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二轮复习中开发和应用

微课在二轮复习中开发和应用
微课在二轮复习中开发和应用

“微课”在二轮复习中的开发和应用

一、解读微课(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案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案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案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案主题相关的教案设计、素材课件、教案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案资源。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案课例、教案课件、教案设计、教案反思等教案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案资源。

微课的组成核心

①教师:在个人电脑上或者手机上录制微课,只需5至10分钟;无需专业摄像设备及摄制团队;内容丰富,可以是课件、试卷、动画或手写内容,在微课堂系统中发布。

②学生:在平板电脑学习微课;丰富的搜索方式,找到希望学习的知识点;自主节奏学习,可以快进、后退、重复播放。

③知识点:以知识点和教案重难点为基本单位,每个微课讲述或者复习一个主题(一个重点内容)。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微课的优点)

(1)教案时间较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案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

(2)教案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集中,主题突出,“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案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案(如教案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案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3)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自己掌控学习,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自习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观看视

频的节奏全由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以停下来仔细思考或做笔记。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4)教案效益大大提高:课堂上初步落实了分层教案,真正实现了一对一教案,教师的一次讲述,将被多次播放和学习,避免了人工重复的解答相同的疑问,大幅提高了教案效率;也可以跨越年级、届别的局限,一个老师可以给数以万计的学生传授课程,一切都通过搜索和播放完成。节省了重复劳动的时间后,教师将有更多时间进行更高层次的教案活动以及增加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和指导。

(5)教案资源将得到有效的积累。教师逐渐积累个人的教案成果,教师团队互相共享资源,所有教师都会越教越轻松;学校整体将持续构建一个宏大而珍贵的知识宝库,名师永不“退休”,年轻老师从中学习前辈的授课功力,快速成长;每一届新的学生也都能“师承”以往的任何一个名师。

三、我们学校实施的“微课”---即“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案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把现在的教案模式完全翻转过来。一是把老师的教案搬出正课外。老师提前录制教案视频发布到网上,上课前一天自习时间让学生观看视频学习。二是把以前学生独自做的作业搬到课堂上,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作业,有疑难时跟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来讨论展示、点评,完成知识吸收与内化。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校总结出了“翻转课堂”的“四步”“二段”“十环节”

四步:是指教师备课的四个步骤,即:课时规划→难点精选→教案设计→微课录制

二段:是指“自学质疑课”和“训练展示课”两种课型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以前的自习课变成了现在的“自学质疑课”。自习课上教师给学生复习时必要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事先设计制作的自学预习学案和微课视频上。学生根据预习学案明确自学复习的目标,根据提示的复习要求,完成预习题并记录疑难。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节奏看视频,有了在线视频和小组讨论,所有学生在上课之前,都能掌握80%以上的自主复习内容,相当于以前自习课加上大约30分钟正课的学习程度。

现在的“训练展示课”则相当于把原先的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都拿到课堂上完成,通过个人练习、小组讨论、展示点评、反思总结,学生的学习内容在小组和教师帮助下得到巩固。通过事先的微课视频讲解重难点和有针对性的解疑答惑,教师就有充分的时间关注学困生,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在线测试数据指明了帮扶目标),从而使一对一教案真正走进了课堂。

十环节: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十个环节。

自学质疑课包括五个环节:目标导学→自学复习→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

训练展示课也包括五个环节:目标导学→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

四、“微课”在二轮复习中的开发和应用

1.实做好学习内容的规划即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承上启下,巩固一轮复习成果,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关系到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解题能力能否得到提升的重要阶段。通过研究根据近几年的山东高考和考试说明,我们打破了原有的复习专题,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为主干,把即将展开的二轮复习大致划分成了十三个专题。专题一、钠、镁、铝及其化合物。专题二、铜及其化合物。专题三、铁及其化合物。专题四、氮及其化合物。专题五、碳、硅及其化合物。专题六、氯、硫及其化合物。专题七、化学中的平衡(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专题八、热化学与盖斯定律。专题九、流程图类型题。专题十、化学计算。专题十一、化学实验。专题十二、有机化学基础。专题十三、高考选择题专项训练(STSE、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反应、物质的组成、变化、性质与分类、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物与材料、有关有机物的性质、水溶液及化学平衡、有关实验的表格题等)。平日我们还可以出一些限时训练,形式完全与高考一致,7个选择题,3个必做题,1个选修题,时间为45分钟。专题复习与考试相结合,共同提高效益。

2.编好自学质疑课和训练展示课

①首先根据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我们老师都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与新课程标准,组内老师集体讨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讨论制定出学习目标。我们的做法就是搜集近几年的高考题,分析高考考查的重点是考什么,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考查,比如说是选择题还是填空题,是表格题还是图像题等,我们要认真分析,在出课时学案时尽量与高考内容一致,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高考考试重点和形式。比如在出铜及其化合物这节学案时,我们出学案的小组先收集关于铜及其化合物近几年的高考题,并把这些知识归类整理,老师们共同讨论制定出较为详细的目标。

通过研究高考题我们发现,对铜及其化合物的考查,有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电解精炼铜及有关铜的电极方程式的书写,二是流程题中关于铜的考查,三是铜和硝酸的反应的相关知识

