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册 第12章《真空中的静电场》答案

练习册 第12章《真空中的静电场》答案
练习册 第12章《真空中的静电场》答案

第12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C),4(A),5(C),6(B),7(C),8(D),9(D),10(B), 二、填空题

(1). 电场强度和电势,0/q F E

=,l E q W U a

a

??==00d /(U 0=0).

(2). ()042ε/q q +, q 1、q 2、q 3、q 4 ;

(3). 0,λ / (2ε0) ; (4). σR / (2ε0) ;

(5). 0 ; (6).

???

? ??-π00

114r

r q

ε ; (7). -2×103 V ; (8).

???? ??-πa b

r r q q 1140

(9). 0,pE sin α ; (10). ()i a x A

2

+-.

三、计算题

1. 如图所示,真空中一长为L 的均匀带电细直杆,总电荷为q ,试求在

直杆延长线上距杆的一端距离为d 的P 点的电场强度.

解:设杆的左端为坐标原点O ,x 轴沿直杆方向.带电直杆的电荷线密度为λ=q / L ,在x 处取一

电荷元d q = λd x = q d x / L ,它在P 点的场强:

()204d d x d L q E -+π=ε()2

04d x

d L L x

q -+π=ε 总场强为

?+π=L

x d L x L q E 0

2

0)(d 4-ε()d L d q +π=04ε

方向沿x 轴,即杆的延长线方向.

2.一个细玻璃棒被弯成半径为R 的半圆形,

L

P

d E O

沿其上半部分均匀分布有电荷+Q ,沿其下半部分均匀分布有电荷-Q ,如图所示.试求圆心O 处的电场强度.

解:把所有电荷都当作正电荷处理. 在θ处取微小电荷 d q = λd l = 2Q d θ / π 它在O 处产生场强

θεεd 24d d 2

0220R

Q

R

q E π=π= 按θ 角变化,将d E 分解成二个分量:

θθεθd sin 2sin d d 2

02R

Q

E E x π== θθεθd cos 2cos d d 2

02R

Q

E E y π-=-=

对各分量分别积分,积分时考虑到一半是负电荷

??

?

???-π=??π

ππθθθθε2/2/0202d sin d sin 2R Q

E x =0

2022/2/0202d cos d cos 2R Q

R Q E y εθθθθεπ

πππ-=??

????-π-=??

所以 j R

Q j E i E E y x

202επ-=+=

3. “无限长”均匀带电的半圆柱面,半径为R

设半圆柱面沿轴线OO'单位长度上的电荷为

λ,试求轴线上一点的电场强度.

解:设坐标系如图所示.将半圆柱面划分成许多窄条.d l 宽的窄条的电荷线密度为

θλλλd d d π

=π=l R

取θ位置处的一条,它在轴线上一点产生的场强为

θελελd 22d d 020R

R

E π=π=

如图所示. 它在x 、y 轴上的二个分量为:

d E x

=d E sin θ , d E y

=-d E cos θ

对各分量分别积分

R

R

E x 02

002d sin 2ελ

θθελπ

π=π=?

0d cos 2002=π-=?πθθελ

R

E y

场强 i R

j E i E E y x

02

ελπ=

+=

4.

实验表明,在靠近地面处有相当强的电场,电场强度E

直于地面向下,大小约为100 N/C ;在离地面1.5 km 高的地

方,E

也是垂直于地面向下的,大小约为25 N/C .

(1) 假设地面上各处E

都是垂直于地面向下,试计算从地面到此高度大气中电荷的平均体密度;

(2) 假设地表面内电场强度为零,且地球表面处的电场强度完全是由均匀分布在地表面的电荷产生,求地面上的电荷面密度.(已知:真空介电常量0ε=8.85×10-12 C 2·N -1·m -2)

解:(1) 设电荷的平均体密度为ρ面如图(1)(侧面垂直底面,底面?S 平行地面)底面处的

场强分别为E 1和E 2,则通过高斯面的电场强度

通量为:

??E

·S d =E 2?S -E 1?S =(E 2-E 1) ?S 高斯面S 包围的电荷∑q i =h ?S ρ 由高斯定理(E 2-E 1) ?S =h ?S ρ /ε 0

∴ () E E h

1201-=ερ=4.43×10-13 C/m 3

(1)

(2) 设地面面电荷密度为σ.由于电荷只分布在地表面,

所以电力线终止于地面,取高斯面如图(2)

由高斯定理 ??E

·S d =∑i 0

1q ε

-E ?S =

S ?σε0

1

∴ σ =-ε 0 E =-8.9×10-10 C/m

3

5. 一半径为R 的带电球体,其电荷体密度分布为

ρ =Ar (r ≤R ) , ρ =0 (r >R ), A 为一常量.试

求球体内外的场强分布.

解:在球内取半径为r 、厚为d r 的薄球壳,该壳内所包含的

电荷为

r r Ar V q d 4d d 2π?==ρ

在半径为r 的球面内包含的总电荷为

403d 4Ar r Ar dV q r

V π=π==??ρ (r ≤R) 以该球面为高斯面,按高斯定理有 0421/4εAr r E π=π?

得到 ()0214/εAr E =, (r ≤R )

方向沿径向,A >0时向外, A <0时向里.

在球体外作一半径为r 的同心高斯球面,按高斯定理有 0422/4εAR r E π=π?

得到 ()20424/r AR E ε=, (r >R ) 方向沿径向,A >0时向外,A <0时向里.

6. 如图所示,一厚为b 的“无限大”带电平板 , 其电荷体密度分布为ρ=kx (0≤x ≤b ),式中k 为一正的常量.求:

(2)

(1) 平板外两侧任一点P 1和P 2处的电场强度大小; (2) 平板内任一点P 处的电场强度; (3) 场强为零的点在何处?

解: (1) 由对称分析知,平板外两侧场强大小处处相等、方

向垂直于平面且背离平面.设场强大小为E . 作一柱形高斯面垂直于平面.其底面大小为S ,如图所示.

