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分类和鉴定
中国土壤系统类型(土纲)
![中国土壤系统类型(土纲)](https://img.taocdn.com/s3/m/a3608081102de2bd960588c6.png)
土壤类型特征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苏联的土壤发生学分类对我国土壤学发展影响很深,不足之处是缺乏定量标准。
从2世纪60年代兴起、70年代广为应用的土壤系统分类成为当今世界土壤分类的主流。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是一个定量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的分类,该系统分类把中国土壤划分出14个土纲:有机土、人为土、灰土、火山灰土、铁铝变性土、干旱土、盐成土、潜育土、均腐土、富铁土、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
一、有机土1.土纲定义与成土环境有机土是在地面积水或长期土壤水分饱和,生长水生植物的条件下,以泥炭化成土过程为主,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相当于土壤发生分类中的有机水成土,全球地势低洼地区都有分布。
有机土虽属非地带性土壤,但也有其特殊的成土环境。
首先是只要有潮湿潴水低地,无论寒带或温带都可发育有机土。
我,国有机土集中分布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青藏高原的江河源区,川西北的若尔盖盆地及祁连山地和巴颜喀拉山地。
通常所在地形为相对低洼、地表潴水,或具有不透水的冻土层的高寒滩地坡麓,河流宽谷低阶地,山麓潜水渗溢地段,湖滨平地,古冰碛洼地。
地下水位高,地表积水,多数地区为高寒沼泽化草甸,生长耐寒湿,中生、多年生,或混生湿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茂密,覆盖度80%~95%以上。
有机土发育地区年平均气温-2~-5℃,土壤冻结时间较长,年降水量400~600mm,蒸发量小,湿度大。
2.成土过程包括泥炭积累过程和潜育化过程。
(1)泥炭积累过程。
有机土发育于潮湿环境中,植物生长繁茂,覆盖度大,根系发达,入土深,每年有大量有机残体补给土壤,在长期低温和季节性冻结过湿条件下,增强了厌氧还原过程的作用土壤中几乎缺少纤维分解细菌,使不同时期产生的有机残体以未分解、半分解和部分腐殖化形式积累于土体表层,形成暗色调的泥炭层。
有机质含量200~500g/kg,泥炭层厚50~200cm。
(2)潜育化过程。
有机土As层之下,长期渍水处于厌氧环境,土壤中高价铁、锰的氧化物还原为低价形态,溶解度较大,可随水在土壤中移动并参与某些次生矿物的形成,生成蓝铁矿[Fe3(PO4)4·2H2O],硫铁矿(FeS2)、菱铁矿(FeCO3)、菱锰矿(MnCO3)等,土壤由黄棕转变为青灰,蓝灰、灰黑色,称潜育层。
岩芯鉴定描述
![岩芯鉴定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7f3601d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8.png)
铁路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一、土的分类和定名(一)土的分类一按颗粒粒径大小1、漂石(块石)漂石(浑圆、次圆)或块石(棱角、次棱角)粒径(mm)大d > 800 中 400< d W800 小 200< d W4002、卵石(碎石)卵石(浑圆、次圆)或碎石(棱角、次棱角)粒径(mm)大 60<d &200 中 40<dW60 小 20<dW40;3、圆砾(角砾)圆砾(浑圆、次圆)或角砾(棱角、次棱角)粒径(mm)大 10<dW20 中 5<dW10 小 2<dW54、砂粒砂粒粒径(mm)粗 0.5<dW2 中 0.25<dW0.5 细 0.075<dW0.255、粉粒粒径(mm)0.005<dW0.0756、粘土粒粒径(mm)d <0.005(二)土的定名——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2001)执行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3、圆砾(角砾):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4、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25-50%5、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6、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7、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8、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9、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10、粉质粘土:粉粒小于粘粒,塑性指数10-1711、粘土:主要由粘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三)、粘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1、粘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粘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