②第二步我们再讨论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何突破。学案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探究部分,我们根据制定的具体目标把核心内容设计成几个问题来讨论处理,这些问题可以是由浅到深,层层

图1 图2

递进,也可以是几个相对独立的问题,但是在出学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的难易情况,尽量能使知识前挂后连,串联在一起,构成基本的知识框架,也就是说在课堂探究问题的设计上要合理,有讨论的价值。再例如铜及其化合物这节内容,我们通过整合设计了两个问题。

【问题一】高纯铜(纯度可达99.99%)广泛应用于电器工业。

某粗铜样品中含Fe 、Ni 、Ag 、Au 等四种金属杂质,可用电解法进行精炼制得高纯铜。

1.请在下图1中标明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名称

2.已知Ni 的金属活动性介于Fe 和Sn 之间。已知Ni 的金属活动性介于Fe 和Sn 之间。则精炼完成后,在阳极底部的沉积物中可回收到的金属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电解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Cu 2+的浓度。 (变大、不变、变小)

3.图1,两极均该为惰性电极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

(1)向溶液中加入8 g CuO 能使溶液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 ,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_____ mol

(2)向溶液中加入0.1 mol Cu(OH)2能使溶液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 ,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_____ mol

4.若在实验室中完成此实验,可用铅蓄电池做电源。铅蓄电池的电池

总反应式为:PbO 2+Pb+2H 2SO 42PbSO 4+2H 2O 。

在完全放电耗尽PbO 2和Pb 时,若按上图2所示连接进行充电,充电一段时间后,则在A 电极上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电完毕,铅蓄电池的正极是________极(填“A”或“B”)

5.电解完毕后,某兴趣小组欲对电解液中的离子进行分离,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 知相关氢氧化物在不同pH 下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①结合右图分析,相同温度下K sp [Cu(OH)2]、K sp [Ni(OH)2]、K sp [Fe(OH)2]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离过程中,使上述溶液的pH 逐渐增加,则溶液中的Cu 2+、Fe 3+和Fe 2+沉淀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问题二】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大酸”。请就“三大酸”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知道,稀盐酸与铜不反应,但向稀盐酸中

加入22H O 后,则可使铜溶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

某同学未加入氧化剂,而是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

也能使铜很快溶于稀盐酸。请在方格中画出该装置。

2.在一定体积的l8 mol·L -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是0.9mol.则该硫酸的实际体积 ___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 。

有同学提出: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盐,可行吗?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如果可行,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如果不可行,此空可以不填________。

3.将等质量的铜片分别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可能是Cu 2+ 浓度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__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绿色”是溶液中Cu 2+ 与NO 2 共存的结果,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此说法正确与否,简述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及由此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

4.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224,,NO N O 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

体与1.68L

2,

O(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1NaOH溶液至Cu2+ 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_____________mL。

3.在自学质疑课的基础之上,设计好本节的训练展示课学案

在设计训练展示课学案注意一下几点:一是根据预设的训练展示课目标,精心设计定时训练题组。要注重基础,突出重点、难点。二是要针对自学质疑课中生成的难点,及时补充、拓展习题。三是要体现题型多样化,可以设计知识梳理题、思考题、材料分析题、读图识图题等。四是要有合适的训练量。理科要合理增大训练量。要注重规律总结、方法指导,避免就题论题,要讲深、讲透,避免“水过地皮湿”,通过疑难突破,提升学生认知能力。讲解后,要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当组织针对训练或变式训练。

对铜及其化合物的这节设计如下:

【练习1】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Li-Cu0电池总反应为:2Li+ CuO =Li

2

O+Cu,电解质溶液为高氯酸锂有机溶液,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2.Cu

2

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可在碱性溶液中用电解法制取。电解总反应式为:

2Cu+H

2O Cu

2

O +H

2

。阳极反应式为;

Cu

2

O投入稀硫酸中,得到蓝色溶液和红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纳M级铜粉对高氯酸铵的热分解有催化作用。1 mol高氯酸铵分解时除产生2 moI 水蒸气和1 mol氧气外,其它组成元素均形成气态单质。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1mol高氯酸铵分解所产生的气体有__mol。

4.已知:在氯化铜溶液中有如下转化关系:

Cu(H2O)42+(aq)+4Cl-(aq) CuCl42-(aq)+4H2O(1)

蓝色黄色

取氯化铜晶体配制成蓝绿色溶液Y,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够证明CuCl2溶液中有上述转化关系的是(填序号)。

a.将Y稀释,发现溶液呈蓝色

b.在Y中加入CuCl2晶体,溶液变为绿色

c.在Y中加入NaCl固体,溶液变为绿色

d.取Y进行电解,溶液颜色最终消失

电解

5.由CuCl2溶液得到CuCl2晶体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航母螺旋桨主要用铜合金制造。

为分析某铜合金的成分,用酸将其完全溶解后,用NaOH溶液调pH,当pH=3.4时开始出现沉淀,分别在pH为7.0、8.0时过滤沉淀。

结合下图信息推断该合金中除铜外一定含有

【练习2】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_____________;

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________________mol·L-1(K ap[Cu(OH)2]=2.2×10-20)。