按高斯定理

∑?=?0ε/d q S E S

,即 0

2

2d d 1

2εερεkSb

x x kS

x S SE b

b

=

=

=

?

?

得到 E = kb 2 / (4ε0) (板外两侧)

(2) 过P 点垂直平板作一

柱形高斯面,底面为S .设该处场强为E ',如图所示.按高斯定理有

()0

2

2εεkSb xdx kS

S E E x

=

=+'?

得到 ???

? ??-=

'22220

b x k

E ε (0≤x ≤b )

(3) E '=0,必须是02

2

2

=-b x , 可得2/

b x =

7. 一“无限大”平面,中部有一半径为R 的圆孔,设平面上均匀带电,电荷面密度为σ.如

图所示,试求通过小孔中心O 并与平面垂直的直线上各点的场强和电势(选O 点的电势为零).

'

解:将题中的电荷分布看作为面密度为σ的大平面和面密度为-σ的圆盘叠加的

结果.选x 轴垂直于平面,坐标原点O在圆盘中心,大平面在x 处产生的场强为

i x

x E

012εσ=

圆盘在该处的场强为 i x R x x E ???? ??+--=2202112εσ

i x R x

E E E 2

20212+=

+=εσ 该点电势为 ()2

20

2

2

2d 2x R R x

R x x U x +-=

+=?εσ

εσ

8. 一半径为R 的“无限长”圆柱形带电体,其电荷体密度为

ρ =Ar (r ≤R ),式中A 为常量.试求: (1) 圆柱体内、外各点场强大小分布; (2) 选与圆柱轴线的距离为l (l >R ) 处为电势零点,计算圆柱体内、外各点的电势分布.

解:(1) 取半径为r 、高为h 的高斯圆柱面(如图所示).面上各点场强大小为E 并垂直于柱面.则穿过该柱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π=?S rhE S E 2d

为求高斯面内的电荷,r <R 时,取一半径为r ',厚d r '、高

h 的圆筒,其电荷为 r r Ah V ''π=d 2d 2ρ

则包围在高斯面内的总电荷为

3/2d 2d 30

2Ahr r r Ah V r

V

π=''π=??

ρ

由高斯定理得 ()03

3/22εAhr rhE π=π 解出 ()023/εAr E = (r ≤R )

r >R 时,包围在高斯面内总电荷为:

3/2d 2d 30

2AhR r r Ah V R

V π=''π=?

?ρ 由高斯定理 ()033/22εA h R r h E

π=π 解出 ()r AR E 033/ε= (r >R )

(2) 计算电势分布

r ≤R 时

??

??+==l R R

r

l r

r

r

AR r r A r E U d 3d 3d 03

20εε ()

R

l AR r R A ln 39033

30εε+-=

r >R 时 r

l

AR r r AR r E U l r

l

r

ln 3d 3d 0303εε=?==?

?

9.一真空二极管,其主要构件是一个

半径R 1=5×10-4 m 的圆柱形阴极A 和

一个套在阴极外的半径R 2=4.5×10-3

m

的同轴圆筒形阳极B ,如图所示.阳极电势比阴极高300 V ,忽略边缘效应. 求电子刚从阴极射出时所受的电场力.(基本

电荷e =1.6×10-19 C)

解:与阴极同轴作半径为r (R 1<r <R 2 )的单位长度的圆柱形高斯面,设阴极上电荷线密度为λ.按高斯定理有 2πrE = λ/ ε0

得到 E = λ / (2πε0r ) (R 1<r <R 2) 方向沿半径指向轴线.两极之间电势差

?

?

π-

=?=-2

1

d 2d 0

R R B

A

B A r

r

r E U U ελ 12

0ln 2R R ελπ-=

得到

()1

20/ln 2R R U U A B -=πελ

, 所以

()r

R R U U E A B 1

/ln 12?-=

在阴极表面处电子受电场力的大小为

()()1

1211

/c R R R U U e

R eE F A B ?

-==

=4.37×10-14

N

方向沿半径指向阳极.

四 研讨题

1. 真空中点电荷q 的静电场场强大小为 2041r

q E πε=

式中r 为场点离点电荷的距离.当r →0时,E →∞,这一推论显然是没有物理意义的,应如何解释?

参考解答:

点电荷的场强公式仅适用于点电荷,当r →0时,任何带电体都不能视为点电荷,所以点电荷场强公式已不适用. 若仍用此式求场强E ,其结论必然是错误的.当r →0时,需要具体考虑带电体的大小和电荷分布,这样求得的E 就有确定值.

2. 用静电场的环路定理证明电场线如图分布

的电场不可能是静电场.

参考解答:

证:在电场中作如图所示的扇形环路abcda .在

ab 和cd 段场强方向与路径方向垂直.在bc 和da 段场强大小不相等(电力线疏密程度不同)而路径相等.因而 0d d d ≠?'-?=????c b a d l E l E l E

按静电场环路定理应有0d =??l E

此场不满足静电场环路定理,所以不可能是静电场.

3. 如果只知道电场中某点的场强,能否求出该点的电势?如果只知道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否求出该点的场强?为什么?

