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新闻学概论》配套题库-第二章 新闻真实【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新闻真实
一、概念题
1.事实核查[西南大学2020年研]
答:事实核查是指媒体为了确保所刊载、发布的信息准确无误,而设立专门事实核查部门和专业的“事实核查人”,以便对媒体的内容生产进行严格的把关与管理,该制度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并且在德国《明镜》周刊,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国际知名媒体都有悠久的事实核查传统。
西方媒体事实核查新闻的一般操作流程:在记者的新闻稿件公开发表之前,由若干事实核查人员对其在专业知识、消息源引语、相关背景等方面,通过结合核查员自身的专业所长,查阅档案资料、与采访对象或记者进行再次沟通和确认等多种方式,事无巨细地进行核查工作,以避免公开发表的新闻报道中出现事实性错误。
2.新闻失实[湖南大学2020年研]
答:新闻失实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由于某方面的原因,新闻未能全面地、正确地反映新闻事实,它是以客观的新闻事实存在为前提的,与假新闻有着本质的区别。
新闻失实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添枝加叶,层层拔高;要件残缺、隐瞒事实;偷梁换柱、移花接木;因果不符。
新闻失实的原因是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差,采访不深入;新闻机构为了获得较高利润不惜编造虚假新闻迎合受众的心理。
3.新闻客观性[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研;上海大学2013年研;湖南大学2010年研;厦门大学2007年研;中传2005年研;人大2005年研]
答:新闻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之一,指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实际为本源,按照
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
它是新闻传播关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新闻媒介信誉的重要因素。
它有两层意思:①内容必须真实,即新闻报道所描述的对象必须具有客观实在性,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②表述必须客观,报道者一般不宜直接在新闻中站出来发言,而主要是“用事实说话”,即寓情寓理于事实的筛选、内容的编排、版(画)面的处理之中。
客观性不是客观主义,它对于新闻事实的见解,主要通过客观的叙述形式,凭借事实本身的逻辑表现出来。
4.新闻的真实性[湘潭大学2009年研;中南财大2007年研;人大2006年研]
答:新闻真实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①构成新闻的要素“五个W”要准确无误。
也就是说,新闻中的事实无论是时间、地点、人物还是事件发生、变化的原因,都应当是实实在在、确凿有据的,不能有半点误差。
这些都是新闻报道的事实的元件,必须准确。
②事实的细节描述要有根有据,符合实际。
比如事实表现出来的特征、状态及数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等,都必须完全真实,不能是想当然的“笔下生花”,“合理想象”。
③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要真实可靠。
背景材料应与事实直接相关,而不是牵强附会随意选取的。
背景材料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数字、语言、引文,都应当可查可考,不能任意编造。
④新闻中所概括的事实要符合客观实际。
概括的事实常常具有归纳、综合的特点,是为了更好地描述事实的总体特征和整体面貌。
但它必须真实、准确,符合实际,决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5.具体真实
答:具体真实是指新闻传播活动中某一具体报道的真实。
就新闻传播的实际运作来看,具体报道是实实在在的具体事实的报道。
在实际传播活动中,具体报道的整合要符合现实生
活的整体面貌。
整体面貌的情况将直接依赖于具体报道。
但新闻报道整体真实的要求,使其对具体事实的选择要考虑它与整体的关系,具体真实将对新闻报道的整体真实产生影响,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具体真实和整体真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新闻报道的真实。
6.个体真实
答:个体真实又称事实真实、单一事实真实、具体真实,是指对某个事实所报道的五或六要素(人物、情节、时间、地点、起因和结果)完全符合实际,即发生在某个时空中的人物、情节、数字、细节和事件发展过程同客观事实相符。
某个事件的报道确有其事,报道的事件越具体越能给人以真实感,真实蕴涵在具体事实之中。
二、简答题
1.简述事实核查新闻的困境。
[复旦大学2020年研]
答:事实核查新闻的困境有:
(1)事实核查新闻网站的影响力仍十分有限。
一些如Politifact等的事实核查新闻网站尽管已经发展得初具规模、日臻成熟,但相比起其他新闻媒体来说影响力还是相对有限的,多数民众往往并不会把事实核查新闻网站当作自己最常用的新闻信息来源。
(2)矫正一言一行的局部真实无法回应受众的整体性失望。
事实核查制度在揭示真相方面难免地具有滞后性,而且其工作流程限制了事实核查只能在具体新闻报道的细节上追求局部真实,对整体性、症候性的新闻传播大环境特别是政治传播的可信度降低是无能为力的,同时也无力回应公众对于现行体制的整体性失望。
(3)一定程度上是对新闻可信度降低的纵容。
我国学者胡泳指出,在特定的政治社会生态中,谣言可被视为一种社会抗议的形式。
