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历程_田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⑥ ⑤
展— “厦门中国漆画展” 。 2005 年、 2007年在厦门成功举办了两届 “中国漆画展” 。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美术家协会 在推动中国漆画的发展方面起到了 不可估量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 中 国美协举办了几次全国性的漆画展 览。 2002年11月, 由中国美协主办的 “首届全国漆画展” 在厦门开幕。 展览展出了218件作品, 并评出金奖 2名、 银奖5名、 铜奖8名及优秀奖25 名。 2007年9月, “第二届全国漆画 展” 在广州举办。 展览展出作品215 件, 其中评出优秀作品40件。 五年一 届的全国美展仍是漆画作者的重要 展示舞台。 2004年 “第十届全国美 展” , 漆画入选作品144件, 其中29件 作品获奖 (二金、 六银、 八铜) 。 2009 年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 漆画首次 成为全国美展的独立展区。 这是几 代漆画人辛勤耕耘、 进取开拓的成 果。 本届共展出漆画作品286件, 最 终评出金奖1名、 银奖3名、 铜奖2名、 优秀奖4名。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也非常重 视漆画、 漆艺事业的发展。 2002年 9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艺专业 委员会成立。 漆艺委员会成立后积 极开展学术活动, 先后于2005年、 2007年、 2010年举办了三届 “从河 姆渡走来”系列漆艺展及相关研 讨会, 为推动中国的漆画、 漆艺事 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六届全国美展之后, 1989年的 “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有 30个省 (市) 的165幅漆画参展, 其中14件漆画作品获奖 (一金、 二 银、 十一铜) 。 1994年的 “第八届全 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展” , 有 五件漆画作品获奖 (本届展览未评 金、 银、 铜奖) 。 1999年举办的 “第 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又有22 个省 (市) 的121件漆画作品入选, 其中金奖一名、 银奖五名、 铜奖五 名、 优秀奖十三名。 此外, 漆画作为一种具有浓 郁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还积极地 参与对外文化交流。 1986年, 由文 化部对外展览公司主办的“中国 现代漆画展”在前苏联列宁格勒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冬宫) 和莫斯 科东方艺术博物馆举行, 有7幅作 品被东方艺术博物馆收藏。 1991 年, 由中日友好协会和日中友好会 馆等部门联合主办的“现代中国 漆画展” , 先后在东京、 金泽和福 冈举行, 并在东京举行了 “21世纪 世界漆文化的展望” 学术研讨会, 在日本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朝日 新闻》 、 《读卖新闻》等重要媒体 均做了相关的评论和报道。 1994 年和1996年, 先后在汉城和北京 举办了 “韩中漆艺交流汉城展” 和 “中韩漆艺交流北京展” 。 1999年 由文化部对外展览中心组织的 “中 国漆画展” 到越南, 在河内 “越南美 术博物馆” 和 “胡志明市美术博物 馆” 展出。 这些活动对于加强国际 间的漆艺与文化交流, 扩大中国漆 画的国际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从理论的高度上, 及时总 结中国漆画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 问题, 把握漆画未来的发展方向, 各地还先后组织举办了各种形式 的漆画研讨会、 座谈会。 1988年7月 间,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

