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

合集下载

工勘野外钻探土的分类及描述

工勘野外钻探土的分类及描述

1、土的野外描述内容野外记录描述要点
2、粘性土及粉土的野外鉴别
3、粘性土塑性状态的划分:坚硬、硬塑、软塑、流塑。

4、粉土密实程度的划分
6、砂类土的划分:
7、砂类土的野外鉴别
8、砂类土密实程度的划分
10、砂类土及碎石类土潮湿程度的划分和野外鉴别
11、钻探岩芯采取率要求见下表:
12.注:单层厚度≥0.5m的均应有原样,单层厚小于0.5m详细记录颜色、塑性状态、密实度
及夹杂物等,工程需要时应取扰样。

对于粉土和粉细砂、现场鉴定困难时,应同时取原样和打标贯,以防漏项。

发现变层时应立即取样或标贯,避免漏层或取样间距过大。

13.标准贯入试验应在清孔、预打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日志中应分别记录),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重型动力触探应在清除孔底残土后进行,每次试验至少连续打入50cm,贯入过程中应不间断地连续击入标准贯入试验及重型动力触探应记录钻杆长度。

试验时分别记录标贯及动探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日志中应分别记录)。

14.本地区大部分粘性土、粉土中含有锈斑及姜石,注意要描述姜石的粒径及含量。

当姜石含量较低时(即小于5%),可用“含少量”代替。

当钻到柱状姜石“夹层”时,要把“深度尺寸”卡好,(姜石大于0.5m也按夹层考虑)。

例如:34.8—40 m
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含有少量锈斑及砂粒,并含有少量直径2—10mm的姜石。

例如:52—57.5m
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含有少量锈斑,并含有直径5—20mm的姜石约占10%,其中54~54.4夹有灰白色短柱状姜石,柱长150~200mm。

土的描述

土的描述
根据现场试验监测的内容,提出相应的控制标准:
a) 在排水碎石垫层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沉降速率Smax值控制标b) 准:[Smax] ≤10mm/d;
c) 在距离堆载坡脚外1m处设置的边桩的侧向水平位移速率Mmax值控制标d) 准:[Mmax] ≤4mm/d;
e) 在地基中不同f) 深度处埋设的孔隙水压力计的超静孔隙水压力系数Af值控制标g) 准:[Af] ≤0.6;
h) 其他监测项目控制标i) 准:数值不j) 出现急剧变化。
在施工期间,若上述控制标准中有一项标准未达到要求,应立即停止填筑。
7结论及建议
根据类似工程的监测经验,经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处理,明显地改善了软土层的排水固结过程,使得整个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在回填层荷载的作用下,地基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不断消散,地基土承载力不断提高。软弱土层的影响深度主要与上覆荷载及排水板的处理深度有关,从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及水平位移的测试成果看,主要影响深度在排水板处理深度范围内,对排水板以下地层的影响则较小,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也从淤泥变成为粘土。
泥岩:一种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其成分与构造和页岩相似但较不易碎。
一种层理或页理不明显的粘土岩[1]。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粘土矿物(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后生矿物(如绿帘石、绿泥石等)以及铁锰质和有机质。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重结晶不明显。常见类型有:①钙质泥岩。含适量碳酸钙,常见于大陆红色岩系和海洋、潟湖相的沉积岩层。②铁质泥岩。含较多的铁矿物,如赤铁矿、褐铁矿、针铁矿等,多见于红色岩层。③硅质泥岩。SiO2含量较高,不含或极少含铁质和碳酸盐质物,常与铁质岩、硅质岩、锰质岩相伴生。泥岩具吸水、粘结、耐火等性能,可用于制砖瓦、制陶等工业。

土体野外鉴定

土体野外鉴定

碎石土的密实情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钻进情况,看钻杆跳动情况,和进尺情况,跳动很厉害,进尺很快,那肯定是松散到稍密的。

二看孔壁情况,要是塌孔厉害,钻杆老是下不到原来深度,说明也是松散或稍密的1.从外表上看到的土的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土的固相的不同成分和不同含量。

