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业调研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乘中心和功能最强、方式最多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以重庆机场为中心、1小时航程为半径的1小时航空圈即是中国未来最具潜力的航空旅游圈,同样3小时航空圈覆盖了中国最 富裕的几大经济区,6小时航空圈覆盖了包括东南亚、日韩以及俄罗斯远东等21世纪经济发展空间最广阔的区域
重庆城市战略:具备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基础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地区经济最发达、经济密度最高的地
区。区域经济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2倍,是西部地区平
均水平的14倍,2013年,成渝经济区15市实现GDP2.8万 亿元,占川渝两省市的80%、西部的25%、全国的5%。 国内外的大企业在产业转移布局时,会更多涌向成渝经 济区,提升区域产业的规模和质量,更多高端的产业肯定 会在区域落户发展,促使区域内产业调整,市场要素也会 形成自由流动,达到川渝两地合作互赢。
南通道、渝湘、渝黔、渝泸、成渝、成渝辅助通道10 条放射状高速公路。
重庆宏观交通战略:构建“大西南综合交通枢纽”
1. 2004年,江北国际机场2期正式运行,现已成为全国排 行第9位机场,将跻身国际大型枢纽机场之列; 2. 2005年,寸滩港一期完工,西部最大港口,中国首个 “水港+空港”一区双功能内陆型保税港区; 3. 2007年,龙头寺火车站投入使用,中国西部南北、东西 大通道交汇枢纽;
“空对空”衔接——国际化机场建设
打造“亚洲领先、世界一流”大型国际商业门户枢纽机场,远期规划到2040年,规划飞行区等级为4F,两组4条平行跑道, 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500万—7000万人次的使用需求 一是中国西部地区的航空运输经济中心;二是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现代立体式综合交通运输中心,拥有西部最大的立体交通
4. 2009年,成渝高铁开通,路程缩短至2小时 ;
5. 2009年,重庆“二环十射”已完成了一环、二环、成渝、 渝遂、渝合、渝邻、渝湘、渝黔八条线路,重庆将建立 “八小时西南”的交通枢纽。
国际化的交通奠定了重庆作为中国一线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未来重庆将成为联通 欧美国家的中心城市,城市价值不可估量。
“空对空”衔接——国际化机场建设
目前,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已跻身世界百强机场之列,排全国十大机场第九位。据介绍,世界上机场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 人次的有11个,包括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欧洲的伦敦、巴黎、法兰克福,亚洲的东京、首尔、曼谷,以及我国的北京、 上海、广州。十年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将与这些机场比肩,成为国际空港。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8%,城镇化率达到60%,成渝经济区区域一体化 格局基本形成,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万元,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区域之一。
成渝经济区将与沿海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增长极呈东西犄角鼎立之势
重庆城市战略:具备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基础
2013年动工
2013年动工 2014年 规划中 规划中 规划中 2013年动工
重庆轨道交通2014年将连通主城九区,远期将通达周边卫星城镇,为千万人口的城 市发展提供支撑。
重庆经济——重庆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
重庆1小时经济圈;重庆2小时经济圈;重庆3小时经济圈覆盖以重庆为 中心的中国西部重要城市,2010年,重庆的GDP增速达到惊人的17.1%, 2011年GDP增速16.5%,增速全国第一,GDP总量达西部第一,接近 全国一线城市水平。 2013年重庆GDP为12657亿元,全国排第七位, 增速在12.3%左右,重庆经济逐步回调趋稳。
重庆微观交通战略:构建“轻轨交通枢纽网”
轨道名称 一号线 二号线 三号线 起止地点 朝天门-西永 (远期至璧山) 较场口-新山村 鱼洞-机场 通车时间 2011一期通 已通车 已通车
四号线
五号线 六号线 七号线 八号线 九号线 环线
鱼嘴-海峡路
杨家岩-西彭 (远期至江津) 长生-北碚 北碚-西彭 跳蹬(大渡口区)-朱家坝(江 北) 三峡广场-江北机场 四公里-弹子石
五大定位:
1. 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建成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区域; 2. 西部地区重要的产业集聚区,形成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基地。
3. 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
4. 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5. 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
西部战略:成渝经济区,中国第四级
“陆路”衔接——构建“大西南综合交通枢纽”
“2小时周边”、“4小时重庆”、“8小时出海”的交 通发展战略,将加快高速公路和铁路干线的建设,快
速连接周边各大城市。
到2020年,“一小时经济圈”公路网将构成“三环十 射多联线”的格局,区县高速公路通达率100%。除
内环、外环外,将形成遂渝、渝武、渝邻、渝宜、江
重庆城市战略:具备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基础
“水路”衔接——两路寸滩保税港区
“水港+空港”模式,侧重保税物流,打造西部最开放的口 岸,内陆地区政策最优、功能最齐全、开放程度最高的口岸 环境和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要 素,增强重庆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内 陆地区的开放步伐。
PART
1
重庆宏观市场环境分析
国家战略:重庆,起点低、增长快、地位高 •中国准一线城市
•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 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
• 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
• 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
• 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 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西部战略:成渝经济区,中国第四级
1. 成渝经济区规划起于2003年,于2010年12月正式获批 2.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将涵盖四川15个市和重庆31个区县,总面积20.61万平 方公里,人口9840.7万,GDP总量1.58万亿元。 3. 成渝经济区的空间布局将依托中心城市和长江黄金水道、主要陆路交通干线, 形成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空间布局。
规划占地8.37平方公里,其中,空港保税港区2.37 平方公里,水港保税港区6平方公里,预计到2015
年分三期全部建成。经分析评估,以重庆保税港区为中心பைடு நூலகம்500公里半径划圈,辐地面积约80万平方
公里,加之局部经干线交通辐射吸引区域,预计重庆保税港区辐地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重庆城市战略:具备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