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三大民系简述(民进论文)

广东三大民系简述(民进论文)
广东三大民系简述(民进论文)

广东三大民系简述

――中国民主促进会深圳大学支部课题组(民进深大支部作者:潘喜良,李联春,丁蜀还,张岩鑫.邮编:518060)

论文摘要

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阵地, 广东省居民是改革开放的主力军,他们为广东省的经济建设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本文根据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再加上撰写者对一些历史史料和实物材料的分析,重点对广东省主要居民三大民系的历史发展和三大民系自身的民俗礼仪文化和人文精神特点作出一些探索,以求得对三大民系人民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有助于给政府部门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本文主要是一篇资料性,知识性的文章。主要是对前人现有研究成果的搜集整理和阐述。这篇文章有助于在全省政府部门工作的干部和广大在校学生及社会群众对广东省的居民情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从而在现实生活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产生. 为创建和实现“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保障。

关健词:

广府民系,潮汕民系,客家民系;历史文化特征;民俗礼仪;民居建筑;

饮食风俗;音乐戏剧;工艺美术;客家妇女;

论文全文:

广东省的居民主要由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的人民,外加黎、苗、瑶、壮、回、满、畲、京等多个世居于广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组成。其中三大民系的人民是广东居民的主体。故此,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根据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再加上自己对一些历史文献和实物材料的分析,重点只对三大民系的历史发展和民系自身的文化精神特点作出一些探索,以求得更科学的,便全面的结论。由于时间仓促,文章难免有失误,错讹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指正。

广府民系: 主要分布在广州,番禺,南海,佛山,东莞及以南以西的广大地区(包括中山,江门,珠海,肇庆,云浮,阳江,茂名,湛江等地区)潮汕民系: 主要分布在汕头,潮州,揭阳,普宁,汕尾等地区

客家民系: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惠州,韶关,清远,深圳龙岗等地区。

广府人主要由中原地区自秦以来的早期移民与古越族杂处同化而成。其民系文化特征以珠江三角洲人民的表现最为突出,既有古南越的遗传,又受中原汉

文化的哺育,更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经济因素影响,因此具有多元化的层次和构成因素。

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南征越族之际,珠江流域就开始得到开发,中原文化逐步进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广东地域有建立起地域性的南汉政权. 经济开始自成一体的发展。两宋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开发更是初具规模。到了明代,珠江三角洲成为当时岭南地域著名的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顺德、南海、中山、番禺等地基塘农业驰名于世。清代以来, 珠江三角洲的近代工业新兴产业更是发达。广州这座广府文化的中心城市,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广府人民在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特征,给人们以多层次的、立体的和丰富的感受,使广府文化在广东各民系文化中占有优越的地位。其文化精神特征有如下表现:

一.在三大民系中最具开放性,比较易于接受外来新事物。广府民系的人们视野较为宽广,思路较为开阔,善于吸收、摹仿和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并将传统文化与之相互融合。

二.具有较强的商品意识和价值观念,精明能干,善于计算的素质和敢于探索和尝试的精神。正是广府民系人民善于经商和敢于探索的精神创造了

珠江三角洲地区多元化的农工商经济

三.具有较强的投机性、市侩性, 民系中的内部凝聚力相对较弱。清代以来,以广府人为主干的“广帮商人”驰名全国。因商业活动的长期熏陶导致广

府民系的人们更注重经济上的利益关系,商业利益的意识往往制约着人

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

四.具有较为浓厚的宿命观。穗港澳地区的广府民系居民普遍存在迷信命运,“敬神奉鬼”的风气。例如:广府民系的民众家里,普遍供奉着观

音,关公等神祗,每日上香祭拜,祈求平安和财运。

五.具有强悍的民性,冒险的精神;反抗性和斗争性也特别强烈。广府人由于最早受到海外,尤其是近代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得风气之先,

因而在中国近代史上,精英继出。

以上人文精神主导着广府民系人民的行为。正是因为广府民系文化中有一种“敢为天下人先”的宝贵性格特征。这种人文精神也引导着广府

民系的人民在近代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新中国以及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中,人才辈出。

当然,因为广府民系中人文精神中也是不足之处,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出现。

广府文化在广东三大民系文化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因此,广府文化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如广州话称为“粤语”,广州方言

歌统称为“粤讴”;广州戏剧音乐分别称为“粤剧”、“粤曲”、“广东音乐”;

广东饮食文化体系中虽有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之分,但“粤菜”常用

以指广州菜;广州工艺品的重要品类被称为“粤绣”、“广彩”、“广雕”等。

在节日风俗方面,广府民系的人民既有对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创造出其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广州,除夕花市这一节日早在南汉时就已有之。到19世纪中叶,花市例

定在除夕前几天举行,花木涌入城市,十里长街,市民结伴“行花街”,热闹非凡,至今越办越旺,并已发展到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城市和影响到全国南方的一些城市,形成了此节日喜庆风俗。此外, 番禺区的飘色游艺活动,珠江三角洲各地的生菜会(取发财之谐音)、波罗诞、郑仙诞、金花诞、何仙姑诞、日娘诞、盘古王母诞、鱼花诞、田了节、龙母诞等。内容多与祭祀本地神仙以及发财致富、出航平安等主题有关。反映了广东风俗文化的深层结构和风格多样性的风彩。

在婚姻习俗方面,传统的汉族封建婚姻制度是广府民系人民奉行的主流。但是,在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城乡地区,也还存在不落夫家和自梳女(例:肇庆的自梳女)的风俗。前者保留着古越族遗风,女子出嫁后,除了年节、庆贺、吊唁等红白喜事以外,一般不回男家,而长住娘家。后者是一些女子为了独立谋生和摆脱封建婚姻的束缚而宣布自梳,终生不嫁。

这种婚俗,既是古老婚俗的变异,又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建国后,这两种婚俗已渐而绝迹。

广府早期的民居建筑,较为明显受到江南地区建筑模式的影响,官僚地主常常是四五代人聚族而居,建立封闭的建筑群。

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的民居大中型住宅基本格局为“三间两廊”。有地位人家以镬耳风火墙为特色。砌墙材料有三合土、卵石、蚝壳、砖等,清代以后多用青砖。清末在广州的西关民居密集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独特风格的西关大屋民居。内部布局紧凑,间隔灵活,正立面之门以“三件头”(脚门、趟拢和大门)、水磨青砖墙面、花岗石墙脚等构成其外表风貌。

近代受西方文化影响,在侨乡出现了有异国风格的碉楼,(例:开平碉楼)在城市出现别墅式居宅,(例:顺德清晖园)在商业繁华的城镇街道两旁还出现了骑楼。这些特色建筑,均是开南国建筑风气之先,透露出优美浓郁的南国风情,充分显示了广府民系人民高超的建筑学智慧

广府民系的饮食文化享誉海内外,是广府民系文化的一个亮点。从而形成了“吃在广州”的理念。粤菜是我国的四大菜系之一,其特点是善于在模仿中创新,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精巧,做工考究,讲究“镬气”,注重形象,品种繁多,五味俱全,浓淡适宜。此外,粤菜善于博采众长,根据广州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物产条件进行改造,体现了岭南文化融通善变的韵味。粤菜系列中,飞禽走兽、山珍海味、野菜山花,皆可入肴。著名的“龙虎斗”、“菊花三蛇羹”、“上汤焖禾花雀”、“红烧果子狸”、“瓦钵炖禾虫”、“开煲狗肉”、“粗盐焗乳鸽”,成为公认的美味佳肴。鸡的菜款既多又可口,更显粤菜的制作功夫。

