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徽州宗族讲稿(翟屯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州宗族

翟屯建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专题是《徽州宗族》。徽州宗族是徽州文化中的社会基础,我们说徽州文化是宋以后,中国儒家文化在民间社会,最完整的表现和最典型的代表。而儒家文化在民间社会的渗透,成为老百姓的生活习惯,都是通过宗族的宣讲和执行得以落实的。只有了解了徽州宗族,才能真正了解徽州文化。下面我就徽州宗族的有关情况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徽州宗族的来源

从《新安名族志》的记载来看,徽州宗族基本上都是来自中原。从大的文化地理来分野来看,长江是中原汉文化同南方越文化的交汇点。徽州靠近长江,四面环山,是一个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比起长江沿岸交通四通八达来说,更具隐蔽性和稳定性。故每当中原发生较大的战乱,中原世家大族纷纷南迁躲避战乱之时,徽州便成为这些大族的最理想的落脚点。同时徽州山青水秀,风景佳丽,也成为中原人氏愿意定居之所。《新安名族志》记载,从汉至元,中原有91个姓氏家族相继迁入徽州。

1、外来氏族迁入的时间

最早为汉代,为方、汪、吴3族。其后主要集中在晋“永嘉之乱”、唐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宋“靖康之乱”三个主要阶段。两晋之际,北方遭“永嘉之乱”,形成北方人口南徙的第一次高潮,来徽定居的为主要有程、鲍、黄、胡、俞、余、任、詹、郑、巴10姓。唐代,中原发生在中唐的“安史之乱”与唐末的农民战争,出现第二次北方人口南徙高潮。安史之乱形成大规模的人口南徙,唐末黄巢起义所引起的迁徙,又是安史之乱后人口南徙的继续,所以这一阶段人口南徙的延续时间较长,迁到徽州的士族也较多。这个阶段中,有朱、张、曹、江、夏、王、陈、叶、戴、罗、廖、潘、许、舒、姚、施、赵、毕、刘、康、李、周、查、吕、梅、齐、韩、顾、金、佘、谢、陆、冯、洪、孙、范36姓迁居徽州。南北宋之交,北方遭“靖康之乱”,形成第三次人口南徙的高潮。这一时期迁徽的有宋、马、赵、佘、饶、庄、杨、项、阮、孔、臧等11姓。其他姓氏一般是陆陆续续迁入徽州的。

2、外来氏族来自的区域

中原地区:即狭义的河南省一带,主要有方、汪、朱、詹、陈,刘、毕,何,饶等族,集中在今河南的中部、东部一带。多在晋唐两次人口南徙中迁入,成为徽州比较早的居民。黄河下游地区:即今河北省南部、山东省北部、中部地区,其中程、俞、张、许4族来自河北的南部地区,鲍、柯、任、胡、孙、洪、曹、孔、冯9族来自山东。山东9族中,又有5族来自青州。周边地区:来自浙江、江苏、江西和徽州的邻近地区。迁居时间多集中在唐宋

两代,这些氏族大多是北方移民的第二次或第三次徙居,最后定居徽州。

3、外来氏族迁迁徽的路线

主要有:(1)、由浙江衢州开化县,逾白际山而入休宁县境;(2)、由浙江睦州淳安县,逆新安江上行,进入歙县境;(3)、由睦州陆路进入歙县境,由江西饶州浮梁县,逆阊江上行进入祁门县境;(4)、由江西饶州乐平县,经婺源县,越白际山进入休宁县境。

