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卵磷脂结构

大豆卵磷脂结构

大豆卵磷脂是一种常用的磷脂类食品添加剂,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和营养价值。其分子结构主要由甘油、两个脂肪酸基团和一个磷酸甘油酯基团组成。在大豆卵磷脂分子中,脂肪酸基团的链长和不饱和度会显著影响其表面活性和胶束结构。此外,大豆卵磷脂分子中的磷酸甘油酯基团也可以进行化学修饰,以改变其功能和应用性。了解大豆卵磷脂的结构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 -

巧克力的成分

巧克力的成分: 制造黑巧克力的主要材料有两种:可可豆和糖。可能是由于优质巧克力制造商的大肆渲染,现在流行以巧克力中的可可含量来评价巧克力,好像它是影响巧克力成品品质的唯一因素。然而事实上,高含量的可可完全有可能生产出低品质的巧克力。依我看来,大部分可可含量在85%以上的巧克力味道都不好,最佳的可可含量大约在55%-75%之间。最关键的是可可豆的质量。也许最能体现技巧的是,在一定量的多种混合可可豆中加入多少份额的糖。经济因素的考虑也很可能影响到这一比例,因为糖比可可豆便宜10倍,比可可脂便宜20倍以上。 同咖啡一样,可可豆的种类主要有两种。薄壳的克里奥罗(criollo,在西班牙语中意指“本地”)可可豆相当于咖啡豆中的阿拉伯咖啡豆,它代表了产地比较稀少、质地不太坚硬、风味不太浓郁的一类可可豆,其产量最多,占世界总产量的10%。这种可可豆生长在委内瑞拉、加勒比海、印度洋和印度尼西亚。这种小树结着中等大小带深槽的豆荚,随着成熟,槽逐渐消失,变成细点。 厚壳的佛拉斯特罗(forastero)(意指“国外”)可可豆与咖啡豆中的罗拔斯塔(robusta)咖啡豆同类,在非洲和巴西大量种植。同样,它也很结实,风味不足,需要剧烈的焙炒来弥补不足。也正是这种高强度的焙炒使大部分黑巧克力带着一种焦香味。最好的制造商也在他们的产品中混合了一些佛拉斯特罗可可豆,因为它们能赋予巧克力优良的质地和延伸性。但只有克里奥罗可可豆才能提供优质巧克力的酸度、平衡度和复杂度。 一般来说,如果黑巧克力中的可可固形物含量在50%以下,那么它们的品质不会太好。因为这样的产品要么太甜,要么太油腻,而且要用其他的可可脂风味增强剂(一种比较委婉的说法)来替代一部分可可脂含量。为什么要替代可可脂?一些大规模制造商有各种理由,比如延长货价期,提高巧克力的融点。但其中一个理由毫无疑问使出于经济的考虑。因为可可脂被化妆品工业评价为一种独特的脂肪,它的融点正好在人体血液温度以下,使唇膏和其他一些护肤面霜的最好的基料。正是可可脂的这个特性,使它入口即化,赋予巧克力独特的口感。这是其他成分无法完全替代的。如果你品尝一些廉价的巧克力,很可能会有吃多了感到厌烦、太厚太油腻的感觉,这可能使棕榈油、坚果油或其他一些可可脂替代物造成的。可可脂的晶体结构也赋予巧克力与众不同的遇热软化、遇冷硬脆的质地特性,以及它光亮的外观。可可的固形物含量在50%一下的黑巧克力不可避免会变得太甜。米歇尔.肖顿,巴黎的巧克力商人,指出糖对于巧克力就像盐对于其他食物一样,少量的能增加风味,但过多的反而会破坏风味。与蔗糖有关的一个问题,是在不知不觉中,蔗糖已经成为食品加工业的一个部分。糖的营养价值很少,也并不是用来作为甜味剂,在一些食品中,它往往是用来提高总体的口感。 自从考特斯把巧克力饮品带入西班牙宫廷后,香草就一直作为巧克力的一种成分,到现在仍有一些优秀的制造商在使用香草。但自从20世纪初从一些针叶树中发现了乙基香兰素后,大部分制造商豆转而使用这种人工合成的调味剂。 除上述配料外,还有一种成分就是大豆卵磷脂。现在几乎所有巧克力中都含有这种成分。大豆卵磷脂是作为乳化剂和稳定剂在精磨过程中添加进去的。它的主要功能是改善巧克力的质地,保证巧克力的品质。(参考《巧克力鉴赏手册》Chantal Coady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香港万里机构) 巧克力的类型:

卵磷脂的生产

项目五卵磷脂的生产 A背景 卵磷脂属于一种混合物,是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以及卵黄之中的一组黄褐色的油脂性物质,其构成成分包括磷酸、胆碱、脂肪酸、甘油、糖脂、甘油三酸酯以及磷脂。卵磷脂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卵磷脂有时还是纯磷脂酰胆碱的同义词。 1.基本介绍 卵磷脂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然而,真正了解卵磷脂的人却很少。1844年法国人Gohley从蛋黄中发现卵磷脂(蛋黄素),并以希腊文命名为Lecithos(卵磷脂),通用药品名称为Lecithin,也自此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卵磷脂是生命的基础物质,人类生命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它的滋养和保护。卵磷脂存在于每个细胞之中,更多的是集中在脑及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肝、心、肾等重要器官。 2.研究进展 磷脂最早是由Uauquelin于1812年从人脑中发现,Golbley于1844年从蛋黄中分离出来,并于1850年按照希腊文lekithos(蛋黄)命名为Lecithin(卵磷脂)。1861年Topler又从植物种子发现了磷脂的存在。1925年Leven将卵磷脂(磷脂酰胆碱)从其他磷脂中分离出来。

而迄今为止最为丰富的大豆磷脂是在1930年发现的。磷脂和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的最主要成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磷脂研究在生命科学和脑科学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3]。 3.卵磷脂生产工艺 丙酮提取法:是指利用含有卵磷脂的大豆油能够溶于化学溶剂丙酮的原理,在卵磷脂原料中不断的加入丙酮,逐步将大豆油去掉,从而留下卵磷脂。此方法卵磷脂的提取效率较高,工艺成熟,因此成本较低,是大部分卵磷脂产品采用的生产方法,但是因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因此卵磷脂中会有化学溶剂丙酮的残留,并且大豆中天然的植物香味和色素也会被丙酮一同除去,所以产品颜色较白,气味较淡。 B实验 项目原理 卵磷脂可在植物的水化油或动物的脑和蛋黄中提取,尤以蛋黄中含量最高,卵磷脂不溶于极性溶剂,尤其是丙酮,故常以丙酮作为卵磷脂的沉淀剂. 丙酮可除去卵磷脂中的油,脱去多余的水,同时因细胞结构成份的破碎使蛋白质与脂质结合的某些化学键打开,促使某些结合酶释放到溶液中。 在乙醇浓度大于95%前,提取剂的性质和卵磷脂的性质越来越相似,

大豆成分以及卵磷脂

一、功能性食品的概述 (一)功能性食品概念 功能性食品是强调其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的工业化食品。它必须符合下面4条要求: 1.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2.其功能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而且经过科学验证是肯定的。同时,其功能不能取代人体正常的膳食摄入和对各类必需营养素的需要。 3.功能性食品通常是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功能的特定 人群而研制生产的。 4.它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功能性食品有时也称为保健食品。在学术与科研上,叫“功能性食品”更科学些。

(二)功能性食品分类 它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健康消费群(如婴儿、学生和老年人等)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而设计的,旨在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活力和精力,强调其成分能够充分显示身体防御功能和调节生理节律的工业化食品。它分为婴儿日常功能性食品、学生日常功能性食品和老年人日常功能性食品等。 (1)婴儿日常功能性食品:应该完美地符合婴儿迅速生长对各种营养素和微量活性物质的要求,促进婴儿健康生长。(2)学生日常功能性食品:应该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促进大脑以旺盛的精力应付紧张的学习和生活。 (3)老年人日常功能性食品:应该满足以下要求:即足够的蛋白质、足够的膳食纤维、足够的维生素和足够的矿物元素,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钠。 2.特种功能性食品:它着眼于某些特殊消费群的身体状况,强调食品在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方面的调节功能,如减肥功能性食品、提高免疫调节的功能性食品和美容功能性食品等。

(三)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区别 1.药品是用来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功能性食品重在调节机体内环境平衡与生理节律,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以达到保健康复的目的。 2.功能性食品要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在正常摄入范围内不能带来任何毒副作用。而作为药品,则允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存在。 3.功能性食品无需医生的处方,没有剂量的限制,可按机体的正常需要自由摄取。 二、功能性食品发展状况 (一)功能性食品发展历史 中国功能食品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几千年前中国的医药文献中,就记载了与现代功能食品相类似的论述――“医食同源”、“食疗”、“食补”。 国外较早研究的功能性食品是强化食品。20世纪10~20年代,芬克提出了人体必需的“生物胺”(Vitamine),随后被命名为“维生素”(Vitamine)。对于维生素生

黄豆的营养成份

黄豆的营养成分 台湾屏科生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2018年9月16日

黄豆的营养成分 大豆(学名:Glycine max (Linn.) Merr.)通称黄豆。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3小叶;托叶具脉纹,被黄色柔毛;叶柄长2-20厘米;小叶宽卵形,纸质;总状花序短的少花,长的多花;总花梗通常有5-8朵无柄、紧挤的花;苞片披针形,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针形,被伏贴的刚毛;花萼披针形,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状。荚果肥大,稍弯,下垂,黄绿色,密被褐黄色长毛;种子2-5颗,椭圆形、近球形,种皮光滑,有淡绿、黄、褐和黑色等多样。花期6-7月,果期7-9月。 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干黄豆中含高品质的蛋白质约40%,黄豆有“豆中之王”之称1、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一斤黄豆相当于二斤多瘦猪肉,或三斤鸡蛋,或十二斤牛奶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也在豆类中占首位,出油率达20%;此外,还含有维生素A、B、D、E及钙、磷、铁等矿物质。一斤黄豆中含铁质55毫克,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对缺铁性贫血十分有利;一斤黄豆中含磷2855毫克,对大脑神经十分有利。黄豆加工