尤其是广式饮茶;兴起于19世纪末的广州,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众化茶楼兴起,渐而蔚成风习,扩展至珠江三角洲城镇及西、北江流域沿江城镇。茶楼的点心精美而又丰富,常见的如蛋挞、蛋盏、蛋散、干蒸、烧买以及各类粥品。改革开放以后,又引进许多西点,食品更为新潮、精美。到现代,广式饮茶己经是在全国各地,全世界开花结果。喝早茶已经成为生活水平提高后的内地人民的一种饮食时尚。

音乐:

在广府民系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在珠江三角洲一带以及粤西广府方言区地域内产生、流传和发展了一种纯器乐演奏的民间音乐。这就是广府民系的民众喜闻乐道的地方音乐。这种音乐形式到了19世纪60年代(清朝中期同治年间),由广府民系中优秀的民间音乐人士严老烈等代表性人物,运用带规律性的,使用装饰音和“加花”的旋律发展法,创作改编出了《旱天雷》、《倒垂帘》、《连环扣》、《饿马摇铃》、《雨打芭蕉》等有独特风格和地方色彩的经典著名乐曲,标志着广东音乐作为乐种的最终形成,成为中国地方音乐的一朵奇葩。

戏剧:

粤剧以粤方言演唱,是广东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粤剧是广府民系中的优秀艺术家吸收多种外来戏曲声腔结合本地土戏、民间说唱艺术不断融合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以后又在伴奏乐器上大胆采用了一些西洋乐器,大大增强了烘托唱腔和戏剧动作的效果。这种艺术娱乐形式,深得广东民间广府民系人民的喜爱。著名的粤剧名目有:《刁蛮公主戆驸马》,《穆桂英招亲》,《搜书院》等等。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粤剧界人才辈出,曾涌现出薛觉先、马师曾、廖侠怀、桂名扬、白驹荣等流派及一大批才华出众的演员。另外,红线女所创的“红腔”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影响最大。

此外,以粤语演唱的曲艺品种,有粤曲、木鱼歌、龙舟歌、南音和粤讴等。

绘画:

广东画坛从明清起有较大发展,人才辈出,风格独特,技法纷呈,求新求变。其代表人物有:南海林良的写意花鸟,东莞张穆著称画马,新会高俨擅长山水,顺德黎简诗书画皆绝,顺德苏六朋、苏仁山尤擅人物,番禺居巢、居廉工花卉草虫,重视取法自然,创造了“撞水”、“撞彩”技法。

20世纪初,在广东产生了“岭南画派”,其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均为番禺人。他们主张以倡导艺术革命,建立现代国画为宗旨;以折衷中西,融会古今为途径;以形种兼备、雅俗共赏为审美标准;以兼工带写,彩墨并重为艺术手法。独树一帜,在当时的中国与“上海画派”齐名,从而成为了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美术流派。现代,继承和发展这一画派艺术的,有方人定、黎雄才、关山月、赵少昴、杨善深等。

工艺美术:

广府民系的工艺美术,种类繁多,有的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如肇庆端砚;广州的象牙雕刻、玉器、红木家具、积金彩瓷、朱义盛首饰和广绣等;佛山陶瓷、木版年画、剪纸、金银铜锡箔、染色纸、狮头、彩扎灯色;新会葵扇;东莞和南海烟花炮竹以及各地在建筑装饰中的木雕、泥塑、灰塑、砖雕等,其中以端砚、粤绣、雕刻、陶瓷最具特色。

潮汕民系是在潮汕平原上生活的居民。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的长河中,

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潮汕民系文化和人文精神。

早在秦汉之际,汉文化就开始了向岭东扩展的进程。晋唐时期,中原主流文化对潮汕地区的影响逐渐扩大,节度使陈元光平定泉,潮间蛮僚啸乱、韩愈谪任潮州刺史,是该地区当时潮汕民系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尤其是在韩愈任职时期,对潮汕当地的开发有巨大贡献。宋元时期,大量北方移民入潮,尤其是闽文化北来,使潮汕地区得到全面开发,故此,这一时期是潮汕民系和潮汕民系文化形成的重要环节。到了明清时期,具有鲜明人文精神特征的潮汕民系文化最终形成。

从宋代起至明清,潮汕地区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也相应发展,人才辈出。其人文文化精神特征逐渐形成,表现如下:

一.具有强烈的创造、开拓,冒险和吃苦耐劳精神。这是潮汕民系人民的最优秀特点。潮汕地区地狭人稠,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矛盾很大,激烈的竞争环境培养了潮汕民系人民的这种精神。历代以来,许多人去到海外谋生,形成社会风气。他们在农业上精耕细作,在手工业上精雕细琢,商业上更是精打细算,极善经营,闻名海内外,有“中国的犹太人”之誉称。

二.优秀的商业意识,是潮汕民系人民的一种颇具优势的文化素质。历代以来,潮汕民系人民善于经商,成就显著。清中叶著称一时的“广帮商人”,主要是由广府民系商人和潮汕民系商人们组成的。潮汕民系商人在国内的东南沿海及江西一带生意做得很大,在泰国、新加坡一带也颇有势力。这种强烈的商业意识,也使他们在当今改革开放时期大展拳脚,特别活跃在海内外各地

三.突出的“注重义气、勇于任事、团结互助”精神,具有强烈的民系凝聚力。因生活环境所迫,潮汕民系人民外出谋生的较多,而生活习俗又有异于本土,为求发展拓业,潮汕民系的民众之间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互相照应、团结互助的风气。明清时期,在国内大商埠多设有潮州会馆;近现代以来,在海外不少国家和地区均组建有“潮人社团”。1981年更是组成“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国际性组织。这些组织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影响。

潮汕民系的这种人文文化精神,是潮汕民系形成发展过程中长期凝聚而成的。这种精神的发扬光大,使潮汕民系成为广东三大民系中一个彼具特色的民系。但是,其中的不足之处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民系发展进程中出现负面影响。

潮汕民系的人民节俗复杂繁多。民间尊奉庞杂的神鬼体系:既有道教、佛教,也有闽越族和南越族鬼神崇拜的痕迹,还有各种土生土长的神灵,地方神灵中,蛇神雨仙备受崇敬,安济圣王、三山国王是主要偶像。

潮汕民间信奉的神灵名目众多,时令八节祀神各有对象。祀神时,各地要举行隆重的游神活动,游神活动既是显示地方财力和宗族势力的机会,也是以祭神为名的民间欢乐节日。

在节俗活动中,农历七月十五的“施孤”活动旧时较为盛行,这与潮人重视纪念客死他乡的乡亲和超度孤魂野鬼有很大关系。

此外,潮汕地区礼仪风俗,较有特色的是男女少年到15岁(虚岁)要择日行“出花园”仪式作为成年之礼。婚礼过程有称为“倩娘母”的伴嫁娘,在婚礼全过程中即兴创作婚礼歌(俗称“做四句”)以祷祝助兴。

日常服饰中最具地方特色的是木屐、水布(可作围腰、汗巾、裹物等多种用途)以及妇女打髻(发髻)。这些习俗在当代也日渐式微,唯于舞台上还可见到各种打髻发式。

潮汕民居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布局,最基本形式称“下山虎”和“四点金”。规模较小的城镇平民居屋有布局狭长的“竹竿厝”。大型民居以四点金为基础横向或纵向扩大规模,称“三厅串”、“八厅相向”、“四马拖车”、“百凤朝阳”,其外部轮廓则保留十分规整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大规模的集居式住宅称为“寨”,这是清代潮汕地区乡村居民军事化的产物。从平面上可分为方案和楼寨,从外围方式上可分为围墙和围楼。在潮阳,这种集居式住宅称为“图库”。海滨贫民旧时所居多为涂(草)寮,是夯土或以木、草织成墙体的茅屋。