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_______________mol·L-1。

5.CuSO4溶液也可用于制备胆矾,其基本操作是_____________ 、过滤、洗涤和干燥6.高温下,炽热的Cu2S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金属铜、氢气和二氧化硫(氢气和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有1molCu2S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4.合理科学的落实好微课设计

一是精选重点难点。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考试说明,科学选择本课时复习的重点、难点。二是针对重点难点设计微课。微课要有主题;微课不是所学全部内容的浓缩,而是重点、难点的深入剖析;微课不是学案问题的答案展示,微课不是课件内容的复述,而是针对重点、难点的讲解(与我们过去的课堂讲解重难点相似,有引入、有情境、有分析);微课要有足够的容量,扩大知识面,拓展学生思维。基于我校高三的实际,高三的学生还没有平板电脑,可以利用教室中的电脑进行“微课”学习,学完后,学生们按照要求进行小组讨论,把小组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存在是疑惑写在学案的制定地方,等第二天训练展示课时,老师有针对性的处理。训练展示课重点是根据学案进行训练,老师指导,和学生共同处理完本节的复习内容。

5.开展“微课”讲评课教案

讲评课是高三二轮复习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课型。学生的能力在复习中能否有效提高,讲评课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微课”讲评课教案一是改变了反馈方式。日常测验可以将选择题放到平台上让学生作答,作答情况及时反馈,教师只需批阅非选择题即可。二是改变了讲评方式。教师可以在讲评课之前根据反馈情况分类讲评,形成微课,并根据错题分组设计针对性训练题目,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根据自己的错题情况选择观看微课并进行针对性训练,而教师可以进行个性化指导。

在“微课’讲评时,要做好归类讲评,可以按考点归类,按能力要求归类,按解题思路方法归类,按高考题型归类,按错题错因归类等,同时错因分析,有知识方面的又有思维、心里方面的。讲评时要讲学生的易错、易混、易模糊点,重在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

讲评后要及时跟踪补偿,做好二次过关。针对学生存在的重点问题,要设置当堂补偿练习,数量不多,质量要高,针对性要强。

6.开展“微课”实验课教案

化学实验不仅仅是化学的重点,更是高考的考点,但是学生往往在实验方面有所欠缺。为此我们可以利用“微课堂很好的展开教案。首先可以用网络平台展示常考的各种仪器,并有

针对性的讲解一种仪器的多种功能和多种仪器的同一用途,归类梳理,举一反三,注意从理解原理、掌握方法、学会分析、注重表达四个方面巩固深化。二是查缺补漏,利用“微课”强化实验教案的薄弱环节及盲点。三是下载或者有针对的做一下演示实验让学生观看,加深学生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

老师们,教案有法,教无定法,复习亦无定法。以上是我校在“微课堂”方面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在此交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我们会非常珍惜您的宝贵意见。谢谢!

绝对官方答案 保证正确!微课程及应用开发

1、在哪里包含show me、explain everything等录屏和旁白软件( )。 A.Windows 7 B.Linux C.Ipad D.个人电脑 标准答案:C 2、什么工具能够非常方便地进行录制屏幕( )。 A.Camtasia Studio B.Flash C.Photoshop D.Visual Studio 标准答案:A 一分钟教授”把微课程称为( )。 A.知识脉冲 B.数据式脉冲 C.脉冲式学习 D.知识碎片 标准答案:A 微课程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于哪一年秋首创的( )。 A.2008年 B.2009年 C.2010年 D.2011年 标准答案:A 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的是( )。 A.威廉?罗杰斯 B.戴维?彭罗斯 C.维纳?皮彭 D.泰勒?罗斯佛 标准答案:B 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PowerPoint主要用来做( )。 A.演示文稿注释、旁白 B.录屏和视频处理

C.动画制作 D.网页制作 标准答案:A 下面不能编辑图片的软件有( )。 A.Photoshop B.Ubantu C.picasa D.美图秀秀 标准答案:C 微课程体系的应用开发最好的方法是( )。 A.教师分工协作,形成开发团队 B.结合自身特点,独立开发 C.学生和教师联合开发 D.提出需求,由公司开发 标准答案:A 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Camtasia Studio 主要用来做( )。 A.图像处理 B.录屏和视频处理 C.动画制作 D.网页制作 标准答案:B 对“课程可以形成微课程体系”的认识( )。 A.微课程体系应有一定的描述和链接关系 B.微课程体系应是碎片化的 C.微课程不需要形成体系 D.以上都不正确 标准答案:A 学生学习微课程实质是微课程的教学环节,因而( )。 A.微课程体系完善之后才能让学生来学习 B.教师必须和学生在一起学习 C.必须有一个微课程的发布平台 D.必须组织学生学习 标准答案:C