红色、黄色和棕色,一般表示土中含有较多的三氧化二铁,并说明氧化程度较高。

黑色表示土中含有较多的有机质或锰的化合物;灰蓝色和灰绿色的土一般含有亚铁化合物,是在缺氧条件下形成的;白色或灰白色则表示土中有机质较少,主要含石英或高岭土等粘土矿物。

湿度会影响土的颜色的深浅,风干的土的颜色比较浅。

但是一般描述的土是在潮湿状态的颜色。

2. 切面光泽度:黏土光滑、细腻,没有砂面。

粉质粘土的切面不是很光滑、细腻,有的可以看出粉沙的存在。

黏土韧性高于粉质粘土,在手掰的时候有明显的感觉,在掰的过程中会有种藕断丝连的感觉。

在快断开的时候紧接着又有种突然断开的感觉。

当土被掰断的瞬间,很突然的断开,不象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的断开的很均匀的。

黏土的颜色多深于粉质粘土。

但土的均匀性较好。

不象粉质粘土,含水量偏高、混砂、与粉土不均匀产出等。

3.填土和原状土的现场鉴别:从颜色上素填土偏暗或黑,土较松散,闻气味,填土多多少少会有点腐臭味的,存在水痕,填土力学强度差;粘性土偏黄或红,土较密实,粘性土裂隙面一般较规则,天然沉积粘性土强度高。

素填土含有杂质,粘性土较纯,只含氧化铁、铁锰质等,三看层理,四是填土近期堆积(了解原始的地形图及访问当地的人确认,最好调查堆积时间),含植物根茎。

填土其工程性质主要怕填筑时间短,密实程度不均匀对工程影响,填筑10年以上一般都密实了,承载力尚可。

土样浸入水中,一般来说填土大部分会变得稀软,其中所含的杂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之类的)会在水中单独出现。

还可以现场搓条,湿土的时候填土能搓成3MM条(杂质较少),但是很容易断。

软土的层理构造说下看法:要想看软土的构造,要用岩芯管取芯,用土皮或刀片将土沿深度方向切入一部分,再用手掰开土体,使土体成为两半,层理构造的话,层面一般很平滑,层面一般含粉砂或云母碎片,鳞片,那断面很像鱼鳞,。

第七节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第八节岩土参数的分析

第七节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第八节岩土参数的分析

第七节 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
对碎石土和砂土的鉴别方法, 对碎石土和砂土的鉴别方法,利用日常熟悉的食品如 绿豆、小米、砂糖、玉米面的颗粒作为标准, 绿豆、小米、砂糖、玉米面的颗粒作为标准,进行 对比鉴别, 对比鉴别, 对粘性土和粉土的鉴别方法, 对粘性土和粉土的鉴别方法,根据手搓滑腻感或砂粒 感等感觉, 感等感觉,加以区分和鉴别 二、土的野外描述 钻探法的钻孔记录中,除了记录钻孔的孔口高程、 钻探法的钻孔记录中,除了记录钻孔的孔口高程、鉴 定各土层的名称和埋藏深度以及初见水位和稳定水 位以外,还需要对每一土层进行详细描述, 位以外,还需要对每一土层进行详细描述,作为评 价各土层工程性质好坏的重要依据: 价各土层工程性质好坏的重要依据:
手压土块可 碎散 手压土块碎 成粉末
可塑,略滑腻, 可塑,略滑腻, 能搓成D≈1mm 无均质感, 土条,能滚 无均质感,有 有粘性 土条, 颗粒感 成小土球 土质不均可见 砂粒 稍可塑, 稍可塑,不滑 腻,粘性 弱 <2mm细 难搓成D<2mm细 条,滚成土 球易裂
新近沉积粘性土的野外鉴别
沉积环境 河滩及部分山 前洪冲积扇的 表层, 表层,古河道 及已填塞的湖 塘沟谷及河道 泛滥处 颜色 深而暗, 深而暗, 呈褐栗、 呈褐栗、 暗黄或灰 色,含有 机质较多 时呈黑色 结构性 含有物
完全分散
无粘着感
园砾(角砾) 园砾(角砾) 砂 土 砾砂 粗砂 中砂 细砂
同上 同上 同上 基本分散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偶有轻微粘 着感
同上 同上 同上 表面偶有水印 接近饱和时, 接近饱和时, 表面有水印 接近饱和时, 接近饱和时, 表面翻浆
粉砂
颗粒粗细类似细白糖
颗粒部分分散 部分轻微胶结

