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脊柱矫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为使初诊患者免于紧张,医者必须举止优雅,态度温和,使 患者在轻松的气氛下配合矫正。
1.患者姿势:患者正躺,面朝上,双手轻松置 于腹部。
2.以左颈椎矫正为例,术者半蹲于患者头部左 上侧,两手拇、食指张开,分别置于患者两边 脸颊,食指与脸平行,拇、食指固定后,另三 指扣住头枕部,并将患者脸部往右侧转90度 (正常可转115度)。此时,术者右手在下,左 手在上,即完成颈椎矫正前的准备姿势。
治疗方式
1.诊断: X光片、 软外“三项检查”、“六种实验”
2.触诊: 中医传统触诊方式、AHT技术(长短脚比较)
3.手法整复: 坐位定点旋转复位法、AHT脊椎矫正
4.银质针、针刀治疗 5.中药热敷 6.理疗:
电疗、微波、超短波、蜡疗、针灸拔罐 7.中医汤剂
触诊
手法整复
银质针治疗
4.复位拇指放位置可根据脊柱前屈,侧弯,旋 转角度而定,可放于棘突旁,棘突上,关节突 关节处。
5.复位时病人主动前屈,侧弯到最大自主受限 时,为医者扶持肩部之上肢做自内旋转的主动 力量,也就是由自转变为公转。 6.复位姿势准备好后,定点拇指在瞬间发力, 余时间均为扶持。
特别复位手法一定要注意:稳,准,轻,巧。 复位时两手及身体均为合力。 7.脊柱旋转复位向一侧旋转高度过大时,停止, 转向另侧推顶同意棘突的上角或下角。
双手四指微屈,拇指轻微背伸外展成 “八”字,用双手拇指指腹桡侧作用于 脊柱纵轴方向,垂直按序依次左右分拨, 检查背旁肌群的弹性,厚硬度挛缩及 位置,棘间隙大小变化等。
用一手拇指指腹桡侧在患者处,作下 脊柱纵轴方向垂直按序依次上下左右分 拨,按压,检查有无软组织损伤,解剖 位置正常。
中指架在棘旁顶上,食、无名二指分别 放在棘突旁,速沿脊柱滑下直觉摩脊柱的 生理曲线(正常、消失、前凸、反张、成 角、畸形等)及棘上韧情况和棘旁偏外等。
用一手拇指顶住棘突向健侧推,另一 手使脊柱向棘突偏歪侧顺或逆时针旋转, 两手协同动作将偏歪的棘突拨正,使相 邻锥体恢复正常,解剖位置达到脊柱的 正常(或代谢)内外平衡关系。
1.脊柱处于失稳状态。
2.两个杠杆,一个支点,前屈侧弯旋转脊柱时, 患者脊柱棘突,顶点紧贴复位拇指时角度恰好。
3.复位拇指拨正的方向:外方,外上方。
理疗
典型病例分享
1.河南病人 谢某
主诉:左肩背部痛麻伴间断性眩晕一年半, 视物模糊,双侧太阳穴剧痛,双目干涩。
2017年2月份入院,治疗一周,痊愈出院。
3.郓城患儿 李珊珊
下肢瘫痪五年半,尿频尿急,5---10分钟如厕一次。
2016年7月开始治疗,手法矫正一次以后,尿频症状 消失。持续治疗9个月至今。
三、脊柱பைடு நூலகம்正的观念
1、切勿当做单一关节移位处理,应有上下关节均需合并处理的 观念。
2、脊柱关节、肌胸、韧带、肌腱椎间盘及脊椎骨均属整套系统, 不可只考虑脊椎关节,而忽略其他因素,年龄及老化与上述因 素有关。
3、若有紧绷或挛缩的肌肉存在时,应先做软组织处理,再行矫正。
4、若使用重力矫正时,应尽量利用患者本身的体重,以最小的 发力,达到最大的效果,并要注意 力道、施力时机要领恰到好处。
一、原理 1、医学理论:属于西医的理论基础,而以神经解剖及生理学为主。 2、技术原理:属于中医骨伤科的理论基础,而以生物力学或杠 杆力学为主。 3、脊柱矫正的技术理论又分:
1) 腰椎矫正原理:利用间接杠杆的矫正原理 2)颈胸椎矫正原理:利用直接杠杆的矫正原理 二、脊柱矫正的原则: 1、广义:建立(治疗)与维持(保健)人体正常的生理结构. 2、狭义:使不正常的关节恢复正常位置,为脊柱矫正之主要原则.
1、患者姿势:患者正躺,双手抱胸,左手在下,右手在上 2、术者姿势: 1)站于患者右侧或左侧,双脚尽量张开成前弓步。 2)重心置于前脚,右手掌由患者之腰椎前突处(或胸椎处)伸 入。 3)将患者双手肘压于术者右腋下,左手托住患者后脑。
此时需注意:
a)患者双手抱紧,可使其胸椎得到左右撑开的效果。 b)将患者后脑托起,可使胸椎得到上下撑开的效果。 c)压住患者双手肘时,应以较高处为佳,以免操作时压到患者 的胃部。
1、患者姿势:若矫正右侧腰椎时,则患者向左侧 侧躺,右脚在上侧,左脚在下侧,右腿屈膝,左脚 伸直,右脚内侧足面贴于左脚腘窝处,双手交叉置 于胸前,左手抱住左手上臂,右手上臂与身体平行, 前臂与身体垂直,身体靠近床沿,身体与床沿成一 直线。
2、术者姿势:面对患者,右手握住患者左手腕, 压固于患者右手臂上,左手掌压于患者上侧骨盆之 中点,两脚尽量外张,左脚由右外侧往内弯曲,并 压于患者左膝,使患者右膝盖部坐向床沿,以左脚 下压及右手稍前推的相反方向做成杠杆姿势。
1.大杠杆力分析
力:复位时医者拉,压患者颈肩部的拉力
力矩:病人颈椎至患锥偏外侧关节的距离
重力:根据不同的身高及复位时压拉颈部之手的力 的大小不同而改变
2.小杠杆力分析
复位拇指在脊柱按纵轴旋转瞬间拨动偏外棘突的 力。通过以患锥棘突偏外关节突关节为支点而传递 给柱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