参考解答:

由电势的定义: ??=零势点场点l E U d

式中E

为所选场点到零势点的积分路径上各点的场强,所以,

如果只知道电场中某点的场强,而不知道路径上各点的场强表达式,不能求出该点的电势。 由场强与电势的关系:

U E grad -=

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是该点电势梯度的负值。如果只知道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值,而不知道其表达式,就无法求出电势的空间变化率,也就不能求出该点的场强。

4. 从工厂的烟囱中冒出的滚滚浓烟中含有大量颗粒状粉尘,它们严重污染了环境,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健康。静电除尘是

被人们公认的高效可靠的除尘技术。先在实验室内模拟一下

管式静电除尘器除尘的全过程,在模拟烟囱内,可以看到,有烟尘从“烟囱”上飘出。加上电源,烟囱上面的烟尘不见了。如果撤去电源,烟尘又出现在我们眼前。请考虑如何计算出实验室管式静电除尘器的工作电压,即当工作电压达到什么数量级时,可以实现良好的静电除尘效果。

参考解答:

先来看看静电除尘装置的结构:在烟囱的轴线上,悬置了一根导线,称之谓电晕线;在烟囱的四周

设置了一个金属线圈,我们称它为集电极。

直流高压电源的正极接在线圈上,负极接在

电晕线上,如右上图所示。可以看出,接通

电源以后,集电极与电晕线之间就建立了一个非均匀电场,电晕线周围电场最大。改变直流高压电源的电压值,就可以改变电晕线周围的电场强度。当实际电场强度与空气的击穿电场1

3Vmm

3-

?相近时空气发生电离,形成大量的正离子和

10

自由电子。自由电子随电场向正极飘移,在飘移的过程中和尘埃中的中性分子或颗粒发生碰撞,这些粉尘颗粒吸附电子以后就成了荷电粒子,这样就使原来中性的尘埃带上了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负电的尘埃颗粒继续向正极运动,并最后附着在集电极上。(集电极可以是金属线圈,也可以是金属圆桶壁)当尘埃积聚到一定程度时,通过振动

装置,尘埃颗粒就落入灰斗中。 这种结构也称管式静电除尘器。 如右中图所示。 对管式静电除尘器中的电压设置,我们可以等价于同轴电缆来计算。如右下图所示,r a 与r b 分别表示电晕极与集电极的半

径,L 及D 分别表示圆筒高度及直径。一般L 为3-5m ,D 为200-300mm ,故L >>D ,此时电晕线外的电场可以认为是无限长带电圆柱面的电场。 设单位长度的圆柱面带电荷为λ。 用静电场高斯定理求出距轴线任意距离r 处点P 的场强为:

)

1(?20-----

=r r

E πελ

式中r ?为沿径矢

的单位矢量。

内外两极间电压U 与电场强度E 之关系为

?----?=b a

r r l

E U )2(d ,将式(1)代入式(2),

积分后得:

a

b

r r U ln 20πελ-

=, 故

a

b

r r r U E ln =

.

由于电晕线附近的电场强度最大,使它

达到空气电离的最大电场强度m E 时,就可获得高压电源必须具备的电压

a

b a m r r

r E U ln ?=

代入空气的击穿电场,并取一组实测参数如下: m 15.0m,105.0,m V 103216=?==??=--b a m r r r E ,计算结果V 101.54?=U . 若施加电压U 低于临界值,则没有击穿电流,实现不了除尘的目的。也就是说,在这样尺寸的除尘器中,通常当电压达到105V 的数量级时,就可以实现良好的静电除尘效果。

静电除尘器除了上述的管式结构外还有其它的结构形式,如

板式结构等。可以参阅有关资料,仿上计算,也可以自行独立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静电除尘器。

高一数学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数学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已知{}2),(=+=y x y x M ,{} 4),(=-=y x y x N ,则N M ?=( ) A .1,3-==y x B .)1,3(- C .{}1,3- D .{})1,3(- 2.已知全集U =N ,集合P ={ },6,4,3,2,1Q={}1,2,3,5,9则() P C Q =U I ( ) A .{ }3,2,1 B .{}9,5 C .{}6,4 D {}6,4,3,2,1 3.若集合{} 21|21|3,0,3x A x x B x x ?+? =-<=

大学物理习题册答案(2)

、选择题 练习十三 (简谐振动、旋转矢量、简谐振动的合成) 1. 一弹簧振子,水平放置时,它作简谐振动。若把它竖直放置或放在光滑斜面上,试判断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A) 竖直放置作简谐振动,在光滑斜面上不作简谐振动; (B) 竖直放置不作简谐振动,在光滑斜面上作简谐振动; (C) 两种情况都作简谐振动; (D)两种情况都不作简谐振动。 d2x 解:(C)竖直弹簧振子:m—2k(x I) mg kx( kl dt 弹簧置于光滑斜面上:m吟 dt2k(x I) mg sin kx ( )d 2x mg), 勞dt2 d2x kl mg),可 dt2 2 . 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有(A) n n (A) A超前一;(B) A落后一;(C) A超前n; 2 2 (D) A落后It 。 2 x 3. 一个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当质点由平衡位置向x轴正方向运动时,由 之一最大位移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 (B) /、T/、T T /、T (A) (B) ; (C) (D) 。 41268 解:(A)X A A cos t, X B Acos( t /2) 解:(B)振幅矢量转过的角度/6 ,所需时间t 平衡位置到二分 4.分振动表式分别为x13cos(50 n 0.25 n 和x2 为: (A) x 2cos(50 n t 0.25 u);(B) (C) x 5cos(50 n 1 arcta n —); 2 7 (D 解:(C)作旋转矢量图或根据下面公式计算5 . /6 T 2 /T 12 4cos(50 n 0.75 n (SI 制)则它们的合振动表达式x 5cos(50 n); A A 2AA COS(20 10) . 32 42 2 3 4cos(0.75 0.25 丄1 Asin 10 A2sin 20丄1 3sin(0.25 ) 4sin(0.75 ) tg - _ - — tg 3cos(0.25 ) cos 10 A? cos 20 4cos(0.75 ) 2 tg 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挂在两个不同的弹簧下端, 弹簧的伸长分别为5; l2,且h 2 l2,则 两弹簧振子的周期之比T1 :T2为(B) (A) 2 ; ( B) 2 ; ( C) 1/2 ; ( D) 1/、2。