2、粉质粘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粘结,能搓成比粘土较粗的短土条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能搓成土条、土球(四)、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1、粘性土一一含粉质粘土、粘土,分为坚硬、硬塑、软塑、流塑粉质粘土:[坚硬]:扰动后一般不能捏成团,用锤击和手压土块易碎开,I<0[硬塑]:不能捏成饼,手捏压不易见手指印,易成碎块和粉末,L I =0-0.5[软塑]:能捏成饼,手指轻压可见手印,手捏稍有出水I=0.5-1.0[流塑]:手捏表层出水,手上有明显湿印,土体坍流成扁圆形I>1.0粘土:L[坚硬]:不能捏成饼,I<0[硬塑]:能捏成饼,边上多裂口,I =0-0.5[软塑]:两手相压成饼状,粘于手掌,掌中有湿印,I=0.5-1.0[流塑]:手捏粘于手上,I >1.0 L塑性状态L标准贯入锤击数N (击/30cm)坚硬N>32硬塑8<N W32软塑2<N W8流塑N W22、砂性土——含漂(块)石土、卵(碎)石土、圆砾(角砾)土、砂土,分为稍湿、潮湿及饱和稍湿一一呈松散状,手摸时感到潮,饱和度Sr W50%潮湿一一手捏时手上有湿印,Sr=50-80% 饱和一一空隙中的水可自由流出(地下水位以下),Sr>80%3、粉土潮湿程度的划分稍湿一一天然含水率w<20%潮湿——天然含水率w=20-30% 饱和——天然含水率w>30%3、潮湿程度在钻孔中的表达方法粘性土砂性土、粉土、碎石类土坚硬——稍湿硬塑、软塑| 潮湿流塑X 饱和(五)、土的密实程度的划分及在钻孔中的反映密实程度标准贯入锤击数N (击/30cm)密实N>30中密15<N W30稍密10<N W15松散N W10(1)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四类1、密实一一钻进困难,给进震动厉害,孔内响动大,孔壁稳定,不易坍垮。
土的分类
![土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c6b9d77d524de518974b7d07.png)
土的分类与鉴定土属于第四系的松散堆积物,其结构松散,成因复杂。
根据地质成因,可划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
据土的颗粒级配、塑性指标、液限或孔隙比可将土分为碎土石、砂土、粉土、粘性土及其以前沉积的和淤泥质土。
根据形成时代晚更新世Q3土,定为老沉积土;第四纪全新世中近期沉积的土,为新近沉积土。
1.土的描述与定名在岩土工程中,土的分类主要依据其粒度成分,并结合其成因和时代进行命名。
因此在现场勘察时应注意划分成因和时代,并详细描述土的成分和结构特征。
碎石土应描述:砂土应描述:粉土应描述:粘性土应描述:2.碎土石的分类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碎石土,并按下表进一步分类。
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碎石土的密实度可根据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确定,对于平均粒径等于或小于50mm,且最大粒径小于100mm的碎按表1-12分类。
并石土,可用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63.5进行修正。
按表1-13的修正系数对锤击数N63.5分类表1-12 碎石土密实度按N63.5对于平均粒径大于50mm ,或最大粒径大于100mm 的碎石土,可用超重型动力触探N 120按表1-14分类,并按表1-15的修正系数对锤击数N 120进行修正。
或参照表1-16根据野外观察鉴别。
3.砂土的分类粒径大小2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砂土,并按表1-17进一步分类,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砂土的密实度应根据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N 划分为密实、中密、稍密和松散,按表1-18确定。
当用静力触探探头阻力划分砂土密实度时,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4.粉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应定名为粉土。
粉土的密实度应根据孔隙比e划分为密实、中密和稍密,按表1-19确定;其湿度应根据含水量w(%)划分为稍湿、湿、很湿,按表1-20确定。
14种土壤类型及特点
