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土的鉴别方法
土的野外鉴定方法
符合某一类土的条件时,既按该土定名。
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粘土
粉质粘土
粉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P>17
17≥IP>10
IP≤10
刀切切面光滑,刀刃有粘阻力
刀切切面稍光滑,切面规则
刀切切面不光滑,切面较粗糙
手捻有滑感,水多时粘手,无砂感
碎石土、砂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类别
土的名称
观察颗粒粗细
干燥时的状态
湿润时拍击状态
粘着程度
碎
石
土
漂石块石
粒径大于20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颗粒完全分散
表面无变化
无粘着感
卵石碎石
粒径大于6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颗粒完全分散
表面无变化
无粘着感
粗圆砾角砾
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颗粒完全分散
不能捏成饼,手捏压不易见手指印,易成碎块和粉末,8<N≤32,
0<IL≤0.5
能捏成饼,手指轻压可见手印,手捏稍有出水,
2<N≤8,
0.5<IL≤1.0
手捏表层出水,手上有明显湿印,土体坍流成扁圆形,N≤2,IL>1.0
粘土
不能捏成饼,
N >32,IL≤0
能捏成饼,边上多裂口,8<N≤32,0<IL≤0.5
摇振反应迅速、中等
具光泽
稍具光泽
不具光泽
干强度高,干土坚硬,锤击才能碎,不易成粉末
干强度中等,干土锤击易碎,
手难捏碎
干强度低,干土手易捏碎
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韧性试验
不能再揉成土团后重新搓条 可以再揉成土团,但手捏即碎
能再揉成土团后重新搓 条,手捏不碎
干强度试验 易于用手指捏碎和碾成粉末 用力才能捏碎,容易折断
捏不碎,抗折强度大, 断后有棱角,断口光滑
野外观察和简易试验主要有下列内容。
(1)肉眼观察:用肉眼观察土的颜色、砂粒的多少、有无结核体及其他包含物。 (2)手指揉搓:将小土块在手中用手指揉搓,根据手感分辨土中砂粒、粉粒及翻粒的多少。
(3)光泽反应:用小刀切开稍湿的土,并用小刀抹过土面,观察土面有无光泽以及粗糙程度。
(4)摇震反应:将软塑或流动的小土块捏成土球,放在手掌上左右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击该手掌,如土球表面有水 渗出,并呈现光泽,但用手指捏土球时水分与光泽很快消失,根据渗水和吸水反应的快慢,来判断土中粉粒和勃粒含
量的多少。
(5)韧性试验:将土调成含水率略高于塑限、柔软而不粘手的土膏,在手掌中搓成直径为 3mm 的土条,然后将土条揉成 土团再进行滚搓,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区分为低韧性、中等韧性和高韧性三种。
(6)干强度试验:将土捏成小土块,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捏碎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土的干强度。
根据上述六个方面的观察和简易试验结果,按表 1-1 进行土类鉴别。对土类的鉴别有助于判断土的性质,从而预 估可能出现的工程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试验、评价方法或合适的工程措施。例如,对于鉴别为粉土又处在水
下时,可以预料在地震时可能会产生液化现象,在水力坡降作用下容易发生流砂,在冻结线附近容易积聚பைடு நூலகம்分,形成
冻胀翻浆。因此需要采用标准贯人试验以评价液化势,在开挖基坑或处理临水工程时要验算水力稳定性,作为道路路
基时要采取防冻胀的措施。
土的目力鉴别表 表 1-1
常见土的野外鉴别描述
实验一常见土类的野外鉴别与描述●实验内容:常见土类的野外鉴别、定名与描述●实验原理:钻探法在钻进过程中,必须随时做好钻孔记录。
从钻机定位后由地表开钻到终孔为止,记录每一钻的深度,鉴别与描述每一钻取出的土样,进行定名,并立刻写在记录表中,作为绘制地质剖面图的原始依据。
野外鉴别地基土要求快速,又无仪器设备,主要凭感觉和经验,对碎石土和砂土的鉴别方法,利用日常熟悉的食品如绿豆、小米、砂糖、玉米面的颗粒作为标准,进行对此鉴别。
粘性土的野外鉴别可按其湿润时状态、人手捏的感觉、粘着程度和能否搓条的粗细等进行鉴别。
●实验仪器与主要设备:切土刀,圆锥等。
1反土的状态30°的2CaCO3及3稍密等三种(1)粘性土的描述与定名: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
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φ0.5-2mm 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φ=0.5mm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描述内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结构及层理特征。
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2、状态: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
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
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
④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
⑤流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
3、包含物:贝壳、铁锰结核、高岭土、姜结石等。
4、光泽反应:用取土力切开土块,视其光滑程度分为①切面粗造为无光泽。
②切面略粗造(稍光滑)为稍有光泽。
③切面光滑为有光泽。
