生活环境 1.生物圈的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海平面上下10千米 绝大多数生物生存围: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 2.生物的生存基本条件:、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3.栖息地:生物圈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环境因素(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栖息地特征;

人口数量剧增,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三、生物学探究方法 1.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还是肉汤本身产生的?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微生物来自空气。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前提:提出有研究价值问题,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3)制定计划: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关键,(探究计划包括方法、步骤,材料、器具) 对照实验,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2.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四、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物质。(膳食纤维为 第七营养) 2、三大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贮存在人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 源物质。蛋白质是构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都离不开蛋白质。 举例说明:1)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这是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 提供能量。2)病人几天吃不下东西,身体明显消瘦了,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 养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3)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多吃一些奶、蛋、鱼、肉?原 来,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4、无机盐:钙:儿童缺乏导致佝偻病,鸡胸,O型腿,中老年人会骨质疏松。磷:缺乏导致厌食、肌无力、骨痛。铁:构成血红蛋白,缺乏导致贫血缺碘:甲状腺肿大或者 儿童智力发育障碍缺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23页) 5、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A: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干眼症。维生素B1: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维生素C: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缺乏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24页)。 6、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及肠腺) 7、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8、消化道的功能(1)牙齿:能切断、磨碎食物,舌:能搅拌食物。(2)咽、食道:吞咽食物及食物进入胃的通道。(3)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是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4)小肠:通过蠕动,促进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剩余物推向大肠。(5)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6)肛门:粪便排出的通道。 9、消化腺:(1)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内含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将其分解为麦芽糖。(2)胃腺能分泌胃液,内含盐酸和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 (3)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它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促进脂肪分解。 (4)胰液是由胰腺分泌的,肠液是由肠腺分泌的,胰液和肠液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 脂肪的酶。 10、胆汁、胰液经过小肠的起始部位十二指肠进入小肠。 11、淀粉的消化过程:经口腔,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经小肠,在 胰、肠麦芽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可直接吸收的葡萄糖。 12、脂肪的消化过程:经小肠,在胆汁的乳化、胰液、肠液内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甘油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王娟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介绍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保,生活中的生物技术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共三单元七章。,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 二、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高效快乐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上一年的“课改”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新成果,并完成好相关的课题。 4.继续研究和推广校本教研的内涵和经验,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发辉学校教研组群体优势,继续尝试开展学校开放日活动。 5.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初二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试教二年的经验和体会,初步归纳整理出适合我校校情的评价体系。 6、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7、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8、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要求 1.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认真落实《课程》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大力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教育科研观。教学中要有科研意识,要边实验、边研究,力争做一名科研型快乐的教育工作者。

(完整版)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生命现象 植物: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2.生长发育,由小长大 3.繁殖后代 4.遗传变异,相似和差异 5.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6.适应并影响环境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附: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 二、生物的生活环境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海平面上下10千米 绝大多数生物生存范围: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 2.生物的生存基本条件: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3.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环境因素(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栖息地特征;

人口数量剧增,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三、生物学探究方法 1.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还是肉汤本身产生的?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微生物来自空气。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前提:提出有研究价值问题,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3)制定计划: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关键,(探究计划包括方法、步骤,材料、器具) 对照实验,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2.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四、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八年级生物下册 知识点 济南版