产生很大反响, 人们从中看到了漆 还有另外一番如此广阔的表现天 地。 越南磨漆画的来华展出大大 刺激了漆艺故乡的中国人。 与此前后,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的乔十光先生、 李鸿印先生在学 院老一辈艺术家庞熏 、 雷圭元、 张光宇、 张仃等先生的倡导与支 持下, 为探寻壁画材料, 到福州漆 器工厂拜师学艺, 开始了漆画的探 索。 1964年, 文化部派广州美术学 院油画家蔡克振先生和中央工艺 美术学院朱济先生赴越南学习磨 漆画。 另外, 福建、 四川、 山西等地 也有一些画家开始研究漆画。 “从 此, 中国漆艺家、 画家也有了漆画 是绘画的自觉意识, 开始了中国现

对于中国漆画发展具有里程 碑意义的是1984年的 “第六届全国 美术作品展览” , 漆画首次作为一 个独立的画种, 独立开辟展厅, 在 中国美术馆展出。 展出了17个省的 120幅漆画作品。 其中 《青藏高原》 (北京 ·乔十光) 、 《曝日头》 (福 建 · 唐明修) 、 《拉网》 (福建 ·郑力 为) 获得银奖; 《窗口》 (福建 · 廖国 宁) 、 《春满钟山》 (江苏 · 冯健亲) 、 《鼓浪屿》 (福建 · 王和举) 、 《一品 · 红》 (北京 罗真如) 获得铜奖。 五 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作为 中国规模最大、 影响最广的一个 综合性大型美术展览, 对全国的 美术创作有着巨大的导向性和影 响力。 漆画被全国美展纳为一个 独立的画种, 表明漆画作为一个 新生的绘画品类, 已被中国美术界 所认可。 以六届全国美展为标志, 中国漆画完成了艰苦的开门立户 的第一步。 中国漆画也由此获得了 一个重要的发展契机。 其后, 全国 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漆画创作热潮。 1986年和1987年, 福建省又继续 举办了第三、 第四届漆画展。 1986 年4月, 由工艺美术公司等部门联 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漆画展”在中 国美术馆展出, 这是对中国漆画整 体创作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阅。 来自 全国15个省市的六百余位作者的 七百件作品占据了美术馆的五个 展厅, 可谓规模庞大、 盛况空前。 随着全国各地漆画创作热潮 的兴起, 为了更好地推动漆画的发 展, 加强各地漆画作者的合作与交 流。 1990年4月, 筹备成立了中国漆 画研究会, 由乔十光先生担任会 长。 中国漆画研究会 (筹) 先后于 1990年和1992年举办了第一届 (北 京) 和第二届会员作品展 (南京) 。 另外, 还积极参予组织了许多国际 漆艺交流活动。 中国漆画研究会对 于推动中国漆画的发展与传播起
81
艺术设计研究 设计与文脉
主办的 “全国漆画艺术讨论会” 在 北京召开。 美术评论家王朝闻先 生到会讲话, 与会者就漆画作为 独立的画种的特性、 漆画自身的语 言及中国漆画发展的前景展开了 热烈的探讨。 一方面对当代漆画所 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同 时, 不少人也指出, 漆画的审美价 值还落后于其他画种, 大量的作品 尚缺乏审美意义上的深度和广度, 能够反映当代人的主体精神的作 品还太少。 面对急剧变革的时代和 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漆画家们应 该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当代美术的 发展之中。 这些意见对于当时漆画 创作具有较大指导意义。 1家学术研 讨会” 。
奖, 这也是漆画在全国美术作品展 览中首次获奖, 在美术界引起较 大反响。 此外, 1980年的“第二届 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 中, 天津 作者张乃勇的漆画 《围猎》 荣获了 三等奖。 以上提到的漆画作品, 都是 在综合性美术展览中以个体的形 式参加的。 值得一提的是, 1979年 8月在福州开幕的“福建漆画艺术 展” , 该展是中国漆画第一次以 单独画种的身份举办的展览, 拉 开了中国漆画专题展览的序幕。 这 次展览也是在中国首次把 “漆画” 作为画种概念明确提出并使用的。 “漆画” 一词虽然早在中国古代典 籍中就曾出现过, 但其含义却有别 于现代漆画。 首开漆画为绘画艺术 先河的是越南, 越南人把漆画称作 “磨漆画” 。 由于中国现代漆画在 发展的过程中曾受到过越南磨漆 画的启发和影响, 因此中国也一度 沿用越南的这种叫法。 从早期相 关的展览及媒体中即可看到, 如在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4、 第 5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以及中国 美协机关刊物 《美术》 杂志的相关 报道中, 都还把漆画称作磨漆画。 “漆画” 与 “磨漆画” 虽只有一字 之差, 其概念和内涵却是不尽相 同的。 