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型号精细化质量管理要求 新28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天型号行细化质量管理要求(2017)
一.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强化各单位、各型号质量责任制的落实,规范工作流程和标准,科学开展质量分析和质量管理体系评估,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监督长效机制,严格质量责任追究和质量奖惩,持续提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1.强化落实质量责任制
逐级落实好质量责任制。单位行政职是本单位质量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产品质量负全责。型号总指挥是本型号质量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型号质量工作负全责。
各级责任人要组织制定本单位的质量手册和本部门岗位应知应会,落实质量责任,提升质量工作效率,减少重复低效的质量工作。
各级人员开展本岗位相关工作必须做到。有依据、按依据、留记录。,确保工作规范、有序、无差错。
2.规范开展质量分析和共性问题治理
院与厂所两级要建立健全质量分析例会制度。质量分析工作要坚持面向问题产品,完善质量保证措施面向工作流程,提升质量保证能力面向组织建设,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院要按季度组织院级质量分析例会,重点关注体系运行情况、质量问题管理归零的落实情况、特别是共性问题和重复性问题的处理情况,以及组织建设、责任落实、工作效率等情况。针对重大质量问题,院长要主持召开专题质量分析会研究解决。
厂(所)要按月组织厂(所)级质量分析例会,重点关注质量管理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质量问题归零的落实情况,特别是共性问题和重复性问题的处理情况以及低层次管理问题的解决情况,以及各类标准规范的实施情况,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工作高效。
车间(研究室)每月至少要召开一次产品质量分析例会,班组必须按周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例会,重点关注质量问题和产品超差、不合格品、薄弱环节,针对具体研制生产流程、作业文件和过程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完善,确保按照标准和规范工作,严防误操作和低层次质量问题的发生。
3.完善质量问题信息共享和快速处理机制
各单位要按照《航天产品质量与可靠性信息管理要求》(Q/QJA11),完善质量问题信息的采集、处理、传递和利用制度,按时处理、上报质量问题信息,要将质量问题信息在单位内部发布,做到问题透明,信息共享。
要建立健全元器件、原材料批次性质量问题快速响应机制,及时报告元器件、原材料批次性质量问题信息,及时发布信息通报并开展举一反三。要建立健全靶场质量问题的归零和举一反三快速处理机制,对于靶场的质量问题要做到前后方联动,实现质量问题及时通报、迅速归零和举反三。
4.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监督检查长效机制
集团公司、各院和厂所要制定体系运行监督管理办法,明确监督检查的要素、内容、工作标准,结合质量管理信息化工作和数据包工作,对各级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型号产品质量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任单位(部门)应制定整改措施,做到闭环管理,确保集团公司各项质量管理要求的有效落实。
各单位要结合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标准的贯彻实施,针对本单位承研承制产品特点,制定涵盖
通用和专用要求的体系文件,纳人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并落实到型号产品研制、生产和外协产品质量控制全过程中。
5.科学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评估工作
持续开展集团公司对院和院对所属厂(所)的两级质量管理体系评估工作,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评估办法和评估机制。院对厂所的质量管理体系评估应加强型号工艺管理和标准化工作的评估。
集团公司对院的质量管理体系评估工作,应重点关注质量管理体系整体运行情况、质量问题管理归零和规章制度建设情况、上一年度质量管理体系评估发现问题的整改和举一反三情况。要坚持总结和推广最佳实践,持续解决共性问题与重复性问题,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院对厂(所)质量管理体系评估要确保体系评估要素的全覆盖。重点检查厂所落实集团公司和院、型号质量管理要求情况、工作制度标准化和规范化情况、工作流程和实施办法的细化量化情况、工艺体系运行情况和共性工艺问题解决情况、质量问题归零和举一反三情况。要通过评估工作发现型号与产品质量管理要求落实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解决产品质量难点问题,不断完善制度和标准,实施闭环管理。
