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育人的的问题、原因、优势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文化育人的的问题、原因、优势研究
作者:羊守森
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14期
摘要:红色文化具有天然的育人价值和功能,充分认识红色文化育人价值和功能实现存在的问题、原因和优势,是实现红色文化育人价值和功能的前提。

红色文化育人过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主体意识不强,重视不够;形式陈旧,渠道单一;内容滞后,与时代脱节。

问题产生原因主要有:受多元文化的冲击,红色文化影响力不大;红色文化吸引力不够;宣传教育力度不到位,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红色文化育人的优势主要表现为:红色文化表现形式多样;红色文化内容丰富;红色文化感染力强。

关键词:红色文化;育人问题;育人优势
有效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是红色文化研究的价值所在,但在红色文化育人的实践活动中,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实现并不是一帆风顺,它受到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

在主客观影响因素中,不仅有教育者教育方法和教育艺术的运用问题,也有教育主体与客体对红色文化资源内容的认同,同时还与红色文化本身存在的客观现实有着密切联系。

充分认识红色文化育人价值和功能实现存在的问题、原因和优势,是实现红色文化育人价值和功能的前提。

一、红色文化育人存在的问题
中国红色文化得天独厚,具有政治、经济、文化、育人等多方面价值,对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然而,就目前的现状分析,当前红色文化育人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主体意识不强,重视不够。

红色文化育人无法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各界包括学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利用红色文化育人主要是被作为学校或是机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受教育者大多是在校学生和机关干部,而大多数的普通群众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机会却很少。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处处讲究实实在在的利益,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视程度莫过于其旅游价值。

一些地区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大搞旅游建设而没有认识到它的育人功能,忽视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从而使其失去了真正内涵。

在学校,教育方对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受教育方更是不清楚红色文化的概念;只有很少一部分大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概念。

尤其是由于新时期的学生没有经历过艰苦的革命年代,对红色文化资源接触不多;学校关于红色文化课程的设置不多,校园“红色广播”、专题讲座也比较少,所以学生关于红色文化也就知之甚少。

(二)形式陈旧,渠道单一。

当前利用红色文化育人的形式大多仍是通过看革命题材影片、举行革命歌曲比赛、到红色资源地参观游览革命遗址、名人故居、博物馆、清明祭扫烈士墓、听革命人物作报告等一些比较传统的形式展开,这些表面上看似多样的红色文化教育形
式,实际上却走着几乎完全相似的路子,教育途径形式缺乏创新。

年复一年总是这些形式倒来倒去,相同或类似的内容看了一遍又一遍,听了一次又一次,难免会使教育对象产生厌烦抵触情绪,使本应起到积极引导效果的红色文化教育转变成流于形式的灌输性教育,直接影响了教育效果。

就育人的渠道而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倾向于传统的单向式的宏大述事,缺乏人文关怀和贴近生活的互动交流。

二、红色文化育人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实效性不高与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不够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总的来说,红色文化的吸引力不够是导致红色文化育人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一)受多元文化的冲击,红色文化影响力不大。

多元化的今天,各个民族不同种类文化发展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多姿多彩的新文化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受此影响,红色文化影响力不如其他文化,红色文化要发挥作用,受到的阻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从国际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新打开国门,外国不同文化涌入中国,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

随着西方国家文化渗透,西方价值观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世界各国文化源源不断地涌入,我国传统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国内来看,随着经济基础的不断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也跟着变化,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有了飞速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各种适应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流行文化应运而生,流行文化因其适合人们心理、迎合大众喜好、时髦等特征,能够在大众中很快传播开来,这对表现形式较为单一的红色文化带了很大的冲击。

(二)红色文化吸引力不够。

导致红色文化育人实效性不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红色文化吸引力不够。

而导致红色文化吸引力不够的原因主要有:(1)基础设施不健全,配套措施跟不上。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基础设施不健全,配套措施滞后,有些点连最基本的公共设施厕所都没有。