4、外来氏族迁徽的聚落分布

外族迁徽,最初多分布在歙县西部、北部和休宁南部、东部,形成以州治为中心的半圆形区域,然后向四周扩展。因古代交通以水路为主,迁入氏族一般多依水集居。主要集中在新安江上游河谷两旁。歙县与休宁有新安江相通,两县相邻的二三十公里内,成为外来居民分布的主要区域。在休宁与婺源县间的交通线上,也多外来居民分布点。分布点上有数个徙入家族聚居的密集点,歙县有岩镇、古溪、黄墩、潜口等8个,休宁县有万安、阳湖、五城、临溪、汊口、溪口、率口等10个,均位于交通要道上。其中今属徽州区的岩寺位于歙县至休宁、太平的枢纽,集中20个家族;休宁县万安位于往州治的通衢,地近县邑,集中11个家族。屯溪区篁墩、阳湖、率口,徽州区潜口,歙县古溪和休宁县的临溪、汊口、溪口等地都是外族的密居点。

二、徽州宗族制度的形成

宗族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并按照一定规范结合起来的社会组织形式。最初在社会上层实行,与政治制度密切相关。商周行宗法制,氏族的财产和权力都是按照内部血缘关系来加以分配。春秋时宗法制度遭到破坏,然而权力仍归世家大族,直至魏晋隋唐时期,世家大族一直占统治地位。尤其魏行九品中正之法,世重门第,政府选拔官吏,首先看出身。北宋开始,宗族制度与政治制度脱钩,宗族制度由上层向基层渗透。在理学家们的倡导和朝廷的支持下,一种区别于商周及魏唐世家大族制度的新的家族制开始形成,它以尊祖、敬宗、睦族为宗旨,根据理学的伦理纲常制定宗规家法,约束族众。“尊祖”必叙谱牒,“敬宗”当建祠堂,“睦族”需有族产赈济。有谱,有祠,有田,成为这种新的家族制度的特征。徽州先贤程颐、朱熹尤其重视宗族伦理,朱熹还撰修《家礼》等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礼缛节,用以维系与巩固宗族制度,并编纂有《婺源茶院朱氏世谱》,推动和促进了徽州宗族社会的形成。

1、族谱的编纂

谱牒是记载家族世系繁衍和本族成员事迹的文献,它伴随着家族制度的产生而出现。谱牒萌芽于商代,形成于西周,与宗法制度同步发展。商周谱牒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是血统的证明,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随着宗法制度的瓦解而衰绝。魏唐时期,世重门第,选拔官员须稽查谱牒,婚姻缔结讲究门当户对,谱牒则是作为官员升迁、判断门第高低的依据。随着科举制度的实行,朝廷用人主要根据考试成绩,不再重门第出身,因此谱牒也不再具有选官、品人作用。随着唐末五代的战乱,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逐渐瓦解,谱牒也再次趋于衰绝。

徽州士族基本都由北方迁入,除了个别姓氏有不同的支派从不同的地点迁入以外,大多数均为同宗、同源派衍而出,聚族而居。出于对世家大族历史的留恋,很多士族都带有保留着魏唐时期的谱牒,随着近世宗族制度的逐渐形成,更是修谱之风盛行。、从现有记载来看,徽州宗族修谱之风,大都始于宋代,以南宋为多。如吕氏有谱始于北宋天圣七年(1209),朱氏有谱始修于北宋开宝七年(974),许氏有谱始于北宋嘉祐元年(1056),余氏有谱始于南宋咸淳三年(1267);张氏有谱始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等等。家谱体例最初基本都是以世系为主,后由简而繁,发展成一族之全史式的氏族典籍。元代和明代早期族谱同宋谱差不多,比较简单。直到明代隆庆、万历时期,近世家谱内容和体例方才定型,成为利用多种体裁记载一个家族(统宗或支系)源流、世系血缘关系、人丁、先世功绩、氏族居住地、茔墓、族产、族规和家族文献等各种情况的综合性典籍。

2、祠堂的建立

南宋时期的徽州,由于地理环境封闭,战乱较少,此前迁入的士族保持了聚族而居的传统,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宗族制度逐渐得到强化,其中因祭祖需要的祠堂建设也得到较快的发展,呈现出祭祖形式多元、独立祠堂渐兴的特征。朱熹在设计近世宗族制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