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模式研究

《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模式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①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②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③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微课背景: 2013年,微课概念在教育界爆发,得到教育界广大同行的高度认可和一致追捧。同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全国性的微课大赛。这次爆发,不是偶然的,是一次酝酿了很久终于喷薄而出的教学资源建设的一次变革。这次变革,是教育界专家们敢为先行的结果。早在2010年,微课创始人胡铁生老师就已经在佛山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微课大赛。 胡铁生老师界定的微课概念:微课,就是微型视频课程,又名微课程,是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 过去,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基层学校都曾经录制过大量课堂实录、名师课堂等等。但是这种满堂录的录像课,镜头频繁地从埋头学习的学生切换到激情讲课的教师,观看视频的学生无法像视频中的学生一样学习本课讲授的内容,也无法看到教师的完整板书过程、屏幕展示内容,也就是说这些录像对学生学习来说意义并不大。问题的根源在于,录制这些录像的定位模糊不清,展示教师风采、学生活动和教学内容多重目的混杂在一起。我们录了那么多录像课例,竟然没有多少是用于学生学习、服务学生的。这,有违资源建设的初衷,它是教育资源建设理念滞后的产物!微课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孕育出来。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类型,微课在教学工作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微课处于爆发前期。相关的理论建设正在完善充实中,微课资源建设处于刚起步阶段,探索在我校这样一所普通初级中学中进行微课设计制作有如下重要意义和价值: 1、理论认识的意义。可在我校普及微课概念,教师们充分了解资源库建设理论的发展与走向。 2、学生自学的意义。适合于我校学生自学,因为视频时间短,有利于学生保持高度注意力,透彻理解视频中的教学内容。它符合人的注意力集中规律,尤其适合在没有教师督促的情况下学生自学 3、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的意义。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带动一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尤其提高使用屏幕录像软件和视频处理软件方面的能力。能够促成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恰当的使用微课,一批优秀教师掌握微课的设计制作 4、优化资源质量的意义。由于微课的概念不贪多求全,只要求某一微知识内容合理呈现即可。我校教师可集中精力对微课内容浓缩精炼,优化资源质量。 5、资源共享的意义。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既使用其他兄弟学校做得好的微课,也期望我校教师能够为微课发展添砖加瓦,能够有我校的优质微课辐射到其他兄弟学校去。 6、资源库建设上的创新意义。在大数据时代,微课细化到了知识点和具体某一教学环

中小学课题申报:TPACK框架下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TPACK框架下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课题名称:TPACK框架下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关键词:TPACK,微课,开发,应用 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重点课题 学科分类:其他 研究类型:其他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163523604 课题设计论证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外微课开发与应用概述 微课(Micro-lecture)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ern Lowa)的有机化学教授LeRoy A.McGrew 在1993年提出的60秒课程,目的是让非科学专业人士在非正式的场合中也能了解化学纸质,并希望将之运用到其它学科领域。1995年,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 University)的Terence Kee教授提议,让学生对特定主题进行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nute Lecture,简称OML)。而现今热议的微课(Micro-lecture)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提出的。用于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远程教学等,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知识巩固学习。 目前,国外最具影响力的微课资源网站是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及TED-Ed。可汗学院是由莎尔曼?可汗(Salman Khan)于2006年创建的一个非盈利教育组织,现有超过4000个发布于YouTube平台的微课视频。TED-Ed是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大会于2011年在其官方网站上开辟的专门针对教育者的频道。它关注如何将TED演讲应用到中小学教学中,其微课视频发布于YouTube平台,并希望为人们提供“值得分享的课程”。 2.国内微课开发与应用概述 在国内,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2011年率先提出了以微视频

微课开发设计方案word版本

微课开发设计方案 (一)微课资源设计思路 微课的设计总体来说是一个从“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的过程,对一门课进行微课程设计,首先从整体上分析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确定整体的任务和目标后,再搭建微课程的内容设计框架,框架搭设完成后,就需要对框架的每一部分进行教学设计的填充,教学设计完成后,再对该教学设计进行详细的脚本设计,最后再根据脚本设计开发和制作出微课资源,并将微课资源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反馈调整微课资源。设计过程如下图微课资源总体设计图所示。

1)每一个知识单元以主题的形式组织,每个文件夹存放一个知识单元,包括3节微课及其教学设计,每节微课各一个文件夹。 2)每节微课包括教学微视频和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内容分为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包括文字资料、演示文稿、教学课件、教案、练习题、作业等。 PPT中插入或链接的,以及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录像、声音、Flash、word文件等多媒体内容,应与PPT一起提交。建议将多媒体文件存放在与PPT文件共同保存在“教师资源”文件夹中。 教学资源文件夹结构如图所示:

(2)资源准备与交接 1)项目组与任课教师须在课程录制前3天完成教学设计与教学资源的准备,确保课程按计划录制。 2)所有必须提交的教学资源须在课前进行预先演示,保证录课时正常播放。 3)课程录制结束时,将所有教学资料以U盘形式交课程制作人员。U盘加贴标注有课程编码、学科、适用年级、主题名称、授课教师等信息的盘贴。 4)一课时以3个微课为单位提交。 (3)教学设计内容要求 1)教学目标:在考虑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情况等因素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网络传播方式对教学的影响。 2)教学形式:明确教学过程所采用的主要教学形式,如讲授、演示、实验、解题、答疑、活动等。 3)教学过程:写明各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使用的手段(如实物展台、教学课件)对应的PPT页码及拍摄技术要求(如中景、近景、特写)。 4)必备条件:列出教学过程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如学科教具、实验器材、投影、视频展台等。 (二)拍摄脚本撰写策略 教学设计是针对微课的实施,研究“如何教”的问题,即微课教学的过程和手段,任务是进行需求分析、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环境和教学活动。主要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微课教学应用与实践研究报告