期末高等数学(上)试题及答案

1 第一学期期末高等数学试卷 一、解答下列各题 (本大题共16小题,总计80分) (本小题5分) 3 求极限 lim 一3x - x 2 2x 3 (本小题5分) 求 X 2 2 dx. (1 x ) (本小题5分) (本小题5分) 设函数y y (x )由方程y 5 in y 2 x 6 所确定,求鱼. dx (本小题5分) 求函数y 2e x e x 的极值 (本小题5分) 2 2 2 2 求极限lim & ° (2x ° (3x ° 辿」 x (10x 1)(11x 1) (本小题5分) cos2x d x. sin xcosx 二、解答下列各题 (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14分) 3 . ---------- 求 x . 1 xdx . 5 sin x , 2—dx. 0 8 sin 2 x (本小题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x 2的单调区间 设 x(t) e kt (3cos 4sin t), 求 dx . 12x 16 9x 2 12x .1 arcs in x 求极限 limarctan x x (本小题5分) 求—^dx. 1 x (本小题5分) 求—x .1 t 2 dt . dx 0 (本小题5分) 求 cot 6 x esc 4 xdx. (本小题5分) 求-1 1 , 求 cos dx. x x 5分) [曲2确定了函数y es int 5分) (本小题 设 x y (本小 y(x),求乎 dx

(本大题6分) 设f (x ) x (x 1)( x 2)( x 3),证明f (x ) 0有且仅有三个实根 一学期期末高数考试(答案) 、解答下列各题 (本大题共16小题,总计77分) 1、(本小题3分) lim 」^ x 2 12x 18 2、(本小题3分) (1 2 1 d(1 x ) 2 (1 x 2)2 1 1 2 1 x 2 3、(本小题3分) 故 limarctan x 4、(本小题3分) dx dx 」 dx dx 1 x x In 1 x c. 5、 (本小题3分) 原式 2x 1 x 4 6、 (本小题4分) .6 4 cot x csc xdx cot 6 x(1 cot 2 x)d(cot x) 1、(本小题7分) 某农场需建一个面积为 512平方米的矩形的晒谷场,一边可用原来的石条围 另三边需砌新石条围沿 2、(本小题7分) 2 求由曲线y -和y 2 三、解答下列各题 ,问晒谷场的长和宽各为多少时,才能使材料最省? 3 —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绕 ox 轴旋转所得的旋转体的 8 沿, 体积. 解:原式 lim x 2 6x 3x 2~ 2 12 18x 12 c. 因为 arctanx —而 limarcsin 2 x .1 x arcs in x

高一数学集合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升腾教育高一数学 满分150分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 ) A 7 B 8 C 9 D 10 3、若{1,2}?A ?{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 A. 6 B. 7 C. 8 D. 9 4、若U={1,2,3,4},M={1,2},N={2,3},则C U (M ∪N )= ( ) A . {1,2,3} B. {2} C. {1,3,4} D. {4} 5、方程组 1 1x y x y +=-=- 的解集是 ( ) A .{x=0,y=1} B. {0,1} C. {(0,1)} D. {(x,y)|x=0或y=1} 6、以下六个关系式:{}00∈,{}0??,Q ?3.0, N ∈0, {}{},,a b b a ? , {}2 |20,x x x Z -=∈是空集中,错误的个数是 ( ) A 4 B 3 C 2 D 1 8、设集合A=} { 12x x <<,B=} { 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 2a a ≥ B } { 1a a ≤ C } { 1a a ≥ D } { 2a a ≤ 9、 满足条件M U }{1=}{ 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 11、若}4,3,2,2{-=A ,},|{2 A t t x x B ∈==,用列举法表示B 12、集合A={x| x 2 +x-6=0}, B={x| ax+1=0}, 若B ?A ,则a=__________ 13、设全集U={ } 2 2,3,23a a +-,A={}2,b ,C U A={} 5,则a = ,b = 。 14、集合{}33|>-<=x x x A 或,{}41|><=x x x B 或,A B ?=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已知集合A={x| x 2 +2x-8=0}, B={x| x 2 -5x+6=0}, C={x| x 2 -mx+m 2 -19=0}, 若B ∩C ≠Φ,A∩C=Φ,求m 的值 18、已知二次函数f (x )=2 x ax b ++,A=}{ }{ ()222x f x x ==,试求 f ()x 的解析式 19、已知集合{}1,1A =-,B=} { 2 20x x ax b -+=,若B ≠?,且A B A ?= 求实数 a , b 的值。

大学物理综合练习册答案南航

《大学物理》综合练习(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C ;4.C ;5.C ;6.C ;7.B ;8.A ;9.D ;10.D 。 二、填充题 1.m /s 2-;s 2;m 3;m 5。 2.j t i t )3 12()1(32+++;j t i 22+。 3. v h l h 2 2 -。 4.2m/s 8.4;2m/s 4.230。 5.m t kv mv t v +=00 )(;x m k e v x v -=0)(。 6.J 18-。 7.rg v π16320;3 4。 8.R GMm 6- 。 9.θsin 2gl ;θsin 3mg ; θsin 2g ;θcos g 。 10.j mv 2-;j R mv π22-。 11.v M m m V +-。 12.m 3.0。 13.100 r r v ;2 0212 121mv mv -。 三、计算题 1.(1) j t i t r )1(342++=;j t i t v 346+=;j t i a 2 126+=。 (2) j t i t r r r 42013+=-=?。 (3) 19 2 +=x y 。 2.(1) ? -=+ =t t t a v v 0201d ,3003 1 3d t t t v x x t -+=+=? 。 (2) 0=v 时s 1=t ,该时刻2m/s 2-=a ,m 3 2 3=x 。 (3) 0=t 时m 30=x ,0=v 时(相应s 1=t )m 32 31=x ,m 3 201=-=?x x x 。

