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德育领导力和执行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长的德育领导力和执行力
作者:芮彭年
来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9年第11期
一名好校长就代表一所好学校,究其原因,就在于校长的领导力和执行力,特别是对德育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因此,成功的学校领导总是在领导力和执行力上下工夫,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使中小学德育充满活力。
校长德育领导力是加强学校
德育工作的基本保证
对学校德育工作来说,校长的领导力主要表现为确定方向、构建愿景、阐明任务、制定战略、创设制度、组织队伍等。
校长的德育领导绝不是简单地运用权威的领导,应该成为以生动的方式引领师生的领导,目的就是要丰富师生的情感,呼唤师生的理想和价值,回应师生发展的需求,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办学目标。
因此,校长的德育领导力主要表现在他对学校德育的指导力,对学生发展的把握力,对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对学校文化的创造力,这四者是学校德育的基本保证。
1.校长对学校德育的指导力
一个好的校长除了要确立自己的办学目标之外,还需要按照这些目标,指导教师把它转化成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育要求,设置具体的教育内容,并通过学校中层干部和教师把这些要求和任务落实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
如果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么教育成功的关键就蕴涵在每天的每一节课中,每一次活动中,每一道教育顺序里,而所有这些,核心问题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校长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就要真正确立他的人才观,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在于他的思想道德,这是学会做人的基础。
校长为了领导学校,他可以做任何他认为重要的事情,但是他必须强调做这些事情的意识和意义,只有这样,教书育人的理念才会融入师生之中。
2.校长对学生发展的把握力
每所学校都有不同的师生,不同的师生需要不同的德育要求和德育内容。
把握学生发展的状况和教师的育德能力,是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
学生个体的发展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但是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遗传和外部环境的作用,而是学生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同样,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其自身价值取向、文化素养和育德能力等因素的制约。
因此校长在决定学校德育目标、内容、过程以及
评价的要求时必须把握好学生发展的状态、背景和需求,理顺德育工作中主客观关系,提高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各种德育活动的参与度,让学生思想道德成长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引领教师开展富有创造性的、实效性的学校德育。
3.校长对教师团队的凝聚力
教书育人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教师群体。
校长要重视塑造教师的阳光心态,让教师团队中的每个成员拥有足够的安全感;能了解自己和同事,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同事的能力,能和同事和谐相处。
这就需要校长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培养或者倡导教师具有积极的生活理想,特别是发扬教师的职业理想,努力让老师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和谐,鼓励他们善于从经验中学习,保持良好的团队精神,并具有积极的合作共事能力。
4.校长对学校文化的创造力
学校文化要在学生品德成长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学校文化需要借助教育的传递和深化。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也不可能两次同时跨过一条河,这就为校长创设学校文化提供了宽广的基础,要增加学校文化对师生的精神影响力,关键在于校长要以战略眼光把时代精神和构建学校文化紧密结合,与时俱进地创设学校文化新的亮点,大力张扬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人物、故事、传奇,并形成固化的文化模式。
可以说,校长能不能创新是学校文化持续发展的保证。
校长的德育执行力是提高
育人实效的工作基础
1.校长对师德师风的引领力
校长要找出并把握师德师风形成的重要因素,从对教书育人成功的需求上升到教师的共同追求,需求通过理性分析,有根据、合理地对未来做出判断预测而形成激发学生的感人力量。
校长把育人观念提高到信念的境界,是战略实施推动的关键,只有这样教师才会真正“心动”,并果断地身体力行,把它们落实到教育实践中。
培育良好的师德师风还需要校长能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构筑在教育活动中的对话、沟通、协调、合作、分享的平台,让教师有一个能得到充分支持的工作环境,有一个自主发展的工作氛围,有一个清楚明确的工作目标系统,使教师的工作实绩能得到充分的评价。
校长在制定学校发展目标和实施方略以后,更需要身先士卒,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促进教师实现对学生发展的承诺、责任和义务;以自己的职业理想构建全校教师共同的精神家园。
2.校长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力
校长的学生观直接影响学校的举措,校长的学生观来自他自身对学生的观察、研究和思考。
校长对学生思想的深刻洞察,可以帮助校长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恰如其分地把握学生思想的动态,寻求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最适当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攀登思想道德的高峰。