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韧性试验
不能再揉成土团后重新搓条 可以再揉成土团,但手捏即碎
能再揉成土团后重新搓 条,手捏不碎
干强度试验 易于用手指捏碎和碾成粉末 用力才能捏碎,容易折断
捏不碎,抗折强度大, 断后有棱角,断口光滑
野外观察和简易试验主要有下列内容。
(1)肉眼观察:用肉眼观察土的颜色、砂粒的多少、有无结核体及其他包含物。 (2)手指揉搓:将小土块在手中用手指揉搓,根据手感分辨土中砂粒、粉粒及翻粒的多少。
(3)光泽反应:用小刀切开稍湿的土,并用小刀抹过土面,观察土面有无光泽以及粗糙程度。
(4)摇震反应:将软塑或流动的小土块捏成土球,放在手掌上左右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击该手掌,如土球表面有水 渗出,并呈现光泽,但用手指捏土球时水分与光泽很快消失,根据渗水和吸水反应的快慢,来判断土中粉粒和勃粒含
量的多少。
(5)韧性试验:将土调成含水率略高于塑限、柔软而不粘手的土膏,在手掌中搓成直径为 3mm 的土条,然后将土条揉成 土团再进行滚搓,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区分为低韧性、中等韧性和高韧性三种。
(6)干强度试验:将土捏成小土块,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捏碎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土的干强度。
根据上述六个方面的观察和简易试验结果,按表 1-1 进行土类鉴别。对土类的鉴别有助于判断土的性质,从而预 估可能出现的工程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试验、评价方法或合适的工程措施。例如,对于鉴别为粉土又处在水
下时,可以预料在地震时可能会产生液化现象,在水力坡降作用下容易发生流砂,在冻结线附近容易积聚பைடு நூலகம்分,形成
冻胀翻浆。因此需要采用标准贯人试验以评价液化势,在开挖基坑或处理临水工程时要验算水力稳定性,作为道路路
基时要采取防冻胀的措施。
土的目力鉴别表 表 1-1

野外土名描述

野外土名描述

野外土名描述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十二十、粘土:灰黄,褐黄色,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一、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含白色高龄土条带用钙质结核,(核径为0.3~2cm),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野外土名描述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野外土名描述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粉质粘土野外描述规范

粉质粘土野外描述规范

粉质粘土野外描述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粉质粘土的野外描述方法,帮助科研人员和野外工作者进行准确、统一的粘土描述,以便于后续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档适用于对粉质粘土进行野外观察、取样和描述的工作。

2. 粉质粘土概述粉质粘土是一种细粒土壤,在土壤分类中属于粘粒的一种。

其粒径小于0.002毫米,具有较高的含水性和塑性,易于粘结成块状。

粉质粘土的特性对于土壤的水分调控、土壤肥力和土壤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3. 野外观察方法在进行粉质粘土的野外观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察点进行采样和描述。

- 在干燥的天气条件下进行观察,以确保土壤处于稳定状态。

-使用工具(如小铲子或小刷子)清除覆盖在土壤表面的有机物、植被等杂物。

- 仔细观察土壤表面的颜色、纹理、湿润程度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4. 野外描述规范在进行粉质粘土的野外描述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 4.1 颜色对土壤的颜色进行描述时,应遵循颜色分类标准(如黑色、棕色、黄色等)并进一步描述土壤的明度、色调和饱和度。

样例如下: - 颜色:黑色(N3, 0/0/0) - 明度:中等 - 色调:中等 - 饱和度:中等4.2 纹理对土壤的纹理进行描述时,应根据摸索和观察确定其颗粒大小和颗粒形状,并参考三角图进行纹理分类。