(2)动物进化的历程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1、 化学进化观点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2、 要点图示 3、 化学进化解读 (1)、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2)、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 3)、有机大分子物质构成相对独立的体系 (4)、独立体系形成原始生命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1 、化石证据 (1)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2、解剖学证据 (1)、同源器官: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来源相同。例如: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等。 (2)、同源器官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分时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氨基酸组成与生物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石分子的差异越大。比较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植物进化的历程 四、生物的进化原因 1、自然选择学说 (1)概念: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2)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人工选择 (1)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2)举例:我国的花卉、加餐、金鱼等品种很多 五、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古猿 (1)、类人猿: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都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统称类人猿。 (2)、灵长类:人和类人猿都属于灵长类动物 (3)、证据: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化石 2、古猿到人的演化 (1)、过程示意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森林古猿生活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广泛分布于 亚、非、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2、四种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3、从猿到人进化的原因: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4、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是古人类化石。 二、人的生殖 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睾丸,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前列腺和精囊腺:分泌黏液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卵巢,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3、生殖过程: (1)受精部位: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2)胎儿在8周左右出现人形,40周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三、青春期 1、一般来说,男孩进入青春期比女孩晚两年。 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3)性器官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3、青春期的心理变化:(1)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2) 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3)性意识开始萌动。 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2、糖类、蛋白质、脂肪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其中,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3 4、“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1、 化学进化观点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2、 要点图示 3、 化学进化解读 (1)、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2)、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3)、有机大分子物质构成相对独立的体系 (4)、独立体系形成原始生命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证据 (1)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2、解剖学证据 (1)、同源器官: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来源相同。例如: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等。 (2)、同源器官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分时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氨基酸组成与生物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石分子的差异越大。比较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植物进化的历程 (2)动物进化的历程 四、生物的进化原因 1、自然选择学说 (1)概念: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2)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人工选择 (1)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2)举例:我国的花卉、加餐、金鱼等品种很多 五、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古猿 (1)、类人猿: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都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统称类人猿。(2)、灵长类:人和类人猿都属于灵长类动物 (3)、证据: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化石 2、古猿到人的演化 (1)、过程示意图: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精编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可分为: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五大类群,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基本特征:①新陈代谢②生长发育③繁殖后代④遗传变异⑤应激性⑥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一.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层叫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是:生物圈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二.栖息地 栖息地指: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生物栖息地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1、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为探究成功的关键. 2、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为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3、巴斯德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变量既实验变量,用以设计对照实验,成功之处 在于设计了曲颈瓶(阻挡细菌侵入)。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 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 ③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 ④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强,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显微镜的使用 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⑴取拿与安放⑵对光⑶安放装片⑷观察⑸整理和存放。 ①对光:“四转一看”转粗准焦螺旋,转细准焦螺旋,转遮光器,转反光镜,左眼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②观察: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睛注视目镜(左、右都要眼睁开) 2、观察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上下、左右颠倒,如;”9”在视野中是“6”) 3、显微镜各结构中,起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完整版)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听写版