543mm的6时,宜一、10的土应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野外土的鉴别方法 PPT
谢谢观赏 谢谢欣赏
综合上述结果, ASTM 标准用目力鉴别的结果 划分土类的鉴别标准见表4。
4.光泽反应
光泽反应: 用小刀切开稍湿的土, 并用小刀抹过土面, 观察土面有无光泽以及粗糙的程度。
在国内的资料中, 1979 年出版的《土质学及土力学》 对土的目力鉴别方法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并给出如表5 所 示的目力鉴别划分土类的标准。
2.剪胀性—摇震反应
制备很软但不粘手的土膏, 做成饼状, 放在手掌中, 手 掌作水平摇动,并用这只手的手背有力地敲击另一只手, 记 下土膏的反应, 然后用手指侧向挤压土样并记下其反应。
ASTM规定的摇震反应的快慢评价标准见表2。
大家学习辛苦了Βιβλιοθήκη 还是要坚持继续保持安静3. 塑性搓条试验—韧性
将做完剪胀性试验的土样搓成直径3mm 的土条, 然后将 土条折迭成团再滚搓, 至3mm 时如不断裂则继续折迭成团后 再滚搓, 直到土团碎裂, 记下滚搓时的压力大小和土条软硬 的手感。ASTM规定的韧性评价标准见表3。
一、经验法
土的种类 繁多,有时候让人 非常困扰,经过多 年的经验,人们总 结了一些碎石土、 砂土、粉土、粘性 土、新近沉积粘性 土、人工填土、淤 泥、黄土、泥炭、 红粘土、膨胀土的 野外简单的鉴别方 法。
1、碎石土、砂土鉴别方法
: 注解 翻浆【frostboiling】指的是春融时期由于土基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路面表
面出现不均匀起伏、弹簧或破裂冒浆等现象,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排除不好或水位发生变化。
2、粉土、黏性土鉴别方法
3、人工填土、淤泥、黄土、泥炭、红粘土、膨胀土的鉴别方法:
4、新近沉积粘性土的鉴别方法
二、科学方法
塑制一个立方体或球形的土样, 在太阳下或空气中风干, 也可以在不超过110 ℃的烘箱内烘干, 用手指捏压的方法试 验土的干强度。如果土中有干的团块, 有经验的人员也可以 用以确定干强度而不必专门塑制土样。ASTM 规定的干强度 的评价标准见表1。
土的野外鉴别及描述.概要
野外编录土定名、分类、鉴别、描述等第一章粘性土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一、粉质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φ0.5-2mm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二、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φ=0.5mm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三、描述内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韧性、干强度、结构及层理特征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2、状态: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
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
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
④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
⑤流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
3、包含物:贝壳、铁锰结核、高岭土姜结石等。
4、光泽反应:用取土力切开土块,视其光滑程度分为①切面粗造为无光泽。
②切面略粗造(稍光滑)为稍有光泽。
③切面光滑为有光泽。
5、摇震反应:试验对应将软塑-流动的小土块或土球,放在手掌中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振击此手掌,土中自由水将渗出,球面呈现光泽。
用手指捏土球,放松后水又被吸入,光泽消失,根据土球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①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迅速。
②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
③渗水和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
4、韧性试验:将含水率略在于塑性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3mm的土条,再揉成土团,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可分为:①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捏而不碎者为韧性高②可再揉成团,捏而不碎者为韧性中等③勉强或不能再揉成团,稍捏或不捏即碎者为韧性差5、干强度:试验时将一小块土捏成小土团,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用力大小区分为①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高②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中等③易于捏碎和捻成粉未者为干强度低6、结构及层理特征: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常见土的野外鉴别描述
实验一常见土类的野外鉴别与描述●实验内容:常见土类的野外鉴别、定名与描述●实验原理:钻探法在钻进过程中,必须随时做好钻孔记录。
从钻机定位后由地表开钻到终孔为止,记录每一钻的深度,鉴别与描述每一钻取出的土样,进行定名,并立刻写在记录表中,作为绘制地质剖面图的原始依据。