3.(1) ??? ??==-=-332 2211a m g m a m g m T a m T g m μμ 解得 ??? ? ?? ?=====+-=2 3232 2121m/s 96.12.0m/s 88.56.0g g m m a g g m m m m a μμ (2) 2m 相对于3m 的加速度g a a a 4.03=-=',且221t a s '=,3m 移动距离2332 1 t a s =,因而m 20.04.04.02.033=?='= g g s a a s 。 4.切向:t v m kv d d =-,两边积分? ?-=t v v t m k v v 0d d 0,得t m k e v v -=0。 法向:t m k t m k e T e l v m l v m T 202202 --===,其中l v m T 200=为初始时刻绳中力。 5.利用机械能守恒和牛顿定律 ??? ????=-+-++=l v m mg T mgl mv mv 2 2 20)cos()]cos(1[2 121θπθπ 从以上两式中消去v ,得)cos 32(θ+=mg T 0=T 时,9413132cos 1 '?=?? ? ??-=-θ。 6.??? ??==-+=21 22211122211110sin sin cos cos m m v m v m v m v m v m θθθθ 解得 ?==-303 3 tan 1 2θ m/s 32.173102==v 由于 2 2 2211212 12121v m v m v m +=,即 22212v v v +=,系统机械能守恒,所以是弹性碰撞。 7.(1) ???==-a m T a m T g m B AB A AB A ,消去AB T 得 g g m m m a B A A 21 =+= 又 2 21at l = ,得 m 4.05 4 .022=?==a l t (2) 系统动量不守恒,因为在拉紧过程中滑轮对绳有冲击力。 ○ 0B 2 v 1 v

大学高等数学上考试题库(附答案)

《高数》试卷1(上) 一.选择题(将答案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函数中,是相同的函数的是( ). (A )()()2ln 2ln f x x g x x == 和 (B )()||f x x = 和 ()2g x x = (C )()f x x = 和 ()() 2 g x x = (D )()|| x f x x = 和 ()g x =1 2.函数()()sin 42 0ln 10x x f x x a x ?+-≠? =+?? =? 在0x =处连续,则a =( ). (A )0 (B )1 4 (C )1 (D )2 3.曲线ln y x x =的平行于直线10x y -+=的切线方程为( ). (A )1y x =- (B )(1)y x =-+ (C )()()ln 11y x x =-- (D )y x = 4.设函数()||f x x =,则函数在点0x =处( ). (A )连续且可导 (B )连续且可微 (C )连续不可导 (D )不连续不可微 5.点0x =是函数4 y x =的( ). (A )驻点但非极值点 (B )拐点 (C )驻点且是拐点 (D )驻点且是极值点 6.曲线1 || y x = 的渐近线情况是( ). (A )只有水平渐近线 (B )只有垂直渐近线 (C )既有水平渐近线又有垂直渐近线 (D )既无水平渐近线又无垂直渐近线 7. 211 f dx x x ??' ???? 的结果是( ). (A )1f C x ?? -+ ??? (B )1f C x ?? --+ ??? (C )1f C x ?? + ??? (D )1f C x ?? -+ ??? 8. x x dx e e -+?的结果是( ). (A )arctan x e C + (B )arctan x e C -+ (C )x x e e C --+ ( D )ln()x x e e C -++ 9.下列定积分为零的是( ).

关于大学高等数学上考试题库附答案

关于大学高等数学上考试 题库附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高数》试卷1(上) 一.选择题(将答案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函数中,是相同的函数的是( ). (A )()()2ln 2ln f x x g x x == 和 (B )()||f x x = 和 ( )g x =(C )()f x x = 和 ( )2 g x = (D )()|| x f x x = 和 ()g x =1 2.函数( )()2 0ln 10x f x x a x ≠? =+?? =? 在0x =处连续,则a =( ). (A )0 (B )1 4 (C )1 (D )2 3.曲线ln y x x =的平行于直线10x y -+=的切线方程为( ). (A )1y x =- (B )(1)y x =-+ (C )()()ln 11y x x =-- (D )y x = 4.设函数()||f x x =,则函数在点0x =处( ). (A )连续且可导 (B )连续且可微 (C )连续不可导 (D )不连续不可微 5.点0x =是函数4y x =的( ). (A )驻点但非极值点 (B )拐点 (C )驻点且是拐点 (D )驻点且是极值点 6.曲线1 || y x = 的渐近线情况是( ). (A )只有水平渐近线 (B )只有垂直渐近线 (C )既有水平渐近线又有垂直渐近线 (D )既无水平渐近线又无垂直渐近线 7.211 f dx x x ??' ????的结果是( ). (A )1f C x ?? -+ ??? (B )1f C x ?? --+ ??? (C )1f C x ?? + ??? (D )1f C x ?? -+ ??? 8.x x dx e e -+? 的结果是( ). (A )arctan x e C + (B )arctan x e C -+ (C )x x e e C --+ (D )ln()x x e e C -++ 9.下列定积分为零的是( ). (A )4 24arctan 1x dx x π π-+? (B )44 arcsin x x dx ππ-? (C )112x x e e dx --+? (D )()121sin x x x dx -+?

高一数学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1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已知全集(}.7,5,3,1{},6,4,2{},7.6,5,4,3,2,1{ A B A U 则===B C U )等于 ( ) A .{2,4,6} B .{1,3,5} C .{2,4,5} D .{2,5} 2.已知集合 }01|{2=-=x x A ,则下列式子表示正确的有( ) ①A ∈1 ②A ∈-}1{ ③A ?φ ④A ? -}1,1{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若 :f A B →能构成映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1)A 中的任一元素在B 中必须有像且唯一; (2)A 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在B 中有相同的像; & (3)B 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在A 中有相同的原像; (4)像的集合就是集合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如果函数2()2(1)2f x x a x =+-+在区间(],4-∞上单调递减,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3a -≤ B 、3a -≥ C 、a ≤5 D 、a ≥5 5、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 ( ) ①()f x =()g x =f(x)=x 与()g x ; ③ 0()f x x =与0 1 ()g x x = ;④ 2()21f x x x =--与2()21g t t t =--。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 6.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断定方程02=--x e x 的一个根所在的区间是 ( ) '