济南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知识要点 1.大多数学者认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 2.原始大气中没有,有等。 3.化学进化学说:物质→物质(氨基酸、核苷酸)(条件:、、 )→物质(蛋白质、核酸)→独立的体系→原始生命(实现原始的 和)。原始生命诞生场所:。 4.米勒实验中,上面烧瓶内注入的气体:、、和等,这是模拟 成分。火花放电模拟,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冷凝装置模拟。实验中,要把下面烧瓶中的水煮沸,模拟的是。提出的问题: 做出假设:。将装置反复消毒和用蒸馏水冲洗目的:。将装置中的空气抽净目的:。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个阶段:物质合成物质的过程。 5.我国科学工作者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核酸,证明生命起源的第阶段:物质合成物质。 6.生物进化证据:证据(最直接)证据(同源器官)、证据(细胞色素C)。 7. 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 8.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和人的上肢在外形和功能上差异很大,但在解剖结构上却具有相似性,我们把这样具有相同的来源的器官叫做。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进化而来的9..分子生物学证据:细胞色素C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依据。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相似性;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差别就 10.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的分化,没有组织,大都生活在中;苔藓植物有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没有组织,生活在阴湿的地方。蕨类植物有的分化,有简单的组织,生活在阴湿的地方;种子植物发达,有发达的组织,是真正的陆生植物。 12.生物进化历程的总体趋势:从到,从到,从到。 13.植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原始植物→原始植物→原始植物(植物和植物)。脊椎动物进化历程:原始→原始→原始→原始类和类 14.生物进化原因:选择和选择。自然选择学说内容:(前提)、(动力或手段)、(基础)、(结果)。 15.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理论,出版《物种起源》。赫胥黎利用等方法,提出“”理论。人类起源于,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人与类人猿是。 是人猿分界标准。人类进化历程:、、(最关键阶段)、。能使用天然工具,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已学会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等。制造工具和学会用火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 16.现代人类分四个种族:人,人,人,人。都属同一个物种——种。人类的不同种族在上的差异,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内经过逐渐形成的17.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分为因素和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生物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整册教案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第1课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材分析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高度概括了人类与食物的依存关系。食物对人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每种食物都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又侧重不同的营养成分,所以膳食构成不仅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体质强弱,工作和学习效能以及延年益寿等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也与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在学习“食物的营养成分”一节的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吃饭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得有营养,形成不挑食、不偏食,食物多样化的饮食理念。还应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食物来自生物圈的其它生物,人类与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对生物圈的索取应保持生物圈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三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2.说出无机盐和水的作用及举例说明无机盐的来源和缺乏症。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与推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我保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意识,认识食物多样化的重要意义;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人类与生物圈应和谐发展。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各种食物的图片,相关疾病简介,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多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表,印发给学生。 2.学生准备: ⑴常吃的食品的包装袋或包装盒; ⑵通过互联网或图书查阅等途径搜集有关人体健康所需要的无机盐及其食物来源和主要缺乏症。 ⑶调查麦当劳或肯德基食品的种类和特点。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 1.运行课件,呈现中国八大名菜红煨鱼翅、冰糖湘莲等美味的食品图片并配中国古典音乐。 2.提出问题:我国的美食文化丰厚久远,以它独特的色、香、味、形,享誉世界。俄罗斯人将它列入“天堂生活”的标准,曰“美国的收入,中国的烹调,英国的住宅”。俄罗斯人对中餐的高度评价,同学们有何感想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教师总结提高并引出课题:中餐的世界地位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同时它也表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饮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吃饱,还要吃得有营养,在餐饮中享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知识点汇总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人是由猿进化来的。(×)易错点 2、人类的进化过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火、大脑发育、产生语言、最后进化成人类。 1)森林古猿从树上到地上生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环境因素的变化) 2)古猿在进化成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语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古猿进行集体劳动和生活。 3)人与现代类人猿的根本区别是:直立行走。两足直立行走可使人类祖先:①身体重心下移②下肢骨更粗壮③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 4)语言的发展对大脑进一步进化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脑容量的增加使早期人类具备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条件,同时大脑增加了新功能,能够利用语言相互交流合作,总结经验,更加适应环境,促进了人类的发展。 3、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是黑猩猩。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开始出现分离的时间大概是距今约600万年前,而目前它们数量急剧减少原因是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原因,都使得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 4、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是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第二节人的生殖 1、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男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内生殖器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内生殖器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精子进入、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完整word版)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和形成有机大分物质的场所依次是( ) A .原始海洋、陆地 B .原始大气、原始大气 C .原始海洋、原始海洋 D .原始大气、原始海洋 2.组成原始生命的最主要物质是( ) A .蛋白质和水 B .蛋白质和核酸 C .水和无机盐 D .糖 类和核酸( ) 3.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A .其他动物入侵 B .地形、气候的变化 C .为扩大领地 D .为躲避敌害 4.引起生物界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 A .遗传和变异 B .过度繁殖 C .环境变化 D .种类繁多 5.下面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生物的变异不定向,生物进化的方向也不定向 B .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只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D .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6.已知生物甲的化石比生物乙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一般情况应该是( ) A .生物甲比乙数量多 B .甲比乙结构复杂 C .甲一定从乙进化而来 D .乙一定从甲进化来 7.人类学家把 作为人、猿分界的主要标准。 A .下肢增长 B .直立行走 C .骨盆变短增宽 D .脊柱从弓形变为S 形 8.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 ) A .无机物质合成简单有机小分子物质阶段 B .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阶段 C .有原始界膜的独立体系阶段 D .独立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阶段 9.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 .黑猩猩 B .长臂猿 C .古猿 D .大猩猩 10.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 ) A .环境变化的结果 B .生存斗争的结果 C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人工选择的结果 11.一株小麦生长在自然界里,影响它生存的因素是( ) A .非生物因素 B .生物因素 C .阳光、温度、水 D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2.2008年1月南方雪灾,对南方生态系统中的哪种生物数量影响最大( ) A .草本植物 B .野鼠 C .牛、羊 D .狼 13.你认为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数量多少正确的图示是 ( ) 14.能正确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关系的是 ( ) 班级 姓名 考号