![14种土壤类型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abe551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c.png)
14种土壤类型及特点土壤是地壳表面形成的一种自然资源,根据其形成过程、物质组成和特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14种常见的土壤类型及其特点。
1. 红壤:红壤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呈红色或棕红色。
其富含铁氧化物,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保水性,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2. 黄壤:黄壤呈黄色或棕黄色,常见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它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适合农作物种植,但排水性较差。
3. 赤壤:赤壤呈红褐色,常见于亚热带地区。
它富含铁氧化物和富集的黏粒矿物质,适合种植茶叶、竹子等作物。
4. 黑土:黑土色泽深黑,富含有机质,并富含氮、磷、钾等养分。
黑土蓄水性和保肥性良好,适宜粮食作物的种植。
5. 棕壤:棕壤呈棕色,常见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
它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排水性,适宜果树和作物的种植。
6. 硅质土:硅质土主要由含硅骨骼的植物遗骸和硅质矿物质组成。
它贫瘠但保水性好,通常用于盆栽和花卉种植。
7. 盐渍土:盐渍土富含盐分,常见于干旱地区和盐碱地。
它的含盐量高,对大多数作物不适宜,但适合盐生植物的生长。
8. 砂土:砂土颗粒较大,通常粘性较差。
砂土排水性良好,但肥力较低,不适合种植需肥沃土壤的作物。
9. 粘土:粘土颗粒较细,粘性强。
粘土富含养分,但排水性差,容易发生涝灾,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后才适宜农作物的种植。
10. 沼泽土:沼泽土主要由腐殖质和残体组成,多见于湿地和沼泽地区。
它富含有机质,但肥力较低,多被用于湿地保护和水生植物的栽培。
11. 塔顶土:塔顶土是在石炭期形成的一种特殊土壤类型。
它通常浅薄且富含矿物质和有机质,适宜苔藓和高山植物的生长。
12. 碱土:碱土富含碱性盐分,多见于盐碱地和干旱地区。
它对大多数作物不适宜,但适合耐盐碱植物的生长。
13. 砾石土:砾石土中含有较多的砾石颗粒,排水性良好但肥力较低,多用于建设和园林绿化。
14. 枯水土:枯水土是在干旱地区形成的一种土壤类型。
一般粘性土的划分粘性土粉土的野外鉴定
![一般粘性土的划分粘性土粉土的野外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4fc53367783e0912a2162aea.png)
土的名称 粉质粘土 粘土 塑性指数 10<Ip≤17 Ip>17
粘性土塑性状态的划分
分级 坚硬 硬塑 软塑 流塑 液性指数(IL) IL≤0 0<IL≤0.5 0.5<IL≤1 IL>1
岩土工程中粘性土塑性状态的划分
分级 坚硬 硬塑 可塑 软塑 流塑 注:表中: IL= Wn-Wp Ip 式中:Wn 天然含水量;Wp----塑限;Ip----塑性指数 液性指数(IL) IL≤0 0<IL≤0.25 0.25<IL≤0.75 0.75<IL≤1 IL>1
粘土
粉质粘土
用捶击及手 压土块易碎 开
可感到有砂 粒存在
粉土
土块容易散 开,用手压或 用铲起丢掷, 土块散落成 土屑
不能或几乎 不能搓成土 条,滚成小球 易开和散 落
干时似粉 砂状
粘土
粘性土、粉土、的野外鉴定
鉴 分 类 定 方 法 用手 搓捻时 的感觉 极细均匀 土块,很难 用手搓碎 没有均质 感觉,感到 有些砂粒 土块易被 压碎 土质不均 匀,有砂粒 存在,稍一 用力土块 即被压碎, 有干面似 的感觉 干时 土的 状态 坚硬用锤能 打碎,碎块不 会散落 潮湿时 搓捻土 的情况 很容易搓成 φ < 0.5mm 的长条易滚 成小球 能搓成比粘 土粗的短土 条,能滚成小 球 潮湿时 用小刀 切削情况 光滑表面,土 面上无砂粒 其它 特征 干时有光 泽,有细狭 条裂 干时光泽 暗沉,条纹 较粘土粗 而宽
中粘性土潮湿程度野外鉴别
实验指标 名 称 粉质粘土
潮 湿程 度
IL≤0 坚硬状态 扰动后一般不能捏成 饼,易成碎块和粉末 扰动后捏成饼,边上 多裂口
0<IL≤1 硬塑~软塑状态 扰动后能捏成饼手摇 数次不见水,但有时 可稍见 扰动后两手相压成饼 状,粘于手掌,揭掉 后,掌中有湿痕
岩土定名
![岩土定名](https://img.taocdn.com/s3/m/5a28776d011ca300a6c3901a.png)