后的各种豆制品,不但蛋白质含量高,并含有多种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氨基酸,胆固醇含量中豆腐的蛋白质消化率高达95%,为理想的补益食疗之品。黄豆及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已成为风靡世界的健康食品。每100g黄豆含蛋白质36.3g,脂肪13.4g,碳水化合物25g,钙36.7mg,磷57.1mg,铁11mg,胡萝卜素0.4mg,硫胺素0.79mg,核黄素0.25mg,烟酸2.1mg。还含有卵磷脂,大豆皂醇A、B、C、D、E等各种物质。 2、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4、防止血管硬化。黄豆中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大豆中的卵磷脂还具有防止肝脏内积存过多脂肪的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治因肥胖而引起的脂肪肝; 5、通导大便。大豆中含有的可溶性纤维,既可通便,又能降低胆固醇含量; 6、降糖、降脂:大豆中含有一种抑制胰酶的物质,对糖尿病有治疗作用。大豆所含的皂甙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同时,可抑制体重增加; 7、大豆异黄酮是一种结构与雌激素相似,具有雌激素活性的植物性雌激素,能够减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延迟女性细胞衰老、使皮肤保持弹性、养颜、减少骨丢失,促进骨生成、降血脂等。

磷脂化学与提取

磷脂化学与提取 一、磷脂的组成与结构 磷脂可分为两类:鞘磷脂(神经磷脂)和甘油醇磷脂 鞘磷脂也表示神经磷脂,它就是神经酰胺与磷酸轻易相连,然后再与胆碱或胆胺相连 而变成的脂。甘油醇磷脂就是由甘油与磷酸反应分解成的脂。 磷脂典型的化学结构式为: 甘油磷脂 甘油醇磷脂主要有以下几种: 卵磷脂(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s,pc)脑磷脂(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s,pe)肌醇磷脂(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tols,pi)丝 氨酸磷脂(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s,ps)此外除了磷脂酰甘油、二磷脂酰甘油、缩醛磷脂和甲状腺磷脂等。 1、卵磷脂卵磷脂结构式为: 卵磷脂的分子结构特点就是一个脂酰基被磷酸胆碱基所替代,而磷 酸胆碱所连接的碳位z不同又产生α、β两种异构体,其磷酸胆碱基连接在甘油基 的第3碳位上称α-型,连接在第2碳位上则为β-型。自然界存在的卵磷脂为l-α-卵磷脂,即r2-co基处在甘油碳链的左边为l-型。卵磷脂分子中不同碳位上所连接的脂肪酸也不同,α碳位上连接的几乎都是饱和脂肪酸,而β碳位上连接的通常为亚油酸、亚麻酸 和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 卵磷脂广为存有于动植物体内,在动物的脑、精液、肾上腺及细胞中含量尤多。禽类 卵黄中含量最为多样,超过干物质总量的8%~10%。 2、脑磷脂脑磷脂结构式为: 脑磷脂又称氨基乙醇磷脂,其分子结构与卵磷脂相近,只是以氨基乙醇替代了胆碱, 存有α、β两种异构体,与磷相连的羟基为甘油的伯醇基称α型,为甘油的仲醇基则表 示β型。脑磷脂水解后可以获得甘油、脂肪酸、磷酸和乙醇胺。脑磷脂通常与卵磷脂共 同存有于动物脑组织和神经组织中,心、肝及其它非政府也存有原产。脑磷脂在动物脑组 织中含量最多,约占到脑干物质总量的4%~6%。 3、肌醇磷脂肌醇磷脂结构式为:

毛油的组分及其性质

毛油的组分及其性质 来源:中国榨油机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e19054469.html, 在油脂工业中,以压榨法、浸出法或其他方法制取得到的未经精炼的植物油脂,称为粗脂肪,俗称毛油。毛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酸酯,俗称中性油。此外,毛油中还存在多种非甘油三酸酯的成分,这些成分统称为杂质。杂质的种类和含量随制油原料的品种、产地、制油方法、贮藏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根据杂质在油中的分散状态,可将其归纳为悬浮杂质、水分、胶溶性杂质、油溶性杂质等几类。 一、悬浮杂质 靠油脂的粘性、悬浮力或机械搅拌湍动力,能以悬浮状态存在于油脂中的杂质称为悬浮杂质,亦称机械杂质,例如泥沙、饼(粕)碎屑、草杆纤维、铁屑等。这些杂质通常不能被乙醚或石油醚溶解。由于其比重及力学性质与油脂有较大差异,往往采用重力沉降法、离心分离法及过滤法从油脂中分离出来。 二、水分 制油、运输和储藏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水分进入毛油中。水在天然油脂中的溶解度很小,但随着油中游离脂肪酸、磷脂等杂质含量的增加以及温度的升高,水在油中的溶解度亦有所增加。油脂中的水分分为游离状和结合状两种。游离状的水滴与油形成油包水悬浮在油中,再加上磷脂、蛋白质、糖类等胶溶性物质则可形成乳化体系;亲水物亲水基团吸附的水分,使亲水物质膨胀成乳化胶粒存在于油中。