潮汕地区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量采用贝灰和石材。至迟在北宋已开始烧制贝壳灰,以贝灰为主体原料的三合土版筑大为盛行,不仅应用于建造房屋、高塔上,而且应用到加固堤防上。石材不仅应用于建筑构件的门框、栏板、抱鼓石、台阶、柱础、井圈、梁枋上,而且建造了石牌桥、石塔、石桥大型建筑物。潮州城内,仅太平路就有47座石牌坊。以巨石为墩的潮州湘子桥,建造年代从南宋至明代,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四大古桥之一。此外,“白花尖大庙”、“陈慈黉故居”、“盛安古寨”均是从不同方面反映潮汕民系建筑技艺水平高超的代表作。

潮汕人有别具一格的饮食风俗。例如日常特别喜爱吃粥、有以大米粉制作的名目繁多的食品、喜爱以腌制品为主的佐餐小菜(咸菜、菜脯)以及制作精致的特色小食(蚝烙、肉丸等)。潮州饮食最为出名的是潮州菜和潮州工夫茶。

潮州菜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由潮汕原来独有的菜式与按潮汕味加工改造了的菜式所构成的一个开放的体系。潮菜较多受闽菜所影响,同时又受到广州菜等外地菜的影响,汇闽粤两家之长,自成一家。制作精细的潮菜菜式中,不仅有着名贵的燕窝、鱼翅、鲍鱼烹制的精品。也不乏粗菜精制的特色菜,如地瓜叶做成的“护国菜”,芋头做成的“芋泥”,大芥菜做成的“大菜羹”等。潮菜具有选料广而重海鲜、制作精而重清淡、佐料多而重“合味”的主要特点,而且宴请进食中讲规矩而又重人情,渗透着礼仪文化。

潮州工夫茶是富有地方特色的茶艺。从茶具、茶叶、用水、冲泡到品尝都十分讲究。茶具用宜兴茶壶或盖瓯及小瓷杯,茶叶用乌龙茶,冲泡有包括纳茶、候汤、冲泡、刮沫、淋盖、烫杯、洗杯、筛点等步骤,高冲低筛,操作严谨。品尝还重在慢饮细酌,形成独特的茶文化景观。

潮州音乐既有传统古乐之遗风,又有本地的创造发明,形成一个成熟,丰富的多乐种、多形式的地方音乐。由于符合潮人对音乐的欣赏习惯和心理素质,不仅在文娱演出、节俗礼仪活动中广泛应用,而且以“闲间”、家庭合乐等方式融入民间的日常生活中。潮州大锣鼓以其花式丰富、气势磅礴而著名,列为中国三大锣鼓之一。潮乐中以椰胡为流传最广泛、民众最喜爱的特色乐器。潮州筝艺是当代中国古筝的一大流派。

潮剧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地方剧种。该剧渊远流长, 在潮安县出土的明宣德年间剧本《新编全相志孝刘希必金钗记》,是国内出土最古老的南戏演出本,戏文语言中已加进一点潮州方言,这是南戏、正字戏传入潮地后开始发生地方化的本子。明末清初, 潮州戏渐趋成熟,至光绪年间为鼎盛,有200家潮州戏班。在潮汕民间旧时还流传着用潮汕方言诵唱的说唱本子,称为“歌册”。

潮州歌册广泛传诵于妇女间,现存歌册最早创作年代为明代。歌册的体裁为两类,一是传奇故事体,一是歌行体。潮州歌册刊刻在清代甚盛,现存传统本子有数百部,流传至东南亚及内地,流播甚广。

民间舞蹈之兴盛与游神赛会活动有密切关系,因而分为游行舞蹈和广场舞蹈。游行舞蹈有扮涂戏及鲤鼓队后的担八宝等。广场舞蹈以表现人物为主题的英歌舞,被誉为“北有安塞锣鼓,南有潮汕英歌”。广场舞蹈以仿动物动作的传统的“舞龙”、“舞狮”的民间活动经久不衰。

潮汕民系的人民似灵手巧,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出品类丰富的工艺美术技艺。其中最具盛名的是瓷艺、刺绣和木雕。

潮汕地区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其陶瓷以瓷质洁白、造型优美、釉面光洁、式样典雅而驰名中外,以独创的通花瓶和瓷花最具特色。枫溪工艺陶瓷1996年出口额达12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工艺瓷生产出口基地。

潮绣也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其工艺水平高超,享誉海内外。当代潮绣名师有林智成、蔡玩清。1982年潮绣钉金垫浮绣《九龙屏风》、金绒混合绣《吹屏引凤》均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近代以来,在潮绣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利用特种材料或吸收外来工艺手法,发展为珠绣、抽纱等新的绣种,后来又发展了通锦绣的新品种,更显清雅清丽的高贵风格。

潮州金漆木雕与浙江东阳木雕并列为中国两大民间木雕体系。潮州金漆木雕用于建筑装饰、家具装饰、神器装饰以及案头摆设。表现题材有的是以人物为主体的民间传说、戏剧历史故事;有的是珍禽瑞兽、花果虫鱼,尤擅于表现江海中的水族、亚热带的花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蟹篓。当代著名木雕艺人有张鉴轩、陈舜羌。陈舜羌及其子陈培臣先后为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创作了大型金漆木雕挂屏。

由此种种,潮汕地区成为中国工艺美术10个重点产区之一,于1990年被轻工部定为4个产区之一。

客家人不为广东独有,江西, 福建, 广西, 四川, 湖南等省也有相当比重。客家人之得称,有多种说法,归根结底,应是与原当地土著居民相对而言而得来的。

客家先民,来自进入岭南的中原移民,在南迁过程与本地土著融合而形成客家民系。客家方言在广东诸方言中与普通话差异最小,反映了客家民系形成时间最迟,他们是三大民系中最迟进入南岭以南广东地域的居民。形成了如下人文文化精神特征:

一.具有刻苦耐劳,自信,自立,自强建设家园的淳朴民风和自我奋斗的意识。

由于客家先民南迁入粤较迟,平原的肥沃地带早已被当地人和先期移民占据,

故客家民系的人民多处于闭塞贫困的山区,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俗语。正因为如此,非艰苦奋斗无以图存,此种人文精神悠然而成。

二姓氏家族观念特别强固。因为客家先民南迁过程中是聚族南下,聚族而居,并强化宗族制度。在当时,不如此不足以维持整个民系的生存发展。从而导致了整个民系保持着浓郁的姓氏宗族界限。也同时保持着较多的中原和江南的生活,生产方式。

三.有强烈的“光宗耀祖”家族观念和崇尚读书的理念;整个民系的民众外出求学蔚为社会风气。这是客家民系人民所具有的不同于广府人、潮汕人重商意识的最大特点。因为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他们许多人原是西晋王公贵戚达官贵人之后,颇有家学渊源。历代相传,承继家风,从而保留了“尊文重教”这一优秀传统。这使客家民系所居之地有“文化之乡”的美称,也使历史上的客家人中涌现了不少杰出的政治军事文化名人。

四.具有封闭,保守,落后的小生产者意识。由于长期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聚族而居,宗族制度强化。导致了整个民系形成了观念陈旧,轻视经商,弱于创新的不足。从而导致不适应于今天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与广东的其它两大民系形成巨大反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客家民系在这方面已有所突破。客家民系长期实行的宗族管理族长制早已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瓦解。在农村,大家族观念仍在意识上有所保持,但是,在城市中,现代的小家庭模式早已淡化了大家族观念。

近年来国内外掀起新的客家研究、联谊活动的热潮。“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也已成为客家人的新观念。

客家民系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喜庆,婚嫁,岁时习俗礼仪。诞生礼仪有“催生”“做三朝”“做满月”“一百天”“做周岁”等风俗。欢庆一个新生命的来临和成长。

成年礼仪分男、女两种,男子的成年礼仪叫做“冠礼”,女子的成年礼仪叫做“笄礼”。客家人男女举行成人礼时,宗族中德高望重的叔伯姑姐便择日设酒席相聚,叫“衬脑”或“衬好”。酒席间,族中长辈为男的“束发”,女的“上头”。“束发”、“上头”亦叫“冠”、“笄”,表示他们已经长大成人,可论婚娶。