样例如下: - 粒径:颗粒直径小于0.002毫米 - 粒形:粉质状粘土颗粒 - 纹理:粉土4.3 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对土壤的肥力和生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对有机质含量进行描述时,可以采用目测法、重燃法或其他适当的方法。

4.4 湿润程度湿润程度对土壤的可塑性和流动性有影响。

可根据土壤表面湿润的程度进行描述,如湿润、湿润程度为中等等。

4.5 其他特征除了上述要点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土壤的其他特征进行描述,如土壤的臭味、结构等。

5. 采样方法在进行粉质粘土的采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并避免触碰岩石、植物根系等可能影响样品的杂物。

土的野外鉴别和描述

土的野外鉴别和描述

土的野外鉴别和描述在勘探过程中取得的土样,必须及时用肉眼鉴别,初步确定土的名称、颜色、状态、湿度。

密度、含有物、工程地质特征等,作为划分土层,进行工程地质分析和评价的依据。

1.土的鉴别和定名土的鉴别定名是描述工作的主要内容,正确的定名可以反映土的基本性质。

但是,在自然界中,土的种类很多,光有一个简单定名,还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士的真正面目。

如粘土,由于沉积年代不同,有的沉积年代较老,得到了充分的固结和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而沉积年代较近的粘土,其固结度与结构强度均要差些。

应在其定名前冠以沉积年代或成因,如第四纪更新世(Q3)沉积的粘性土则写成“Q3粘性土”。

或冠以成因类型如“冲积粘性土”等。

土是第四纪以来天然堆积的或由生物化学作用而形式的,按其成因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其特征见第一章所述。

2.土的描述土的描述主要内容是针对影响其工程性质的,反映土的组成、结构、构造和状态的主要特征的。

因此,对于各种不同的土,描述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碎石类土的描述碎石类土应描述碎屑物的成分、指出碎屑是由那类岩石组成的;碎屑物的大小,其一般直径和最大直径如何,并估计其含量之百分比;碎屑物的形状,其形状可分为圆形、亚圆形或棱角形;碎屑的坚固程度。

当碎石类土有充填物时,应措述充填物的成分,并确定充填物的土类和估计其含量的百分比。

如果没有充填物时,应研究其孔隙的大小,颗粒间的接触是否稳定等现象。

碎石土还应描述其密实度,密实度是反映土颗粒排列的紧密程度,越是紧密的土,其强度大,结构稳定,压缩性小:紧密度小,则工程性质就相应要差。

一般碎石土的密实度分为密实、中密、稍密等三种,其野外鉴别方法见表4-4。

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别方法表4-4注:1.骨架颗粒系指各碎石土相应的粒径颗粒:2.密实度按表列各项要求综合确定。

(2)砂土的描述砂类土按其颗粒的粗细和其干湿程度可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其特征见表4-5。

野外土的鉴别方法

野外土的鉴别方法
一、经验法
土的种类繁 多,有时候让人非 常困扰,经过多年 的经验,人们总结 了一些碎石土、砂 土、粉土、粘性土、 新近沉积粘性土、 人工填土、淤泥、 黄土、泥炭、红粘 土、膨胀土的野外 简单的鉴别方法。
1、碎石土、砂土鉴别方法
类 别 碎 石 土 土 的 名 称
卵(碎)石
观 察 颗 粒 粗 细
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20mm 粱粒大小)
一碎石土砂土鉴别方法类别土的名称观察颗粒粗细干燥时状态湿润时用手拍击状态粘着程度碎石土卵碎石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20mm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圆角砾一半以上颗粒超过2mm小高粱粒大小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砂土砾砂约有14以上的颗粒超过2mm小高粱粒大小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粗砂约有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05mm细小米粒大小颗粒完全分散但有个别胶结在一起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中砂约有一半以上颗粒超过025mm砂糖大小颗粒基本分散局部胶结但一碰即散表面偶有水印无粘着感觉砂土细砂大部分颗粒与玉米粉近似颗粒大部分分散少量胶结胶结部分稍加碰撞即散表面有水印翻浆偶有轻微粘着感粉砂大部分颗粒与小米粉近似颗粒少部分分散大部分胶结稍加压力可分散表面有显著翻浆现象有轻微粘着感觉二粉土粘性土鉴别方法土的名称湿润时用刀切湿土用手捻摸时的感觉土的状态湿土搓条情况干土湿土粘土切面光滑有粘刀阻力有滑腻感感觉不到有砂粒水分较大时很粘手土块坚硬用锤才能打碎易粘着物体干燥后不易剥去塑性大能搓成直径小于05nn的长条长度不短于手掌手持一端不易断裂粉质粘土稍有光滑面切面平整稍有滑腻感有粘滞感感觉到有少量粘粒土块用力可压碎能粘着物体干燥后较易剥去有塑性能搓成直径为052mm的土条粉土无光滑面切面稍粗糙有轻微粘滞感或无粘滞感感觉到砂粒较多粗糙
池沼中半腐朽的细小的 动植物遗体,如草根、 小螺壳等。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岩土的野外鉴别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岩土的野外鉴别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岩土的野外鉴别1.土的描述⑴粘土(粉质粘土):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