水分含量超过0.1%,油脂透明度就不好;水分的存在还可以使解脂酶活化,分解油脂导致油品酸败。 工业上采用常压或减压干燥的方法进行脱水。常压加热脱水易导致油脂过氧化值增高,减压干燥有利于油脂的储藏稳定性。 三、胶溶性杂质 能与油脂形成胶溶性物质的杂质,称为胶溶性杂质。油脂为连续相,胶溶性杂质为分散相。胶溶性杂质包括磷脂、蛋白质、糖类等。 (一)磷脂 磷脂是磷酸甘油脂的简称,也叫甘油磷脂。植物油料中磷脂的含量随品种、产地、成熟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含蛋白质越丰富的油料,磷脂含量越高。毛油中磷脂的含量还随制油方法的不同而变化。几种毛油中的磷脂含量如表6-1。 表4-1几种毛油的磷脂含量 油品磷脂含量(%)油品磷脂含量(%) 豆油1.1~3.5 芝麻油0.1 玉米胚芽油1~2 菜籽油1.5~2.5 麦胚油0.08~2.0 红花籽油0.48~0.58 棉籽油1.5~1.8 乳脂1.4 米糠油0.4~0.6 牛脂0.07 亚麻籽油0.3 猪油0.05 花生油0.6~1.2 羊脂0.01

磷脂及其健康作用

磷脂及其健康作用 什么是磷脂? 磷脂是一种类脂质,广泛存在于人体所有细胞膜中,对细胞的正常代谢及正常生命活动起着决定的作用,细胞膜上卵磷脂的含量直接影响膜的流动性,蛋白和受体的位置,进而影响酶活性和蛋白质的转运功能,人一生的代谢能力、自愈能力、再生能力及整体生命活力都离不开卵磷脂!因此有人说:“没有磷脂就没有完整的细胞”。 富含磷脂的食物有哪些呢? 大豆、蘑菇、蛋黄、核桃、坚果、鱼子、鸡鸭鱼肉及动物内脏等。人们起初发现磷脂时是在鸡蛋黄里,因此常被称为"卵磷脂"。后来,人们发现大豆是卵磷脂天然的更为丰富更易取得的来源,所以现在无论是工业用作添加剂或人们用作营养品、保健品的卵磷脂,绝大多数都是提取自大豆的大豆磷脂,只是习惯地沿袭了卵磷脂的称呼。 现代人磷脂摄入为什么容易缺乏? 因为很多现代人担心肥胖,有意少吃肉类,特别是肥肉、动物内脏、鸡蛋等;同时现代食品加工精细,精炼油、色拉油等使原本丰富的卵磷脂减少;因为卵磷脂不耐热,超过50摄氏度后活性易丧失,烹饪方式也会影响摄入;而小孩子和老年人因为食物种类选择和消化吸收能力有限更容易摄入不足;学生学习负担重用脑过度,白领生活及职场压力过大,这些都会大量消耗卵磷脂,使需要量增加。 同时,我们都知道,人体由于年龄增加、生活环境恶化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体内大量自由基产生,自由基会直接氧化细胞膜上的磷脂,导致细胞膜结构出现损伤,进而直接影响细胞生理功能。有人

将磷脂PC形象地比喻为”细胞膜的建筑材料”。重视磷脂PC的摄入将对我们诸多身体机能带来正面影响。 了解磷脂大家族 我们常说的磷脂是一个混合物的概念,在这个混合物中包括多种由不同结构和功能构成的磷脂活性成分。其中有: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酸(PA)等。一般人们常说的卵磷脂其实更特指的是磷脂酰胆碱(PC),因其在磷脂功能团中的含量最多,能从很多方面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产品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就成为我们判断卵磷脂产品质量差异的重要标准。 磷脂的健康作用 “新生命的奠基石”磷脂缺乏会影响精子、卵子质量及新生命的形成。羊水中含有丰富的磷脂,其浓度直接影响胎儿脑细胞及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与宫内成长缓慢、出生低体重有关。妈妈产后体内磷脂的大量流失也会与母乳分泌不足、产后子宫康复缓慢、产后肥胖、毛发脱落、皮肤出现皱纹,甚至与产后抑郁等有关。 “高级神经营养素”大脑神经兴奋依靠在神经细胞间往来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运送。有了这种递质,感觉和记忆才得以形成。磷脂是组成神经髓鞘的重要物质,能让信息传递过程更准确,注意力更集中。胎儿脑部发育对磷脂的需要量是其他组织的2~3倍,第七届卵磷脂国际会议明确提出:“怀孕妇女服用适量的卵磷脂,对于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实验证明:学生适量补充卵磷脂后,记忆力比未食用前提高25%。可减缓压力,使学习更轻松。人到

