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城市精细化管理就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与效益为目的,运用现代城市管理模式,对城市管理对象实施精细、准确、快捷的规范与控制。
1.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形成城市精细化管理。一是制订统一的城市管理法,来明确城市管理执法的法律地位,并以此来解决执法依据过多,内容繁杂,操作困难的问题;制订专门法律法规来规范城市管理执法,包括统一队伍称谓、管理体制、职能范围及职能划转原则真正做到职责法定;理顺城管执法队伍与相关部门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建立相应的协调配合机制,确定相应的协调形式、程序以及责任,明确行政机关之间的一些必须履行、相互负责的义务,切实保证执法协调工作的落实。二是加紧修改和完善现有的城市管理法规,修改或废止已经归并到城市管理部门执行后的相关职能的法律依据,避免出现法律适用矛盾。针对实际执法过程中发生的法律依据不足的情况,应及时加以补充和完善,克服法律法规之间的抵触现象,切实增强法律法规的支撑能力。
2.采取先进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破解精细化管理执行难。一是管理手段现代化。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应用信息化手段科学管理城市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管理的基本立足点和战略制高点,以城市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来带动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现代化,推动高科技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已成为改善城市管理方式和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城市精细化管理必须充分考虑执法人员的工作量和执法成本,与此同时,由于执法工作中普遍存在取证困难,现场情况不明等情况,城市管理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全新的城市管理体系来应对城市管理执行难的问题,才能突破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中的粗放型特点。二是管理理念人性化。从某种角度看,法的功能和目的就在于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体现在执法工作中,必须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法律效果服从于社会效果,始终把社会效果摆在首位。不可否认,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坚强后盾和不懈的动力,是完成任务的重要保证。
3.提高执法人员的忠诚度和满意度。精细化管理能否取得成效,最终要靠执法人员去认真执行,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提高工作满意度。一是满足执法人员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执法人员晋升空间狭小或者没有晋升空
间,并重复着一些简单的工作,就难以保持长时间的工作激情,这种现象在年轻人比较集中的单位表现的尤为明显。因此,政府应根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复函的精神,解决执法人员的身份问题;单位也应努力创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并多组织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来满足广大执法人员的优势需要。二是对内进行人性化的管理。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及生活学习条件,满足执法人员的实际需求,增加满意度,从而来激发工作热情。三是内部建立公平、有效的激励机制。此外,要注重激励措施的多样化,避免激励因素会变成保健因素,从而导致激励措施难以持久。
4.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机制。精细化管理必须有一套全面具体、迅速有效的机制来保障。一是建立快速反映机制。建立起由行政执法中队、城市协管员、社区干部、社区保安、志愿者参加组成快速反映机制网络。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在精细化管理中出现的违章问题。同时,保持严格的日常巡查制度,发现破坏绿地、乱倒垃圾、乱张贴小广告、占道经营、违章设置广告牌等问题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及时得到纠正和处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完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在明确精细化管理对象的基础上,结合每个执法人员的责任管辖区域把分解后的工作目标任务分解为每个人的具体工作目标任务。通过量化考核指标,科学设置考核项目,合理分配各项目标任务,使之更加明确和具体。通过公开考核内容、集体讨论等方式增强透明度和参与度,保证目标考核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三是建立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化体系。推进精细化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首先,流程要有标准。细化管理的精髓在于各种业务流程的细化、标准化。每一种行为都有其合理的表现方式,如何做,何时做,做到什么程度,都要在管理制度上做出明确规定。其次,绩效标准应当适度,就是说制定的标准要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经过努力又是可以实现的。根据目标激励理论,目标太容易或者太难,对工作人员的激励效果都会大大降低,因此,绩效标准的制定应当在执法人员可以实现的范围内确定。四是建立部门间的联动机制。根据职能划分,要想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还须得到许可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这就需要建立信息互通、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
5.充分调动其他力量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在城市管理中寻求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政府与社会的最佳合作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参与城市管理,消除城市管理上的"失灵",实现管理效能最大化。由于城市管理具有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特点,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一是推进城市管理社会化动作,改变传统的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将一些政府城市管理职能通过向社会转移或委托代理等方式,转移出去,以达到提高管理效
率、节约财政开支、弥补执法力量的不足。通过与执法进社区、进学校、城管执法志愿者及媒体跟踪等活动,广泛动员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来全面增强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的社会化效能。二是促进城市管理部分职能市场化。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管理应广泛引进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通过这种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中来,从而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将市场机制引入城市管理,用经济手段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如通过改革环卫管理机制,实行政企分开,拍卖道路保洁权,不仅节约了费用,更重要的是只有这样执法部门才能真正起到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