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鸡常见寄生虫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有轮赖利绦虫 虫体较小,一般不超过4cm,偶可达15cm。 头节大,顶突宽而厚,形似轮状,突出于前端,上有两圈共 400~500个小钩。吸盘上无小钩。生殖孔在体侧缘不规则交 替排列。孕节中每个卵囊内仅有一个虫卵。
4、节片戴文绦虫:成虫短小,0.5~3.0mm,4~9个节片。头节 小,顶突和吸盘上有小钩,但易脱落。
节片戴文绦虫的中间宿主是蛞蝓和陆地螺,在鸡体内2 周发育成熟。
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对养鸡业危害严重,放养的雏 鸡可能大群感染并引发死亡。
三、症状和病理变化
1、赖利绦虫为大型虫体,大量感染时虫体积聚成团, 导致肠阻塞,甚至肠破裂而引起腹膜炎。
2、虫体以小沟和吸盘固着肠粘膜,引起损伤,出血 发炎,影响消化机能。
治疗:可用硫双二氯酚:剂量为成鸡100~200mg /kg体 重,小鸡可适当减量;丙硫咪唑:剂量为15~20mg/kg 体重, 与面粉做成丸剂,一次投服。
预防:对雏鸡进行定期驱虫,及时清除鸡粪并做无害化处 理;扑杀鸡舍内外中间宿主;定期检查、治疗病禽; 新购入的鸡应驱虫后再合群。
第二节 蛔虫及蛔虫病
▪ 寄生部位:裂殖生殖阶段寄生于小肠中1/3段, 尤以卵黄蒂前后最为常见,严重时可扩展到 整个小肠,是小肠球虫中致病性最强的,其 致病性仅次于盲肠球虫。
▪ 第2代裂殖子向小肠后部移动,在盲肠的上皮 细胞内进行配子生殖。
▪ 症状和病理变化:致病性较强。通常发生 于2月龄以上的中雏鸡,患鸡精神不振,翅 下垂,弓腰,下痢和脱水。小肠中部高度 肿胀或气胀,有时可达正常时的2倍以上, 这是本病的重要特征。肠壁充血、出血和 坏死,粘膜肿胀增厚,肠内容物中含有多 量的血液、血凝块和坏死脱落的上皮组织。 感染后第5天出现死亡,第7天达高峰,死 亡率仅次于盲肠球虫。
3、虫体吸收大量营养并产生代谢产物,患鸡营养不 良,有时出现神经中毒症状。
4、剖检可见肠道粘膜增厚,出血,粘膜上附着虫体。 临床常见粪便稀且有粘液,食欲下降,饮水增多, 行
动迟缓,羽毛蓬乱,头颈扭曲,蛋鸡产蛋量下降或 停产,最后衰竭死亡。
四、诊断与防治
诊断:根据鸡群的临床表现,粪便查获虫卵或节片,剖 检病鸡发现虫体便可确诊。
2、氨丙啉,按0.012%~0.024%混入饮水,连用 3天。
3、百球清 2.5%溶液,按0.0025%混入饮水, 连用3天。
8、预防
目前所有集约化养鸡场都必须对球虫病进行预防。
药物预防:传统方法,目前仍占领主要市场。即从雏
鸡出壳后第1天即开始使用抗球虫药,但由于抗药性 和药物残留问题的困绕,近年来人们愈加重视免疫 预防。
▪ 寄生部位:主要寄生于盲肠,是致 病力最强的一种球虫。
▪ 常在感染后第5天及第6天引起盲肠 严重出血和高度肿胀,后期出现干 酪样肠芯,因此又称盲肠球虫。
病理变化:
▪ 病变主要在盲肠。 ▪ 感染后第4天末和第5天,裂殖生殖逐渐加剧,
盲肠高度肿大,肠腔中充满血凝块和脱落的 粘膜碎片。 ▪ 感染后第6至第7天,盲肠中的血液和脱落粘 膜逐渐变硬,形成红色或红、白相间的肠芯, 在感染后第8天从粘膜上脱落下来。 ▪ 轻度感染时,无明显出血,粘膜肿胀,感染 后第10天左右粘膜再生恢复。而严重感染者, 粘膜的损伤难以完全恢复。
鸡绦虫病
一、病原特征
1、四角赖利绦虫 体长可达25cm,是鸡体内最大的绦虫。头节 较小,顶突上有1~3圈小钩,吸盘椭圆形,上有8~10圈小钩。 成节的生殖孔位于一侧。孕节中每个卵囊含6~12个虫卵。
2、棘沟赖利绦虫 大小和形状颇似四角赖利绦虫,但顶突上有两 圈小钩,吸盘呈圆形,上有8~10圈小钩。生殖孔位于节片一 侧边缘上,每一卵囊内含虫卵6~12个。
孢子化卵囊
未孢子化卵囊
▪ 症状:该虫种具有中等程度的致病力。临床常见 严重的消瘦、苍白、羽毛蓬松、食欲不振和下痢。 感染20万个卵囊可引起死亡;
▪ 病理变化:剖检可见肠腔胀气、肠壁增厚, 肠道内有黄色至橙色的粘液和血液。无性 繁殖阶段虫体寄生于小肠上皮细胞的浅层, 对组织的损伤较轻微;在感染后5~8天, 有性繁殖阶段在肠壁深部进行,引起肠壁 充血、水肿,形成淤斑,严重者肠粘膜大 量崩解。