寿诞礼仪有“做生日”和“祝寿”祝寿时,出嫁之女纸给父母亲送来寿礼。一般亲友送寿幛、寿联,加送礼金。客家人生日和祝寿,是知情人自行送礼,上门祝贺,先贺后请;除内亲、至交有发请贴外,不贺不请。

在建房迁居礼俗:客家人把建房和乔迁新居亦视为重大喜庆之一。从决定建房到迁入新居有一整套程序。房屋定位,房门定向请堪舆先生看风水,竖柱上梁时,要张灯结彩,贴红联。入宅的前晚进行“驱邪”、“除煞”,然后才能迁入居住。

客家人在谈婚论嫁方面的礼俗程序更复杂。有:“看妹子”“写庚帖”“讲财礼”“查家方”“定亲”“送日子”“送菜和抬嫁妆”“迎亲”“拜堂”“闹房”“回门”“送满月”等一系列冗长而又重要的礼俗仪式。

在客家民系的节日习俗方面:主要有“祭灶”“过元宵”,“春分清明祭祖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过冬年”,“过年”等传统节日。尤以“过年”为大节,俗语有“百节年为首”之说。而“过年”又有一整礼仪习俗。例如:“入年界”“过大年”,“守岁”,“开大门”,

“拜年”,“吃岁饭”,“出年界”等等。

除了传统的大节外,客家人还有许多其它的喜庆娱乐礼仪风俗。例如:“送春牛”“舞稻草龙”“玩蝙蝠灯”“船灯”“狮灯”

总之,客家民系的民俗礼仪与广府民系和潮汕民系相比较有一定的不同,体现在更多地继承了中原文化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入乡随俗的创新。

由于历史上客家人社会宗族制的强化而形成的人文文化精神反映在建筑上有两个方面特色:

一是祠堂设施的完善和族谱连续修撰。在聚族而居的村落,各族都重视祠堂的建造。祠堂住处讲究风水,重视堂号家声。客家围屋堂号,或有直书故土祖地,或言志明义,这些堂号的命名习惯与唐宋古俗相承。

二是在民居方面出现了超大型的土楼和楼房组合成的大理围龙屋。土楼建筑多以夯土或土坯砖为材料,渐而发展到以花岗石、大青砖为建筑材料,十分坚固,规模巨大。

现存土楼,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自清康熙初年至20世纪70年代,客家人居住地区兴建了不少土楼建筑。围楼形制依平面布局大体分为圆形和方形。大型圆形围楼有的高达4~6层20余米。

建于清代的始兴县隘子镇满堂村大围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10800平方米。此外,位于深圳龙岗的“大万世居”,“鹤湖新居”都是广东地区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

客家围龙屋尤为讲究风水。近代,还出现了传统民居布局而门面装修西式的中西合壁的客家侨乡民居。各式各样的客家民居,形成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观。

客家菜称“东江菜”。口味偏于“浓重”,主料突出用肉类而少用水产,其特色是“咸、肥、香”,重实惠,多吃熟食,喜吃干腌菜。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客家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有很大关系。

客家菜以砂锅菜见长,造型古朴,保留较多的古代中原烹调法。传统菜式有盐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酒鸡、肉圆以及各色酿菜,此外,客家人特爱吃狗肉。

客家风味小食以土产的大米、豆类、地瓜、芋等加工制成,将大米碾成粉或磨成浆后,或搅或蒸或煮或烤或炸等不同方法制作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食品尤具特色

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主要流传于梅县、兴宁、五华、紫金、博罗等客家人聚居地。题材广泛,意境含蓄,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生动通俗,讲究押韵。客家山歌曲调丰富,大致有号子山歌、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客家山歌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因而使本来简单的旋律变得回环曲折、委婉动听。而且因为在山地唱歌,旋律高亢、悠长,节奏自由。多姿多彩的客家山歌构成了中国民歌艺术的一大特色。

汉剧是客家地区流传较广的地方剧种,有源于湖北汉剧、徽班、秦戏班底,

湖南祁阳戏各说。客家汉剧传统剧目据称有800多个,完整剧本有300多个,唱、做、念、打(舞)表演艺术丰富,武打戏还把南派武功融于其中。角色行当分为生、旦、丑、公、婆、乌净、红净七行,唱腔音乐有二簧、西皮、大板等各种声腔,成为广东地方一大剧种。

客家地方戏剧还有采茶戏和花朝戏,都是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客家民间舞蹈品种繁多,多数为风俗道具舞,较为著名的有船灯、鲤鱼灯、采茶扑蝶、席狮舞、杯花舞等。

客家人豪放、乐天,还有尚武的风气,尚武的风气在当代渐演变为各项群众性体育活动,梅县就有“足球之乡”的誉称。

客家民系中的女性,是中国女性中的骄傲。在旧社会的客家妇女也较少缠足,他们承担着田间和家庭的一切重活,富家女子也照样参加劳作。这与潮汕地区的妇女负责在家烹饪、做针线,男人干重活成为鲜明对比。客家妇女这种辛勤劳作的美德受到中外研究者们的赞扬。英国人欧德里在所著《客家人种志略》中曾赞扬地说“客家妇女是中国最优秀的劳动妇女的典型”。但在旧社会客家妇女在家族中地位卑微,这种状况在建国后才得到改变。

三大民系在自身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因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和民俗礼仪的不尽相同,曾相互发生过许多恩恩怨怨冲突之事。此外,各个民系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历史人物和当代人物。由于篇幅所限,在此无法一一列出,容当日后另外撰文补述。

总而言之,本文只能说是一篇资料性的文章。主要是对前人现有研究成果的搜集整理。对于三大民系的历史发展渊源和人文文化精神特点只作了一些肤浅性的阐述。如果读者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能对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的省情有所了解,我们撰写本文的目的就达到了。

潘喜良: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画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民进南山总支副主任.

李联春:深圳大学文学院教师,副教授,民进南山总支委员,深大二支部主任.丁蜀还: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师,讲师民进深大一支部主任.

张岩鑫: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境艺术系教师,讲师民进深大一支部副主任.

2006.9.15

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

2008年外国语学院新闻信息综述 * 元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评论》主编盛宁教授来院为青年教师及研究生做了题为“文学批评与文学能力”的讲座。讲座围绕“什么是文学”,“文学批评的内容和任务是什么”,以及“如何培养文学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英文) * 元月11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二届西方语言哲学研讨会暨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隆重开幕。外语学院隋然教授当选为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副会长。隋然教授做了题为“俄罗斯语言哲学的形成与发展评述”的大会特邀学术报告,并主持了大会特邀学术报告会。我校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杜桂枝等8名教师和博士生也应邀参加了会议。(学院、俄语系) * 元月17日下午,学院召开了2007年度工作总结大会。院长封一函全面总结了一年来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的成绩,同时也对当前学院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作了分析。科研副院长隋然、教学副院长赵秦岭、党委副书记常建勇、行政副院长龚淑英分别宣布了教师获奖名单,总结了科研、教学、学生工作和管理工作方面的主要成绩。党委书记刘华就学院的建设发展问题讲了话,并表彰了一批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和职员。(学院) * 元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2007年度全国28所普通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结论(教高司函【2008】14号,我校英语专业被确定为优秀。(学院) *元月,法语系黄晞耘老师翻译的法国当代著名学者于丽娅·克里斯特娃的学术著作《反抗的未来》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法语) * 3月6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陆建德教授为外语学院师生做了题为“文学中的历史背景”的讲座。此次讲座正式启动了外语学院新学期为本科开设的系列学术讲座,讲座由教学副院长赵秦岭主持。(学院) * 3月20日下午,外院举办本科教学质量专题报告会,教务处处长王德胜教授受邀为全体外院教师做了题为《找准抓手、强化建设、有效提升--关于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几个问题》的精彩报告。随后,作为2门校级优秀课程的建设负责人,英语教育系主任邱耀德老师介绍了他的课程建设团队在课程建设中的经验,为教师们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学院) * 3月20日,外语学院新一届工会换届选举进行了投票表决,根据选举结果,院党委讨论通过常建勇、成亚君、帅鸣、徐壮垣、陶莹、关晶辉、李茂贵当选为新一届工会委员。21日上午,新当选的工会委员进行了工作分工。主席:常建勇;副主席:成亚君、帅鸣;宣传委员:徐壮垣;女工委员:陶莹;文体委员:关晶辉;福利委员:李茂贵。(学院) *3月25日,法国国家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法国教育部汉语总督学白乐桑先生来院做了题为《中文教学的崛起》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外语学院党委书记兼法语系主任刘华老师主持,法语系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积极参加。(法语) * 3月,法语系李军老师参加了在广外举行的“中法跨文化研讨会”,并做了题为《中法经贸合作弱项分析》的专题发言。(法语) * 据国家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知网”,外国语学院日语系2007年硕士毕业生四元吾朗的学位论文----《中日法令用语比较研究》入选“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四元吾朗是来自日本海上保安大学的留学生,师从外语学院李均洋教授,难能可贵的是,论文是用中文写成。(日语)