⑵砂土: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

⑶粉土: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

⑷淤泥:颜色,状态,包含物,有无臭味(可初判有机质含量),结构性,有无层理等。

2.岩石的描述: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岩石的质量指标RQD。

RQD:75mm金刚石钻头,双层岩芯管取芯,每回次大于10cm的岩芯段之与该回次进尺的比值。

RQD大于90好的,75—90较好,50—75较差,25—50差的,小于25极差。

特别注意点:第一章粘性土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一、粉质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ø0.5-2mm 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二、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ø0.5mm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三、描述内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结构及层理特征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2、状态: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

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

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

④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

⑤流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

3、包含物:贝类、铁锰结核、高岭土姜结石等。

4、光泽反应:用取土刀切开土块,视其光滑程度分①切面粗糙为无光泽。

②切面略粗糙(稍光泽)为稍有光泽。

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

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

野外鉴别与描述的重要性
准确鉴别与描述地基土,有助于确保 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了解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压缩性、渗 透性等参数,有助于优化设计方案, 降低工程风险。
02
地基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灰色、棕 色等。
观察地基土的粒度,可以初步判 断土的名称和工程性质,如砂土 、粘性土等。
含水量可以通过手感和实验来测定, 如将土块轻轻挤压后观察水分渗出情 况,或使用含水率测定仪进行测量。
孔隙比
孔隙比是指地基土中孔隙体积与固体颗粒体积之比,它是评价地基土工程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孔隙比越大,表示土的密实 度越差。
孔隙比可以通过实验来测定,如使用孔隙比计进行测量。
粒度成分
粒度成分是指地基土中不同粒径颗粒的组成和比例,它决定了地基土的工程性质和分类。不同粒度的 颗粒组成对土的承载能力、压缩性和透水性等都有影响。
适应性评估
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和工程 要求,评估各种地基处理 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
方案比较与选择
在综合考虑地质勘察结果 、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的 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地 基处理方法。
地基稳定性分析
土压力计算
根据土压力理论,计算作用于建 筑物或构筑物的土压力,评估地
基的稳定性。
滑坡分析
对可能发生滑坡的地基进行滑坡分 析,包括滑坡形成条件、滑坡类型 和滑坡稳定性评估。
评价方法
工程性质评价
根据地基土的工程性质,如承载能力、稳 定性、变形特性等,进行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考虑地基土的环境影响,如污染程度、地 下水条件等,进行评价。
经济性评价
结合地基土的工程性质和环境影响,综合 考虑经济成本和效益,进行评价。
05
地基土的野外工程应用

土的野外鉴别和描述

土的野外鉴别和描述

土的野外鉴别和描述在勘探过程中取得的土样,必须及时用肉眼鉴别,初步确定土的名称、颜色、状态、湿度。

密度、含有物、工程地质特征等,作为划分土层,进行工程地质分析和评价的依据。

1.土的鉴别和定名土的鉴别定名是描述工作的主要内容,正确的定名可以反映土的基本性质。

但是,在自然界中,土的种类很多,光有一个简单定名,还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士的真正面目。

如粘土,由于沉积年代不同,有的沉积年代较老,得到了充分的固结和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而沉积年代较近的粘土,其固结度与结构强度均要差些。

