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文化使命与价值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的文化使命和价值追求
——安徽省萧县中学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与追寻
萧县中学校长曹振锋
(二〇一二年十月)
曾有人测量,当一个人死亡的那一瞬间,他的体量会减少21克,于是有人说,人的灵魂可能是21克。
这种说法是否科学,我们姑且不论,但无疑的是,这关键的21克让人成了一个奇特的生命体。
那么,一所学校的21克是什么呢?
如同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灵魂,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作为育人之所,学校理所当然地要充溢着高雅浓郁、生生不息的文化氛围和气息。
回望与倾听
“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一所学校,在他发展的关键时期,总是要追寻自身的历史,要寻根,要在他的历史深处找寻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内涵。
我们应该总结萧县中学的传统精神,要有继承前人的态度,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育萧中文化新的增长点”。
( 2009年9月2日)
安徽省萧县中学始创于1942年。
1953年,被确定为江苏省九所省属重点中学之一,1955年因区划的原因,被确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
2000年4月,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2年,萧县中学迎来了她的七十华诞。
七十年岁月沧桑,将无数往事掩埋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但有一种旋律,仍然不断穿越时光隧道,为后人所铭记。
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萧中精神,照亮了一代又一代萧中人。
2002年10月,首任校长、萧县中学的创办人、当时已99岁高龄的张镇英老先生,在台湾欣闻学校举办60周年庆典,内心十分激动,百感交集,先生以近百岁之高龄,还特意写了萧县中学创校60周年的贺词、颂词及感言,他在感言中写道:“现身近期颐之年,缅怀过去,展望将来,实百感交集。
欣念之情,难已于怀。
而今六十岁的岁月已逝,当时同患难的好友平安否?地方热心人士及住地主人平安否?能知患难肯进取的同学幸
福否?这一切常常系念不已。
抚今追昔,欣感交集。
云天北望,实难抑老泪纵横。
”
张先生创作的颂词,对仗工整,古风雅韵,激情满怀,寄托着无限美好的祝愿。
词曰:“凤岭巍巍兮,乡云飘飘;岱水泱泱兮,碧波滔滔。
良师循循兮,唯善唯宝;学子欣欣兮,青云可蹈。
桃李芬芳兮,腾蛟起凤。
社会栋梁兮,功成业昭。
日新又新兮,光耀群伦;长才济济兮,青史可造。
国运昌隆兮,洪范维久;民族瑰宝兮,萧中称豪。
”
56届校友、著名社会学家、民进中央副主席邓伟志:萧县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萧中是我终生难忘的学校。
母校是我们校友心中的旗帜。
我们校友一直以母校为骄傲。
母校教给了我们做人和治学的基本功。
……永不掉队,不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也不掉队。
掉队就不配做萧县中学的好学生。
56届校友王长里(毕业于人大):母校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我们这些在她怀抱中长大,又走出来的学子,都是这棵树上长出来的叶子。
叶落归根,饮水思源。
55届校友郑衍信(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生我者父母,育我者萧中。
可以说,萧中给了我知识,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沿着这个方向已经走了几十年,我还要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
54届校友丁一海(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梅村少见梅,但她却以梅的质韵孕育着人们凌霜傲雪的品格;萧中多良师,他们一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为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筑就超越梦想的平台,在淮北这块贫瘠的黄土地上浇灌出娇艳的理想之花。
……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理想主义的精神气质,锻造了萧中人的独特禀赋,也成为萧县中学一脉相承,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
坚守与超越
在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背景下,萧县中学要实现涅槃后的新生,其血脉中始终流淌的优秀品性不可丢失,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名校风范必须秉承。
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
植根于萧中传统的丰厚土壤,“自强不息,追求卓越”也自然成为我校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
近年来,由于萧县特殊的办学环境和其他种种因素,萧中生源质量下降,办学条件退化,教师待遇相对偏低,部分教师外调,优质生源外流,萧县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在低谷中徘徊。
特别是每年高考之后,萧中人都要痛苦地经受类似钱学森之问的拷问:有北大清华吗?萧中人痛彻地品尝着名校衰微之殇。
2009年,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广泛采纳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建议,综合多方面的信息,经过深入思考,对萧县中学的现状和发展愿景作出了清晰地定位和描绘:萧中的现状是“传统优势阶段性弱化”,萧中的发展愿景是:以人
为本聚名师,坚持创新育名徒,瞄准省优兴名校,志在皖北争一流。
萧县中学如何在低谷中跨越,在困境中突围?