A .(-1,0) B .(0,1) C .(1,2) D .(2,3) 7.若=-=-33)2lg()2lg(,lg lg y x a y x 则 ( ) A .a 3 B .a 2 3 C .a D . 2 a 8、 若定义运算 b a b a b a a b

大学物理习题册答案 (2)

x O 1A 2 2 练习 十三 (简谐振动、旋转矢量、简谐振动的合成) 一、选择题 1. 一弹簧振子,水平放置时,它作简谐振动。若把它竖直放置或放在光滑斜面上,试判断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C ) (A )竖直放置作简谐振动,在光滑斜面上不作简谐振动; (B )竖直放置不作简谐振动,在光滑斜面上作简谐振动; (C )两种情况都作简谐振动; (D )两种情况都不作简谐振动。 解:(C) 竖直弹簧振子:kx mg l x k dt x d m )(22(mg kl ),0222 x dt x d 弹簧置于光滑斜面上:kx mg l x k dt x d m sin )(22 (mg kl ),0222 x dt x d 2. 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有 (A ) (A )A 超前 2π; (B )A 落后2π;(C )A 超前π; (D )A 落后π。 解:(A)t A x A cos ,)2/cos( t A x B 3. 一个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 ,当质点由平衡位置向x 轴正方向运动时,由平衡位置到二分之一最大位移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 (B ) (A )4T ; (B )12T ; (C )6T ; (D )8 T 。 解:(B)振幅矢量转过的角度6/ ,所需时间12 /26/T T t , 4. 分振动表式分别为)π25.0π50cos(31 t x 和)π75.0π50cos(42 t x (SI 制)则它们的合振动表达式为: (C ) (A ))π25.0π50cos(2 t x ; (B ))π50cos(5t x ; (C )π1 5cos(50πarctan )27 x t ; (D )7 x 。 解:(C)作旋转矢量图或根据下面公式计算 )cos(210202122 2 1 A A A A A 5)25.075.0cos(432432 2 ; 7 1 2)75.0cos(4)25.0cos(3)75.0sin(4)25.0sin(3cos cos sin sin 112021012021011 0 tg tg A A A A tg 5. 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挂在两个不同的弹簧下端,弹簧的伸长分别为1l 和2l ,且212l l ,则两弹簧振子的周期之比21:T T 为 (B ) (A )2; (B )2; (C )2/1; (D )2/1。 解:(B) 弹簧振子的周期k m T 2 ,11l mg k , 22l mg k ,22 121 l l T T 6. 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有质量为m 的重物,其自由振动的周期为T .今已知振子离开平衡位置为 x 时,其振动速度为v ,加速度为a .则下列计算该振子劲度系数的公式中,错误的是: (B ) (A) 2 max 2max /x m k v ; (B) x mg k / ; (C) 2 2/4T m k ; (D) x ma k / 。 解:B 7. 两个质点各自作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幅相同、周期相同.第一个质点的振动表式为x 1 = A cos(t + ).当第一个质点从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正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质点正在最大正位移处.则第二个质 点的振动表式为 (B ) (A) )π21 cos( 2 t A x ; (B) )π2 1cos(2 t A x ; x t o A B 1 A 4 / 4 /3 2 A A x O )0(A )(t A 3/ 6/

高一数学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数学第一次月考测试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算法共有三种逻辑结构,即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算法只能含有一种逻辑结构 B.一个算法最多可以包含两种逻辑结构 C.一个算法必须含有上述三种逻辑结构 D.一个算法可能含有上述三种逻辑结构 2.下列赋值语句正确的是() A.M=a+1B.a+1=M C.M-1=a D.M-a=1 3.学了算法你的收获有两点,一方面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成就,另一方面,数学的机械化,能做许多我们用笔和纸不敢做的有很大计算量的问题,这主要归功于算法语句的() A.输出语句B.赋值语句 C.条件语句D.循环语句 4.如右图 其中输入甲中i=1,乙中i=1000,输出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A.程序不同,结果不同 B.程序不同,结果相同 C.程序相同,结果不同 D.程序相同,结果相同

5.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能判断任意输入的数x的奇偶性,其中判断框内的条件是() A.m=0? B.x=0? C.x=1? D.m=1? 6.228和1995的最大公约数是() A.84 B.57 C.19 D.28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统计里,把所需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B.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大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 C.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D.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 8.1001101(2)与下列哪个值相等() A.115(8)B.113(8) C.114(8)D.116(8) 9.下面程序输出的结果为()

高等数学试题及答案

高等数学试题及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 高等数学 》 一.选择题 1. 当0→x 时,)1ln(x y +=与下列那个函数不是等价的 ( ) A)、x y = B)、x y sin = C)、x y cos 1-= D)、1-=x e y 2. 函数f(x)在点x 0极限存在是函数在该点连续的( ) A)、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无关条件 3. 下列各组函数中,)(x f 和)(x g 不是同一函数的原函数的有( ). A)、()()() 222 1 ,21)(x x x x e e x g e e x f ---=-= B) 、(( )) ()ln ,ln f x x g x x ==- C)、()()x x g x x f --=-=1arcsin 23,12arcsin )( D)、()2 tan ,sec csc )(x x g x x x f =+= 4. 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2ln 2x x x dx C =+? B )、sin cos tdt t C =-+? C )、2arctan 1dx dx x x =+? D )、211 ()dx C x x -=-+? 5. 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 A )、()()x f dx x f dx d b a =??????? B )、()()()[]()x b x b f dt x f dx d x b a '=??????? C )、()()x f dx x f dx d x a =??????? D )、()()x F dt t F dx d x a '=????? ?'? 6. 0 ln(1)lim x x t dt x →+=?( ) A )、0 B )、1 C )、2 D )、4 7. 设bx x f sin )(=,则=''?dx x f x )(( ) A )、C bx bx x +-sin cos B )、C bx bx x +-cos cos