乔十光先生曾就漆画的命 名专门撰文系统的阐述了 “漆画” 与“磨漆画”概念的异同, 为“漆 画” 正了名, 也为中国漆画的发展 做了基础理论上的铺垫。 “漆画” 这一名称逐步得到了美术界的认 可, 并最终作为画种名称而得到确 立。 1982年, 福建省继续举办了第 二届漆画展, 接着又与江西省举办 漆画联展。 1983年, 福建、 江西、 天 津漆画联展在杭州和北京展出。 这 一系列的漆画专题展览对于推动 全国的漆画创作, 扩大漆画在美术 界的影响,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艺术设计研究 设计与文脉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历程
■ 田 辉
[摘
要]: 中国现代漆画走的是一
发展空间, 所以传统漆艺的主体是 漆器。 在中国古代的漆器髹饰上以 “画” 为表现形式的并不鲜见, 却 始终没有脱离器物而独立成为个 性化的纯艺术创作形式的漆画。 漆画的真正独立是与现代美 术教育紧密相关的。 具有较好绘画 基础和较高文化层次的作者, 自觉 地学习漆艺技术并应用于绘画创 作实践是漆画形成的重要因素。 首开漆画为绘画之先河的是 越南磨漆画。 越南也是一个富有 漆艺传统的国家。 20世纪30年代, 越南是法属殖民地, 印度支那美 术学院的教学体系采纳了西方的 教育观念, 当时法国的教师鼓励 越南学生发掘本民族优秀艺术传 统, 于是一批学生在学习油画技法 的同时, 开始钻研传统的漆艺技 法并尝试把它运用于绘画创作中。 “在老艺人的协作下, 实行革新, 变它为一种独特艺术, 能够体现 其它体裁所不能表达的意境。 许 多技术操作得到完善。 艺术家在 严格尊重这种宝贵材料的要求的 原则下, 打破了各种框框, 来体现 自己的艺术构思。 于是, 磨漆画问 世了。 ” 磨漆画在越南画坛的地 位日益巩固, 逐渐发展成了越南的 “国画” , 在国内外的影响也日益 扩大。 越南磨漆画大大突破了传 统漆器装饰的范畴, 在题材的广 泛性和风格的多样性方面都得到 了较大的拓展。 1962年, “越南磨 漆画展” 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展出, 在我国美术工作者和广大观众中
③ 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72年和
1978年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 也有许多漆画作品参加展出。 1979 年的 “建国3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览” (第五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中, 又有乔十光先生的漆画 《泼水 节》 、 蔡克振先生的 《瓶中百合》 参展, 其中 《泼水节》 荣获了二等
艺术设计研究 设计与文脉
80
随着漆画探索的日益深入, 漆画作品也开始参加各级展览, 频繁在美术界露面。 早在1964年, 福建漆画家的作品就参加了全国 美术展览会的展出, 其中 《盐场》 《海岛风光》 (王和举) 、 《海上 放幻灯》 (梁汝初 陈秋芳) 、 《以 岛为家》 (黄迪杞 翁开恩) 等漆画 作品受到了首都美术界的好评, 又选送法国等欧洲国家展出, 最
② 代漆画的艰苦探索。 ”
条由 “工艺” 而为 “绘画” 的发展之路。 本 文回顾了中国现代漆画独立与发展的 历程, 把重要的展览及事件一一列出, 旨在为中国漆画梳理出一条清晰的发 展脉络。 [关键词]: 中国; 漆画; 发展; 历程
一、 中国现代漆画独立与 发展的历程
谈到中国近代漆艺发展史, 首先应该提到著名漆艺家、 工艺 美术教育家沈福文先生。 沈先生 于1935年东渡日本学习漆艺。 1937 年回国后, 他逐渐创立了以 “研磨 彩绘法” 和“堆漆法” 为体系的中 国漆艺新流派。 1944年前后, 沈先 生创作了 《麒麟》 、 《北魏飞天》 以 及 《鲤鱼》 等漆座屏, 这些已然是 平面型的漆画了 , 这些作品对于后 学者进行现代漆画的探索具有重 要启示意义。 1940年, 沈先生任四 川省立艺专实用美术系主任时, 率 先在中国创立了漆器专业, 把漆艺 教育纳入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体系, 为中国现代漆艺事业的振兴做出 了重要贡献。 福建漆艺大师李芝 卿先生, 早年也曾东渡日本。 经过 多年实践, 他把日本技法中的 “莳 绘” 与“变涂” , 结合中国传统髹 漆技法, 经过归纳、 总结, 制作成 了百幅技法样板, 这些技法样板 对于中国现代漆画技法体系的建 构也具有较大的启发作用。 在古代, “漆” 一直是与“器 物” 相伴的, 并以此来寻求自身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