“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不断走向成功的学校,固然会有其各自不同的竞争优势,但有一点肯定是相同的,那就是都具有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
“学校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学校文化。
”
——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是萧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9年5月,我提出“要努力建设萧县中学学校文化的三个世界:构建一个和谐向善的人际世界;构建一个求真的知识世界,打造书香校园;构建一个优美的心灵世界。
”
2010年11月30日,我在全体干部会议上作了题为《构建学校文化特色是时代的新要求》的报告,高屋建瓴地阐明了学校推进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2010年12月13日,我又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作了题为《文化,为学校立魂》的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
2011年11月30日,在教职工大会上,我再次作了题为《校园文化建设还须添把火》的动员报告。
在学校文化建设稳步推进的过程中,我还先后在学校各类会议上作了《运用好三个理论,修炼好三种本领》、《功底要越厚越好》、《谁是学校的主人》、《让职业精神照亮萧县中学》、《登上人生幸福的三个台阶》等系列报告。
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在历史积淀与时代创新之间不断碰撞,不断催生出富有活力的先进文化火花。
萧县中学在坚守文化根基,保持自己文化特质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质,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文化自信,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自我超越。
行走与追寻
不事张扬,埋头实干是萧中人的品格和作风,是萧中人的真诚和执着。
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路程中,我们一直在坚定地行走。
一、立足实际,做优做美环境文化,不断激活文化的物质载体
“学校里任何一件不起眼的东西,只要给它烙上文化的印记,就会远远超出其本身的一切,最终给师生传达一种博爱的精神,一种严于律己的道德要求,一种高雅的行为准则,一种陶冶情操的隐性课程”。
近年来,我校在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挤出资金先后改建了运动场,拆除危房就地建起了中心花园(风华园),校内道路全部安装了路灯,校园主干道(守信路)两旁摆置了十二尊名人塑像,高中部所有教室全都安装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定期更新文化长廊的主题橱窗……
在各种显性的表层的物态上,我们都尽力打上文化的印记,赋予其鲜活的的生命力,让整个校园处处弥散着文化的光泽,使师生在每时每刻都能在潜移默化中享受文化的熏陶,接受知识的教育、规范自身的行为,实现人格的升华。
二、精磨细炼制度文化,刚柔并济提升学校管理品位
“制度文化的缺失,学校文化建设难以深化”。
在认真总结和深入诊断、反思学校运行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反复修改、推敲,编制了《萧县中学管理制度》,为学校的规范管理、高效运行提供了科学的刚性依据。
“制度若只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没有在实践中得到认真执行,久而久之就失去了生命力和约束、鼓舞的力量”。
打造一支高执行力的教师、班主任尤其是干部队伍,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关键。
为此,2009年12月31日,学校特地邀请了香港联成国际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讲师邓杰中老师举行了“学校西点执行力”培训会,就“艺术管理与沟通”、“打造学校执行力”、“加强教职员工责任心”和“加强科室之间、上下级之间有效的沟通、协调、配合”等方面进行了培训。
“制度文化建设应围绕人进行。
学校建设的核心是人,文化建设应渗透到每个人的身上,留存在记忆中,这是重要的标准”。
我校无论是在制度的制定上还是执行上,始终把学生的利益、教师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把对学生的关爱和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作为最终价值追求,努力形成既有规范约束作用,又生动活泼的制度环境,促进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近年来,我校想方设法、多方奔波,解决了100多位位青年教师的编制问题,新建了160套教工宿舍,解除了教职工多年悬而未决的后顾之忧。
另外,学校在财务状况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还挤出资金为教职工定期检查身体,建立教职工个人健康档案;我校还组织了教职工篮球赛、乒乓球赛、歌咏比赛、拔河比赛,不断丰富文化生活,提升教工的幸福指数。
把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真正深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通过无形的文化支撑和富于人情味的柔性管理形成一种自我体验、自我激励、自我求索的动力机制,实现教师个体的内心和谐,以这种和谐为基础,最终形成浓郁的校园和谐文化氛围。
