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与案例研究的区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
课例强调的是对上课事实进行详细的罗列以及加上简要的反思或评析。课例研究的过程包括:课前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预案的撰写)→课堂教学实践→课例反思,整个研究过程是一个循环的,且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案例强调和注重对课例的后续加工:
一有明晰的问题线索,二强调事实背后的核心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对材料进行加工。
研究目的
课例研究是实践研究,重在回答“做什么”、“怎么做”。课例研究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和提高。
案例研究则重在对案例的搜集和开发。从课堂到课例再到案例,这是校本研究实践的基本环节。
研究流程
1、选题与任何一项研究一样,课例研究也要有一个研究的主题。
2、选课有了研究主题,接着是选课。3、设计要思考在教学设计中,如何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我对这节课的理解设计教学?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4、实施把设计变成课堂教学的过程。并仔细观察分析其效果。5、课后反思。通过对课的分析,形成反思文本。反思的结果是对后续研究的导引。6、教师再选择一节课,通过再设计、实施、课后讨论与反思达到新行为阶段,从而实现行为跟进。
就课堂教学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点评。
1、标题:借助标题反映事件的主题。用事件定标题。用主题定标题。
2、引言:描述大致场景。
3、背景:发生在一定时空中,间接背景写在前直接背景写在后。
4、问题:讲明问题是怎样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案例研究视角是有目的地针对一个问题,有意识地观察一个或几个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科学研究。
一、研究前的准备:印发案例文本,要使参与者明确案例研究的目标,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提出探讨的问题
二、组织者作简短的辅导报告:讲明必须的科学理论、学科知识背景和注意事项,巧妙地将案例引入。
三、讨论案例:人人参与、互动,分析案例中的教师行为和对策的合理性,鼓励参与者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断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思路。
写作特点
1、标题一般地说,课例有两种确定标题的方式:一是用事件定标题,突出事件;二是用主题定标题,反映课例的主题。2、教学背景关于课程、教材、教学、教师、学校、学生等教育环境信息。3、基本教学过程在观察、记录和实录的基础上,对课堂进行描述,可以引用教师和学生的言语,要求突出主题与中心思想。4、反思说明教学效果,反思教学得失。5、评析
5、反思与讨论(或)分析与评价
注重反思行为背后的动机理念、问题解决的策略。反思行为后面的理念支撑,寻找行为动机、行为意图、行为策略等选择依据的深层次原因。问题解决中有哪些利弊得失还有哪些新的问题?以后如何进一步解决新问题。
6、附录:有的有,有的没有,根据需要。可以是教学设计、学生作文等。
课例研究与案例研究的区别
课例
案例
含义
课例是含有教学问题或教学疑难情境在内的一节典型课的实录。教学课例除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即教学反思。它包括任课教师的反思、专家的点评、同伴的建议。“课例”属于“案例”的范畴。
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案例最大特点就是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是围绕问题来展开的。论述要讲明问题是怎样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它可以是:一节课中的一个问题;一节完整的课;一个单元;甚至是一个学科中的一类问题。
四、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支持下,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和方案,寻找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筛选、确定最佳方案。
五、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案例教研的参与者将其解决问题的方案付诸实践,得出结论。
六、反思总结:反思问题解决了没有,哪些设计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通过案例把形成的共识和见解进行概括、总结、提炼,提升学术水平和能力,指导教学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