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学科科学素养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生物学科科学素养的培养
常州市八中蒋霞秋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生物学科的科学素养,详细阐述了生物学科的科学素养的概念和生物学科科学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生物、科学素养、教学、培养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生物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强调学生在生物学知识、科学探究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维品质以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等领域的全面发展。
一、什么是生物科学素养?
1、科学素养的概念:
科学素养也称科学素质,是近年来在发达国家采用的一个新名词。
国内现在大多数人认可的解释是: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并能够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社会及个人生活中。 2、具备科学素养的人:
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应该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掌握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对事物所做出的各种解释的能力和相关决策的能力等。
3、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
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二、生物学科科学素养的培养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具备生物科学知识是生物科学素养的一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知识结构,根据生命活动的连续变化,把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网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脱离知识,只有将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才能形成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复习过程中,要将相关内容串联起来,按照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情况,形成知识网络,并对其进行扩展,联系有关实际,综合运用知识。特别要重视知识的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例如,复习《细胞》知识内容,就可建立“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细胞工程”六部分构成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并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2、积极开展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旧的教学过程强调灌输、叙述、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则为在情景中亲身体验感受、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由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获取式学习。积极开展探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要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早在上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才能拓宽学生的探究思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植物的矿质营养”这一节教学过程中,首先给学生介绍“无土栽培”知识,再出示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法培育的“试管苗”实物或彩图,以此创设情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阶梯性问题:⑴土壤对于植物的生长有何作用?⑵为什么可以无土栽培植物?⑶“试管苗”的
培育必需要有14种矿质元素,为什么?⑷如何验证某种矿质离子为植物所需的必需矿质元素?这组问题逐个深入,步步提高,创设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学生的思路开放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学生积极地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重视,提高了能力。其次,让探究活动走进生活,探究活动不只是在课堂实验之中,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可探究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探究活动,如进行社会调查,访问专家学者,开展家庭小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3、大力开展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能力
生物学科是实验性很强的自然学科,生物学知识是在实验过程中总结提炼的,也是在实验中发展和完善的。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能力,是生物学十分重要的任务,有助于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实验教学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可将演示实验转变为学生实验,将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第三,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让学生在自然中观察生物,采集和制作生物标本,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生物学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究生命活动的过程中提高了生物科学素养。
4、生物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综和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的形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作为指导者和帮助者,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指导学生寻求克服困难和解
决问题的办法,具体任务还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生物教学中也应将这种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我在生物教学中注重从两个方面渗透研究性学习。
一个方面在学生初开始学习生物学时,可以开展生物科技知识讲座和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了解生物学最新成果及发展前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其探究欲望,在学习“植物代谢”时,组织学生参观蔬菜大棚基地。在学习“遗传变异”时,组织学生收集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有关知识,指导学生进行玉米有性杂交实验,理解育种原理及意义;在学习“生态”知识时,组织学生考察化工厂、水泥厂对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情况,并指导学生对运河水质进行调查。
另一方面,指导学生确定研究课题,设计试验方案,总结研究结论。如,在研究酶在催化作用中所需条件时:
(一)提出问题:胃蛋白酶在胃内能将蛋白质分解,在体外给蛋清中加入胃蛋白酶却不发生任何变化,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认为,酶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起催化作用。
(二)学生设计实验找出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和PH值。
学生最容易获得的酶是唾液淀粉酶,因此通过实验找出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条件。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使学生学会沟通与交流,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激发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只有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才能提高其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科学素养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物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