6.严格质量责任追究和质量奖励机制
各院和厂所应按照集团公司装备质量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和上级相关规定,制定本单位的质量责任追究制度。重大质量问题要追究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建立健全质量激励制度,完善质量奖励机制,对在质量工作中业绩突出的个人、组织、项目给予表彰奖励。
二、强化型号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
过程控制要以型号产品风险识别与控制为主线,以落实各项产品质量保证要求为重点,强化检验检查验收的有效性、测试覆盖性、试验充分性等要求的落实,以智能工具为手段,用过程数据来支撑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和产品合格率,持续提升过程控制的科学性,有效性。
7.加强型号风险识别与控制
各院、各型号应结合型号特点和各研制阶段的特点,严格落实型号风险控制要求。各单位要严格按照集团公司规定,认真开展产品成功数据包络线分析工作。型号产品出厂前要开展成功数据包络线分析,分析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对超出成功数据包络的参数,必须要开展风险分析。重大型号在产品交付和型号出厂前,应100%完成成功数据包络线分析,作为产品验收和型号出厂的依据。
要按照航天国号独立评估工作管理办法,对首飞的重大型号,以及技术风险大的型号开展独立评估工作。
8.推进产品保证工作的策划与
深人推进产品质量保证工作。各院要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保证工作制度,完善产品保证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专业化的产品保证队伍,持续完善产品保证工作规范和标准体系,加强专业技术支撑机构建设,不断提升产品保证能力和水平。
各型号要从研制开始,做好各阶段产品质量保证工作的策划,将产品保证管理、质量、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保障性、环境适应性、元器件、材料和工艺、软件以及地面设备等产品保证要求,纳人型号研制全流程并加以落实。
产品保证要求必须按照研制程序分解落实到型号各级产品(总体、分系统、单机设备)和外协外包产品中。各级领导和产品保证队伍,要加强产品保证要求和标准的宣贯与培训,确保有效传递并落实到位。
9.加强可靠性设计、分析和试验
加强可靠性设计、分析和验证工作。做好面向可靠性指标和故障模式的可靠性试验。各级研制单位均应制定试验充分性规范,明确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试验子样数和极限试验,严格工作流程,确保满足型号试验充分性要求。
各单位要严格执行装备通用质量特性管理工作规定,全面落实型号通用质量特性要求,系统策划各专业的技术流程和工作计划,切实做公相关设计、分析与验证工作。加强装备保障性设计,将综合保障工作贯穿装备的整个寿命周期,确保装备使用效能的充分发挥,满足实战化需要。
10.加强产品健壮性、可制造性
设计
各单位、各型号要充分利用系统仿真、质量功能展开(QFD)等工具细化任务需求分析、功能分析,制定设计准则,科学合理地分解指标,提高精准设计水平,严格控制让步使用或偏离许可,提高批产质量一致性。要结合产品特点应用三次设计、防错设计等方法,加强型号产品健壮性设计,提高容错能力。要推广应用并行工程,建立集成产品开发(IPD)小组,加强设计和工艺结合,提高产品设计的可制造性、可检测性。
11.严格技术状态管理
严格执行《航天产品技术状态管理》(QJ3118)和《航天产品技术状态更改控制要求》(Q/QJA32),开展技术状态标识、控制、纪实、审核等工作。各院要结合本单位产品特点,制定技术状态管理实施办法,细化量化技术状态更改控制要求。对于难以通过试验验证的更改项目,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必须组织同行专家进行深人分析和复核复算初样3类、正(试)样2.3类的更改,关键项目、关重件的更改,要提高一级审批。
12.严格三级审签
严格执行《设计文件的签署规定》(QJ1714.9)和《工艺文件签署规定》(QJ903.5)及有关文件要求,各单位要制定实施标准,进一步明确文件编写、校对、审核、批准等各级人员职责,明确设计报告的撰写要求,按专业或产品类别确定三级审签要点,明确各级审签、会签审查的重点内容。对于新技术,新状态、新设计、关重件,研究室领导或技术负责人必须组织同行专家评审把关。针对测试覆盖性、试验充分性应由上一级技术负责人组织同行专家评审把关。要保证技术文件签署工作的必要时间,在编制计划时给予落实。
13.持续提升过程控制的科学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