补水保湿的植物

补水保湿的植物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植物都是可以补水保湿的,那么你知道补水保湿的植物有哪些吗?接下来店铺为你分享一下补水保湿的植物,一起来看看吧。 补水保湿的植物 美白保湿植物一芦荟,芦荟相信大家都知道,芦荟可以保湿补水,还可以愈合伤口。我们可以每天用芦荟来擦脸洗脸,就是把芦荟洗净去皮把芦荟汁挤出来,然后搓在脸上,轻轻拍脸,知道皮肤完全吸收以后在用清水洗净就是了。 美白保湿食物二苹果,多吃苹果可以使皮肤变得细腻、光滑、有弹性,苹果还可以减少皱纹的产生,苹果里面还含有许多的矿物质,而这种矿物质可以给肌肤带来大量的营养,苹果不但对护肤效果特别好,而且还可以减肥,因为苹果可以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 美白保湿食物三西红柿,因为西红柿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很好的美白效果,还有就是柠檬里面也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C不但含有丰富的美白效果,还可以预防皱纹的产生,以防衰老。 其实,美白保湿的食物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需要美白的女士们可以不用美白的化妆品,我们可以用以上的方法美白,对我们的皮肤是没有任何伤害的。平时我们就应该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美白效果特别好 纯植物保湿补水护肤品 NO1、Dreamtimes M2梦幻三部曲套装 提到纯天然护肤品,恐怕如今市面上再难找到任何产品可以媲美Dreamtimes的这款明星套装了,dreamtimesM2 梦幻三部曲是公认顶级的纯天然护肤品套装,无论是补水保湿还是美白祛痘都无可挑剔,0.01%的超低过敏率,让敏感肌肤可以绝对放心安全使用,比起那些动则千元的欧美神品来说,dreamtimesM2 梦幻三部曲绝对算得上是性价比之王。

卵磷脂 百舒康

百舒康知识培训 一、百舒康的成分 大豆磷脂大豆油维生素E 磷脂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二十世纪70年代,作为保健品曾风靡于美国和日本,拥有“血管清道夫”、“脑的食物”等众多美誉。日本的营养学教授小堀(KU)博臣,在其所著的《大豆磷脂质》一书中称其为“本世纪最伟大的保健食品。”据统计,在欧美,磷脂在营养保健品中的销量仅次于复合维生素和维生素E而名列第三。在我国,目前国内大豆磷脂产品主要有浓缩磷脂、粉状磷脂、卵磷脂、改性磷脂、高纯度磷脂、脑磷脂、磷脂营养乳、磷脂片剂、卵磷脂胶囊等等。由于磷脂的提取方法不同,所以市面上的磷脂价格也不同,保健效果也不一样。比如,我国60年代以来不断出现磷脂的研究单位,但多数限于单一产品或初级分离阶段。80年代后,我国真正进入磷脂的研究工作,并在磷脂制备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些成果包括浓缩磷脂和粉状磷脂的制取工艺与设备的研究,磷脂在面包速溶乳粉医药化妆品皮革涂料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到了90年代,研究开发工作侧重于大豆磷脂的改性和应用研究,高纯度醇溶卵磷脂的提取工艺研究和磷脂保健食品的开发。 但由于设备、技术等种种原因,我国磷脂的生产及研究

未能形成产品的系列化和规模化效益。虽然成都已建成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卵磷脂的生产装置,但还远远不如国外完善。尤其是德国的生产技术在全世界更胜一筹。 二、百舒康的生产工艺 本品是按照GMP的生产要求,经科学配比,运用低温萃取法提炼,并用德国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进一步提纯精心制造而成。 1、GMP:是英文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良好的作业规范”或是“优良的作业标准”是一种特别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对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它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 2、为什么用低温萃取法? 因为百舒康的成分中含有卵磷脂,卵磷脂在温度超过50度时就丧失它的活性了,不会发挥它的作用了。所以,必须在适当的地位中萃取。 3、为什么是德国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三十年来发展兴起的新技