三、潜心培育精神文化,建设师生共享的灵魂家园
“学校文化建设的本质是提炼培育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构建学校核心价值体系,以此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进学校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学校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
我校努力构建的核心价值观是:用共同的愿景凝聚力量,用激情理性的精神引领方向,用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文化涵养气质,用正确的事业观升华职业价值追求。
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深深植根于学校优秀文化传统之中,集中表现为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基本内容应该包括底蕴厚重昂扬奋进的学校精神、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人文氛围、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价值追求、专业提升自我成就的教育理想。
在山东学校文化研究院的专业支持下,我校以学校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继承传统,广泛吸纳,凝炼出了具有萧中特质的学校精神文化理念:
核心理念:承·创
基本理念
校训:守时守信成人成事
校风:严谨务实和谐竞进
教风:博学乐教德业并进
学风:勤学精思求真求新
学校精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学校形象:和谐共生文化雅园俊贤辈出育人典范
发展愿景:创特色文化名校铸一流教育品牌
办学理念
办学宗旨: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办学特色:立足校本建构多远文化引领全面育人
德育理念:关爱尊重赏识激励
培养目标: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合格公民
治校理念
发展理念: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
管理理念:人本科学精细高效
用人理念:德才并重有为有位
口号誓词
校长寄语、教师誓词、学生誓词(略)
四、积极构建现代课程文化,不断开发丰富课程文化资源
“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也是学校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
近年来,我校坚持开放多元的新课程理念,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教育路径,不断增强课程文化的张力,促进学生生动全面发展。
建立了一批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基地:蔡洼—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旧址、淮海战役纪念馆;科技教育实践基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重型工业集团;农业生态教育实践基地:梅村生态园、萧县现代农业示范园。
开设了多种校本课程:书法、绘画、太极拳、健美操、二胡等。
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励志远足、青春风采形象大赛、英语书写比赛、超越杯作文比赛、趣味数学比赛、水火箭发射比赛、科技创新大赛等。
创造性地开发了独具特色的心理教育课程载体:青春的光芒——我的高一;思想的力量——我的高二;花开不败——我的高三。
“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
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真正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既是课程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其目的和归宿”。
从2011年秋季开始,我校在高一年级全面进行了以“改变学生生命状态,提升教师职业幸福”为宗旨的课堂教学改革,并以此作为把学校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的重要突破口。
为此,我校先后请来了有关教育机构的课改专家来校做专题培训,请来课改先进校的领导做经验介绍,请来课改名师做示范课引领;我校又带领高一年级全体教师赴山东昌乐二中现场学习观摩,派出部分教师先后赴四川成都棠湖中学、河北鹿泉一中、山东潍坊广文中学、河北衡水一中、山西新绛中学、郑州102中学、泗县二中、五河二中等学校考察取经。
在系统学习、大胆实践、科学求证的基础上,我校确立了自己的课改原则和课改策略。
课改原则:
渐进性。
从高一年级开始,积极稳妥,滚动前进。
整体性。
全学科推进,全方位配套。
开放性。
博采众长,融汇多元,立足校本,彰显特色。
课改价值观: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学生的成长为最高价值追求。
课改策略:
阶梯教育·成长导师制度·新概念课堂
阶梯教育。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搭建高中教育的三个阶梯。
高一:飞扬梦想;高二:耕耘思想;高三:拼搏理想。
以高一为例,所有教育活动都始终围绕并全面贯彻“飞扬梦想,激情成长”这一主题,并为此创建了众多教育载体:
我的未来我做主:梦想舞台、梦想园地、我梦飞扬、梦想之窗…
我的班级我的组:豪气的名字、提气的精神、震撼的口号、给力的目标、严明的纪律….