微课教学应用与实践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教育趋势应呈多样化,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让学生们进行个性化选择,是现代教育的要求,而“微课”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正是顺应这种发展趋势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学习研究中,首当其冲地进行了一系列课堂改革。在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翻转课堂”、“可汗学院”、“微课”等新鲜的词汇,外来因素的推波助澜,和内在因素的要去尝试的想法结合在一起,有了这个课题的一些原始的想法。在研究过程中,两年来我们课题组有一些研究成果和收获,现将我们的研究过程汇报如下:“微课”是由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时间在6到8分钟左右的微小课程,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解决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微课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这种理解体现了一线教师对这一概念理解的实践性一面,也是微课得到关注和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微课”的提出是近几年的事情,是新兴的教育模式。在学习中,学生呈现的差异是存在的。在课堂上,有的孩子可能会对一些知识点没有弄明白,如果做了微课,让孩子反复观看,他可能会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做的微课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先学,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或者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小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学习效果更好。 在美国,“可汗学院”家喻户晓。萨尔曼·可汗不是从事教育行

业的专家,在给表妹辅导功课的时候,他开发了在网上授课的先例,逐渐发展成为影响世界的“可汗学院”,被比尔·盖茨所称赞。“翻转课堂”也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简称翻转课堂或反转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流程。过去学生在课堂上齐步走、学习新知识。课后自主学,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而翻转课堂则是课前自主学,课堂中教师因材施教或开展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在课前学到的新知识与技能。 二、课题的前期准备 1、方案的制定 课题准备阶段,课题主持人带领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查阅资料、网上研讨,学习制作微课和翻转课堂的理论,看网易公开课,有关于“可汗学院”的课程介绍。在准备阶段,我们学习了《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一书,对“翻转课堂”一词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也探讨了怎样翻转课堂,课题组成员胡媛媛老师参加了徐州市微课“培训,并在鼓楼区进行了微课制作讲座。课题组成员都参与了微课的开发与制作,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学习讨论,确定了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2、研究的重点 以‘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为切入点,研究在新形势下,教师的

微课的制作与应用研究结题报告资料

《微课制作技巧及应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任庆浩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教育趋势应呈多样化,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让学生们进行个性化选择,是现代教育的要求,而“微课”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正是顺应这种发展趋势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学习研究中,首当其冲地进行了一系列课堂改革。在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翻转课堂”、“可汗学院”、“微课”等新鲜的词汇,外来因素的推波助澜,和内在因素的要去尝试的想法结合在一起,有了这个课题的一些原始的想法。在研究过程中,两年来我们课题组有一些研究成果和收获,现将我们的研究过程汇报如下:“微课”是由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时间在6到8分钟左右的微小课程,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解决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微课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这种理解体现了一线教师对这一概念理解的实践性一面,也是微课得到关注和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微课”的提出是近几年的事情,是新兴的教育模式。在学习中,学生呈现的差异是存在的。在课堂上,有的孩子可能会对一些知识点没有弄明白,如果做了微课,让孩子反复观看,他可能会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做的微课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先学,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或者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小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学习效果更好。 在美国,“可汗学院”家喻户晓。萨尔曼·可汗不是从事教育行

业的专家,在给表妹辅导功课的时候,他开发了在网上授课的先例,逐渐发展成为影响世界的“可汗学院”,被比尔·盖茨所称赞。“翻转课堂”也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简称翻转课堂或反转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流程。过去学生在课堂上齐步走、学习新知识。课后自主学,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而翻转课堂则是课前自主学,课堂中教师因材施教或开展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在课前学到的新知识与技能。 二、课题的前期准备 1、方案的制定 课题准备阶段,课题主持人带领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查阅资料、网上研讨,学习制作微课和翻转课堂的理论,看网易公开课,有关于“可汗学院”的课程介绍。在准备阶段,我们学习了《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一书,对“翻转课堂”一词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也探讨了怎样翻转课堂,课题组成员胡媛媛老师参加了徐州市微课“培训,并在鼓楼区进行了微课制作讲座。课题组成员都参与了微课的开发与制作,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学习讨论,确定了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2、研究的重点 以‘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为切入点,研究在新形势下,教师的

微课的主要特点与微课资源的开发

微课的主要特点与微课资源的开发 一、“微课”的概念和组成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 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三、微课资源的开发 1.内容规划

微课设计与开发

微课设计与开发

微课设计与开发 一、微课的定义及组成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

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就学校教育而言,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5)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

微课现状与应用研究

微课现状与应用研究 教师:杨红艳 1.“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资源类型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目前,各级各类培训用的最多的微课的定义是: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黎加厚)。 2.“微课”的主要特点 “微课”是针对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局限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 (1)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微课”主要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教学,或是反映课堂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课堂所要完成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达成多个教学目标而言,“微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教学内容更加精简,教学主题更加突出,教学指向(包括资源设计指向、教学活动指向等)更加明确,其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某个教学主题而展开的。 (2)资源多样,情境真实。“微课”是以课堂教学视频为核心,并“统整”了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教学素材和课件、教师教学反思、学生反馈评价及学科教师互动点评等多种资源,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与具体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真实情境化的“微教学资源环境”。教师和学生在这种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境中能达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快速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

