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周边地摊经济的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高校周边地摊经济的探讨作者:陈慧琳潘乐吴孟青邱安琪刘娜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1年第05期

当前社会竞争空前激烈,就业難已成事实,而我国大学生与国外同龄人相比又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能力,而社会所需要的,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成为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大课题。传统单一的社会实践形式主要有:暑期社会实践,企业调查,毕业实习等,拓展新型的社会实践方式对于大学生未来就业有着切实的意义;另一方面,大学生摆摊现象日益增多,对大学生摆摊是否是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有效方式的争论也甚嚣尘上。

背景

据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应届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极其有限,磨合期过长,缺乏必需的实践能力,无法适应用人单位需求。08年的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原本就不明朗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面对严峻的现实,作为大学生自身,唯有提高实践能力以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挑战,但是课题组在前期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着不少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摆地摊日益兴起,而作为高校聚集的高教园区更是发展迅速。课题组认为,摆地摊在一定程度确实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锻炼能力,但是目前尚存在管理不规范以及摆地摊占用过多学习时间等一系列问题,由此也产生了人们对在校学生摆地摊是否属于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一种模式以及各高校是否有必要采取措施鼓励这一模式发展的激烈探讨。本课题组从这一背景出发,对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各大学附近的大学生地摊现象进行了调研,并走访了城市管理、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分析该种实践方式的有效性。

本文余下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简单做了文献回顾以及理论分析;第三部分介绍了调查的基本情况,第四部分是全文主题,对调查进行了实证以及规范分析;最后一部分是对本次调查及全文的简短总结。

文献回顾

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从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角度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论共产主义教育》一文指出:“我主张学校里应该有生产过程,甚至是最简单、最没有价值的、最枯燥的也可以”,这一过程对培养学生品德的意义有三个方面:一是“只有在生产过程中,人的真正性格——才能够成长起来”;二是“在生产过程中,在需要执行工业生产计划的时候,人们才会感觉到对每部分应负的责任”;三是“和道德有关的态度——对一切劳动者

保持亲属般的爱护和友谊”,他认为社会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等优秀品质。(许建钺,1993)

另有学者指出构建社会实践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系统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第二,选题评价与成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第三,成果水平与实践态度、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陈立力,2010)

对地摊经济国内学者也做过一些研究。赵英军(2000)指出,产权界定的不清晰性使得以道路为对象的“寻租”成为可能。政府受阻于高昂的打击成本,地摊的存在有了现实基础,地摊市场的存在是公共领域产权界定不完全的产物,是摊贩和政府博弈后的一种纳什均衡,符合帕累托改进的要求。

我们假定,政府每一次打击的成本为c2,这包括政府行为的人力成本以及与大学生冲突的社会隐性成本。而大学生从摆摊中得到的收益为r1,实际现金收益以及经验等软实力收益(假设这些可以量化,并且为r1),而政府从大学生摆摊中的收益,包括社会为此而节省的大学生实习提供等隐性成本以及其他公众的福利改善。

根据这个博弈,只要r1-c1>0,大学生的最优策略就是摆地摊。而从政府方面讲,若r2(π)-c2>r2,最优策略均衡就是(摆摊,打击);若r2(π)-c2

巴泽尔在提到权利配置的时候,认为最优配置的总原则是: 对资产平均收人影响大的一方,得到的剩余的份额也应当更大。大学生地摊主通过占取公共领域的资源给社会带来的净福利增进要大于其闲置不用,而摆地摊也使得大学生或得了某种程度上的锻炼,尽管这之间还会带来一些影响市容以及是否会过多占用课外时间等问题,以下我们将通过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地摊经济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然而现有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没有考虑大学生地摊主这一特殊的群体,对大学生以摆地摊的形式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尚无完备研究。研究范围上,前人的研究没有针对高教园区这一特殊地域。前人的研究没有对几种社会实践方式的有效性进行横向比较。本文将从大学生增强实践能力角度探讨地摊模式,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大学生地摊现象为调查的切入点,在以上文献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借助调查统计结果,结合对有关人士访谈的看法,对大学生摆地摊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以期能为相关部门完善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日常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调查方案设计与调查实施

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摆摊大学生,被调查者来自浙江财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等十余所高校。

二、调查方法。此次调查,分为三方面:问卷调查、现场采访和网上调查。第一,问卷调查:主要以分层抽样、按比例、配额等抽样方法为调查大学生摆摊情况的主要手段。第二,现场采访:主要用于了解大学生摊主的切身体会,此外还采访各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辅导员以及城管队员等政府部门人员。第三,网上调查:对采访无法涉及的内容的补充,使得问卷更具代表性,搜集的资料以及调查数据更加广泛、准确可靠。

三、调查项目。探究大学生摆地摊是否是参与实践的一种有效方式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封面信与指导语;第二部分是背景题,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级、专业、家庭所在地、父母职业、家庭月收入以及个人月生活费等。第三部分是被调查者摆摊的具体信息,包括报摊的目的、摆摊次数、主营业务以及周边环境对其摆摊的影响等;第四部分是调查被访者针对四种不同的实践方式的看法。

样本分布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16份,问卷回收率为86.4%。数据表明,被调查者的男女比例为1:2。而家庭在城镇的为45.8%,农村的占55.2%。根据调查方案,我们对被调查者所在学校进行了统计,见表1。有一半的受访者为大一摊主,大二摊主次之为20.8%,大三摊主居于第三位为16.7%,大四和研究生分别为4.2%和8.3%。而受访者所在专业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理学33.3%,经济学25.0%,工学和艺术类均为12.5%,管理学

8.3%,语言类和哲学均为4.2%。由此可见,样本分布比较均匀。

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大学生摆摊原因比较集中。调查发现,多达六成的被访者表示摆摊是为就业积累经验,拓宽人脉;另有近五成的大学生摊主选择了“丰富课余生活”,而仅仅为了挣钱的受访者也接近35%。大多数大学生摆摊出于丰富课余生活,为日后就业、创业积累经验和原始资本的目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当前我国大学生所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据统计,仅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高达610万人,其中至少有20%—30%的毕业生面临找不到工作的状态,同时许多往届的毕业生的存在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有许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社会经验的缺乏。虽然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在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多数还设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但其所能提供的社会实践方式仍然局限在暑期社会实践、毕业调查等传统形式。实践方式的缺乏和外部环境给予的压力使得众多大学生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