野外鉴别地基土要求快速,又无仪器设备,主要凭感觉和经验,对碎石土和砂土的鉴别方法,利用日常熟悉的食品如绿豆、小米、砂糖、玉米面的颗粒作为标准,进行对此鉴别。
粘性土的野外鉴别可按其湿润时状态、人手捏的感觉、粘着程度和能否搓条的粗细等进行鉴别。
●实验仪器与主要设备:切土刀,圆锥等。
●实验方法与步骤在勘探过程中取得的土样,必须及时用肉眼鉴别,初步确定土的名称、颜色、状态、湿度。
密度、含有物、工程地质特征等,作为划分土层,进行工程地质分析和评价的依据。
土的鉴别定名是描述工作的主要内容,正确的定名可以反映土的基本性质。
土的描述主要内容是针对影响其工程性质的,反映土的组成、结构、构造和状态的主要特征的。
因此,对于各种不同的土,描述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细粒土的野外鉴别可按其湿润时状态、人手捏的感觉、粘着程度和能否搓条的粗细,将粘性土分为粘土、粉质黏土和粉土。
细粒土应描述其颜色、状态、湿度和包含物。
在描述颜色时、应注意其副色,一般记录时应将副色写在前面,主色写在后面,例如“黄褐色”。
表示以褐色为主,以黄色为副。
粘性土的状态是指其在含有一定量的水份时,所表现出来的粘稠稀薄不同的物理状态,它说明了土的软硬程度,反映土的天然结构受破坏后,土粒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抵抗外力所引起的上粒移动的能力。
土的状态可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等。
野外测定土的状态时,可采用重为76g、尖端为30°的金属圆锥的下沉深度来确定,2.砂类土按其颗粒的粗细和其干湿程度可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砂类土应描述其粒径和含量的百分比;颗粒的主要矿物成分及有机质和包含物,当含大量有机质时,土呈黑色,含量不多时呈灰色;含多量氧化铁时,土呈红色,含少量时呈黄色或橙黄色;含SiO2、CaCO3及Al(OH)3和高岭土时,土常呈白色或浅色。
土的野外鉴别和描述
土的野外鉴别和描述在勘探过程中取得的土样,必须及时用肉眼鉴别,初步确定土的名称、颜色、状态、湿度。
密度、含有物、工程地质特征等,作为划分土层,进行工程地质分析和评价的依据。
1.土的鉴别和定名土的鉴别定名是描述工作的主要内容,正确的定名可以反映土的基本性质。
但是,在自然界中,土的种类很多,光有一个简单定名,还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士的真正面目。
如粘土,由于沉积年代不同,有的沉积年代较老,得到了充分的固结和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而沉积年代较近的粘土,其固结度与结构强度均要差些。
应在其定名前冠以沉积年代或成因,如第四纪更新世(Q3)沉积的粘性土则写成“Q3粘性土”。
或冠以成因类型如“冲积粘性土”等。
土是第四纪以来天然堆积的或由生物化学作用而形式的,按其成因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其特征见第一章所述。
2.土的描述土的描述主要内容是针对影响其工程性质的,反映土的组成、结构、构造和状态的主要特征的。
因此,对于各种不同的土,描述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碎石类土的描述碎石类土应描述碎屑物的成分、指出碎屑是由那类岩石组成的;碎屑物的大小,其一般直径和最大直径如何,并估计其含量之百分比;碎屑物的形状,其形状可分为圆形、亚圆形或棱角形;碎屑的坚固程度。
当碎石类土有充填物时,应措述充填物的成分,并确定充填物的土类和估计其含量的百分比。
如果没有充填物时,应研究其孔隙的大小,颗粒间的接触是否稳定等现象。
碎石土还应描述其密实度,密实度是反映土颗粒排列的紧密程度,越是紧密的土,其强度大,结构稳定,压缩性小:紧密度小,则工程性质就相应要差。
一般碎石土的密实度分为密实、中密、稍密等三种,其野外鉴别方法见表4-4。
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别方法表4-4注:1.骨架颗粒系指各碎石土相应的粒径颗粒:2.密实度按表列各项要求综合确定。
(2)砂土的描述砂类土按其颗粒的粗细和其干湿程度可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其特征见表4-5。
野外土的鉴别方法
土的种类繁 多,有时候让人非 常困扰,经过多年 的经验,人们总结 了一些碎石土、砂 土、粉土、粘性土、 新近沉积粘性土、 人工填土、淤泥、 黄土、泥炭、红粘 土、膨胀土的野外 简单的鉴别方法。
1、碎石土、砂土鉴别方法
类 别 碎 石 土 土 的 名 称
卵(碎)石
观 察 颗 粒 粗 细
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20mm 粱粒大小)
一碎石土砂土鉴别方法类别土的名称观察颗粒粗细干燥时状态湿润时用手拍击状态粘着程度碎石土卵碎石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20mm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圆角砾一半以上颗粒超过2mm小高粱粒大小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砂土砾砂约有14以上的颗粒超过2mm小高粱粒大小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粗砂约有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05mm细小米粒大小颗粒完全分散但有个别胶结在一起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中砂约有一半以上颗粒超过025mm砂糖大小颗粒基本分散局部胶结但一碰即散表面偶有水印无粘着感觉砂土细砂大部分颗粒与玉米粉近似颗粒大部分分散少量胶结胶结部分稍加碰撞即散表面有水印翻浆偶有轻微粘着感粉砂大部分颗粒与小米粉近似颗粒少部分分散大部分胶结稍加压力可分散表面有显著翻浆现象有轻微粘着感觉二粉土粘性土鉴别方法土的名称湿润时用刀切湿土用手捻摸时的感觉土的状态湿土搓条情况干土湿土粘土切面光滑有粘刀阻力有滑腻感感觉不到有砂粒水分较大时很粘手土块坚硬用锤才能打碎易粘着物体干燥后不易剥去塑性大能搓成直径小于05nn的长条长度不短于手掌手持一端不易断裂粉质粘土稍有光滑面切面平整稍有滑腻感有粘滞感感觉到有少量粘粒土块用力可压碎能粘着物体干燥后较易剥去有塑性能搓成直径为052mm的土条粉土无光滑面切面稍粗糙有轻微粘滞感或无粘滞感感觉到砂粒较多粗糙