应在其定名前冠以沉积年代或成因,如第四纪更新世(Q3)沉积的粘性土则写成“Q3粘性土”。

或冠以成因类型如“冲积粘性土”等。

土是第四纪以来天然堆积的或由生物化学作用而形式的,按其成因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其特征见第一章所述。

2.土的描述土的描述主要内容是针对影响其工程性质的,反映土的组成、结构、构造和状态的主要特征的。

因此,对于各种不同的土,描述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碎石类土的描述碎石类土应描述碎屑物的成分、指出碎屑是由那类岩石组成的;碎屑物的大小,其一般直径和最大直径如何,并估计其含量之百分比;碎屑物的形状,其形状可分为圆形、亚圆形或棱角形;碎屑的坚固程度。

当碎石类土有充填物时,应措述充填物的成分,并确定充填物的土类和估计其含量的百分比。

如果没有充填物时,应研究其孔隙的大小,颗粒间的接触是否稳定等现象。

碎石土还应描述其密实度,密实度是反映土颗粒排列的紧密程度,越是紧密的土,其强度大,结构稳定,压缩性小:紧密度小,则工程性质就相应要差。

一般碎石土的密实度分为密实、中密、稍密等三种,其野外鉴别方法见表4-4。

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别方法表4-4注:1.骨架颗粒系指各碎石土相应的粒径颗粒:2.密实度按表列各项要求综合确定。

(2)砂土的描述砂类土按其颗粒的粗细和其干湿程度可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其特征见表4-5。

野外鉴别方法

野外鉴别方法

野外鉴别方法
一、土的状态的鉴别 1、极软:放手中握拳土从指缝中挤出。

2、软塑:用手指很容易捏塑。

3、可塑:手指用力才能捏塑。

4、硬塑:手指用力可在表面按出凹痕。

5、坚硬:手指无法按出凹痕。

二、岩心长度描述碎屑:0.1×0.1cm~2×2cm;碎块:2×2cm~4×4cm;块状:岩心长度5~10cm;短柱状:岩心长度10~20cm;长柱状:大于20cm;三、岩心的破碎情况 1、岩心完整:90%以上的岩心呈长柱状或柱状。

2、岩心较完整:50-60%以上的岩心呈柱状、长柱状。

3、岩心较破碎:50-60%左右的岩心破碎呈碎块
4、岩心破碎:90%以上的岩心呈碎块状、碎屑状。

四、岩石坚硬程度的现场鉴别坚硬岩: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无吸水反应;较硬岩:声较清脆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轻微吸水;较软岩:不清脆无回弹震手较易击碎指甲可刻印痕;软岩: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浸水后可
掰开;极软岩: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后可捏成团。

五、风化程度的划分 1、未风化:岩质新鲜未见风化痕迹。

2、微风化: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Fe、Mn质渲染或矿物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

3、中等风化: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基本未变化仅节理面出现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岩体切割成岩块不能用镐挖岩芯钻方可。

4、强风化: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长石、云母已风化成次生矿物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

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

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BS5930)

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BS5930)
粉土/粘土
<35
混合类型示例
松散,褐色,次棱角形,砂质含量高,含灰色粘土团
中密,浅褐色,含粘质,中细砂
密实,褐色,粉土与粘土互层
可塑,褐色,不定形泥炭
有机质土
有机质粘土、粉土或砂土
不均
含一定量腐殖质
泥炭
不均
大部分腐殖质深褐色或黑色,有异味,密度小
续表6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
类别
密实度/强度
结构
颜色
成分
类型
级配好,粒度分布广
0.06
级配差,粒度均匀
细粒土
(粉粒与粘粒含量
>35%)
粉土
0.02
仅粗粒粉土肉眼可辨
无可塑性或低塑性
规模中等,土质成分优良
0.006
类别
砂土或砾砂所占百分比(%)
0.002
砂质或砾砂质粘土或粉土
35~65
粘土
干块可破碎但不易折断,浸水软化但较粉土慢
塑性中等
(接近粘土)
高塑性
(高粘性)
级配好,颗粒粒度分布广
级配差,粒度均匀
含少量粉土或粘土――砂土或砾砂
<5
6
含粉土或粘土――砂土或砾砂
5~15
2
含较多粉土或粘土――砂土或砾砂
15~35
砂土
0.6
肉眼可辨,干时颗粒小无粘聚力,粒度可描述
砂质砾石
粗砾砂
(见41.3.2.2)
复合型描述如下:
粘质:细粒,可塑,质粘
粉质:细粒不可塑或低塑性
0.2
表6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
基本
土类
颗粒粒径/mm
外观鉴别
颗粒特性与塑性
混合土类