卵磷脂成分

卵磷脂成分 卵磷脂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它在细胞膜结构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卵磷脂分子由一个磷酸基团、一个甘油基团和两个脂肪酸基团组成。这种分子既有亲水性也有疏水性,因此可以形成细胞膜双层结构,同时还能在细胞内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 卵磷脂的主要作用是构成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包裹,能够区分细胞内部和外部环境,控制物质的通透性和选择性。细胞膜由两层卵磷脂分子组成,磷酸基团向外,脂肪酸基团向内,形成双层结构。这种结构既能够保护细胞内部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又能够让细胞内的物质和外部环境进行交换和传递。 除了构成细胞膜外,卵磷脂还能够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例如,它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在细胞内部进行信号传递和调节;它还能够与胆固醇等分子一起形成脂质体,用于药物传递和治疗;此外,卵磷脂还能够参与血液凝固和免疫应答等生物过程。 卵磷脂的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和合成。在食物中,卵磷脂主要存在于鸡蛋、肝脏、牛奶和大豆中。人体内部也能够通过合成来产生卵磷脂,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肠道中。此外,卵磷脂还可以通过膳食补充或药物治疗来增加人体内的含量。 卵磷脂在人体内的作用和含量都与健康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卵磷脂的摄入可以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同时,它还能

够促进记忆和学习能力的提高,预防老年痴呆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因此,适当补充卵磷脂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综合来看,卵磷脂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不仅构成了细胞膜结构,还在细胞内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适当补充卵磷脂可以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但过量摄入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应该合理搭配食物,适当补充卵磷脂,以维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6、多肽蛋白

第6章多肽蛋白类药物的纳米载药系统 6.1 前言 1982年,美国Lilly公司首先将重组人胰岛素投放市场,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的诞生。基因工程药物是指通过DNA克隆和转化技术获得的工程菌株(主要是大肠杆菌工程菌株和酵母工程菌株)或细胞株生产的医用蛋白或多肽。从上世纪90年代起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各种多肽蛋白类药物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生长因子、生长激素、基因治疗药物、抑制素、调节因子、疫苗和酶类等逐渐被生产出来或上市销售。据统计,2003年在美国基因工程药物的产值已超过200亿美元,其中仅红细胞生成素(EPO)一种产品,年销售值就达24亿美元。此外有370多种生物药物和疫苗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其中20%可能在今后5-10年上市。还有约3000种生物药物处于临床阶段。这些药物中多数是基因工程蛋白多肽类药物。 随着基因重组、蛋白质分离提纯等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蛋白多肽类药物已成为当今药物发展的三大分支之一(另外两大类药物分别是合成药物与天然药物)。但是多肽蛋白类药物通常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很难直接跨过亲脂性的生物膜,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低;其次这类药物在体内易被胃肠道内的酸性物质及蛋白酶水解酶等破坏,且生物半衰期短、因此需要频繁注射给药,给病人带来了许多痛苦与不便。 通过选用适当的聚合物、脂质体、分子凝胶或微乳等载体材料,可以制备获得各种多肽蛋白类药物的纳米载药系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2000年版),通常把粒径介于10-1000nm的粒子称为纳米粒。它又可以分为纳米球及纳米囊两大类。纳米球有一定的基质结构,多肽类药物或吸附在其表面上,或被溶解在基质中。纳米囊由聚合物外壳及惰性的内核组成,多肽类药物通常溶解于内核,但也可同时吸附在聚合物的表面上。由于纳米球及纳米囊的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多肽蛋白类药物直接受到物理的、化学的或酶的降解作用的破坏,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同时由于聚合物的包封作用,使药物可以缓慢释放。此外,由于纳米药物粒径小,分散性高、亲脂性好,具有很强的黏膜吸附性,因此可以延长给药时间,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改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达到缓释给药、靶向给药及非注射给药的各种目的。 与传统剂型相比,多肽蛋白类药物的纳米载药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给药剂量和频率大大下降,患者的顺应性好;(2)缓释时间长,半衰期较短的药物作用时间可延长,体内血药浓度稳定;(3)毒副作用小;(4)具有靶向性;(5)药物稳定性较好。随着新技术、新工艺、

大豆的营养价值研究

大豆的营养价值研究 大豆的营养价值研究 黄豆,与青豆,黑豆统称为大豆。它既可供食用,又可以榨油,由于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只蛋白质一项就比瘦肉多一倍,比鸡蛋多2倍,比牛乳多1倍,故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牛乳“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 一般来讲,豆类的营养价值高于其它植物性食物。而在豆类食物中,大豆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国自古栽培大豆,据说我国种植大豆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大豆主要包括黄豆、青豆和黑豆。目前大豆在全国普遍种植,世界各国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传播出去的,豆腐的制作也是我国的“专利”。我国可以说是大豆种植及利用的“开山鼻祖”。大豆中含有35%的蛋白质;16%的脂肪;34.2%的碳水化合物;15.5%的膳食纤维。此外,大豆中还含有B族维生素、钙、磷、铁、镁等矿物质,以及大豆异黄酮、大豆卵磷脂、大豆固醇等大豆特有的物质,这些营养素及食物成分几千年来一直为我们的营养及健康默默的服务着。在这里,我们为大豆“摇旗呐喊”一下,让大家更加了解大豆及豆制品为我们所做的贡献。 大豆蛋白:量多质优 从蛋白质的角度上说,大豆是唯一能与肉类相媲美的植物性食物。大豆中蛋白质含量是谷类食物的3~4倍,不仅如此,其蛋白质的质量也大大的优于谷类食物。决定食物蛋白质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必需氨基酸含量。大豆蛋白中8种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合理,除蛋氨酸稍低外,其它必需氨基酸组成与鸡蛋蛋白近似。而鸡蛋蛋白质是天然食物中最优质的蛋白质之一,大豆蛋白的品质由此可见一斑了。国内外的一些实验还观察到大豆蛋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大豆蛋白中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高,这两种氨基酸有助于改善血管的功能,在降血压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大豆油:优质植物油 大豆中的脂肪含量为16%左右,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