浅议高考历史小优秀论文解题技巧

浅议高考历史小论文解题技巧-教师教育论文 浅议高考历史小论文解题技巧 2011年至2014年,在江苏历史高考试卷中,连续4年出现历史小论文题。2012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的历史小论文试题还被收入2014年江苏高考历史说明“典题示例”。小论文题成了历史高考的“时尚”,这种题型设计旨在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综合分析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是一个较好的尝试,符合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因此预测,2015年的高考试卷中还会继续保持此种题型。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历史小论文题不管分值还是字数要求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且能力要求不断提升,从论证材料中的论点到给定主题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围绕主题多角度论证,而江苏考生小论文得分普遍偏低。因此,要想在历史考试中有所突破,奋斗在一线的教师应该重视对小论文题型的指导。 一、了解历史小论文题型 在2011年至2014年江苏历史高考试卷和各地模拟试卷中,考察的小论文主要有两种题型。 1.史论型:要求考生论证说明某一历史观点。 如:(2011江苏卷)22.(13分)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略)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对于史论型历史小论文,要深入分析其观点的实质和内涵,作出正确判断。 2.史料型:要求考生从给出的史料中提炼出文章的主题,自拟题目,撰写论文。 如:(2013江苏省南泰扬宿高三历史二模)(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1763年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拥有显著地位。1763年时,欧洲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还远远不是世界的主人。然而,到1914年时,欧洲诸强国已并吞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关于这三大革命,它们并不是平行或独立地进行的。它们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从而使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欧化、非洲的分割及对亚洲和大洋洲的支配成为可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00字左右。) 对于史料型历史小论文,要全面准确理解背景材料,从材料中领悟历史信息和内在含义。审视材料,从历史发展的宏观特征中把握主题。 二、历史小论文写作存在问题 从2011年江苏卷考生的答题情况看,22题第三问分值为6分,均分为1.60,

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

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 第一条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撰写要求 一、封面(样张见第16页) 按本手册规定的格式打印,采用蓝色条纹纸。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主标题不宜超过20字;必要时可以设副标题。 二、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是设计(论文)开始时指导教师签发的文本。 三、中英文设计总说明(或论文摘要)(样张见第18、19页) 1、设计总说明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以500字左右为宜,并译成英文。 2、论文摘要应能概括研究题目的内容和主要观点,中文摘要在400字左右,并译成英文。 3、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四、目录(样张见第20页)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及页码应与正文中的一致。 五、正文(样张见第22页)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正文主体及结论,其内容分别如下: 1、绪论应说明本题目的目的、意义、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题目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题目的指导思想;阐述本题目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2、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题目中的应用,题目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性质,一般仅涉及上述一部分内容。 3、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归纳和综合,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题目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 六、参考文献(样张见第26页)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应按规范列出正文中以标注形式引用或参考的有关著作和论文。一篇论著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序号以第一次出现的位臵为准。 七、致谢(样张见第27页)

国际经济合作实务论文

我国工程承包企业如何应对国际工程承包的发展趋势和状况 摘要:随着国际投资的不断增加、投资主体结构的变化、承包商经营管理大型项目能力的不断提高,经营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包的单项工程正在朝着大型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而国际工程承包作为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实力情况,而我国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如何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与企业实力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趋势工程承包问题现状风险对策 国际工程承包历来被认为是一项“风险事业”。因其工期一般较长,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况且国际形势总在时刻变化着,一个工程承包企业要想在世界市场上长期生存下去,必须要看清国际工程承包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趋势,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未雨绸缪,提高企业的实力,使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一、国际市场上工程承包的发展趋势 (1)承包的规模越来越大,国际工程承包产业分工体系深化。发展中国家承包商不断进入国际市场,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承包商及双边和多边金融机构都认为最低价中标的竞争模式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正呼吁建立一个透明、高效的投标程序,确保只有那些证明自己有能力完成项目的承包商才能通过资格预审,而欧美日等国的大型承包商在技术专利、融资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在技术和资源密集型项目上已形成相对垄断。有些承包商已经开始想开发商的角色转变,这使得产业分工体系进一步深化。 (2)对于参与者的技术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使用,科技含量已经成为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一个重要的也是主要的衡量标准。有专家预测,在未来几年国际服务贸易标准化将成为对工程承包商的服务标准的新要求。 (3)与可持续发展相对应的绿色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如何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注重“以人为本”和保护环境,将绿色工程的原则融入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已经成为工程建设领域一个新的潮流。同时,全球最主要的业主和承包商都认为工程现场零事故是可以实现的,并在安全保护方面投入巨资,使得事故率大大下降。 (4)承包商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国际承包商的角色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是服务的提供者,同时也是项目的投资者和资本的运营者,尤其是在很多大

广东三大民系概念

【摘要】民系,是著名历史学家罗香林先生创立的描述亚文化群体的概念。人们习惯于把广东汉族居民分为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本文对三大民系的概念逐一作出界定,并指出广府、客家、潮汕都不是种族概念,而是文化概念,三大民系作为特定族群存在和繁衍的缘由,并不在于自然意义上的血统的纯洁性,而是植根于方言、民俗等方面的文化基础,除此之外,还从方言特征和民性特征两方面着手分别分析了三大民系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民系广府客家潮汕 广东,背靠巍峨南岭,南临浩瀚南海,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横亘北部的南岭山地,不仅是一条自然地带分界线,也是一条文化类型分界线。孕育、发生、成长于这条界线以南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广东文化或岭南文化,经过两千余年的开发,在土著南越文化的基础上,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博采其他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之精华,经过长期的整合、融合、创新、升华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区域文化体系。 广东独特的文化体系塑造的其独特文化个性,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研究成果也不少,例如《说是说非广东人》(叶曙明、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人是天下的眼》(王国梁、团结出版社)、《其实你不懂广东人》(雷铎、广东经济出版社)等等,都从不同角度探讨广东岭南文化或广东人的民性。不过人们所谈论或理解的“广东人”指的往往只是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广府人,而且人们一般观念上的广东文化标签—粤语、粤剧、茶楼文化、年宵花市等等,其实也是意指广府文化。熟知广东的人都知道,广东人又分为三支,在粤东还分布着与“正宗广东人”的广府人泾渭分明客家人和潮汕人。 广府、客家、潮汕就是所谓的广东三大民系。 广东的民系文化是全国最具特色的民系文化。全国八大民系,广东独占其三,分别是广府、客家和潮汕(闽南民系的分支)三大民系。 广府语言 例如:客车-巴士;出租车-的士;球-波;衬衣-T 恤衫; 聚会-派对;胶卷-菲林;小商店-士多;小费-贴士;票-飞等等这种现象其他方言中也有,但都远不如粤语突出。其实这正是粤语的一贯作风,自古有之。它原本就是中原汉语、当地土话、少数民族语言和外国语的“杂交品种”。直到现在,粤语中还有不少当年“百越杂处”的痕迹比如“这”说成“呢”,就和壮、侗、傣、黎、布依语相同或近似又如细想叫捻,抓住叫揿,一团叫一旧,便是壮语。乜、拧等字都念阴调,也和壮语相似;修饰词放在被修饰词后面,比如客人叫人客,干菜叫菜干,公鸡叫鸡公,牯牛叫牛牯,更是壮语的构词特征。汉语和壮语虽然都属汉藏语系,但毕竟不是同一个语族,粤语却能将它们融为一体。这种融会贯通、大而化之的神通,正是粤语和粤语文化的特征。[11]