铁路工程地质钻探的岩心鉴定和描述一、土的分类(一)土的定名——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6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3.粗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4.细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5.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6.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7.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8.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9.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10.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11.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12.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二)、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1.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三)、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含漂(块)石土、卵(碎)石土、圆砾(角砾)土、砂土,分为稍湿、潮湿及饱和稍湿—呈松散状,手摸时感到潮,饱和度Sr≤50%潮湿—手捏时手上有湿印,Sr=50-80%饱和—空隙中的水可自由流出(地下水位以下),Sr>80%3、粉土潮湿程度的划分稍湿—天然含水率w<20%潮湿—天然含水率w=20-30%饱和—天然含水率w>30%(1)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四类1.密实—钻进困难,给进震动厉害,孔内响动大,孔壁稳定,不易坍垮。
中国土壤 技术指标
![中国土壤 技术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dc872f9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9.png)
中国土壤技术指标
中国土壤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质地:包括沙土、壤土和黏土等,可以通过观察土壤的外观和手感等方法进行初步判断。
2. 土壤结构:包括团粒结构、片状结构和柱状结构等,可以通过观察土壤的外观和用放大镜观察等方法进行初步判断。
3. 土壤有机质:指土壤中含有的有机物质,包括腐殖质、动植物残体等,可以通过观察土壤的颜色和用化学方法测定等方法进行判断。
4. 土壤酸碱度:指土壤的酸碱程度,可以通过用试纸或pH计进行测定。
5. 土壤盐分:指土壤中含有的盐分,包括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可以通过用化学方法进行测定。
6. 土壤微生物:指土壤中存在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可以通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等方法进行测定。
7. 土壤养分:指土壤中含有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钙、镁等,可以通过用化学方法进行测定。
8. 土壤污染:指土壤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可以通过用化学和物理方法进行测定。
以上是中国土壤的技术指标,了解这些指标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的质量和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2.3 土的分类与鉴定
![2.3 土的分类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bb13a6e3af45b307e971973b.png)
e>0.9
密实度
密实 中密 稍密
粉土湿度分类
含水量ω
湿度
ω<20 20≤ω≤30
ω>30
稍湿 湿
很湿
粘性土的可塑性指标
塑性指数IP 液性指数IL
Ip L p
IL
p L p
p
Ip
状态
液性 指数
坚硬
硬塑
可塑
软塑
流塑
IL<0 0<IL≤0.25 0.25<IL≤0.75 0.75<IL≤1 IL>1.0
密实度
松散 稍密 中密
超重型动力触探 锤击数 N120 11<N120≤14 N120>14
密实度
密实 很密
砂土密实度分类
30
15
密实
中密
稍密
10 松散
标准贯入试验 锤击数N
N≤10
10<N≤15
密实度 松散 稍密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 数N
15<N≤30
密实度 中密
N>30
密实
粉土密实度分类
孔隙比e
例题1:从甲、乙两地粘性土层中各取出土样进行界限含水 量试验,两土样液、塑限相同:wL=40%,wp=25%。但甲 地天然含水量w=45%,而乙地天然含水量w=20%,问两地 的液性指数IL各为多少?各处何种状态?作为地基哪一处较 好?