大豆磷脂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大豆磷脂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廖志勇;王远孝;王恬 【摘要】大豆磷脂是大豆油精制过程中的副产品,因其含有大量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胆碱、肌醇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促进动物生长、调节脂肪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生物学功能,在医药、食品工业及饲料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论文主要综述大豆磷脂的营养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期刊名称】《家畜生态学报》 【年(卷),期】2010(031)004 【总页数】4页(P92-95) 【关键词】大豆磷脂;营养功能;饲料;应用 【作者】廖志勇;王远孝;王恬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1.5 大豆磷脂是大豆油精制过程中的副产物,由多种结构相似、性质相近的组分组成的一种甘油磷酸酯混合物。大豆磷脂的主要成分是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肌醇,以及少量的磷脂酸、糖脂、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E等[1]。大豆磷脂作为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和营养价值,磷脂是动植物体内细胞膜和细胞

器膜骨架构成成分,也是蛋白装配和分泌所必需的成分,在脂类代谢及其他生命活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大豆磷脂在食品、保健品、医药以及饲料行业均广泛应用。人食用磷脂可起到降低血脂、改善脂肪肝症状、健脑益智及延缓衰老等;在动物饲料中添加大豆磷脂,可提高动物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的综合利用能力,改善脂肪在动物机体中的分布,改善肌肉中的脂肪酸的组成、改善胴体品质及风味等[2,3]。 1 大豆磷脂的营养生理功能 1.1 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磷脂是动物细胞膜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双分子层结构维持着机体细胞膜内外物质和信息的传递,并对与膜功能相关的酶的活性进行调节;磷脂也是蛋白装配和分泌所必需的成分之一。磷脂作为膜结构成分和脂质循环运输粒子的表面成分,在心血管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磷脂可以嵌入细胞膜中的胆固醇之中,从而利用膜的液化使生物膜的流动性增强,从而降低血管粥样化的发生率[4]。磷脂酰胆碱是合成脂蛋白的原料,而脂蛋白是脂肪的运转形式,其化学结构上既有亲水性又有亲油性,可将胆固醇乳化为极细的颗粒,这种微细的乳化胆固醇颗粒可透过血管壁而被组织利用,从而降低了血浆中的胆固醇的含量,减少了胆固醇在血管内壁的沉积。大豆磷脂富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能调整细胞中磷脂与胆固醇比例,增加细胞膜中的磷脂的不饱和度,从而改善生物膜的功能。研究表明,在动物机体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日粮中磷脂的缺乏将会导致机体内卵磷脂的合成受到抑制从而影响机体细胞的增殖,导致细胞增殖停滞在G1期[5]。 1.2 调节机体免疫机能 大豆磷脂富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机体必需的营养素,如亚油酸、亚麻油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胆碱、肌醇和VE等。以大豆磷脂脂质体作巨噬细胞功能试验,发现其有明显的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巨噬细胞的对应激性的反应。以大豆磷脂喂食大鼠,发现大豆磷脂可以影响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促进了T淋巴细胞的增