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国大选中作为核查重点的特朗普的奇谈怪论是群体情绪的集中表达。
事实核查新闻可能会对此种表达进行隐含的二次宣传,相反可能纵容这种倾向的泛滥,而远非“救赎”。
(4)核查工作仍以吸引受众为隐含逻辑,隐含立场偏向。
虞鑫、陈昌凤在《美国“事实核查新闻”的生产逻辑与效果困境》中提出,作为市场逻辑下新闻业组成部分的“事实核查新闻”仍然无法脱离“新闻业”的运行逻辑和所面临的挑战。
事实核查新闻往往也更倾向于追随受众“注意力”,市场化的逻辑对事实核查新闻在如何选择报道对象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新闻编辑在对新闻审核的时候,主要内容是什么?[陕西师范大学2020年研]
答:新闻编辑在对新闻审核的时候,主要内容有:
(1)新闻信息的统合。
如何将纷繁复杂的信息加以整合,给实时信息以传播价值定位,使新闻的社会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是编辑部应该履行的职责。
新闻信息的统合过程,实际上就是新闻信息的价值定位过程,也就是新闻信息的理解与意义的揭示过程。
这就要求编辑部门对新闻信息与社会现实及信息背景有准确的把握,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为新闻信息准确定位是信息统合的关键,在于准确地确立并在实践中保持栏目定位。
(2)把关。
如果把信息统合作为编辑部门的宏观新闻信息控制的话,“把关”就是对新闻信息的具体控制。
作为对新闻信息的选择过程,记者、编辑和责任编辑、编审、主编等各级编辑部领导者,都对新闻信息的选择施加了个人的影响,但从总体而言,“把关”所体现的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个人也一般是从媒介组织的角度定位出发行使把关权的。
所谓“把关”,就是按照一定标准对新闻信息进行的取舍。
编辑部新闻取舍标准的制定,
是与其自身的定位直接相关的。
这种把关既包括杜绝新闻报道在政治思想和政策上的差错,也包括其事实的技术性差错。
对“把关”的影响主要有三个定位角度,即社会角色定位、专业角色定位和传播对象定位。
社会角色定位关注的是媒介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主要体现在对新闻的倾向性及其传播的社会效果的考量上;专业角色定位关注的是业务水准,以及真实性、准确性、明晰性、时效性、组合性等,是其决定取舍的主要标准;传播对象定位的角度,关注的是新闻信息的服务性,它是从满足目标群体新闻需求和兴趣的角度出发对新闻信息的取舍。
(3)发言。
新闻编辑的职责不仅在组织报道新闻事实,而且要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对新闻素材进行“再认识”与“再创造”,并表达对新闻事实的评价。
编辑部的发言,大量采用间接的方式,通过对新闻素材重新选择和组合,新闻传播内容及重点的选择,报道词及标题、提要的表达方式与风格的选择,音响图像摄录和编辑中的处理方式、节目的长短和播出时间的选择,节目编排中的位置和其他新闻的搭配等,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自己具有倾向性的态度和立场,影响受众对新闻事实的理解与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要处理好新闻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
此外,编辑部还要根据新闻报道内容撰写与之相配的言论,对新闻事件直接发言,阐明观点。
3.新闻失实的原因。
[兰州大学2019年研]
相关试题:简述新闻失实的原因及互联网新闻失实的原因。
[南昌大学2020年研]
答:新闻失实,是指新闻报道中事实不准确和不真实,或加入了有偏见的解释。
新闻失实,就其性质来说,可分为两种:故意性失实和非故意性失实。
新闻失实的原因包括:(1)有些地方、有些部门党风严重不正,个别领导人想利用新闻来自我吹嘘,骗取荣誉;或掩盖劣迹,欺上瞒下。
(2)记者、编辑队伍中的作风问题是造成新闻失实的重要原因。
有些记者心浮气躁,急于成名,不惜弄虚作假博取知名度;有些记者怕苦怕累,不深入实际,靠电话、道听途说、想象编造故事。
(3)近年来专业媒体记者恶意造假的新闻相当罕见,更多是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产生的失误,其中对新闻信息的核实不足尤为突出。
(4)近几年来,对新闻真实性威胁最大、危害最烈的是网络谣言。
谣言的背后往往是复杂的政治、商业、技术力量的博弈,是世界范围内的信任缺失与组织化操纵。
4.简述新闻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暨南大学2005年研]
答:新闻是一种信息,但信息并不等于新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等同。
(1)新闻与信息的联系
①它们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其本源都是客观事实。
②它们对受众而言都具有未知性和针对性,都能提供某种新情况和新知识,满足受众某种程度的信息需求。
(2)新闻与信息的区别
①内涵不同。
信息反映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一切状态,而新闻仅限于反映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最新状态。
②外延不同。
信息包括对客观事物所有的反映手段和认识结果,而新闻只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手段和认识成果。
③传播手段和作用范围不同。
新闻通过新闻媒介传向整个社会,能够调整和影响最广泛的社会公众的认识和思想,而信息传播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手段,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通过新闻传媒进行传播,都能公开面向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