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野外常见小鱼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穗鱼(土名:禾稿公)。
头尖,略平扁,
口上位,无须,[url]http://背鳍[/url]无硬
刺,体长10CM左右。
生殖时期雄鱼体
色深黑,吻部、颊部出现[url]http://珠星
[/url]。
雄鱼个体大,雌鱼个体小,差别
明显。
马口鱼(土名:大口扒,
公的红车公)
马口鱼
(Opsariichthys
bidens)俗名花杈鱼,
桃花鱼,山鳡,坑爬,
宽口,大口扒,扯口
婆,红车公。
产于南
盘江、元江、沧江等
水域。
是一种杂食性
偏肉食淡水鱼。
体长而侧扁,腹部圆。
吻长,口大;口裂向
上倾斜,下颌后端延
长达眼前缘,其前端
凸起,两侧各有一凹
陷,恰与上颌前端和
两侧的凹凸处相嵌
合。
眼中等大。
侧线完全,前段弯向体侧腹方,后段向上延至尾柄正中。
体背部灰黑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浅蓝色垂直条纹,胸鳍、腹鳍和臀鳍为橙黄色。
雄鱼在生殖期出现“婚装”,头部、吻部和臀鳍有显眼的珠星,臀鳍第1~4根分枝鳍条特别延长,生殖期雄鱼头下侧、胸腹鳍及腹部均呈橙红色。
上图为母,下图为公。
蓝刀鱼
蓝刀鱼的学名叫“餐条”,俗名又叫白条、餐
子、浮鲢,十分有趣。
因其在水中嬉游时鱼
背呈隐约的蓝色,娇小的鱼身与刀相似,得
“蓝刀”一名。
塘鳢lǐ鱼(土名:草鞋
板)
鲈形目塘鳢鱼科的通
称。
约有40属150余
种。
体延长或粗壮,
稍侧扁,一般长60~
100毫米,大的可达
150~200毫米。
头平
扁或侧扁。
眼中等大或小,不突出于头的背面,无游离眼睑;眼上方有时具骨质嵴。
口大或中等大,下颌常突出。
上下颌具细牙,腭骨常无牙。
前鳃盖骨边缘具棘或无棘。
体被栉鳞。
无侧线。
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具6~
8鳍棘。
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同形。
胸鳍大,基部不呈肌柄状。
腹鳍胸位,左右两腹鳍相互靠近,彼此分离。
尾鳍圆形或稍尖。
为暖水性海水或淡水小型鱼类,广布于世界各地热带及亚热带,温带沿海较少。
主要密集于印度-太平洋暖水区域和大西洋中美洲沿岸。
[1]
生活于海水的种类大多栖息于沿岸浅滩、石砾、海藻或珊瑚丛中,也有的穴居于洞穴内;生活于淡水的种类则栖息于湖沼、河溪的底层及泥沙、碎石、杂草相混杂的岸边浅水处。
主要摄食虾类、小鱼和底栖动物,生活在淡水的种类也食水生昆虫。
春季产卵,有些种类有筑巢和护卵习性。
中国塘鳢鱼科鱼类约有16属30种。
分布于沿海及各大江河的中下游。
常见的属有乌塘鳢鱼属、塘鳢鱼属、沙塘鳢鱼属
子陵吻鰕虎鱼(土名:石鼓鱼)
子陵吻鰕虎鱼(学
名:Rhinogobius
giurinus)为鰕虎
鱼科吻鰕虎鱼属
的鱼类,俗名栉虾
虎、子陵栉鰕虎鱼、
朝天眼、吻鰕虎鱼、
极乐吻鰕虎、狗甘
仔、苦甘仔。
属于
回游性鱼类,但也
可在完全封闭的
水系中繁衍。
青鳉鱼(土名:浮
头猛)青鳉鱼繁
殖力强,几乎一
年四季都可繁
殖,每次产卵约
10至20粒,产
卵量依雌鱼体
型大小不同,在
食物充足的水
域,2至3天产
卵一次,仔鱼孵