池沼中半腐朽的细小的 动植物遗体,如草根、 小螺壳等。
野外采用湿测法测定土壤质地的判别标准
野外采用湿测法测定土壤质地的判别标准
湿测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质地的方法之一,其判别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土壤颜色:根据土壤颜色的不同,可以初步判断土壤的质地。
比如,黄色土壤一般为砂质土壤,灰色土壤为粉砂质土壤,红色或棕色土壤为粘质土壤。
2. 握土感观察:采集一些湿润的土壤样品,轻轻握紧,然后松开手指。
如果土壤松散流沙状,不粘手,不成团,大概率是砂质土壤;如果土壤成团、稍稍粘手,但又容易散开,多半是粉砂质土壤;如果土壤成块、粘稠,很难散开,则为粘质土壤。
3. 滚球法:取一小块湿润的土壤样品,将其滚成直径约0.8-
1cm左右的土球。
如果球能很容易滚开,不变形,多为砂质土壤;如果球能较容易滚开,但有些变形,多为粉砂质土壤;如果球几乎不能滚动,有很大变形,多为粘质土壤。
需要注意的是,湿测法只能初步判断土壤的质地,准确性相对较低。
对于精确测定土壤质地,通常需要借助实验室测定方法,如悬浮液法、地蠹法等。
土的野外鉴别及描述
野外编录土定名、分类、鉴别、描述等第一章粘性土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一、粉质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φ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二、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φ=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三、描述内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韧性、干强度、结构及层理特征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2、状态: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
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
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
④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
⑤流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
3、包含物:贝壳、铁锰结核、高岭土姜结石等。
4、光泽反应:用取土力切开土块,视其光滑程度分为①切面粗造为无光泽。
②切面略粗造(稍光滑)为稍有光泽。
③切面光滑为有光泽。
5、摇震反应:试验对应将软塑-流动的小土块或土球,放在手掌中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振击此手掌,土中自由水将渗出,球面呈现光泽。
用手指捏土球,放松后水又被吸入,光泽消失,根据土球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①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迅速。
②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
③渗水和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
4、韧性试验:将含水率略在于塑性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3mm的土条,再揉成土团,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可分为:①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捏而不碎者为韧性高②可再揉成团,捏而不碎者为韧性中等③勉强或不能再揉成团,稍捏或不捏即碎者为韧性差5、干强度:试验时将一小块土捏成小土团,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用力大小区分为①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高②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中等③易于捏碎和捻成粉未者为干强度低6、结构及层理特征: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土的野外鉴别方法工程地质勘察时,土的野外鉴别方法!整理编辑 By ccit kc1041 swiffer土的野外的目力/野外鉴别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也是野外勘探工作的组成部分。
在国外通用的技术标准中,通常都有目力鉴别的规定;在国内,《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 50145-2007)给出了简易目力鉴别方法,《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一2001)则规定了对黏性土和粉土目力鉴别的内容。
野外的目力鉴别方法要求简单易行,不需复杂的备就可仪器设以对土进行定性的分析。
野外观察和简易试验主要有下列内容。
(1)肉眼观察:用肉眼观察土的颜色、砂粒的多少、有无结核体及其他包含物。
(2)手指揉搓:将小土块在手中用手指揉搓,根据手感分辨土中砂粒、粉粒及翻粒的多少。
(3)光泽反应:用小刀切开稍湿的土,并用小刀抹过土面,观察土面有无光泽以及粗糙程度。