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微课课题开题报告

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1.课题来源、选题依据以及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1.1课题来源 来源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信息技术化教育总课题。属于理论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课题。 1.2选题依据 随着当前社会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全新要求,教育在网络平台的实现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就成为了这一新型教育方式下的一个重要尝试。 根据一部分一线老师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总是会存在一部分学生的掉队,而在当今小班化还无法完全实现的条件下,这部分待优生的学习困难就可以通过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平台来解决,当然同时也表明本课题研究的学校资源的受众是大多以待优生为主,这是本课题选题的现实依据。 同时在互联网到来的今天,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所拘泥于教室这样一个固定的教学环境,民众有了更多的选择,那么网络平台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选择之一,通过教育多媒体在网络平台的发布是一种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1.3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1.3.1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微课,一词,最早见于佛山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对此的报道,其全称是微型视频课例,简称微课。(胡铁生,2011)指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在“微课”一词诞生之前,国内常见的类似惯用表达有“教学视频案例”、“视频课例”等。作为国内较早对教学视频案例进行研究者之一,苏州大学的鲍建生教授对视频案例的研究是比较系统的。他对教学视频案例的定义是:指用计算机及超媒体编辑系统整合课堂教学视频片段及各种相关的教学素材,包括文字(文章)、图画、照片、投影片、幻灯片、音频、视频等,把大量的、多样性的数据采用可变的、非线性的、快速提取的方式链接,为案例教学研究提供复杂的、多元表征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8-01-12T15:06:07.08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总第303期作者:张红梅[导读]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开发和应用微课资源是借助技术的先进性激发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与热情,继而以更加丰富的手段与形式提升作文教学的品质和成效。 张红梅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文昌学校517000 摘要:作为信息时代下技术创新的产物,微课应用于教育已渐成趋势。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开发和应用微课资源是借助技术的先进性激发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与热情,继而以更加丰富的手段与形式提升作文教学的品质和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微课资源开发应用 微课,全称是微型网络视频课程,顾名思义,就是基于网络平台与信息技术支撑之下,一种时间短、内容精、以视频为主要形式与内容的教学课程。这是信息时代下前沿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拓展式应用,既是教学模式的优化,更是教学思想、理念的创新。 一、微课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积极意义 微课以视频为主的教学形式首先丰富了作文教学的种类,以立体、活动、多样的内容让学生转变对作文的固有成见,可以更加调动学生对作文学习的好奇心,从而尽量减少对作文练习的畏惧甚至抗拒情绪。而视频获得渠道的无所限制则能突破书本教材上文字的局限性,让视频作文教学以更加生活化的途径实现渗透式教育,利用小学生习以为常或更喜闻乐见的资源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微课不被束缚在课堂教学时间与场所的优势又能帮助学生实现随时、随地、随性地学习和练习,这样能减少学生对作文生硬、呆板的偏见,使作文以更加亲切、愉悦的面貌提高小学生的认同感和接受度。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 以视频为教学主体的资源开发可以说几乎不存在限制,无论是影视剧、记录片、图片图像都可以作为制作微课的资源。而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来说,开发微课资源可以侧重于专门针对儿童的电影电视片断、动漫故事节选、现实生活的摄影摄像等等。 而开发小学语文作文微课资源需要特别关注到学生身心发育的阶段性特点,也就是根据学生年龄段细分微课资源的开发内容。比如对一二年级低龄小学生来说,动漫电影电视显然更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对微课作文教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至于三四年级中间年龄段学生则可以兼顾动漫、影视剧、网络视频等多样内容。此时的学生无论认知和理解能力都较低龄时有了不小进步,对微课内容也会产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意愿。而到了五六年级的高小阶段,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前四年写作学习的经验,再面对视频微课教学时会更加“挑剔”。此时教师可以尝试在视频内容之中适当增加启发式的设问环节,让学生不会一味沉浸在故事性内容中难以自拔,而是可以开动脑筋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让作文教学更加突出其自我表达的内涵。 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应用 1.利用微课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的勇气和自信。小学生写作之所以难点不少,根本原因之一是不少学生不敢勇敢地进行语言表达,唯恐因为遣词造句或文章布局出现错漏而被嘲笑。因此微课应用需要首先针对这个问题加以解决,借助微课丰富多彩的资源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的勇气与自信。 2.利用微课提高学生看图作文的意识与能力。语言表达离不开特定的场景与情境,微课视频教学正是为了借助一定的情境引导小学生的书面表达有话可说、有的放矢。这样的训练坚持不懈就能帮助学生提升形象思维与想象力空间,使学生即便在无图无景的状态下也能通过在脑海中构思画面而更好地进行作文。 比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这其中有不少已经被改编成了动画或影视,使用这些视频资源既能让书本内容活化而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反转步骤,让学生根据视频自己尝试编写内容。如成语《鹬蚌相争》就在很早前即被改编成了水墨动画电影,类似这样的视频纳入微课素材后,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对成语的文化内涵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组织语言描绘画面中的场景,借以起到提高学生看图作文意识与能力的作用。 3.鼓励学生尝试自主拍摄视频作文。信息时代下的语言表达方式早已突破了传统的口头和文字语言,视频语言业已成为新宠之一。小学语文作文的微课应用同样可以大胆创新,鼓励学生尝试自主拍摄视频作文。 尤其是面对主题为《我的……》时,由于需要描绘的对象是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若仅仅用传统的文字方式表达,可能会因缺乏现实性、生动感而让学生难以下笔。此时不妨让学生借助手边的移动通讯设备,面对写作对象拍摄一段视频作文。重点是要求学生结合画面拍摄加入旁白说明,以尽量详实、细致的语言说清楚拍摄的主题、内容、动机等所有细节。将学生拍摄的视频作文作为微课资源可谓最直接、有效的教学素材,学生既可以借视频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可因此对作文彻底改观。双向促进之下,小学语文作文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 作文教学开发微课资源既可以从影视资料中获取海量素材,也可以通过拍摄生活中客观现实人、事、物的点点滴滴让作文教学更加贴近小学生日常所见所闻。这样的微课应用有助于营造更加轻松愉悦的写作教学氛围,让学生对以文字进行表达产生全新的认识。这不仅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借微课优化教育模式的举措,也是作文教学创新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策之一。参考文献 [1]黎佳侯探析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04),19。 [2]胡铁升关于“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5,(10),27。