高中历史论文:2010年高考历史解题大全:历史分析“公式” 答题模式

2010年高考历史解题大全:历史分析“公式” 答题模式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2010年高考历史解题大全:高考历史答题思路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广东工业大学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

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名称金山谷A区(方案)结构设计 (跨度方案:A ) 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2010级1班 姓名 学号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与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 进行住宅楼(11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结构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整体建筑结构设计的能力。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考已学过的课本及有关资料,遵照国家设计规范要求和规定,选择合理的结构方案和设计方法,按进度独立完成结构计算,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具体内容包括:结构方案和初选截面尺寸;楼板结构设计;结构计算简图及刚度参数计算;荷载计算及结构位移验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分析;荷载效应及内力组合;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基础设计;结构施工图的绘制;计算机辅助设计。 2、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 ⑴、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计算书应包括统一格式的封面、中外文设计总说明、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并应与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工程图纸、软盘等一同放入填写好的资料袋内上交。 ⑵中外文设计总说明简要介绍设计任务、设计标准、主要技术资料、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设计成果等,中文字数以800字左右为宜,并翻译成英文。 ⑶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⑷正文的写作应符合《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的要求。内容要有系统地编排,字体要端正,表示要清楚,计算步骤明确,计算公式和数据来源应有依据,并应附有与设计有关的插图和说明,算书用黑墨水手写,计算书的插可以用铅笔画图。。

国际经济合作理论总结

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依据 一、生产要素理论 1.生产理论 生产者理论研究生产者(即厂商)的行为,而生产者的行为就是如何利用自己有限的资源去实现利润的最大。按照经济学的观点,生产就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造产品的行为,在生产中要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并生产出产晶,所以,生产也就是把投入变成产出的过程。 2.生产要素理论 生产要素(Factor)是生产的基本元素,即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资源。劳动、资本、土地都参加了生产过程,三者是一切时代生产的三个要素。马歇尔认为除了以上三个要素外,还有一个要素参加了生产过程,这就是企业家才能。到马歇尔为止,形成了经济学中比较成为定论的“四要素论”。现代经济学家根据经社 会发展的现实,又增加了技术要素、管理要素和经济信息要素。 3.生产要素的移动与配置 当所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后,从质上看,它们表现为可以生产不同的产品;从量上看,它们意味着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即等量要素投入的不等量产出,或不等量投入的等量产出。因此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本身的特殊性和它们不同组合所产生的特殊性,产生了产品的国际差异性和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必要性。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是改变原有的生产要素的配置而实现一种新的配置,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新的配置是一种优化的配置 二、经济一体化理论 1.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经济一体化包括两层含义,从广义或者说从宏观层次上看,世界各国经济彼此开放,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是世界经济一化,但这只是一种趋势。从具体的经济联系与交往方式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形成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目标,而目标则是运动过程的结果。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表现形式有: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经济同盟、共同市场等。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 通过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区域内生产要素实现最佳组合和优化配置,促进了区域内经济贸易的发展。 三、“两缺口模型”理论 “两缺口模型”分析来自于宏观经济学,说明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国内存在着投资储蓄差,有投资不足,存在投资缺口;对外存在着进出口差,有外汇不足,存在外汇缺口。这时,国家可以考虑引进外资以弥补国内投资不足,待国内投资不足得到补充后,生产发展了,能够增加出口,从而又弥补了外汇的不足,最后使投资和外汇两个缺口都得到弥补。 四、国际经济合作规律 经济竞争、经济矛盾、经济协调、经济合作是国际经济合作的规律,简称为国际经济合作的“4C规律”。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竞争会发生摩擦、冲突,甚至对立,这些都是经济矛盾的表现形式。有矛盾就需要协调与解决。协调包含着调控、调节、调解、协商等多重意义。协调是推动合理竞争、缓解矛盾冲突的良好机制,通过协调缓和矛盾就产生了合作。 国际投资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的奠基人是美国经济学家海默(S.Hymer)。1960年,“垄断优势”最初由他在其博士论文《国内公司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首先提出,以垄断优势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行为,

广东三大民系

论文全文: 广东省的居民主要由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的人民,外加黎、苗、瑶、壮、回、满、畲、京等多个世居于广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组成。其中三大民系的人民是广东居民的主体。 一.三大民系的分布 广府民系: 主要分布在广州,番禺,南海,佛山,东莞及以南以西的广大地区(包括中山,江门,珠海,肇庆,云浮,阳江,茂名,湛江等地区)潮汕民系: 主要分布在汕头,潮州,揭阳,普宁,汕尾等地区 客家民系: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惠州,韶关,清远,深圳龙岗等地区。二.三大民系的特点: 1. 广府民系: 历史文化特征: 广府人主要由中原地区自秦以来的早期移民与古越族杂处同化而成。其民系文化特征以珠江三角洲人民的表现最为突出,既有古南越的遗传,又受中原汉文化的哺育,更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经济因素影响,因此具有多元化的层次和构成因素。 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南征越族之际,珠江流域就开始得到开发,中原文化逐步进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广东地域有建立起地域性的南汉政权. 经济开始自成一体的发展。两宋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开发更是初具规模。到了明代,珠江三角洲成为当时岭南地域著名的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顺德、南海、中山、番禺等地基塘农业驰名于世。清代以来, 珠江三角洲的近代工业新兴产业更是发达。广州这座广府文化的中心城市,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广府人民在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特征,给人们以多层次的、立体的和丰富的感受,使广府文化在广东各民系文化中占有优越的地位。其文化精神特征有如下表现: 一.在三大民系中最具开放性,比较易于接受外来新事物。广府民系的人们视野较为宽广,思路较为开阔,善于吸收、摹仿和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并将传统文化与之相互融合。 二.具有较强的商品意识和价值观念,精明能干,善于计算的素质和敢于探索和尝试的精神。正是广府民系人民善于经商和敢于探索的精神创造了 珠江三角洲地区多元化的农工商经济 三.具有较强的投机性、市侩性, 民系中的内部凝聚力相对较弱。清代以来,以广府人为主干的“广帮商人”驰名全国。因商业活动的长期熏陶导致广 府民系的人们更注重经济上的利益关系,商业利益的意识往往制约着人 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 四.具有较为浓厚的宿命观。穗港澳地区的广府民系居民普遍存在迷信命