(4)摇震反应:将软塑或流动的小土块捏成土球,放在手掌上左右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击该手掌,如土球表面有水渗出,并呈现光泽,但用手指捏土球时水分与光泽很快消失,根据渗水和吸水反应的快慢,来判断土中粉粒和勃粒含量的多少。
(5)韧性试验:将土调成含水率略高于塑限、柔软而不粘手的土膏,在手掌中搓成直径为3mm的土条,然后将土条揉成土团再进行滚搓,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区分为低韧性、中等韧性和高韧性三种。
(6)干强度试验:将土捏成小土块,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捏碎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土的干强度。
根据上述六个方面的观察和简易试验结果,按表1-1进行土类鉴别。
对土类的鉴别有助于判断土的性质,从而预估可能出现的工程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试验、评价方法或合适的工程措施。
例如,对于鉴别为粉土又处在水下时,可以预料在地震时可能会产生液化现象,在水力坡降作用下容易发生流砂,在冻结线附近容易积聚水分,形成冻胀翻浆。
因此需要采用标准贯人试验以评价液化势,在开挖基坑或处理临水工程时要验算水力稳定性,作为道路路基时要采取防冻胀的措施。
野外编录土的鉴别方法与描述
野外编录常用一、杂填土:杂色,松散,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粉土:(1)灰黄,很湿,稍密,含云母片,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
(2 )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三、粉砂:(1)黄色,饱和状态,中密,含云母片,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
(2)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3)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四、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含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韧性中,有腐味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塑状,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切面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1):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切面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
(2)褐黄色,硬塑,含白色高龄土条带用钙质结核,(核径为0.3~2cm),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八、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九、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棕红色,风化强烈,取芯呈砂土状,手捏易碎,遇水易软化,节理裂隙较发育。
十一、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棕红色,取芯呈长柱状,锤击声哑、易碎,采取率92%,RQD81%。
无裂隙,具水平节理,岩石等级Ⅴ类。
十二、中风化灰岩:灰~深灰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石结构致密坚硬,裂隙发育大部分闭合,由方解石充填,岩芯多呈短柱状,长柱,少量呈碎石块状,碎粒状,土状,长度20~40cm局部溶蚀现像严重,岩芯表面呈峰窝状,溶径5~20mm,最大50mm.采取率92% RQD81%.十三、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常见土的野外鉴别描述
常见土的野外鉴别描述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实验一常见土类的野外鉴别与描述●实验内容:常见土类的野外鉴别、定名与描述●实验原理:钻探法在钻进过程中,必须随时做好钻孔记录。
从钻机定位后由地表开钻到终孔为止,记录每一钻的深度,鉴别与描述每一钻取出的土样,进行定名,并立刻写在记录表中,作为绘制地质剖面图的原始依据。
野外鉴别地基土要求快速,又无仪器设备,主要凭感觉和经验,对碎石土和砂土的鉴别方法,利用日常熟悉的食品如绿豆、小米、砂糖、玉米面的颗粒作为标准,进行对此鉴别。
粘性土的野外鉴别可按其湿润时状态、人手捏的感觉、粘着程度和能否搓条的粗细等进行鉴别。
●实验仪器与主要设备:切土刀,圆锥等。
●实验方法与步骤在勘探过程中取得的土样,必须及时用肉眼鉴别,初步确定土的名称、颜色、状态、湿度。
密度、含有物、工程地质特征等,作为划分土层,进行工程地质分析和评价的依据。
土的鉴别定名是描述工作的主要内容,正确的定名可以反映土的基本性质。
土的描述主要内容是针对影响其工程性质的,反映土的组成、结构、构造和状态的主要特征的。
因此,对于各种不同的土,描述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细粒土的野外鉴别可按其湿润时状态、人手捏的感觉、粘着程度和能否搓条的粗细,将粘性土分为粘土、粉质黏土和粉土。
细粒土应描述其颜色、状态、湿度和包含物。
在描述颜色时、应注意其副色,一般记录时应将副色写在前面,主色写在后面,例如“黄褐色”。
表示以褐色为主,以黄色为副。
粘性土的状态是指其在含有一定量的水份时,所表现出来的粘稠稀薄不同的物理状态,它说明了土的软硬程度,反映土的天然结构受破坏后,土粒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抵抗外力所引起的上粒移动的能力。
土的状态可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等。