化约8至14日,
快慢跟水温有
关。
卵软而黏,
属体外受精,出
生卵直径约0.1
公分,仔鱼孵化出来约为0.3公分,一星期可达0.5公分,一个月长到1公分,约半年就成熟达3公分,最大约4公分左右,寿命约3至4年。
点纹银鮈鱼(土名:饭头鱼)
略侧扁,头后背部斜向隆起,胸腹部圆。
头中等大,其长等于或略大于体高。
吻短,稍尖,近锥形,长度常小于眼后头长。
口亚下位,上颌略长于下颌,上下颌无角质缘。
唇薄,简单,上下唇均较狭窄。
唇后沟中断。
须1对,位口角,较长,其长与眼径相等或稍长,末端超过眼中央的垂直下方。
眼较大,眼间平坦。
体鳞较大,胸、腹部具鳞。
侧线完全,较平直。
背鳍短,其起点至吻端约等于至臀鳍末端的垂直距离。
胸鳍末端尖,后伸不达腹鳍起点。
腹鳍较短,末端几及肛门。
肛门靠近臀鳍,约位于腹鳍基与臀鳍起点间的后1/3处。
臀鳍亦短。
尾鳍分叉较探,上下叶等长,末端尖。
主行下咽齿稍侧扁,末端尖,略钩曲;外行齿细小。
鳃耙短小,排列稀疏。
肠短,长度不及体长,约为其0.8一0.9倍。
鳔
2室,较大,前室略圆,后室长圆,为前室长的1.3一1.8倍。
腹膜灰白色。
体银灰色,背部和体侧上半部多数鳞片边缘色深,组成暗褐色的网纹,腹部灰白色。
体侧中轴之上方有1黑条纹,其上具有1列暗斑,侧线每个鳞片均具1黑点,一般比较明显,黑点中间被侧线管分割为横“八”字形,上下各半。
背、尾鳍色较深,臀鳍和偶鳍均为灰白色。
中下层小型鱼类,体长一般不超过100mm。
分布于滦河以南的东部各水系。
中国斗鱼(土名:
老屁渣)
中国斗鱼,又名:
叉尾斗鱼、兔子鱼、
天堂鱼等等,以前
在我国南方的野
外溪流、河沟、稻
田到处可见,因为
它的分布地带属
于亚热带地区,因
而中国斗鱼可以0℃
以上的低水温环
境中良好生存,在
14℃以上的水温
中它可以很好地生长,是著名的观赏鱼品种
鳑鲏鱼(土名:苦屎片、狗屎片)(读音:[pánɡ pí] 学名:
Rhodeinae)是鲤科鲤形目鱊亚科(鳑鲏亚科)所属鱼类的通称,
又称四方皮、镜鱼、彩圆儿,为一群小型淡水鱼,分为鳑鲏属
(Rhodeus),鱊属(Acheilognathus),田中鳑鲏属(Tanakia)。
体呈卵圆形或菱形;头短,口小;须1对或无;臀鳍始于背鳍基
下方,背、臀鳍颇长,有或无硬刺;腹鳍腹位;尾鳍叉状;侧线
鳞完全或不完全。
生殖期的雌鱼出现产卵管,雄鱼产生婚姻色或珠
星。
鳑鲏是杂食性鱼类,栖息在缓慢流动或静止的水域,依靠淡水河
蚌(无齿蚌属:Anodonta)繁殖,活动范围小,寿命短。
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欧洲。
食蚊鱼又称柳条鱼,是
我国自北美引进本土的外来
鱼种。
最初是为了治理本土
蚊虫灾害大量放养,如今因
为适应性强又缺乏敌人,对
本土水域的小型鱼种生存带
来极大的威胁性。
食蚊鱼的
天性凶猛,尤其雄鱼极具攻
击性,经常攻击其他鱼类,
不仅撕扯它们的鳍,还会杀
死体型相当的本地鱼种。
根据研究人员的观察,
食蚊鱼不仅吃蚊虫的幼虫,
还吃当鱼卵、水生昆虫和甲
壳动物,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很大的破坏性,并且最关键的是,食蚊鱼吃蚊虫幼虫和本地一些鱼吃蚊虫幼虫的效率是差不多的,因此目前食蚊鱼已是广受人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