2018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3、黑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接近 4、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第二节人的生殖 (1)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性腺)是睾丸,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性腺)是卵巢,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⑶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⑷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 ⑸受精场所:输卵管 (6)受精卵开始发育的场所:输卵管 (7)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的形成 (8) 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后期:来自母体;主要来自:母体 (9)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和氧气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排出。 (10)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11)受精卵发育成胚泡附着在子宫内膜上。 (12)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的正确途径:母体——胚盘——脐带——胎儿 (13) 胚胎发育到第8周发育成胎儿,呈现人形;发育到38周(约266天)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 (14)“试管婴儿”培养过程:体外受精→试管发育→胚胎移植→母体发育 (15)女性摘除子宫后:正常排卵,没有月经 (16)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移入子宫以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 第三节青春期 【青春期发育】 1、形态特点:身高突增(显著特征)、体重迅速增长 2、功能特点:大脑、心脏结构、肺功能完善化 3、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4、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2019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这篇关于2019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是查字典生物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三、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查字典生物网编辑以备借鉴。

(完整word版)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食物中摄取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11. 物中获得。 12.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燥,脱屑。 13.缺乏维生素B会出现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 14.缺乏维生素C会出现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15.缺乏维生素D 16.维生素C 17.水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水占人体体重的60%-70%,如果一个人失水量达到20%以上,生命会有危险。

18. 19. 20.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3. 壁内的肠腺。 4.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5.物理消化:通过牙齿和咀嚼和舌的搅拌,食物被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这个过程属于物理消化。 6.化学消化: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少量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这个过程属于化学消化。 7. (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都经导管流入小肠。) 8.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胃、小肠和大肠有吸收作用)

9. 血管,这种结构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2.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3. 4.气体具有扩散作用: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5. 6.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 人的由来(六下2-17页) 一、进化论的建立者是 达尔文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 二、人的生殖 1、男性主要性器官是睾丸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主要性器官是卵巢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3、受精的场所:输卵管 4、新生命开始于:受精卵 5、怀孕时间:40 周 三、青春期 1、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2、身体突然增高是青春期发育的显著特点,另外,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的加强。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六下21-40)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糖类― 直接(主要)供能;脂肪― 储存能量(即备用能源);蛋白质― 生长发育与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3、马铃薯、地瓜、米饭、馒头、白糖等食品中含糖类较多;大豆、花生、肥肉、花生油、香油等食品含脂肪较多;奶、蛋、鱼、大豆、瘦肉等食品含蛋白质较多。 4、常见的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缺乏症 (维生素D 可以促进钙的吸收。补钙的同时还应该补充维生素D 。) 二、消化和吸收 1、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和组成。 2、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3、读曲线图 (1)曲线X 表示淀粉消化过程。曲线Y 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淀粉、脂肪、蛋白质各在消化道中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 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内开始被消化; 蛋白质 在胃内开始被消化。 无盐机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含钙的无机盐 儿童易患佝偻病、 中老年患骨质疏松症 含铁的无机盐 缺铁性贫血 含碘的无机盐 地方性甲状腺肿 维生素种类 缺乏症 维生素A 夜盲症 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 坏血病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

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综合测试新版济南版

全册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 适于原始生命起源的原始地球条件不包括() A.宇宙射线 B.原始大气 C.高山岩石 D.原始海洋 2. 壮苗先壮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根冠 B.伸长区 C.成熟区 D.分生区 3. 下列能正确反映所列各概念间关系的是() 4. 在植物进化的历程中,生殖可以完全脱离水环境,能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的植物是()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5. 下图中,你认为属于输导组织的是() 6. 下列图示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误的是()。 A.老马识途 B.作茧自缚 C.金蝉脱壳 D.蜻蜓点水 8. 下列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特征的是() A.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B.动植物种类较少 C.群落结构简单 D.自我调节能力强 9. 看下列图示,你能判断哪个是肌肉组织()