高等数学试题及答案新编

《 高等数学》 一.选择题 1.当0→x 时,)1ln(x y +=与下列那个函数不是等价的() A)、x y =B)、x y sin =C)、x y cos 1-=D)、1-=x e y 2.函数f(x)在点x 0极限存在是函数在该点连续的()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无关条件 3.下列各组函数中,)(x f 和)(x g 不是同一函数的原函数的有(). A)、()()() 222 1 ,21)(x x x x e e x g e e x f ---=-= B) 、 (( )) ()ln ,ln f x x g x x ==- C)、()()x x g x x f --=-=1arcsin 23,12arcsin )( D)、()2 tan ,sec csc )(x x g x x x f =+= 4.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2ln 2x x x dx C =+? B )、sin cos tdt t C =-+? C )、 2arctan 1dx dx x x =+?D )、2 11 ()dx C x x -=-+? 5.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A )、 ()()x f dx x f dx d b a =???????B )、()()()[]()x b x b f dt x f dx d x b a '=???? ??? C )、()()x f dx x f dx d x a =???????D )、()()x F dt t F dx d x a '=???? ??'? 6.0 ln(1)lim x x t dt x →+=?() A )、0 B )、1 C )、2 D )、4 7.设bx x f sin )(=,则=''?dx x f x )(()

高一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数学 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指定位置上.) 1. 若角αβ、满足9090αβ-<< B .cos2cos αα< C .tan 2tan αα> D .cot 2cot αα< 7. ABC ?中,若cot cot 1A B >,则ABC ?一定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以上均有可能 8. 发电厂发出的电是三相交流电,它的三根导线上的电流分别是关于时间t 的函数: 2sin sin()sin()3 A B C I I t I I t I I t πωωω?==+ =+且 0,02A B C I I I ?π++=≤<, 则? =( ) A .3π B .23π C .43π D .2 π 9. 当(0,)x π∈时,函数21cos 23sin ()sin x x f x x ++=的最小值为( )

大学物理II练习册答案

大学物理练习三 一.选择题 1.一力学系统由两个质点组成,它们之间只有引力作用。若两质点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此系统 [ ] (A) 动量、机械能以及对一轴的角动量都守恒。 (B) 动量、机械能守恒,但角动量是否守恒不能断定。 (C) 动量守恒,但机械能和角动量守恒与否不能断定。 (D) 动量和角动量守恒,但机械能是否守恒不能断定。 解:[ C ] 按守恒条件: ∑=0i F 动量守恒, 但∑≠0i M 角动量不守恒, 机械能不能断定是否守恒。 2.如图所示,有一个小物体,置于一个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绳其一端连结此物体,另一端穿过桌面中心的小孔,该物体原以角速度ω在距孔为R 的圆周上转动,今将绳从小孔往下拉。则物体 [ ] (A)动能不变,动量改变。 (B)动量不变,动能改变。 (C)角动量不变,动量不变。 (D)角动量改变,动量改变。 (E)角动量不变,动能、动量都改变。 解:[ E ] 因对 o 点,合外力矩为0,角动量守恒 3.有两个半径相同,质量相等的细圆环A 和B 。A 环的质量分布均匀,B 环的质量分布不均匀。它们对通过环心并与环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J A 和J B ,则 [ ] (A)A J >B J (B) A J < B J (C) A J =B J (D) 不能确定A J 、B J 哪个大。 解:[ C ] 细圆环的转动惯量与质量是否均匀分布无关 ?==220mR dmR J

4.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2L 、质量为m 的匀质细杆,可绕过其中点且垂直于杆的竖直光滑固定轴O 自由转动,其 转动惯量为3 1m L 2 ,起初杆静止。桌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各自在垂直于杆的方向上,正对着杆的一端,以相同的速率v 相向运动,如图所示。当两小球同时与杆的两个端点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后与杆粘在一起转动,则这一系统碰撞后的转动角速度为 [ ] (A)L v 32. (B) L v 54 (C)L v 76 (D) L v 98 解:[ C ] 角动量守恒 二.填空题 1.绕定轴转动的飞轮均匀地减速,t = 0时角速度ω0 =5 rad/s ,t = 20s 时角速 度ω=ω0,则飞轮的角加速度β= ,t=0到t=100s 时间内飞轮 所转过的角度θ= 。 解:因均匀减速,可用t βωω=-0 , 20 /05.020 2.0s rad -=-= ∴ωβ 2.半径为30cm 的飞轮,从静止开始以2/s rad 的匀角加速度转动,则飞轮 边缘上一点在飞轮转 2400 时的切向加速度a t = , 法向加速度a n = 。 解:2 /15.05.03.0s m r a t =?==β βθωr r a n 22== O v 俯视图

高等数学上考试试题及答案

四川理工学院试卷(2007至2008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高等数学(上)(A 卷) 命题教师: 杨 勇 适用班级: 理工科本科 考试(考查): 考试 2008年 1 月 10日 共 6 页 注意事项: 1、 满分100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 考生必须将姓名、班级、学号完整、准确、清楚地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否 则视为废卷。 3、 考生必须在签到单上签到,若出现遗漏,后果自负。 4、 如有答题纸,答案请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考完请将试卷和答题卷 分别一同交回,否则不给分。 试 题 一、单选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对应括号内,每题3分,共15分) 1. =--→1 ) 1sin(lim 21x x x ( C ) (A) 1; (B) 0; (C) 2; (D) 2 1 2.若)(x f 的一个原函数为)(x F ,则dx e f e x x )(? --为( B ) (A) c e F x +)(; (B) c e F x +--)(; (C) c e F x +-)(; (D ) c x e F x +-) ( 3.下列广义积分中 ( D )是收敛的. (A) ? +∞ ∞ -xdx sin ; (B)dx x ? -111 ; (C) dx x x ?+∞ ∞-+2 1; (D)?∞-0dx e x 。 4. )(x f 为定义在[]b a ,上的函数,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B )