和翻译界顶尖人物仲伟合对话

翻译界顶级人物对话-曾文雄教授对话仲伟合教授 从《疯狂英语教师版》上看到由广东商学院的教授曾文雄教授采访广外仲伟合教授的文章,真的很精彩,两位翻译学领域的顶尖级人物对话,感觉就是不一样。 作者曾文雄教授简介: 曾文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四批培养对象,文学硕士,翻译学在职博士生和国内高级访问学者,为中文核心期刊《英语辅导教师版》特约编辑,广州市涉外应用外语学会会员,广东省翻译协会、中国翻译协会与中国语用学研究会会员,研究领域为翻译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旁涉跨文化语言学与语言哲学。出版第一部从综观和微观探索翻译研究的语用学途径的著作《语用学翻译研究》,主持或参与省、厅级和校级科研项目5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外语学刊》、《外语教学》、《外语研究》、《中国科技翻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外语电化教学》、《社会科学家》、《安徽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90篇,多篇文章被《高等学校学报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华翻译文摘》、《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五十年回眸》等转摘,在《英语周报》、《英语辅导》大学版发表文章50篇,有多篇论文获全国性研讨会、省厅级科研教学成果奖。 以下文章来自《疯狂英语教师版》: 人物简介: 仲伟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教授、翻译学硕士生导师。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人事部)、全国外语翻译等级证书考试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际英语教师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英汉语对比研究会会员、广州翻译协会、广州科技翻译协会副理事长、广州外事翻译协会副会长;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常委、副主席、广东省留学回国青年创业促进会常务理事;英国西敏斯特大学语言学院、广东省人文社科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2004 年获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 年获第七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等。 发挥学科优势,造就特色人才 带着翻译学科建设与发展、翻译人才培养等问题,我们采访了全国同声传译专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仲伟合。仲院长幽默自信、随和从容,语言极度流畅,讲话耐人寻味。 问:广外高级翻译学院的学科建设与翻译人才培养有何优势与特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全国最早培养翻译与口译人才的外国语学院之一,继北外、上外之后,于2005年5月正式成立了高级翻译学院,肩负着全国翻译与口译人才培养的重任。仲院长介绍说,中国翻译人才培训有上百年的历史,但翻译作为一门专业化或职业化的外语教育是近代才出现的,而中国专业化翻译人才培养的院校只有三个院校,此外,大约有二十多个院校成立翻译系或开设了翻译方向专业,从事研究生、本科层次的教育。外语教学在中国经历了从一门选修课到核心课程转化的过程,英语加上专业方向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外语教育的其中一个终端就是外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广外建校40多年来,为翻译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97年成立了中国大陆第一个翻译系,与英国语言文化委员会合作开展高级口笔译人员培训项目,成为全国第一所在本科层次上从专业化方向开展口译应用型人才培训的高校。经过8年的发展,翻译系在翻译教学、翻译理论、翻译学与翻译研究以及翻译学科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学校考虑到学科的发展,把翻译学科作为学校新的增长点,把翻

20112018高考历史全国卷41题小论文汇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 图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1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2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国际经济合作课程论文设计

光明集团跨国并购案例分析及经验启示 ——以并购Synlait Milk为例 一、引言 跨国并购是企业迅速扩、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全球经历了五次跨国并购的浪潮。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跨国并购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实施其国际化战略的主要手段。以强化市场地位、获得资源、提高效率、寻求战略性资产等为目的的跨国并购已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化的高度体现,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并购方式作为进入全球其他市场、扩大竞争优势的一种主要战略。 由于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我国在跨国并购方面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国企业才逐渐开始海外并购。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掀起了海外并购的巨大浪潮,其并购的规模和数额均创下了历史新高。然而,不可否认,中国并购在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功经验的指导,在并购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结果导致失败的案例层出不穷。2009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的失败率为全球最高,高达12%,相比之下,美国和英国海外收购的失败率仅为2%和1%。 例如,“光明”作为新中国第一民族食品品牌,在7次海外并购中,有3次成功。其中,光明集团成功并购Synlait Milk,是中国乳制品企业首次实现海外并购,标志着中国乳业向高端市场发展迈出了第一步,这对其他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非常具有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将对光明集团并购Synlait Milk成功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经验教训,对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以提高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 二、跨国并购的概述 跨国并购(Cross-border Mergers & Acquisitions)的概念是由企业并购概念引申扩展而来的。但是,跨国并购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及其在国际间的经济活动,因而它的涵及其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与一般的企业并购完全不同。从经济发展的企业进程上看,跨国并购又是在企业国并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企业并购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跨国延伸。[1]跨国并购的基本含义是: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形式和支付手段,把另

广东省博物馆观后感(最新版)

广东省博物馆观后感 广东省博物馆观后感 广东省博物馆观后感篇一《观广东省博物馆有感》法学 08(3)班0802016100观广东省博物馆有感今天是 2016 年 12 月 19 日,寒流过后,天气晴朗,很适合户外活动,我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跟着法学院党支部和班集体一起去参观省博物馆,了解学习我们广东独有的岭南文化的同时也随便放松一下六级考试后的心情,就暂且把其当做是一次愉快的集体旅游活动吧。省博物馆新馆址位于举办今次亚运会的海心沙,在宽阔的广场上还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亚运会举办后的情景,绿树红花,环境优美,博物馆左手边便是著名的“小蛮腰”。博物馆西面是广州歌剧院和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北与广州图书馆新馆相邻,南濒秀丽的珠江,隔江与海心沙旅游公园相望,所处位置十分具有人文气息。新馆建筑结构新颖,设计独特,总体来说呈现长方体,墙面用的是凝重的墨灰色,在白天里给人一种古朴、冷静、沉稳、久远的感觉,就像经久不衰的历史一样。外墙上随处可见霓虹的装饰,虽然在早晨显得不那么的明显,不过我可以想像其在晚上将会展现如何的一种光彩,因为有霓虹的映衬必定会使得黑色的博物馆不至于隐退于黑夜之中,它依然散发着自己应有的活力,就像我们广东文化一样,不会因为黑夜而失去其本身应有的光华。馆内的设计宽广而大方,预示着包容与海纳百川,色泽依然选择有色凝重、悠久的朱红色木质颜色,也像历史一样庄重而沉稳。馆内常设展览分为三篇——艺术篇、历史篇、自然篇。艺术篇又分为一、《翰墨流芳:宋元绘画与历代书法展览》二、《土火之艺——馆藏历代陶瓷展览》三、《紫石凝英――馆藏端砚精品展览》四、《漆木精华——潮州木雕艺术展览》历史篇又分为一、《广东历史文化陈列》第一篇“南粤源流”第二篇“扬帆世界”第三篇“继往开来”第四篇“粤海烽火”自然篇又分为一、《自然资源展览》第一篇“我们的家园——地质地貌馆”第二篇“我们的宝藏——矿产资源馆”第三篇“石之精灵——宝石馆”第四篇“岭南本草——中草药馆”第六篇“陆生的动物居民们——陆生野生动物

广外本科毕业设计

题目程序在线评测系统 题目程序在线评测系统 姓名 学号 所在学院 年级专业 指导教师** 职称讲师 完成时间2011 年月日

综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评语: 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答辩小组意见: 评定成绩: 答辩小组长签名:日期:

程序在线评测系统 ——后台评测模块 摘要: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是一项旨在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年度竞赛。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已经发展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计算机竞赛。随着其发展,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这项竞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程序在线评测系统也应运而生。在这个平台中,用户只需要提交他们的代码,系统就可以自动地为其程序做出相应的评测,并且返回相应的评测结果。通过这个平台,用户不但可以巩固学科知识,也可以大大提高代码的实践能力。 后台评测模块主要负责对用户提交的源程序进行编译,运行,得到是评测结果再反馈给用户。 关键词:在线评测,程序设计,ACM

Online Judge System ——Background Judge Module Cheng Jin Yu School of Informatics Abstract: ACM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 is an annual competition that aims at showing their abilitities of innovation, teamwork, programming under pressure, analys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Through more than 30 years’ development, it has become the most influential computing contest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been taken more seriously by many higher eductio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o there comes th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Online Judge. System which can provide great convenience for programming lovers and students. Users only need to submit their code, then the system can automatically make the appropriate evaluation of its procedures, and returns the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results. Wiht this platform, users can not only consolidate the academic knowledge, but also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pratical programming. Background judge module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a user to submit the source code to compile, run, and return the judge result to the user. Key words: Online judge, Programming, ACM