The end
粒径大于0.075mm的 颗粒超过全质量85%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 粒超过全质量50%
粉土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小于全质量 50%而塑性指数Ip≤10的土
粘性土 塑性指数Ip>10的土
土的分类
![土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415196ef111f18582d05a00.png)
土的分类
一.一般土的分类
注:定明时应根据粒径分组。
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注:定名时应根据粒径分组,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确定,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
075cm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粉土。
黄土按塑性指数分类:塑性指数大于10为黏质黄土,塑性指数小于等于10为砂质黄土。
二,土的密实程度
土的野外鉴别一.土的野外描述
二.土的野外鉴别
三,土的潮湿程度野外鉴别
四.土的密实程度野外鉴定
碎石类土密实程度野外鉴别
﹙注:碎石土锤击数划分仅作参考﹚
哈尔滨至大连客运专线辽阳至哈尔滨段定测钻探技术质量要求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土 的 分 类
![土 的 分 类](https://img.taocdn.com/s3/m/5e8b362c58fb770bf78a55cb.png)
土的分类
一.一般土的分类
注:定明时应根据粒径分组。
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注:定名时应根据粒径分组,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确定,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
075cm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粉土。
黄土按塑性指数分类:塑性指数大于10为黏质黄土,塑性指数小于等于10为砂质黄土。
二,土的密实程度
土的野外鉴别一.土的野外描述
二.土的野外鉴别
三,土的潮湿程度野外鉴别
四.土的密实程度野外鉴定
碎石类土密实程度野外鉴别
﹙注:碎石土锤击数划分仅作参考﹚
哈尔滨至大连客运专线辽阳至哈尔滨段定测钻探技术质量要求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一般粘性土的划分及野外鉴定范本
![一般粘性土的划分及野外鉴定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4ab24444f524ccbff0218489.png)
一般粘性土的划分粘性土塑性状态的划分岩土工程中粘性土塑性状态的划分I L = 式中:W n 天然含水量;W p ----塑限;I p ----塑性指数中粘性土潮湿程度野外鉴别I pW n -W p粘性土、粉土、的野外鉴定附件: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一、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
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
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二、编制目的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环境破坏等。
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
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机构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项目部成立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安全总监、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安全员、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一般粘性土的划分及野外鉴定[详细]
![一般粘性土的划分及野外鉴定[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e7be2d41f90f76c660371a18.png)
分级 坚硬 硬塑 软塑 流塑
分级 坚硬 硬塑 可塑 软塑 流塑 注:表中:
Wn-Wp
IL=
Ip
一般粘性土的划分
塑性指数 10<Ip≤17 Ip>17
粘性土塑性状态的划分
液性指数(IL) IL≤0 0<IL≤0.5 0.5<IL≤1 IL>1
岩土工程中粘性土塑性状态的划分
液性指数(IL) IL≤0 0<IL≤0.25 0.25<IL≤0.75 0.75<IL≤1 IL>1
扰动后捏成饼,边上 多裂口
状,粘于手掌,揭掉后, 掌中有湿痕
扰动后手捏有明显湿 痕,并有土粘于手上
粘性土、粉土、的野外鉴定
鉴定
分
方法
类
用手 搓捻时 的感觉
粘土
极细均匀 土块,很难 用手搓碎
粉质粘土 粉土
没有均质 感觉,感到 有些砂粒 土块易被 压碎 土质不均 匀,有砂粒 存在,稍一 用力土块 即被压碎, 有干面似 的感觉
干时 土的 状态
坚硬用锤能 打碎,碎块不 会散落
用捶击及手 压土块易碎 开
土块容易散 开,用手压或 用铲起丢掷, 土块散落成 土屑
潮湿时 搓捻土 的情况 很容易搓成 φ<0.5 米米 的长条易滚 成小球
能搓成比粘 土粗的短土 条,能滚成小 球
不能或几乎 不能搓成土 条,滚成小球 易开裂和散 落
潮湿时 用小刀 切削情况
光滑表面,土 面上无砂粒
可感到有砂 粒存在
其它 特征
干时有光 泽,有细狭 条裂
干时光泽 暗沉,条纹 较粘土粗 而宽
干时似粉 砂状式中:Wn 天然含水量;源自p----塑限;Ip----塑性指数
中粘性土潮湿程度野外鉴别
土类划分的标准
![土类划分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ca6341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6.png)