校长对学生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心理、行为特征认识越清楚,学生学习行为中产生的接受、探索、练习、模仿、创新等行为就越容易得到肯定。
虽然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特点和价值存在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涉及具体学生往往会难以把握。
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是具有巨大潜力的个体,他们的冲动、激情需要从特殊角度才能认识。
同时,各种社会文化会有意无意地投射到他们身上,如果再加上青春期的躁动等其他因素,学生就容易成为各种思潮复杂的混合体,并由此产生种种行为举止,有的甚至具有一定破坏力。
因此,校长需要有一种慧眼,能够穿透表面现象,感受到学生内在的需求,从而适时给教师提出相应的任务和要求,组织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思想的困境或情感的误区。
3.校长对教育活动的组织力
当今校长十分关注课内课外两个教育环节。
落实德育的要求就体现在这些教育、活动中。
课堂育人是目前大家都十分重视的环节,如何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二期课改三维目标的要求,重视课程内在的价值要求,把教学作为满足学生求知欲、好奇心,促进他们理性的成长;鼓励他们把学习作为谋求个人和社会幸福的手段,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是校长的重要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讲,校长关注课堂育人,决不能停留在只说不做的层面,只有把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关注学生做人融合在一起,把关注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课堂教学才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学习、创新性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外活动同样是十分重要教育活动,它是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的重要方式,是能够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载体。
设计精良的教育活动不但可以让学生体验感悟民族精神,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感受生活本身的魅力,感悟生命的博大。
因此,校长对德育活动的组织力,对于真正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组织教育活动是校长的重要工作,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学校的教育活动,在他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期间,他千方百计地组织学生创设各种学科小组、劳动创作小组、业余艺术小组等,目的就是要从体育、艺术、劳动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从道德、情感、智力等方面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今天,国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用好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并创设更多的受学生欢迎、效果显著的德育活动已经成为校长德育执行力中的重要内容。
4.校长对教书育人的评价力
校长如何评价学生、教师是绕不过的坎,特别是对教师教书育人的评价是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德育评价与学科评价不同之处在于,学科质量可以通过分数和标准差进行比较科学的量化分析,而思想教育的效果常常是隐性的,是后效应的,有些教育效果可能要在今后的生活中得到反映,有些可能需要一种特殊的机遇才能有展现的机会,有些教师为学生的付出可能永远潜
伏在现象背后。
这就更需要校长依据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规定、制度等遵循教育规律,运用有效的评价工具、评价方法,通过系统、可靠的信息资料的分析取得比较客观的评价。
当然,校长在评价过程中不是单枪匹马的,而是可以充分依靠学生、依靠家长、依靠教师的。
特别是学生和家长,其实他们是学校发展的见证人,是自身发展的受益人,他们对教师的师德修养,人文内涵,工作态度,育人能力体会最深,感悟最真切。
因此,一名好校长必然会用好这些资源,为教师发展提供切合实际、中肯的评价。
当然对教师教书育人的评价肯定是一种综合评价,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学生成长的评价。
由于学生是正在成长的生命,他们的思想道德还没有定型,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还会出现许多特殊问题,因此校长对教师教书育人的评价需要认真分析教师的教育行为可能对学生带来的发展预期,而不是纠缠于一事一时的得失,有时候更需要一点睿智,能够从学生的表面行为举止中找到其背后的道德内涵,从而发现和肯定教师在这其中的付出和努力。
对教师工作的评价特别要考虑到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学生发展的成功与失败是与学生自身先天因素、家庭教育、成长环境、读书交友等许多因素综合相关的,校长千万不要就学生成功与否决定教师的成绩。
在许多特殊情况下,教师付出了巨大努力却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对于这种情况,教师更需要得到校长的支持和肯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领导的关心中获得心灵的慰藉,而这一点正是一些效果并不显著的教师最需要的精神关怀。
只有这样,校长才可能组织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共同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作者单位:上海市闸北区教师进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