▪ 1) 药物预防 预防用的抗球虫药经过几十年发展已有 数十种,
分为2大类。以下是几种常用药物: ▪ 化学合成药物 (1) 氨丙啉,按0.0125%混入饲料,鸡的整个生长期都用
药可以连用30天。 (2) 尼卡巴嗪, 按0.0125%混入饲料。 (3) 氯苯胍,按0.0003%混入饲料,肉鸡在宰前5-7天停用。 (4) 常山酮,按0.0003%混入饲料连续应用。 (5) 氯氰苯乙嗪,按0001%混入饲料。
Eimeria tenella裂殖子
症状
▪ 对3~6周龄的雏鸡致病性最强。病初 食欲不振,随着盲肠损伤的加重, 出现下痢,血便,甚至排出鲜血。 病鸡战栗,拥挤成堆,体温下降; 食欲废绝,最终由于肠道炎症、肠 细胞崩解等原因造成的有毒物质被 机体吸收,导致自体中毒死亡。严 重感染时,死亡率高达80%。
是动物体最常见的一种土源性寄生 线虫,各种动物皆有其各自的虫种寄生。 虫体分布广,对幼龄动物感染率高,致病 性强。
有些种蛔虫是人畜共患病原。
一、病原与形态 鸡蛔虫属于禽蛔属,寄生于鸡小肠内,是鸡体
内最大的一种线虫。 虫体呈黄白色,头端有三片唇。 雄虫长26~70mm,尾部有小的尾翼, 泄殖
孔前有一圆形肛前吸盘。孔周围有10对性乳 突。有一对等长的交合刺。
E.necatrix,小肠小点出血
E.necatrix,小肠出血
E.necatrix,小肠内容物
E.necatrix,黏膜切片
3)巨型艾美耳球虫
卵囊形态:大,是鸡球虫中最大的。卵圆形,一端圆钝, 一端较窄。平均为30.76μm×23.9μm。卵形指数为1.47。 卵囊黄褐色,囊壁浅黄色。最短孢子化时间为30h 。 寄生部位:寄生于小肠,以中段为主。
雌虫比为65~110mm,生殖孔位于体中部。 虫卵呈椭圆形,表面光滑,壳厚。
图示尾部构造,交合刺、尾翼、尾乳突和腹吸盘。
二、生活史
在体内不移行。虫卵随粪排出,在外界发育为感 染性虫卵。鸡吞食后,幼虫在胃中孵出,进入肠壁发 育一段时间后,再返回肠腔继续发育为成虫。
感染性虫卵在外界发育时间约为10天;从感染鸡 到发育为成虫约需5~8周。成虫寿命为9~14个月。
▪ 病变局限于十二指肠袢,呈散在局灶性灰 白色病灶,横向排列呈梯状。
▪ 严重感染时可引起肠壁增厚和病灶融合成 片。病变可从浆膜面观察到,病初粘膜变 薄,覆以横纹状白斑,外观呈梯状;肠道 苍白,含水样液体。
E.brunetti,直肠病变
E.brunetti,直肠干酪样内容物
粪便
1)急性球虫病:感染致病性强的虫种且感 染剂量大时,急性发病。
小肠后部、盲肠近端、直肠
小肠前1/3 小肠前半段
中等(++)
轻 轻
二、生活史
三个阶段 7----9天
孢子生殖
配子生殖
裂殖生殖
三、发育史过程中呈现多种形态
子孢子 滋养体 裂殖子 裂殖体 大配子体及大配子 小配子体及小配子 合子 未孢子化卵囊 孢子化卵囊
子孢子
返回
滋养体
返回
裂殖体
返回
裂殖子
返回
▪ 病理剖检及肠道涂片检查
▪ 病变记分
▪ 粪便记分
▪ 卵囊记数
▪ 虫种综合鉴定:卵囊形态、肠道病变、雏鸡 传代、测定潜隐期、分子生物学鉴定。
7、治疗
鸡场一旦暴发球虫病,应立即进行治疗。常用的 治疗药如下:
1、磺胺类,如磺胺二甲基嘧啶(SM2)、磺胺 喹恶啉(SQ)等,按一定比例混入饲料或饮 水给药。
小肠病变
小肠病变
E.maxima及小肠病变
4)堆型艾美耳球虫
▪ 形态:卵囊卵圆形,平均为18.3μm ▪ ×14.6μm。卵囊壁淡黄绿色。最短孢子化时
间为17h。 ▪ 寄生部位:寄生于十二指肠和空肠,偶尔延
及小肠后段。
E.acervulina孢子化卵囊
未孢子化卵囊
未孢子化卵囊
▪ 症状和病理变化:有较强的致病性,病变 主要集中于十二指肠。轻度感染时,
药物预防中的问题:
成鸡多不表现症状,可影响产蛋鸡的产蛋。
五、诊断
生前粪检虫卵;死后剖检找虫体。
六、防治
▪ 驱虫可用左咪唑30mg/kg、丙硫咪唑1020mg/kg药物等混于饲料中。
▪ 定期驱虫,每年2-3次。 ▪ 雏鸡与成鸡分开饲养。 ▪ 加强饲养管理;饲料平衡全价,富含VA、VB。 ▪ 搞好环境卫生,集中粪便生物热发酵处理。