野外测定土的状态时,可采用重为76g、尖端为30°的金属圆锥的下沉深度来确定,2.砂类土按其颗粒的粗细和其干湿程度可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野外鉴别方法
野外鉴别方法
一、土的状态的鉴别 1、极软:放手中握拳土从指缝中挤出。
2、软塑:用手指很容易捏塑。
3、可塑:手指用力才能捏塑。
4、硬塑:手指用力可在表面按出凹痕。
5、坚硬:手指无法按出凹痕。
二、岩心长度描述碎屑:0.1×0.1cm~2×2cm;碎块:2×2cm~4×4cm;块状:岩心长度5~10cm;短柱状:岩心长度10~20cm;长柱状:大于20cm;三、岩心的破碎情况 1、岩心完整:90%以上的岩心呈长柱状或柱状。
2、岩心较完整:50-60%以上的岩心呈柱状、长柱状。
3、岩心较破碎:50-60%左右的岩心破碎呈碎块
4、岩心破碎:90%以上的岩心呈碎块状、碎屑状。
四、岩石坚硬程度的现场鉴别坚硬岩: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无吸水反应;较硬岩:声较清脆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轻微吸水;较软岩:不清脆无回弹震手较易击碎指甲可刻印痕;软岩: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浸水后可
掰开;极软岩: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后可捏成团。
五、风化程度的划分 1、未风化:岩质新鲜未见风化痕迹。
2、微风化: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Fe、Mn质渲染或矿物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
3、中等风化: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基本未变化仅节理面出现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岩体切割成岩块不能用镐挖岩芯钻方可。
4、强风化: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长石、云母已风化成次生矿物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
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
土的野外鉴别及描述
野外编录土定名、分类、鉴别、描述等第一章粘性土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一、粉质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0 且小于或等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φ0.5-2mm 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二、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φ=0.5mm 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三、描述内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韧性、干强度、结构及层理特征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2、状态: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
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
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
④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
⑤流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
3、包含物:贝壳、铁锰结核、高岭土姜结石等。
4、光泽反应:用取土力切开土块,视其光滑程度分为①切面粗造为无光泽。
②切面略粗造(稍光滑)为稍有光泽。
③切面光滑为有光泽。
5、摇震反应:试验对应将软塑-流动的小土块或土球,放在手掌中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振击此手掌,土中自由水将渗出,球面呈现光泽。
用手指捏土球,放松后水又被吸入,光泽消失,根据土球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①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迅速。
②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
③渗水和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
4、韧性试验:将含水率略在于塑性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3mm 的土条,再揉成土团,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可分为:①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捏而不碎者为韧性高②可再揉成团,捏而不碎者为韧性中等③勉强或不能再揉成团,稍捏或不捏即碎者为韧性差5、干强度:试验时将一小块土捏成小土团,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用力大小区分为①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高②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中等③易于捏碎和捻成粉未者为干强度低6、结构及层理特征: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 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 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 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野外土壤质地鉴定