我的青春有活力:舞动班旗·阳光晨跑、
我的风采不输你:青春风采形象大赛、青春梦想演讲比赛……
我的远足砺意志:50公里远足磨炼
成长导师制度。
学生人人自主选择一位老师作为自己的成长导师,导师和学生定期地全面地交流互动,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导师指引,使教育更趋亲情化、个性化和针对性;通过每周一次的深度沟通,教师眼里有“人”、心里有意、话里有情,时刻关注学生需求,及时捕捉学生细微的变化,给学生以心灵慰藉、学法指导、精神支持。
平等对话,走进心灵的陪伴,让师生共同领略生命成长的美妙风景。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深处。
温家宝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中指出,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
通过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度,学生人人有导师,个个受关注,使学生在沟通中进步,让方向由迷离渐趋清晰;在体验中成长,让成长由自发走向自觉;在反思中调整,让成功由随机变为可控。
新概念课堂。
我们没有提出什么课堂模式,但是我们要求所有的课堂必须呈现“四情四动三开放”的课堂生态。
四情:动感情、唤热情、燃激情、触真情。
动感情。
教学即对话,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碰撞,心灵的共鸣。
带着感情出发,课堂才会生机盎然。
唤热情。
热情是课堂的阳光,有阳光才会有希望,有希望就有了成长的自觉和坚持的信念。
燃激情。
激情是熊熊火焰,它会迅速点燃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在情绪高涨、智力振奋、斗志昂扬的状态下,全神贯注于课堂,从而实现课堂的有效,高效。
触真情。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求真崇善向上的深切愿望,触动孩子进取的心弦,就会触发他们不懈努力,勇于追求的本真情怀。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发乎情,见于行。
情是课堂隐形的翅膀,是课堂动力的源泉。
情感共振的课堂,才会让孩子一往情深。
四动:主动、互动、灵动、律动。
主动。
学生是课堂行为的主体,是生命发展和个性张扬的主体,因此,课堂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调动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主提升的责任和意识,实现自主发展,主动发展。
互动。
课堂教学是双向互动的交流关系。
通过生生互动,实现交流、共享、碰撞、激活和提升;通过师生互动,实现信息的及时反馈,方法的及时指导,心理的有效疏导,发展的高效引导,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灵动。
教学是激发,是唤醒,是灵性的触发和智慧的生成。
现代课堂要培养的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而是志向高远、勇于创新、积极灵动的现代人。
律动。
新课堂不应该是一潭死水,静寂压抑,了无生机,新课堂应该是首优美的交响曲,时刻律动着生命的旋律。
三开放:
时间开放。
课前、课中、课后前后贯通,使教与学融入教师、学生生命成长的全过程。
教师:课前——独群合作,科学预设,提前介入,反馈生成
课中——目标引领,精准点拨,有效调控,激情四射
课后——检测诊断,跟进补偿,反思调整,总结提升
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完成学案,双色标记,记下问题
课中——合作探究,展示评价,倾听质疑,加工整理
课后——及时巩固,日清周结,互促互助,携手进步
空间开放。
突破传统课堂师生空间的隔离状态,做到处处是讲台,讲堂亦学堂,课桌亦讲桌。
突破传统课堂师生角色的对立状态,实现教者亦学者,学者亦教者,师生都是学习的参与者。
突破教室狭小空间的束缚,校园、社会都是课堂(课堂就是有学习发生的地方),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是资源,角角落落皆有教育。
心灵开放。
新课堂是和谐生态的课堂:民主、平等、尊重、包容……新课堂是学生思想开放的课堂:思维活跃、观点多元、感悟深刻、敢于质疑、勇于表达……新课堂是孩子生命绽放的课堂:阳光、开朗、积极、自信、大气……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它离不开学校文化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它又是学校文化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
下一阶段,我校将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工程,不断推向深入。
回顾过去的工作,一方面,让我们欣慰的是,文化建设为我校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学校重新步入了健康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诸多佳绩。
(近年来荣誉、奖励……)
另一方面,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校离高水平现代化学校的要求还有很远的距离,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校情,依托专业机构,全面导入SIS工程(学校文化识别系统),把学校文化建设推向新阶段。
文化建设是学校前进的不竭源泉和动力,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
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征程中,我们将会以奔跑者的姿态,以朝圣者的虔诚执着地追寻——追寻灵魂与品位,努力建设一所有清晰价值追求和深厚文化内涵的学校;追寻激情与个性,倾情培育一所有勃发生命活力和鲜明特色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