土类划分的标准
土的分类是指按土壤的坚硬程度来划分的,其中干土和湿土划分的标准是以地下水位为准,地下水位以上者为干土,地下水位以下者为湿土。
具体的分类标准如下:
一类土主要包括砂、粘质砂土、种植土、冲积砂土层、泥炭等。
二类土主要包括砂质粘土和黄土,轻盐土和碱土等。
三类土主要包括中等密实的砂质粘土和黄土,含有碎石、卵石或工程垃圾的松散土,压实填筑土,粘土,轻微胶结的砂,天然湿度含砾石、石子等杂质黄土。
四类土主要包括坚硬重质粘土,板状黄土和粘土,密实硬化后的重盐土,高岭土和干燥变硬的观音土,松散风化的片岩、砂岩或软页岩,含有碎石、卵石中等密实的粘性土或黄土,天然级配砂。
野外土的鉴别方法
![野外土的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579703a8114431b90dd871.png)
土的种类繁 多,有时候让人非 常困扰,经过多年 的经验,人们总结 了一些碎石土、砂 土、粉土、粘性土、 新近沉积粘性土、 人工填土、淤泥、 黄土、泥炭、红粘 土、膨胀土的野外 简单的鉴别方法。
1、碎石土、砂土鉴别方法
类 别 碎 石 土 土 的 名 称
卵(碎)石
观 察 颗 粒 粗 细
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20mm 粱粒大小)
一碎石土砂土鉴别方法类别土的名称观察颗粒粗细干燥时状态湿润时用手拍击状态粘着程度碎石土卵碎石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20mm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圆角砾一半以上颗粒超过2mm小高粱粒大小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砂土砾砂约有14以上的颗粒超过2mm小高粱粒大小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粗砂约有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05mm细小米粒大小颗粒完全分散但有个别胶结在一起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中砂约有一半以上颗粒超过025mm砂糖大小颗粒基本分散局部胶结但一碰即散表面偶有水印无粘着感觉砂土细砂大部分颗粒与玉米粉近似颗粒大部分分散少量胶结胶结部分稍加碰撞即散表面有水印翻浆偶有轻微粘着感粉砂大部分颗粒与小米粉近似颗粒少部分分散大部分胶结稍加压力可分散表面有显著翻浆现象有轻微粘着感觉二粉土粘性土鉴别方法土的名称湿润时用刀切湿土用手捻摸时的感觉土的状态湿土搓条情况干土湿土粘土切面光滑有粘刀阻力有滑腻感感觉不到有砂粒水分较大时很粘手土块坚硬用锤才能打碎易粘着物体干燥后不易剥去塑性大能搓成直径小于05nn的长条长度不短于手掌手持一端不易断裂粉质粘土稍有光滑面切面平整稍有滑腻感有粘滞感感觉到有少量粘粒土块用力可压碎能粘着物体干燥后较易剥去有塑性能搓成直径为052mm的土条粉土无光滑面切面稍粗糙有轻微粘滞感或无粘滞感感觉到砂粒较多粗糙
池沼中半腐朽的细小的 动植物遗体,如草根、 小螺壳等。
野外土名描述 + 土的分类野外鉴定与别名(顶)
![野外土名描述 + 土的分类野外鉴定与别名(顶)](https://img.taocdn.com/s3/m/a6d60d15c281e53a5802ff95.png)
野外土名描述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地质勘察岩心鉴定和描述及地质年代符号
![地质勘察岩心鉴定和描述及地质年代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90825df04693daef5ef73d2e.png)
地质勘察岩心鉴定和描述一.土的分类和定名(一)、土的分类——按颗粒粒径大小1.漂石(块石)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d>800 中400<d≤800 小200<d≤400;2.卵石(碎石)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60<d≤200 中40<d≤60 小20<d≤40;3. 圆砾(角砾)圆砾(浑圆、圆棱)或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10<d≤20 中5<d≤10 小2<d≤5;4. 砂粒砂粒粒径(mm)粗0.5<d≤2 中0.25<d≤0.5 细0.075<d≤0.255. 粉粒粒径(mm)0.005<d≤0.0756. 黏土粒粒径(mm)d<0.005(二)、土的定名——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3.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4.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5.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6.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7.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8.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9.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 10.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11.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三)、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1.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四)、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含漂(块)石土、卵(碎)石土、圆砾(角砾)土、砂土,分为稍湿、潮湿及饱和稍湿—呈松散状,手摸时感到潮,饱和度Sr 50%潮湿—手捏时手上有湿印,Sr=50-80%饱和—空隙中的水可自由流出(地下水位以下),Sr>80%3、粉土潮湿程度的划分稍湿—天然含水率w<20%潮湿—天然含水率w=20-30%饱和—天然含水率w>30%4、土的潮湿程度在钻孔中的表达方法黏性土砂性土、粉土、碎石类土坚硬稍湿硬塑、软塑潮湿流塑饱和(1)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四类1.密实—钻进困难,给进震动厉害,孔内响动大,孔壁稳定,不易坍垮。