野外土壤质地鉴定质地特性肉眼观察干测法湿测法手指搓干土面手指压土块湿时搓成土球(直径1cm)湿时搓成土条(约4mm粗)湿时压成片(薄片)砂土几乎全是砂粒感觉全是砂粒,搓土面时沙沙作响不成土块为松散的单粒不能搓成球,强搓成,一触即碎搓不成条压不成片砂壤土以砂为主有少量细土感觉主要是砂粒,稍有土的感觉,搓时有沙沙声土块用手轻压或在铁铣上很容易散碎可以搓成球,轻压即碎强搓成条,但易断可成片,片面很不平整,易碎轻壤土砂多,细土二三成感觉有较多的黏质颗粒,搓时仍有沙沙声用手压碎土块相当压断一根火柴棒的力可以搓成球,压扁时边缘裂缝多而大可成条,用手轻轻提起即断可成片,片面较平整,边缘有裂口中壤土还可以看到砂粒感觉砂粒大致相当,有面粉状感觉用手较难压碎干土块搓成球压扁时边缘有小裂缝可成条。
弯曲成2cm直径圆时易断可成片,片面平整,边缘有小裂口重壤土几乎见不到砂粒感觉不到砂粒的存在,土面细腻平滑用手很难压碎干土块可搓成球,压扁时边缘有很少小裂缝可成条及弯成圆。
压扁无裂缝可成片,片面平整,有弱反光,边缘无裂口黏土看不到砂粒用手难以磨成粉面,土面细用手不碎干土块,锤击也不会成粉末搓成球,球面有光泽,压扁后边缘无裂缝可成条及弯成圆。
将圆圈压扁时有裂缝可成片,片面平整,有强反光。
土的野外鉴别及描述
野外编录土定名、分类、鉴别、描述等第一章粘性土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一、粉质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φ0.5-2mm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二、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φ=0.5mm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三、描述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韧性、干强度、结构及层理特征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2、状态: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
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
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
④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
⑤流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
3、包含物:贝壳、铁锰结核、高岭土结石等。
4、光泽反应:用取土力切开土块,视其光滑程度分为①切面粗造为无光泽。
②切面略粗造(稍光滑)为稍有光泽。
③切面光滑为有光泽。
5、摇震反应:试验对应将软塑-流动的小土块或土球,放在手掌中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振击此手掌,土中自由水将渗出,球面呈现光泽。
用手指捏土球,放松后水又被吸入,光泽消失,根据土球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①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迅速。
②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
③渗水和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
4、韧性试验:将含水率略在于塑性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3mm的土条,再揉成土团,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可分为:①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捏而不碎者为韧性高②可再揉成团,捏而不碎者为韧性中等③勉强或不能再揉成团,稍捏或不捏即碎者为韧性差5、干强度:试验时将一小块土捏成小土团,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用力大小区分为①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高②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中等③易于捏碎和捻成粉未者为干强度低6、结构及层理特征: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面光滑, 有滑腻感,感觉不到有砂 土块坚硬,用 易粘着物体,干 塑性大,能搓成直径 小 于 0.5nn 的 长 条 黏 有粘刀阻力 粒,水分较大时很粘手 锤才能打碎 燥后不易剥去 土 (长度不短于手掌) 手持一端不易断裂 粉 稍有光滑面, 稍有滑腻感,有粘滞感, 土块用力可压 能粘着物体,干 有塑性,能搓成直径 为0.5~2mm的土条 质 切面平整 感觉到有少量粘粒 碎 燥后较易剥去 黏 土 粉 无光滑面, 有轻微粘滞感或无粘滞感, 土块用手捏或 不易粘着物体, 塑性小,能搓成直径 土 切面稍粗糙 感觉到砂粒较多、粗糙。 抛扔时易碎 干燥后一碰就掉 为2~3mm的短条
砂
土
细砂
大部分颗粒与玉米粉近似,粒 颗粒大部分分散,少量胶结,胶
径在0.075-0.25mm之间。 结部分稍加碰撞即散
表面有水印
(翻浆)
偶有轻微粘
着感
粉砂
大部分颗粒与小米粉近似,粒 颗粒少部分分散,大部分胶结, 表面有显著翻 有轻微粘着 径在0.005-0.075mm之间。 稍加压力可分散 浆现象 感觉