(2021年整理)138磷脂类产品中溶血磷脂的控制

138磷脂类产品中溶血磷脂的控制(推荐完整)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138磷脂类产品中溶血磷脂的控制(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138磷脂类产品中溶血磷脂的控制(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138磷脂类产品中溶血磷脂的控制(推荐完整) 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138磷脂类产品中溶血磷脂的控制(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138磷脂类产品中溶血磷脂的控制(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发布日期 20061113 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 标题磷脂类产品中溶血磷脂的控制 作者张震陈海峰 部门 正文内容审评四部审评八室张震陈海峰 磷脂是一类含有磷酸的脂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动植物体内,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并参与细胞膜对蛋白质的识别和信号传导。机体中主要含有两大类磷脂,甘油磷脂和鞘磷脂。甘油磷脂以甘油为母体结构,一般常见的磷脂类化合物如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PE)、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肌醇(PI)等皆属于甘油磷脂;鞘磷脂以神经鞘氨醇为母体构成。 1、磷脂的结构 从结构上分析,磷脂类化合物一般由具有强极性的亲水性部分和16~22个碳的脂肪酸疏水链构成,脂肪酸主要包括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由于构成磷脂的脂肪酸具有不同的长度和不饱和度,因而磷脂类产品皆为混合物。 磷脂类化合物在药物制剂工业中应用广泛,可作为营养输液剂中的活性成分,也是脂肪乳剂、脂质体等静脉制剂中常用的乳化剂。其中最常用的磷脂为卵磷脂.卵磷脂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蛋黄卵磷脂和大豆卵磷脂(又称大豆磷脂)。卵磷脂的主要成分为磷脂酰胆碱,另外,还含有少量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等成分。蛋黄卵磷脂和大豆卵磷脂的区别在于磷脂结构中脂肪酸的不饱和度不同,大豆磷脂具有更高的不饱和度。 卵磷脂的基本结构如下: 2、溶血磷脂 溶血磷脂是磷脂的降解产物,由于最常用的磷脂类化合物为卵磷脂,因而溶血磷脂一般是指溶血卵磷脂,或称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此外,还有溶血磷脂酰乙醇胺等。 溶血磷脂是磷脂1位或2位酯键水解或酶解产生的单链脂肪酰磷脂衍生物。按磷脂酯键断裂的方式不同,溶血磷脂可分为溶血磷脂2和溶血磷脂1。溶血磷脂是机体内磷脂的正常代谢产物,体内磷脂代谢产生溶血磷脂的过程由磷脂酶A1和磷脂酶A2催化。磷脂酶

磷脂在食品中的应用

卵磷脂作为食用乳化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其主要的应用领域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乳浊液中的应用卵磷脂分子中的亲水极性的和亲油非极性的基团能在两种非互溶的液体交接面共同作用,从而使它们相互混合,生产出油水均匀化的乳浊液;众所周知,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反映乳化剂对某一特定乳浊液的稳定能力;HLB常为1~201表示亲油性最大,HLB值低的乳化剂最适于油包水W/O型乳浊液,HLB高的则是气种很高的水包油O/W型乳化剂;天然卵磷脂的HLB值一般在4左右,改性卵磷脂的HLB为4~12,脱脂粒状卵磷脂的HLB值还要高;因此,天然卵磷脂在制作类似人造黄油、巧克力等产品时,被用作W/O型乳化剂;例如,它用于人造黄油中,可使其中的脂肪具有某种特点,如生产医用人造黄油、高级人造黄油以及商业用人造黄油;改性卵磷脂包括乙酰化、水解化以及羟基化卵磷脂;与天然卵磷脂相比,改性卵磷脂具有较好的亲水能力,在水包油O/W型乳浊液如奶、色拉调味汁、蛋黄酱、冰淇淋以及婴儿配方食品中所起的效果最好;在色拉调味汁中,改性卵磷脂不仅能够阻止胶体脱水收缩和分离,改善产品储藏的稳定性,而且能够使产品具有特定的比重和松散度;卵磷脂单独使用时,它的乳化效果受乳浊液本身粒度所限制;因此,在许多乳浊液中,卵磷脂要同其他稳定剂最常用的是甘油二酸酯一起使用但是采用机械方法如高度剪切或超声波降低粒度后的微粒乳浊液,卵磷脂单独使用就可起到较好的乳化效果,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机械能输入得 越多,则乳化剂使用的量就越少; 2.在糖果中的应用卵磷脂大量地应用于糖果制品中,尤其是巧克力产品中使用的最多;卵磷脂具有再乳化性、防黏结、释放性和黏度调节能力,对糖果产品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可控制黏度、降低发黏及控制结晶;国外常将0.2%~0.3%卵磷脂用于巧克力生产,可以提高巧克力的柔脆性,降低黏性并阻止表面起霜;它还能够降低可可酱以及植物油表面的张力从而降低产品的粘度;在可可酱中,每加入0.1%的卵磷脂,其粘度可降低2%;在糖色、乳脂糖以及勿奇糖中,卵磷脂起乳化用、使产品质地均匀,无粘连现象;在类似雪花软糖及夹心糖果等高糖含量的糖果中,卵磷脂能够阻止糖果在储存期间吸收水分,发生相互粘连现象,还起到风味保护剂以及抗氧化剂的作用,在某些糖果中添加0.5%,能使奶油类糖果防止渗油,改善口感,使硬糖类糖果口感既硬又脆,在加工切块过程中不 黏刀,改善加工条件;在月饼中中,可防止产品干硬; 3.在速溶产品中的应用卵磷脂经常用于速溶化粉状产品中,如在可可粉、早餐饮品、咖啡、代乳品、布丁等制作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卵磷脂以使产品在水相中迅速、彻底地湿润、溶解;这是由于卵磷脂分子的表面活性能够降低粉状产品与液体固液界面的表面张力,从而促进了粉状产品在液相中的分散;在生产中,应根据速溶产品的不同特性选用不同的卵磷脂,如水溶性产品如蛋自粉需要一种低极性的亲油卵磷脂,因在吸水湿润时,它能减缓并控制产品产品的水解速率;表面为油质的产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