中国土壤系统类型(土纲)
![中国土壤系统类型(土纲)](https://img.taocdn.com/s3/m/f40e26b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d.png)
土壤类型特征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苏联的土壤发生学分类对我国土壤学发展影响很深,不足之处是缺乏定量标准。
从2世纪60年代兴起、70年代广为应用的土壤系统分类成为当今世界土壤分类的主流。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是一个定量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的分类,该系统分类把中国土壤划分出14个土纲:有机土、人为土、灰土、火山灰土、铁铝变性土、干旱土、盐成土、潜育土、均腐土、富铁土、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
一、有机土1.土纲定义与成土环境有机土是在地面积水或长期土壤水分饱和,生长水生植物的条件下,以泥炭化成土过程为主,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相当于土壤发生分类中的有机水成土,全球地势低洼地区都有分布。
有机土虽属非地带性土壤,但也有其特殊的成土环境。
首先是只要有潮湿潴水低地,无论寒带或温带都可发育有机土。
我,国有机土集中分布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青藏高原的江河源区,川西北的若尔盖盆地及祁连山地和巴颜喀拉山地。
通常所在地形为相对低洼、地表潴水,或具有不透水的冻土层的高寒滩地坡麓,河流宽谷低阶地,山麓潜水渗溢地段,湖滨平地,古冰碛洼地。
地下水位高,地表积水,多数地区为高寒沼泽化草甸,生长耐寒湿,中生、多年生,或混生湿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茂密,覆盖度80%〜95%以上。
有机土发育地区年平均气温-2〜-5°C,土壤冻结时间较长,年降水量400〜600mm,蒸发量小,湿度大。
2.成土过程包括泥炭积累过程和潜育化过程。
(1)泥炭积累过程。
有机土发育于潮湿环境中,植物生长繁茂,覆盖度大,根系发达,入土深,每年有大量有机残体补给土壤,在长期低温和季节性冻结过湿条件下,增强了厌氧还原过程的作用土壤中几乎缺少纤维分解细菌,使不同时期产生的有机残体以未分解、半分解和部分腐殖化形式积累于土体表层,形成暗色调的泥炭层。
有机质含量200〜500g/kg,泥炭层厚50〜200cm。
(2)潜育化过程。
有机土As层之下,长期渍水处于厌氧环境,土壤中高价铁、锰的氧化物还原为低价形态,溶解度较大,可随水在土壤中移动并参与某些次生矿物的形成,生成蓝铁矿[Fe3(PO4)4・2H2O],硫铁矿(FeS2)、菱铁矿(FeCO3)、菱锰矿(MnCO3)等,土壤由黄棕转变为青灰,蓝灰、灰黑色,称潜育层。
地质工程岩土分类及描述
![地质工程岩土分类及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fa9a403d3169a4517723a3d9.png)
地质勘察岩心鉴定和描述一.土的分类和定名(一)、土的分类——按颗粒粒径大小1.漂石(块石)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d>800 中400<d≤800 小200<d≤400;2.卵石(碎石)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60<d≤200 中40<d≤60 小20<d≤40;3. 圆砾(角砾)圆砾(浑圆、圆棱)或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10<d≤20 中5<d≤10 小2<d≤5;4. 砂粒砂粒粒径(mm)粗0.5<d≤2 中0.25<d≤0.5 细0.075<d≤0.255. 粉粒粒径(mm)0.005<d≤0.0756. 黏土粒粒径(mm)d<0.005(二)、土的定名——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3.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4.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5.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6.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7.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8.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9.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 10.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11.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三)、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1.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四)、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含漂(块)石土、卵(碎)石土、圆砾(角砾)土、砂土,分为稍湿、潮湿及饱和稍湿—呈松散状,手摸时感到潮,饱和度Sr 50%潮湿—手捏时手上有湿印,Sr=50-80%饱和—空隙中的水可自由流出(地下水位以下),Sr>80%3、粉土潮湿程度的划分稍湿—天然含水率w<20%潮湿—天然含水率w=20-30%饱和—天然含水率w>30%4、土的潮湿程度在钻孔中的表达方法黏性土砂性土、粉土、碎石类土坚硬稍湿硬塑、软塑潮湿流塑饱和(1)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四类1.密实—钻进困难,给进震动厉害,孔内响动大,孔壁稳定,不易坍垮。
岩土分类分级与鉴定描述
