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变化

中国饮食变化

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等各种菜系以及其它各地方风味菜肴及小吃。
五十年代: 由于我国资源不足,人民饮食以粗粮、素食为主。

鸦片战争之后一段时间: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随着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渗入,西方的一些饮食也逐渐传入中国,至19世纪中叶以后西式饮食开始在一些沿海通商城市流行。在以“洋”为时尚中,具有西方风味的食品渐受中国人的欢迎,如啤酒、香槟酒、奶茶、汽水、冰棒、冰淇淋、面包、西点、蛋糕等皆被国人接受。说明西式饮食已引起了中国饮食习俗的较大变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经济的迅速发展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饮食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中国人餐桌的“内容”正悄然发生变化,由原来饱餐型向营养型、新鲜型、简便型转变:
80年代: 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0公斤,结束了粮食长期短缺的历史。举世公认,中国用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是个了不起的奇迹。
现在: 中国的越来越注重饮食的营养。据权威部门统计,1995年,我国城市居民每天人均消费粮食387克,肉禽78.3克,鱼虾36.1克,奶类24.2克,蛋类76.1克。与5年前相比,除粮食消费基本持平外,其他类消费增长都在百分十至百分之二十。中国人营养摄入量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

食不厌“鲜”是近年来中国人餐桌上的一个显著特色。今天不论南方还是北方,每个城市每天都有大量鲜菜上市,严冬再也不会妨碍人们吃鲜的欲望。中国人对蔬菜的消费量不知不觉中迅速增长,去年全国人均消费蔬菜150公斤。

未来: 经济的发展给中国餐桌上带来变化才刚刚开始。专家分析,这种变化必将改变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和习惯。尽管目前物价仍然偏高,人们有时有几句牢骚话,但老百姓自己都承认:“涨归涨,嚷归嚷;买归买,吃归吃;都炒着东西贵了,可桌上的饭菜还是一天比一天丰盛。” 并且会朝着中西结合式的快餐方向,绿色餐饮方向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