野外编录土的鉴别方法与描述

野外编录土的鉴别方法与描述

野外编录常用一、杂填土:杂色,松散,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粉土:(1)灰黄,很湿,稍密,含云母片,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

(2 )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三、粉砂:(1)黄色,饱和状态,中密,含云母片,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

(2)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3)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四、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含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韧性中,有腐味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塑状,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切面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1):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切面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

(2)褐黄色,硬塑,含白色高龄土条带用钙质结核,(核径为0.3~2cm),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八、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九、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棕红色,风化强烈,取芯呈砂土状,手捏易碎,遇水易软化,节理裂隙较发育。

十一、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棕红色,取芯呈长柱状,锤击声哑、易碎,采取率92%,RQD81%。

无裂隙,具水平节理,岩石等级Ⅴ类。

十二、中风化灰岩:灰~深灰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石结构致密坚硬,裂隙发育大部分闭合,由方解石充填,岩芯多呈短柱状,长柱,少量呈碎石块状,碎粒状,土状,长度20~40cm局部溶蚀现像严重,岩芯表面呈峰窝状,溶径5~20mm,最大50mm.采取率92% RQD81%.十三、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野外土名描述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土的野外鉴别

土的野外鉴别

粉质粘土
粉土
5.2灰黄硬可塑粘,6.7灰黄软粉粘,10灰稍密粉砂
18.3暗绿黄褐硬粘, 20.0灰黄硬可塑粉粘
新近沉积粘性土的野外鉴别
沉积环境 颜色 结构性 含有物
河滩及部分山 前洪冲积扇的表 层,古河道及已 填塞的湖塘沟谷 及河道泛滥处
深而暗,呈 褐栗、暗黄 或灰色,含 有机质较多 时呈黑色
结构性能差, 用手扰动原状 土样,显然变 软,粉性土有 振动液化现象
无自身形成的粒状结合 体,但可含有一定磨园 度的外来钙质结核及贝 壳等。在城镇附近可能 含有少量碎砖、瓦片等 人类活动的遗物。
• 土的结构(指结构单元的形态而言)分块 状或团粒状。 • 结构性指土的三相物质内部粘结强度而言。 原状土为硬塑、可塑状态,挠动后呈流塑 状态或感觉土的结构很敏感,用手稍一动 立即破坏土的天然结构叫结构性差。原状 土为硬塑、可塑状态,挠动后呈软塑状态 或感觉土的结构不甚敏感,用手稍一动不 会破坏土的天然结构叫结构性差。
粘性土的状态
粘性土的状态是决定该土工程性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分为坚硬、硬塑、可塑、 软塑、流塑。用刀切出一个新鲜面来观察,并用手指指加压的感觉来判定。 坚硬(用手捏不动) 硬塑(要用较大的力土才略有变形,并即碎散)、(手按无指印) 可塑(手指用力不大就能按入土中,土可捏成各种形状))、(手按粘土 有指印,粉粘成凹坑) 软塑(手指按入土中毫不费力,土可捏成各种形状)、(用力不大就能成 坑) 流塑(不能成形,放在手中不易成块)。
土中含有物
土中含有非本层土成分的其它物质称为含有 物,例如:碎砖、炉碴、植物根、有机物、 贝壳、氧化铁等。有些地区有粉质粘土或 粉土中含坚硬的姜石,海滨或古池塘往往 含贝壳。记录表中应注明含有物的大小和 数量。 • 含有碎砖、炉碴、新鲜的植物根一般为填 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勘探过程中取得的土样,必须及时用肉眼鉴别,初步确定土的名称、颜色、状态、湿度。