二、生活史
1、四角赖利绦虫和棘沟赖利绦虫的中间宿主为蚂蚁。 虫卵被蚂蚁食入后,于其体内经2周发育为似囊尾蚴, 鸡啄食似囊尾蚴的蚂蚁后,经2~3周发育为成虫。
2、有轮赖利绦虫的中间宿主为蝇类和甲虫。虫卵 被中间宿主食入后经14~16天发育为似囊尾蚴,鸡啄食 含似囊尾蚴的昆虫而感染,经20天发育为成虫。
鸡球虫病
由鸡的7种球虫分别寄生于不同肠段 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给 养鸡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虫种 柔嫩艾美耳球虫 毒害艾美耳球虫 堆型艾美耳球虫 巨型艾美耳球虫 布氏艾美耳球虫 早熟艾美耳球虫 和缓艾美耳球虫
一、 病 原
寄生部位
危害程度
盲肠 小肠 十二指肠和空肠 小肠中段
最强(++++) 强(+++) 中等(++) 中等(++)
大配子体及大配子
返回
小配子体及小配子
返回
合子
返回
未孢子化卵囊
返回
孢子化卵囊
返回
四、流行特点
1、特异性强:宿主特异性和寄生部位特异性; 2、生活史短,无中间宿主 3、繁殖力强: one oocyst 4×105 oocysts 4、发育条件:22~28 ºC
4、虫种:7个种受到公认。各种球虫的致病性不同,生产中多是一 个以上种球虫混合感染。
9、饲养管理条件不良和营养缺乏能促使本病的 发生。
拥挤、潮湿或卫生条件恶劣的鸡舍最易发病。
多在温暖潮湿的季节流行。 北方,4~9月份为流行季节,以7~8月份最为严
重。舍饲鸡场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五、各种球虫卵囊形态、寄生Baidu Nhomakorabea位、 危害与流行特点
1)柔嫩艾美耳球虫
▪ 卵囊形态:多为宽 卵圆形,少数为椭 圆形,平均为 22.0μm×19.0μm ; 卵 形 指 数 为 1.16 ; 原生质呈淡褐色, 卵囊壁为淡黄绿色; 最短孢子化时间是 18h 。 最 短 潜 隐 期 是115小时。
2)慢性球虫病
▪ 感染中等致病球虫或感染剂量不大或耐过 病鸡,表现出慢性球虫病。
六、诊断方法
综合诊断: ▪ 临床症状 ▪ 病理变化 ▪ 实验室检查 ▪ 流行病学调查 ▪ 饲养管理情况等。
▪ 由于鸡的带虫现象非常普遍,所以仅在粪便 和肠壁刮取物中检获卵囊,不足以作为鸡球 虫病的诊断依据。正确诊断方法:
5、所有日龄和品种的鸡都有易感性,但免疫力发展很快,并能限 制其再感染。
6、球虫病一般暴发于3~6周龄的雏鸡,2周龄以内的雏鸡很少发病, 毒害艾美耳球虫常危害8~18周龄的鸡。
7、传播:病鸡排出卵囊达数月之久,因而是主要传染源。鸡通过 摄入有活力的孢子化卵囊遭受感染。
8、卵囊对恶劣的外界环境条件和消毒剂具有很 强的抵抗力。
三、流行特点
▪ 3~4月龄的雏鸡易感。 ▪ 一岁龄以上的鸡往往是带虫者。 ▪ 不同品种的鸡易感性有差异,肉鸡比蛋鸡抵
抗力强;土种鸡比良种鸡抵抗力强。 ▪ 鸡饲料中缺乏VA、VB时易遭受感染。 ▪ 感染性虫卵被蚯蚓食入后,鸡吃蚯蚓时可感
染。
四、症状
雏鸡发病后表现为精神萎顿,羽毛松乱, 双翅下垂,便秘、下痢相交替,有时有血便, 严重时衰弱死亡。
Eimeria tenella裂殖体
Eimeria tenella肿大盲肠
Eimeria tenella盲肠切片
Eimeria tenella盲肠芯
Eimeria tenella盲肠芯
2)毒害艾美耳球虫
▪形态:卵囊为卵圆形,,平均为 20.4μm×17.2μm;卵形指数为1.19;卵囊壁 光滑、无色;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8h。
▪ 离子载体类药物
▪ (1)马杜拉霉素, 按0.005%~0.007%混入饲料。
▪ (2) 拉沙里菌素,按0.0075%~0.0125%混入饲料, 宰前5天停药。
▪ (3) 莫能菌素,按0.0001%混入饲料,连续应用。
▪ (4) 盐霉素,按0.005%~0.006%混入饲料,预防从 15日龄开始,连续投药30-45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