![岩土分类分级与鉴定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973f3322ed630b1c59eeb5e6.png)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一般规定 (2)第三章岩土的分类和分级 (3)第四章土的分类 (5)第五章特殊性岩土的分类 (8)第六章土的分级 (9)附表1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 - 11 - 附表2 岩体的裂隙发育程度分级 ........................................ - 12 - 附表3 岩体按结构类型分类 ................................................ - 13 - 附表4 砂土的野外鉴别 ........................................................ - 12 - 附表5 粉土的野外鉴别 ........................................................ - 13 - 附表6 粘性土的野外鉴别 .................................................... - 13 - 附表7 有机土分类及野外鉴别 ............................................ - 14 - 附表8 碎石土密实度的野外鉴别 ........................................ - 14 - 附表9 粉土、砂土湿度的野外鉴别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10 粘性土状态的野外鉴别 .......................................... - 15 -附表11 粉土、粘性土的野外目力鉴别………………………- 15 -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统一和规范岩土工程勘察的岩土定名,保证和提高分院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特制订本标准。
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标准 -回复
![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标准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75dc282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2.png)
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标准-回复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是土壤分类中常见的三种类型。
它们在土壤中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属性,并且在农业、工程和环境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这些土壤类型的问题,以深入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标准。
第一步:介绍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定义和特征(200-300字)沙质土是一种由细沙颗粒主导的土壤类型。
具有较大的颗粒和较低的胶结性。
这种土壤排水性好,对养分保持能力较低,容易干燥。
沙质土通常松散,透水性强,但保水能力较差。
这种土壤特别适用于种植青菜和其他农作物,因为植物根部能够轻松穿过这种松散的土壤层。
黏质土则是由细小颗粒主导的土壤类型,通常含有较高的粘土含量。
这种土壤的排水性差,但具有很好的保水能力。
黏质土因其细小的颗粒而黏稠,容易变得黏滞。
这种土壤适合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因为它们需要较高的水分和养分含量。
壤土是一种理想的土壤类型,由沙、黏土和淤泥颗粒混合而成。
这种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保水能力,养分含量适中。
壤土含有适量的有机质,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这种土壤在种植大多数农作物时都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第二步:解释土壤分类标准和测试方法(400-600字)土壤分类标准是根据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制定的。
其中,主要的土壤分类标准是根据土壤的颗粒大小和形状进行分类。
沙质土的颗粒大小介于0.05至2.0毫米之间,黏质土的颗粒大小小于0.002毫米,而壤土是在两者之间的。
土壤颗粒大小的测量是通过一种称为颗粒分析的方法进行的。
该方法涉及将土壤样本在水中悬浮,并使用试管、玻璃棒和离心机分离不同颗粒大小的土壤颗粒。
通过测量不同颗粒大小所占比例来确定土壤类型。
除了颗粒大小,土壤的黏性和塑性也是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
黏性可以通过试验中土壤的手感来判断,黏质土在手指间感觉黏滞。
塑性是指土壤在湿润时的可塑性,可以通过揉捏土壤后的形状变化来测试。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也是分类标准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粒组划分
巨粒土和含巨粒的土的分类
砾类土的分类
砂类土的分类
细粒土的分类
,膨胀土和红黏土的分类
黄土
碎石土分类
土按有机质含量分类
碎石土及砂土的野外现场鉴别
粉土及黏性土的现场鉴别
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别方法
注1.骨架颗粒系指各碎石土相应的粒径颗粒 2.密实度按表列各项要求综合确定。
碎石土密实度按N63.5分类
注:本表适用于平均粒径等于或小于50mm,且最大粒径小于100mm 的碎石土。
对于平均粒径大于50mm,或最大粒径大于100mm 的碎石土,可用超重型动力触探或用野外观察鉴别。
碎石土密实度按N120 分类
砂土密实度的现场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