微课开题报告微课在小学综合学科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微课开题报告微课在小学综合学科中的应用实践研究开阳二小“微课在小学综合学科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微课在小学综合学科中的应用实践研究》课题,获开阳县县级课题课题(课题批准号:KYJY(1509)号),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泉。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形成各种能力和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都离不开深入扎实的学习实践活动。一切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是各个学科必须遵循的思想原则和客观规律,美国教育家杜威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儿童对知识的学习可采用类似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获得。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生动的并且容易接受的生活方式和方便有效的学习方式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网络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微”元素也在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在教育领域,教师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重,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集中学习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方便有效的学习方式成为他们迫切的需求,而微课程的出现恰恰可以满足教师的这种学习需要。因此研究小学微课程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等相关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意义。在理论方 面,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微课程、微学习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个性化的概念界定。分析了与小学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相关的理论,提出了与小学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相关的原则与应用方法等;在实践方面,以联

如何开发微课资源并运用于课堂教学

如何开发微课资源并运用于课堂教学? 衡阳市蒸湘区实验小学邓玲萍摘要:微课是伴随教育信息化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资源类型与课程表现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有:短小精悍(10分钟以内)、应用面广、类型多样、目标明确等。基于它的诸多特点,把微课资源引入课堂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微课课堂教学 微课又叫“优课”、“微课程”,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在不久的将来,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因此将微课引入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如何开发微课资源? 微课的主要开发方式有两种。①加工改造式,适用于对教师、学校、区域内现有的优秀“完整课例”或“视频课例”进行加工,使其符合微课的特点。这样既可继续发挥原有各类资源库的教学价值,同时还可在短时间形成一定规模数量的微课资源库。②原创开发式,

即设计开发一节全新的微课。根据区域教育教学实际和师生的资源需求特点,通过自主开发、征集评审、项目申报、竞赛活动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发一批新的微课资源库,供全区域内师生共享。一个完整的微课开发环节,既要包括微课设计与开发,同时也包含微课的应用过程,把微课的设计开发应用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开发的微课才具有应用价值。在制作过程中可运用到相应的免费软件:绘声绘影、QQ影音、Cooledit、Camtasia-Studio, 等等。 其次,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微课? 微课可在多个方面运用于教学: 1.课前复习,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设计制作好微课,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先看此微课,为新课做好准备。 2.新课导入,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制作此微课。在开始上课后先让学生看此视频。 3. 新课导入,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制作此微课。在开始上课后先让学生看此视频。4.知识理解,教师对本节重难点做点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在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一起看此视频。5.练习巩固,教师设计好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好微课,用于巩固本节知识。 6.小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重点及规律,让学生将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再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拓展延伸练习。

微课在二轮复习中的开发和应用

“微课”在二轮复习中的开发和应用 —、解读微课(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的组成核心 ①教师:在个人电脑上或者手机上录制微课,只需5至10分钟;无需专业摄像设备及摄制团队;内容丰富,可以是课件、试题、动画或手写内容,在微课堂系统中发布。 ②学生:在平板电脑学习微课;丰富的搜索方式,找到希望学习的知识点;自主节奏学习,可以快进、后退、重复播放。 ③知识点:以知识点和教学重难点为基本单位,每个微课讲述或者复习一个主题(一个重点内容)。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微课的优点) (1 )教学时间较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 (2 )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集中,主题突出,微课” 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3)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自己掌控学习,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自习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观看视

直接获取式微课资源研究”开题报告

“直接获取式微课资源研究”开题报告 [摘要] 微课这股“微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如何在这股“微”风中更好地开展微课教学呢?笔者特此对“直接获取式微课资源研究”进行研究. [关键词] 直接获取式;微课资源;个性化;推广应用 “直接获取式微课资源研究”课题组成立于2017年6月,该课题获批为数字化学习“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一般课题子课题(课题编号:2017BB125),2017年7月开始进行研究. 此课题的开题报告是在已经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原有的实施方案,并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以便更加深入地推进课题研究.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 国外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微课程”方面的研究也不尽相同,让我们一块儿看一下“微课程”在国外的发展史吧!1960年,美国阿依大学附属学校首先提出微型课程(Minicourse),这里所说的微型课程叫短期课程,也叫课程单元. 1998年,新加坡教育部提出微型课程(Microlesson),它是正在实施的一个研究项目,课程领域比较广泛,但构建微型课程主要是为了培训教师,它的特点是时间为30分钟到1个小时,教学目标是①为学习情境、学习资源、学习活动的创设;②为教师提供支架帮助和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 到了2004年,英国在教师

