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红色旅游资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汀

长汀又名汀州,地处福建省西部,为闽赣两省的边陲要冲,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县设11镇8乡,总人口48万人,总面积3099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五大县。长汀为丘陵地形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8.3度,最低气温零下7.4度,最高气温39.4度,年平均降雨量1731.9毫米,适宜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长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客家首府,著名的八闽汀州故地和福建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长汀从盛唐到清末均是州、路、府的治所,亦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有“客家大本营”和“客家首府”之称,每年都有大批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国的客家人来汀寻根。而绕城而过的汀江更被喻为客家人的母亲河。城区现有保存完好的唐代建筑古城门、三元阁、宝珠门、明代建筑朝天门、唐至明代的古城墙、宋代的汀州文庙、明清两代汀州试院以及唐代的双柏树、宋代双阴塔、清代朱子祠等宝贵的历史文物及红色旅游,以下为长汀红色旅游资源介绍: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汀革命旧址

长汀革命旧址,位于长汀县城内。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29年3月至1933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以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等同志先后到长汀开展革命活动,创建了红色政权,并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有“红色小上海”之称。其革命旧址主要包括:中央红色医院旧址(福音医院)、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和政治部旧址(辛耕别墅)、中共福建省委旧址(中华基督教堂)、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汀州府试院)、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张氏家祠)、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云骧阁)等6处。

1、中央红色医院旧址,原为汀州福音医院,兴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7幢依地势布局的土木结构平房组成,是第一个为红军服务的西式医院,毛泽东、罗明等曾在此治病休养,期间先后举办了“中央看护学校”、“红色医务校”,为红军培养了一大批医生和护士。

2、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和政治部旧址,原为辛耕别墅,土木结构,坐西向东,由门面、庭院、前后厅、和两侧厢房组成,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设此时,毛泽东、朱德分别住在后厅的左右厢房。1929年3月20日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在此召开,决定创建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3、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原为中华基督教堂,砖木结构,坐西向东,前为礼拜堂,后为楼房,右边是横屋。1932年初中共闽粤赣苏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决定将中共闽粤赣省委改称中共福建省委,设此。同年4月2日毛泽东等在此召开红军东路军军事会议,部署攻打漳州。

4、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原为明清两代的汀州府试院,后改为龙山书院、汀郡中学,土木结构,坐北向南,由门房、宽大的庭院、庭院两侧的平房和正中厅堂等组成,占地面积11370平方米。厅堂面阔五间、进深七间,抬梁、穿斗式混合木构架,重檐歇山顶。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召开,成立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并于此内办公。

5、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原为张氏家祠,砖木结构,坐西向东,由门厅、两廊、大厅、后楼等组成,占地面积530平方米。刘少奇曾住此后楼。汀州市总工会在此成立。

6、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原为云骧阁,始建于宋代,清道光十八年(1838)重建,坐东向西,土木结构,2层楼房,重檐歇山顶。1929年3月中旬,红四军在此召开长汀县各界代表会议,成立赣南闽西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

1988年1月13日,长汀革命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瞿秋白烈士纪念碑

在长汀县城罗汉岭,1951年在瞿秋烈士就义地建“瞿秋白烈士纪念碑”,1982年重修,1985年又重建。碑总高30.59米,碑名为陆定一所题,碑文由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撰写敬立。碑座下分四个层次设平台,周围不坪地,建筑面

积4000平方米,坪地上建有方形、六角形几处花池。六角形花池中央,为瞿秋白就义处,旁有瞿秋白烈士事迹陈列室。1985年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福建临时省委反第四次“围剿”紧急会议旧址

福建临时省委反第4次“围剿”紧急会议旧址-朝斗岩,在长汀县城南郊1.5公里山麓,因山有一巨石,面朝北斗而得名。此处古为长汀八景之一,始建于宋代,清代重修,土木结构平房,占地面积196平方米。1933年2月18日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在此召开反第四次"围剿"紧急会议,作出《关于执行中央局"关于在粉碎敌人四次"围剿"决战前的党的紧急任务"决定》。196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1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朝斗岩下南寨广场,是1929年3月红四军首次入闽召开万人大会的广场。翌年红第三、第四、第十二军即在此进行“南寨整编”。

四、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军长征出发地-长汀中屋“观寿公祠”

1934年,“观寿公祠”座落在长汀县南山镇中屋村,清初建,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314平方米,砖木结构,厅堂式建筑。1934年9月,国民党为"围剿"苏区,向中央苏区东大门松毛岭发起猛烈攻击,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和近万名闽西地方武装为保卫苏区,掩护红军主力转移,浴血奋战,指挥部设于此。1934年9月30日,红九军团等在观寿公祠前举行誓师大会,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保护范围:东至松毛岭,西至南田径,南至长窠头,北至黄家庄。

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是红军长征重要出发地之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起始点,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第一村,该村红色旅游丰富,有松毛岭阻击战指挥部旧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旧址、红军征兵处旧址、红军二十四师师部旧址、红军战地医院旧址、抗日宣传漫画群遗址、红屋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水角哩九厅十八井。此外,12座客家围龙屋与红色资源交织在一起,距今300多年历史,保存较为完好,还有官坊石峰寨自然景观、龙象山自然景观点。据了解,长汀县将

对这一资源进行整合,使之成为包涵红色文化,又有客家文化和自然山水的特色景区。日前,国家发改委已将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列入红色旅游扶持项目。

五、长汀县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何叔衡烈士纪念亭

何叔衡,湖南宁乡人。1918年4月,参加了毛泽东等人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并被选为执行委员长。1921年7月,何叔衡和毛泽东一起,作为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创建中国共产党作出了贡献。1927年马日事变后,根据党的指示,他离开湖南,前往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和毛泽东、谢觉哉、恽代英、熊瑾玎等筹办了“聚成印刷公司”,何叔衡任经理,以对外公开营业作掩护,秘密为党印刷文件和刊物。1928年,53岁的何叔衡去莫斯科学习。1930年7月回国,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后,何叔衡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工农监察部部长、最高法院院长、内务部人民委员等职。1934年10月,红军长征,何叔衡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2月24日,党派人护送何叔衡和邓子恢、陈潭秋等转移。夜间在福建长汀水口附近的一个村庄休息时,不幸被敌人包围。情况非常危急。同志们向山上撤退。何叔衡已是六十岁的老人,行走很吃力,敌人又已经迫近。他怕拖累其他同志,在最近一处悬崖对同志们说:“我不能走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说罢,纵身坠崖,壮烈牺牲。解放后,党和政府为了缅怀我党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烈士的丰功伟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1964年1月7日,中共长汀县委和长汀县人民委员会在当年何叔衡同志壮烈牺牲的长汀濯田镇水口梅迳村殉难地立碑纪念,碑高2.5米,正面镌刻董必武同志亲笔题写的“何叔衡同志死难处”,随后又在这里建起何叔衡烈士纪念亭,原碑也迁至纪念亭中,并在碑背面镌刻何叔衡烈士生平业绩,表示对烈士的永久纪念。血染杜鹃红,每年清明期间中小学师生和干部群众都会高举红旗络绎不绝地前来这里瞻仰祭扫,深切缅怀何叔衡烈士丰功伟绩,颂扬他当年不畏强敌、视死如归、血染山崖护战友的伟大革命精神。

六、中央苏区时期长汀的十个第一

●红军在长汀中复村迈出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