10. 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抗体与抗原关系的是 11. 鸟卵中的细胞核位于以下哪一种结构内() A.卵白 B.卵黄 C.气室 D.胚盘 12. 下列属于病原体的是 A.疯狗 B.蚊子 C.老鼠 D.蛔虫 13. 下图表示饭后半小时,进出人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 ) 1 .肺.小肠 DB.肾 CA.大脑 ) 14. 你认为在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中,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 D.优生.少生A.晚婚 B.晚育 C),与一个正常的父亲生下的孩子中,一个患白化病的母亲(白化病的基因为aa15. )。出现男孩、女孩的几率可能是( 2 1∶∶1 D.2∶1 C.3∶A.11 B.患过麻疹的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和麻疹病毒分16. )。别为( D.抗体和抗体 C.抗原和抗原 A.抗原和抗体 B.抗体和抗原 )。17. 种子的休眠有利于( B.种子的成熟.保存养料 A .提高发芽率C.适应环境 D )一朵白菜花不能结果的 原因是缺少了( 18. .花被.花药 D.雌蕊 C A.雄蕊 B )。能不断产生新细胞的是根尖的(19. .成熟区 D B.分生区 C.伸长区A.根冠 )。 20. 根是绿色植物非常重要的器官,下面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根尖结构的各部分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A K,所以应全部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植物生长发育需要N、PB C.根的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根就从土壤中吸水 D.伸长区的细胞分裂能力强)。 21. 下列属动物复杂行为的是( B.蜜蜂采蜜.蜘蛛结网 A D.公鸡报晓 C.鹦鹉学舌 )在制作酒、面包和酸奶时使用的技术主要是( 22. .发酵技术 BA.转基因技术 .细胞核移植技术 DC.克隆技术 ) 23. 用肉眼观察幼根的根毛,根毛呈( B.白色,绒毛状.绿色,细长A D.肉眼看不到,需要放大镜C.绿色,绒毛状)。24.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胃的功能的是(.将食物磨碎 BA.将食物与胃液混合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习知识点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一、生物: 具有生命的物体。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现在已知生物约200万种生命现象这是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 ①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即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②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叫做应激性。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等。 ③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二、1、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生活的环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范围: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 2、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破坏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稳定的营养供给、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 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 ③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 ④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强,用平面镜 和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显微镜的使用 ①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②对光:“四转一看”转粗准焦螺旋,转细准焦螺旋,转遮光器,转反光镜,左眼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③观察: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 睛注视目镜(左、右都要眼睁开) 当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右下方),想让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将玻片向左下方(右下方)移动;当将玻片往右上方(左下方)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则朝左下方(右上方)移动。 ④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由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⑤整理和存放:提升镜筒,取下装片,擦拭显微镜,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生物下册结业考试知识点汇总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维生素 无机盐 水 二、消化和吸收 1、探究试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P27—28) 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初步消化淀粉 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 消化道 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有机物 无机物

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粪便由此排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位于消化道外 消化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肠腺: 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胆汁、胰液、肠液最终流到小肠中,在小肠中完成消化 3、小肠的结构特点: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小肠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等各种消化液 利于消化的特点 长,5-6米,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利于吸收的特点 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4、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唾液淀粉酶 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 氨基酸 胆汁(肝脏) 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5、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鼻腔:鼻毛:过滤空气;黏液:润湿空气;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咽: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喉:有会厌软骨和声带。会厌软骨,呼吸时打开,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盖住喉口,使食物进入食道;声带通过振动可发音。 气管和支气管:内部有纤毛,纤毛上面覆盖着黏液,黏液可以粘附灰尘和细菌,随着纤毛 的摆动,将粘着灰尘和细菌黏液推向咽部,形成痰。 呼吸道: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呼吸系统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2、肺 (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2)结构:由无数个肺泡构成,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有一层 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 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高浓度 低浓度) 外界空气 肺泡血液 组织细胞 氧气 氧气 氧气 呼 吸 道 位于消化道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