电视频道开设了视频时长15分钟的节目,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微课视频节目资源达到了35万分钟. 2008年,“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Microlecture)诞生,它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首创,这种微课程把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给学生带来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通过以上国外研究“微课程”的发展史来看,他们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不论是教案式微课程,还是视频式微课程学习及培训开始使用的微课程,应用领域还比较小,它的应用范围还有待扩展和提高. 2. 国内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对“微课程”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 不论是一线教师,还是教学研究人员,都积极地推进着“微课程”的发展,尤其是在“互联网+”教育的智慧时代,“微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能满足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在这个“微”时代,学习方式也悄然发生着改变. 基于此,为了“微课程”的发展,出现了大批优秀的课程和案例,让我们一块儿来看一下“微课程”在国内的发展史吧! 2010年,“微课程”的这股“微风”来到了广东省,“名师网络课堂”在广东省诞生了,它把时间浓缩到15分钟以内,以重点、难点、特色理念为主要内容,开展了《信息化教学》专题、《精彩导人》专题、《合作学习》专题、《情境

微课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微课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分类依据 常用教学方法微课类型适用范围 以语 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讲授法讲授类 适用于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如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这是中小学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微课类型。 谈话法(问答法) 问答类 适用于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检查知识。启发法启发类 适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 讨论法 讨论类 适用于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演示法演示类 适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或通过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练习法练习类 适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尤其适合工具性学科(如语文、外语、数学等)和技能性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 实验法实验类 适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实验类微课较为常见。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表演法表演类 适用于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戏剧化的模仿表演和再现,以达到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目的,促进审美感受和提高学习兴趣。一般分为教师的示范表演和学生的自我表演两种。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自主学习法自主学习类适用于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

课题研究报告-《微课程的开发和管理与应用模式的研究》

电化教育馆“十三五”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微课程的开发和管理与应用模式的研究》 研究报告 XX中学微课程教育研究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媒体的出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 也渗透到了教育领域。近两年,“微信”“微博”“微电影”等“微”样式不断出现,可以说进入了“微”时代。同样这股“微”风,刮 到了教育领域,“微课”应运而生,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微课”或者称为“微课程”,是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在全球迅速走红而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传统的课的组成结构发生 变化,教师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将上课讲授的关键内容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上课则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问题,师生互动讨论,或者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 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课程 资源,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 - 1 -

完整的教学活动。 形式:自主学习 目的:最佳效果 设计: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形式:流媒体,可以视频,可以动画等 内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 时间:简短(3—5 分钟) 本质:完整的教学活动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的目的是这样的,利用微课技术,实现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同时,作为教学资源,教师使用微课技术实现异步式教学;作 为课堂演示资源,使用微课技术,学生能重复演示操作,实现知识点的积累巩固。 以下是在中学综合实践课进行微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1、适应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特征 由于年龄特征决定,其心理发展还很不成熟,学习的注意时长 较短,注意范围也较小。因而“时间短小、主题聚焦”的综合实践微课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有利于开展分层和异步式学习 由于家庭等信息技术学习环境的影响,学生的信息素养差异性较大,传统课堂中以“统一教学内容和同一教学步调”实施的教学,使得这种能力差距进一步加大。中学综合实践微课的开发与建设可 - 2 -

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现有的微课研究,尤其是在中初中课堂中利用微课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相关研究明显不全面,没有形成微课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另外关于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策略、理论、评价体制、评审机制几乎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一、研究的价值: (1)、适应初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特征 由于年龄特征决定,其心理发展还很不成熟,学习的注意时长较短,注意范围也较小。因而“时间短小、主题聚焦”的信息技术微课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有利于开展分层和异步式学习 由于家庭等信息技术学习环境的影响,学生的信息素养差异性较大,传统信息技术课堂中以“统一教学内容和同一教学步调”实施的教学,使得这种能力差距进一步加大。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的开发与建设可以帮助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基础自主选择微课开展学习,并能重复点击学习,真正实现学习的分层与异步,从而有利于缩初中生间的信息能力差距。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开展教学,强调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在完成学习任务时,自主选择微课学习,教师更关注于对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学习过程指导与评价,因而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4)、减轻教师的重复性教学压力 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课时量仍较重,特别是平行教学班级形成的重复性教学,给教师带来不少压力。信息技术教师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设计和开发初中信息技术的微课,逐步构建起完整的课程资源库,学生利用微课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可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微课的设计和开发、学习过程的指导与评价中,从而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的目标: 研究的目标是: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发和利用微课技术,实现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同时,作为教学资源,教师使用微课技术实现异步式教学;作为课堂演示资源,使用微课技术,学生能重复演示操作,实现知识点的积累巩固。由此,微课能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