去往爱国主义教育基本的交通不方便,车辆容纳能力有限。

红色文化景点周围很少有酒店、停车场、餐馆等配套设施,景点接纳能力有限,严重束缚了游客前往参观学习,导致游客不想去、不方便去、不愿意去的现状。

(2)红色文化表现形式单一,地域特色突出不明显。

从国内红色旅游搞得有声有色的省份来看,他们的红色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很好地突出地域特色,为红色文化实践育人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前提。

如江西根据红色革命历史,红色旅游推出“吃红米饭、喝南瓜汤、唱红军歌”系列活动,亲身体验当年红军的艰辛与不易,在实践中感悟红色文化精神。

而全国很多地方的红色文化表现形式单一,很少红色文化产品,地域特色突出也不明显,导致红色旅游不景气,红色文化知名度不高。

(3)红色文化景区分散,社会整体性效益不高。

“多、散、小、乱”是我国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分布的一大特点。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群众长期革命、建设过程中,创造出很多奇迹,留下的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都散布在各地,且普遍规模偏小,没有形成规模,资源整合不够,导致红色文化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实践育人功能。

(三)宣傳教育力度不到位,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较单一,导致红色文化影响力不足。

红色文化景点中的讲解员很多不是专业的讲解员,多数是兼职讲解员,对红色文化讲解并不透彻,有些规模较小的红色文化景点都没有配备讲解员。

在学校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本身对红色文化并不是很了解,只是从书上找到的一些资料,讲解不到位,不能准确、生动、形象地传达红色文化,不能吸引广大同学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同学产生一种对红色文化的逆反心理。

三、红色文化育人的优势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其表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感染力强,具有诸多其他资源无法比拟的优势。

实现红色文化育人的功能和价值,必须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的优势。

(一)红色文化表现形式多样。

革命实践活动所留下的遗址、遗迹、遗物,以及后人为了纪念它而建立的各种纪念场馆,和反映这些革命实践活动的文学艺术作品等等,都是红色文化的载体和具体表现形式,如红色影视、红歌、红色旅游等等,这些形式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道的。

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理解“红色文化”的精髓,受到“红色文化”的教育。

这些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容易让人们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受到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红色文化内容丰富。

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可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行。

红色文化资源有其特有的精神内涵,其精神内涵主要體现在几个方面:理想信念、求真务实、廉洁自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等。

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精神内涵早已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认可和践行。

早在“红色文化”诞生之初,其先进的思想指引着人们与落后做斗争,并战胜一切困难,才有现在先进、文明、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红色文化”作为当今中国社会中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具有丰富的内涵,并且往往可以将其精神具体体现于某事、某物。

在2008年汉川大地震中,正是那些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卓越的艰苦奋斗精神的志愿者,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些先进的人物和事迹就是对“红色文化”的生动诠释和发扬光大。

“红色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加深了人们对其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更加便于人们联系自身实际,消化吸收,进而影响自己的理想信念的培育、爱国热情的提高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等,从而起到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

(三)红色文化感染力强。

因为“红色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传播形式,所以“红色文化”更为贴近人们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受教育者“看得到、摸得着、想得到”,从而加深对自己的思考,也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深刻理解,于无形之中对人们进行了深刻而具体的教育和引导。

“红色文化”传播形式多样,内容也丰富多彩,特别是它可以利用其特有的语言和艺术形式让当代人们可以很容易感同身受。

听一场长征题材的报告会,看一部革命题材的电影,开展一次祭奠一次红军烈士墓的活动,参观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从感性到理性,从情感体验到意志锤炼,从视觉震撼到内心激荡,由浅入深地把“红色文化”的育人活动具体化、经常化,
不断丰富其内容,使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红色经典中蕴含的对信念的坚守、对光明的向往,以及英雄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勇于奉献等崇高精神,通过形象生动的形式,更容易让人们受到教育,有着极强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刘莹李晓兰.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的保障机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05):48-50,
[2] 孙海英.论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与机制构建[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6,(02):62-67
[3]彭继裕.红色文化育人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05):5-8
[4]段谭云;王启才.探析红色文化资源在以史铸魂、资政育人中的重要作用[J].湘潮(理论版)2015,(07)
[5]张长虹.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J].党政干部参考,2015,(14):14-15
[6]周帆.红色文化在社会转型时期育人功能的重庆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8):11-12,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