河漫滩和山前洪、颜 色 较 深 而 暗 , 冲积扇(锥)的 呈 褐 、 暗 黄 或 灰 表层,古河道; 色 , 含 有 机 质 较 已填塞的湖、塘、多时带灰黑色 沟、谷;河道泛 滥区
二、科学方法
野外工作的目力鉴别, 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 也是野 外勘探工作的组成部分。但是我国习惯采用的描述内容, 比较侧重于观察了解土的物理性质, 如湿度、状态、包含 物等, 而缺乏对土的力学性状的观察了解。粘土和粉土的 颜色和湿度可能没有太大的差异, 除了用手感颗粒粗细的 通常方法外, 就没有很多的办法来作有效的判断。 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ASTM) 有一个专门的标准(D2488 土的描述、目测—手感法) ,详细地规定了目力鉴别的方 法, 可供借鉴。关于适用范围, 这个标准规定: 不仅用于现 场的鉴定, 且也用于办公室内或试验室内, 或需要对土样进 行检查和描述的任何地点。这个标准对于相同类型的试样 分类特别有价值, 可使需要用来进行土的正确分类的室内 试验数量减少到最低限度。
1.干强度试验
塑制一个立方体或球形的土样, 在太阳下或空气中风干, 也可以在不超过110 ℃的烘箱内烘干, 用手指捏压的方法试 验土的干强度。如果土中有干的团块, 有经验的人员也可以 用以确定干强度而不必专门塑制土样。ASTM 规定的干强度 的评价标准见表1。
2.剪胀性—摇震反应
制备很软但不粘手的土膏, 做成饼状, 放在手掌中, 手 掌作水平摇动,并用这只手的手背有力地敲击另一只手, 记 下土膏的反应, 然后用手指侧向挤压土样并记下其反应。 ASTM规定的摇震反应的快慢评价标准见表2。
4.光泽反应
光泽反应: 用小刀切开稍湿的土, 并用小刀抹过土面, 观察土面有无光泽以及粗糙的程度。 在国内的资料中, 1979 年出版的《土质学及土力学》 对土的目力鉴别方法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并给出如表5 所 示的目力鉴别划分土类的标准。
3. 塑性搓条试验—韧性
将做完剪胀性试验的土样搓成直径3mm 的土条, 然后将 土条折迭成团再滚搓, 至3mm 时如不断裂则继续折迭成团后 再滚搓, 直到土团碎裂, 记下滚搓时的压力大小和土条软硬 的手感。ASTM规定的韧性目力鉴别的结果 划分土类的鉴别标准见表4。
池沼中半腐朽的细小的 动植物遗体,如草根、 小螺壳等。
4、新近沉积粘性土的鉴别方法
沉积环境 颜 色 结 构 性
结构性差,用手扰动原 状土时极易变软,塑性 较低的土还有振动析水 现象
含 有 物
在完整的剖面中无原生的 粒状结核体,但可能含有 圆形的钙质结构体(如姜 结石)或贝壳等,在城镇 附近可能含有少量碎砖、 陶片或朽木等人类活动的 遗物
注解:翻浆【frostboiling】指的是春融时期由于土基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路面表
面出现不均匀起伏、弹簧或破裂冒浆等现象,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排除不好或水位发生变化。
2、粉土、黏性土鉴别方法
土 的 名 称 土 的 状 态 湿润时用刀 湿土用手捻 摸时的感觉 切 湿 土 搓条 情 况 干 土 湿 土
一、经验法
土的种类繁 多,有时候让人非 常困扰,经过多年 的经验,人们总结 了一些碎石土、砂 土、粉土、粘性土、 新近沉积粘性土、 人工填土、淤泥、 黄土、泥炭、红粘 土、膨胀土的野外 简单的鉴别方法。
1、碎石土、砂土鉴别方法
类 别 碎 石 土 土 的 名 称
卵(碎)石
观 察 颗 粒 粗 细
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20mm 粱粒大小)
3、人工填土、淤泥、黄土、泥炭、红粘土、膨胀土的鉴别方法:
土 名 人 工 填 土 淤 泥 观 察 颜 色
无固定颜 色,主要 取决于夹 杂物颜色 灰黑色有 臭味
夹杂物质
砖瓦碎块,垃圾,炉灰 等。
形 状 (构造)
浸 入 水 中 的 现 象
湿 土 搓 条 情 况
夹杂物显露于外,构 大部分变为稀软淤泥,其余部 一般能搓成3mm 造无规律。 分为碎瓦、炉渣在水中单独出 土条但易断,遇 现。 有杂质甚多时即 不能搓条。 夹杂物轻,仔细观查 外观无显著变化,在水面出现 可以发觉构造常呈层 气泡 状,但有时不明显。
黄 土
泥 炭 红 粘 土 膨 胀 土
一般淤泥质土接 近粘质粉土,能 搓成3mm土条 (长至少3cm), 容易断裂。 黄褐二色 有白色粉末出现在纹理 夹杂物质常清晰显见,即行崩散而分成散的颗粒集团, 搓条情况与正常 的混合色 之中 构造上有垂直大孔 在水面上出现很多白色液体 的粉质粘土相似 (肉眼可见) 深灰或黑 有半腐朽的动植物遗体, 夹杂物有时可见,构 极易崩碎,变为稀软淤泥,其 一般能搓成1~ 其含量超过60℅ 色 造无规律 余部分为植物根,动物残体渣 3mm土条,但残 滓悬浮于水中 渣甚多时,仅能 搓成3mm土条 红褐色 主要矿物成分为伊利石、 土体被多方向的裂缝 吸水膨胀软化,使土体结构破 一般可以搓条 蒙脱石,因此具有中等 切割,裂缝面一般较 坏,以至崩解。易产生堆陷, 程度的亲水性、膨胀性 光滑并呈波状弯曲。 溜坍和滑坡 及可塑性 裂缝常为次生粘土充 填,有的并有锰、铁 胶膜附着 灰白、灰 成分以二氧化硅,三氧 粘土颗粒含量高,塑 受水浸湿后,即使在一定荷载 一般可以搓条, 褐、黄褐、 化二铝,三氧化二铁为 性指数大,结构强度 作用下,土的体积仍能膨胀。 相当于粘土或粉 红蓝、棕 主,并含有大量蒙脱石、 高,多为中等压缩性 土被浸湿后,裂缝可以回缩 质粘土 蓝色 伊利石和高岭土
干 燥 时 状 态
湿 润 时 用 手 拍 击 状 态
表面无变化 表面无变化
粘 着 程 度
无粘着感觉 无粘着感觉
颗粒完全分散 颗粒完全分散
圆(角)砾 一半以上颗粒超过2mm(小高
砾砂
约有1/4以上的颗粒超过2mm
颗粒完全分散
表面无变化
无粘着感觉
(小高粱粒大小)
粗砂 约有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 0.5mm(细小米粒大小) 中砂 约有一半以上颗粒超0.25mm (白菜籽或砂糖大小) 颗粒完全分散,但有个别胶 结在一起 颗粒基本分散,局部胶结,但一 表面偶有水印 无粘着感觉 碰即散 表面无变化 无粘着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