(A) )(x f 可导,则)(x f 一定连续; (B) )(x f 可微,则)(x f 不一定可导; (C) )(x f 可积(常义),则)(x f 一定有界; (D) 函数)(x f 连续,则? x a dt t f )(在[]b a ,上一定可导。 5. 设函数=)(x f n n x x 211lim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为( D ) (A) 不存在间断点; (B) 存在间断点1=x ; (C) 存在间断点0=x ; (D) 存在间断点1-=x 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结果填在横线上.每题3分,共18分) 1. 极限=-+→x x x 1 1lim 20 _0____. 2. 曲线? ??=+=3 2 1t y t x 在2=t 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 3. 已知方程x xe y y y 265=+'-''的一个特解为x e x x 22 )2(2 1+- ,则该方程的通解为 . 4. 设)(x f 在2=x 处连续,且22 ) (lim 2=-→x x f x ,则_____)2(='f 5.由实验知道,弹簧在拉伸过程中需要的力F (牛顿)与伸长量s 成正比,即ks F =(k 为比例系数),当把弹簧由原长拉伸6cm 时,所作的功为_________焦耳。 6.曲线23 3 2 x y =上相应于x 从3到8的一段弧长为 . 三、设0→x 时,)(22 c bx ax e x ++-是比2 x 高阶的无穷小,求常数c b a ,,的值(6分)

精选高一数学集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 集合 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八个关系式①{0}=φ ②φ=0 ③φ {φ} ④φ∈{φ} ⑤{0}?φ ⑥0?φ ⑦φ≠{0} ⑧φ≠{φ}其中正确的个数( ) (A )4 (B )5 (C )6 (D )7 2.集合{1,2,3}的真子集共有( )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3.集合A={x Z k k x ∈=,2} B={Z k k x x ∈+=,12} C={Z k k x x ∈+=,14}又,,B b A a ∈∈则有( ) (A )(a+b )∈ A (B) (a+b) ∈B (C)(a+b) ∈ C (D) (a+b) ∈ A 、B 、C 任一个 4.设A 、B 是全集U 的两个子集,且A ?B ,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 )C U A ?C U B (B )C U A ?C U B=U (C )A ?C U B=φ (D )C U A ?B=φ 5.已知集合A={022≥-x x } B={0342≤+-x x x }则A B ?=( ) (A )R (B ){12≥-≤x x x 或} (C ){21≥≤x x x 或} (D ){32≥≤x x x 或} 6.设f (n )=2n +1(n ∈N ),P ={1,2,3,4,5},Q ={3,4,5,6,7},记P ∧={n ∈N |f (n )∈P },Q ∧ ={n ∈N |f (n )∈Q },则(P ∧∩N eQ ∧)∪(Q ∧∩N eP ∧ )=( ) (A) {0,3} (B){1,2} (C) (3,4,5} (D){1,2,6,7} 7.已知A={1,2,a 2 -3a-1},B={1,3},A =?B {3,1}则a 等于( ) (A )-4或1 (B )-1或4 (C )-1 (D )4 8.设U={0,1,2,3,4},A={0,1,2,3},B={2,3,4},则(C U A )?(C U B )=( ) (A ){0} (B ){0,1} (C ){0,1,4} (D ){0,1,2,3,4} 10.设A={x 0152=+-∈px x Z },B={x 052=+-∈q x x Z },若A ?B={2,3,5},A 、B 分别为( ) (A ){3,5}、{2,3} (B ){2,3}、{3,5} (C ){2,5}、{3,5} (D ){3,5}、{2,5} 11.设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c=0(a<0)的根的判别式042 =-=?ac b ,则不等式ax 2 +bx+c ≥0的解集为 ( ) (A )R (B )φ (C ){a b x x 2- ≠} (D ){a b 2-} ≠?

高等数学上模拟试卷和答案

高等数学上模拟试卷和 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高等数学(上)》模拟试卷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试题为客观题,请按要求填涂答题卡,所有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函数)1lg(2++=x x y 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既奇又偶函数 [D] 非奇非偶函数 2、极限=--→9 3 lim 23x x x ( )。 [A] 0 [B] 6 1 [C] 1 [D] ∞ 3、设c x x x x f +=?ln d )(,则=)(x f ( )。 [A] 1ln +x [B] x ln [C] x [D] x x ln 4、 ?-=+01 d 13x x ( )。 [A] 6 5 [B] 6 5- [C] 2 3- [D] 2 3 5、由曲线22,y x x y ==所围成平面图形的面积=S ( )。 [A] 1 [B] 2 1 [C] 3 1 [D] 4 1 6、函数x x y cos sin +=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既奇又偶函数 [D] 非奇非偶函数 7、设函数?????=≠=00 3sin )(x a x x x x f ,在0=x 处连续,则a 等于( )。 [A] 1- [B] 1 [C] 2 [D] 3

高一数学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学期10月检测考试 高一年级数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第一大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已知{}{}|24,|3A x x B x x =-<<=>,则A B =( ) A. {}|24x x -<< B. {} |3x x > C. {}|34x x << D. {}|23x x -<< 2.设集合A 和集合B 都是自然数集N ,映射:f A B →把集合A 中的元素n 映射到集合B 中的元素2n n +,则在映射f 下,B 中的元素20是A 中哪个元素对应过来的( ) .3 C 3.满足关系{}1{1,2,3,4}B ??的集合B 的个数 ( ) 个 个 个 个 4.方程260x px -+=的解集为M,方程260x x q +-=的解集为N,且M ∩N={2},那么p q +等于( ) B.8 5. 在下列四组函数中,()()f x g x 与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 A. ()()211,1 x f x x g x x -=-=+ B. ()()()0 1,1f x g x x ==+ C. ()()2,f x x g x x == D. 4)(,22)(2-=-?+=x x g x x x f 6. 函数 1 23 ()f x x x =-+ -的定义域是( ) A. [)23, B.()3,+∞ C.[)()233,,+∞ D.()()233,,+∞ 7. 设0abc >,二次函数2()f x ax bx c =++的图象可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