高考历史小论文的真题研究和解题技巧分析

高考历史小论文的真题研究和解题技巧分析 一、如何写好历史小论文? 1、具备历史小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观点):观点应明确、清楚 (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证据要准确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 (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 a.论证过程逻辑要清楚、严密,经得住推敲,做到证据与观点之间的无缝连接。 b.论证过程应有“历史味”,用学科语言,做到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切忌大白话和空发议论,或简单的罗列史实。 2.表述成文: 不能像问答题一样,应以文章的形式来呈现 3.语言精炼: 历史小论文一般都有字数限制,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题意图的基础上,先打草稿或列腹稿再动笔,以保证语言精炼,切中要害。 二、解题技巧 (一)、浏览材料,找关键词,明确观点。很多学生,在提炼观点时没有根据题意,导致跑题而失分,十分可惜。由于题干中的观点并不全面,我们不能完全获悉,因此,就必须要阅读材料,找出关键词。何为“关键词”?那就是材料中的主体或者是围绕的中心,它反映了材料的主要意思和要旨。 一般而言,要把题干中的问题带到材料中去阅读,如2010年中的“历史前提”其实就是讲资本主义有萌芽到发展的条件或者是原因,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是讲西方崛起到底是自身发展的结果还是受外部影响或者是内外相组合的产物。当然,如果材料太长,我们还要学会分层处理,关键词一般应该是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的字眼。找出关键词,明确观点,也就完成了该题的第一步。 (二)、联系知识,罗列论据,安排结构。一般来讲,高考试题中的小论文题的材料不会是生僻冷门的,应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内容,换言之,是我们学生比较有话写之类题目。要不然,就失去了考查的意义,也不利于高考的选拔。

35kV高压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系统设计

广东工业大学 华立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 35kV高压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系统设计 论文题目35kV高压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系统设计 系部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部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11级 4 班 学号 12031104026 学生姓名李星亮 指导老师李升源 起止时间 2014/6/25-2014/7/10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6

题目名称35kV高压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系统设计 学部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部 专业班级11电气4班 姓名李星亮 学号12031104026 一、原始数据 为图示的35kV单侧电源线路1处设计一个三段式电流保护系统。 原始数据:线路1的最大负荷电流为90A;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为n TA=200/5(仅A、C两相安装有电流互感器,B相没有安装);线路2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为1.5s;最大运行方式K1、K2、K3点三相短路的短路电流和最小运行方式K1、K2、K3点两相短路的短路电流见下表: 二、应完成的工作 1 绘制35kV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原理图和展开图。 2 根据给定的原始数据,计算各段电流保护的一、二次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限。 3 选择设备,并以表格的形式列出设备清单。 4 进行成本核算。 四、论文提纲 1 引言 2 设计的原始数据 3 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3.1 原理接线图和展开图 3.2 工作原理 4 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限计算

4.1 电流Ⅰ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限的计算 4.2 电流Ⅱ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限的计算 4.3 电流Ⅲ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限的计算 5 设备选择 6 成本核算 7 结束语 五、课程设计文档装订顺序 1 封面 2 任务书 3 论文 注意:(1)不要把附录中的“论文格式范文”装订在里面。 (2)任务书和论文分别编页码;封面不编页码。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2正文

通过国际技术贸易实现技术溢出效应 一、引言 通常,开放经济中一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依靠本国的研究与开发进行自主技术创新;二是吸收各种可能的国际技术溢出带来的技术进步。当今世界,发达国家高速的技术进步以及对高科技的占有是和大量的科研投入是密不可分的。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技术与知识要素的稀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通过进口贸易引进先进国家的产品与技术,提高技术溢出的效果,是发展中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得益于工业化国家R&D活动的情况,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与发达国家的进口贸易中获得技术外溢的好处。1976~1998年南北贸易模式中的R&D外溢效应极大地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进步。技术溢出曾被认为是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原因,如今则成为了发展中国家实现“后发优势”的核心。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二、通过国际贸易实现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 (一)对外贸易开放度 通过进口国外先进的中间产品可以提高一国最终产品的技术含量。贸易伙伴国的R&D活动可以产生新的中间产品,当进口这些中间产品时,进口国企业便可以利用其含有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相应的研发成果来提高自身的生产力。此外,国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摸索、了解和吸收国外同行的知识和技术窍门,逐步掌握了生产这些含有先进技术或研发成果的产品,最终使企业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这个“进口商品→学习、吸收先进技术→模仿→二次创新”的过程中,产生出了诸如“干中学”效应、“技术示范与交流”效应等现象,有力地巩固和促进了一国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性提高。国际发展经验表明,贸易开放度越高的国家,国外新技术就

中原移民与岭南三大民系的形成

中原移民与岭南三大民系的形成 从自然地理方面来说,岭南主要指今广东与江西、湖南、广西交界的南岭山脉(越城岭、荫渚岭、都宠岭、骑田岭、大庾岭)以南的南粤地区。 先秦时期古越族人生活在岭南地区,北方五岭阻隔了南越与中原区地的联系,古南越人形成了自己的原始文化。经过10多万年的进化,南越地区一步一步从蒙昧、野蛮向文明社会迈进。到西周时期,南越作为一个族体已基本形成。 古代文献中所见的“仓吾”、“南蛮”、“南瓯”、“越骆”、“南海”等,主要指今天两广境内的古越人。南越族主要分布在珠江流域和韩江流域。商周以来,南越族便与中原及长江流域的吴、越、楚等国有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当时除东南面的通道外,粤北、粤西著名的“湘桂走廊”自古以来就是陆路和水路的南北通道。 《羊城古钞》载“周时,南海有五仙人,衣五色衣,骑五色羊,来集楚亭,各以谷穗一茎六出留与州人,且祝曰:愿此间永无饥荒。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这便是传说中公元前862年(周夷王八年)楚国兴盛起来,楚君(熊渠)派人至广州附近设置“楚亭”,治理和开发岭南。 后人为了纪念仙人和羊,便盖了一座五仙观(今广州市惠福西路),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以后又在越秀公园建立了一座“五羊石雕像”,这座雕像便成为广州城市的象征,后来又在越秀公园南边山腰建了一座“古之楚亭”牌亭以示纪念。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原人民南迁,对岭南三大民系形成、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大规模移民活动则发生在秦统一岭南之后、西晋时期、两宋时期三个阶段。 “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设桂林、南海、象郡三郡。今广东省跨三郡十六县,大部分地区属于秦政治统治范围,南海郡首府设在番禺(今广州市),于是番禺便成为岭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从此南越族人结束了长期以来各自为政、互不统属的局面,岭南地区正式归入中央集权政府的版图。 战争结束,秦军就地留戍落籍,与越人杂居。而伴随秦军到达岭南的,除大批掌握各种技能的“亡人”、“罪人”、“贾人”以外,秦始皇甚至应龙川县令赵佗请求,另外征集一万五千名未婚女子南下“以为士卒衣补”,“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和婚姻问题”。从此中原汉族人民一批又一批南迁。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中原人南迁。秦军进入岭南后,其主要集中在番禺(今广州)为中心的粤中一带,所以中原人与南越人的融合,最先也是在番禺(今广州)一带开始。 这些移民深受中原先进文化熏陶,素质较高,他们带来了铁制农具和牛耕、制作砖瓦等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从而大大加快了中原文化在岭南的传播,促进了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揭开了岭南民族文化发展新篇章。由于古代番禺(今广州)早期移民比较集中的这种历史地位,近代学者便把今天的广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