密度、含有物、工程地质特征等,作为划分土层,进行工程地质分析和评价的依据。

1.土的鉴别和定名
土的鉴别定名是描述工作的主要内容,正确的定名可以反映土的基本性质。

但是,在自然界中,土的种类很多,光有一个简单定名,还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士的真正面目。

如粘土,由于沉积年代不同,有的沉积年代较老,得到了充分的固结和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而沉积年代较近的粘土,其固结度与结构强度均要差些。

应在其定名前冠以沉积年代或成因,如第四纪更新世(Q3)沉积的粘性土则写成“Q3粘性土”。

或冠以成因类型如“冲积粘性土”等。

土是第四纪以来天然堆积的或由生物化学作用而形式的,按其成因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其特征见第一章所述。

2.土的描述
土的描述主要内容是针对影响其工程性质的,反映土的组成、结构、构造和状态的主要特征的。

因此,对于各种不同的土,描述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碎石类土的描述
碎石类土应描述碎屑物的成分、指出碎屑是由那类岩石组成的;碎屑物的大小,其一般直径和最大直径如何,并估计其含量之百分比;碎屑物的形状,其形状可分为圆形、亚圆形或棱角形;碎屑的坚固程度。

当碎石类土有充填物时,应措述充填物的成分,并确定充填物的土类和估计其含量的百分比。

如果没有充填物时,应研究其孔隙的大小,颗粒间的接触是否稳定等现象。

碎石土还应描述其密实度,密实度是反映土颗粒排列的紧密程度,越是紧密的土,其强度大,结构稳定,压缩性小:紧密度小,则工程性质就相应要差。

一般碎石土的密实度分为密实、中密、稍密等三种,其野外鉴别方法见表4-4。

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别方法表4-4
注:1.骨架颗粒系指各碎石土相应的粒径颗粒:2.密实度按表列各项要求综合确定。

(2)砂土的描述
砂类土按其颗粒的粗细和其干湿程度可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其特征见表4-5。

砂土的野外鉴别方法表4-5
砂类土应描述其粒径和含量的百分比;颗粒的主要矿物成分及有机质和包含物,当含大量有机质时,土呈黑色,含量不多时呈灰色;含多量氧化铁时,土呈红色,含少量时呈黄色或橙黄色;含SiO2、CaCO3及Al(OH)3和高岭土时,土常呈白色或浅色。

(3)粘性土的描述
粘性土的野外鉴别可按其湿润时状态、人手捏的感觉、粘着程度和能否搓条的粗细,将粘性土分为粘土、亚粘土和亚砂土(见表4-7)。

粘性土的野外鉴别方法表4-7
粘性土应描述其颜色、状态、湿度和包含物。

在描述颜色时、应注意其副色,一般记录时应将副色写在前面,主色写在后面,例如“黄褐色”。

表示以褐色为主,以黄色为副。

粘性土的状态是指其在含有一定量的水份时,所表现出来的粘稠稀薄不同的物理状态,它说明了土的软硬程度,反映土的天然结构受破坏后,土粒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抵抗外力所引起的上粒移动的能力。

土的状态可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等。

野外测定土的状态时,可采用重为76g、尖端为30?的金属圆锥的下沉深度来确定,其判断标准见表4-8。

土的状态野外判定标准表4-8
(4)人工填土及淤泥质土的描述
人工堆土应描述其成分、颜色、堆积方式、堆积时间、有机物含量、均匀性及密实度。

淤泥质土尚需描述颜色、嗅味等特性。

人工填土与淤泥质土的野外鉴别见表4-9。

人工填土与淤泥质土的鉴别方法表4-9
(三)钻孔地质柱状图
钻孔地质柱状图是表示该钻孔所穿过的地层而综合成图表表示(图4-11)。

图中表示有地质年代、土层埋藏深度、上层厚度、土层底部的绝对标高、岩土的描述、柱状图、地面绝对标高、地下水水位和测量日期、岩土样选取位置等。

柱状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100~1:5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