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分离技术的演变和发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究最多的色谱新方法 )
7
B组讨论题
• (1) 讨论色谱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 (2) 薄层色谱中,最常用的固定相(吸附剂)有哪些?其颗粒的大小
对于分离效果有何影响?影响固定相活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3) 薄层色谱的分离效果的评价指标是什么?如何进行计算? • (4) 若化合物本身无色,薄层色谱的色谱图中组分迁移产生的展开斑
2
色谱法分类
3
色谱法分类
按操作形式分类
平面色谱法 柱色谱法
电泳法
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配
4
色谱法的特点
• 与经典的分离提纯手段(重结晶、升华、萃 取和蒸馏等)相比,色谱法具有快速、简便 和高效率等优点。并能对复杂化合物,甚 至立体异构体进行分离。
• —液相色谱(含柱、薄层色谱)适合于固体物 质和具有高蒸气压的油状物的分离,不适 合低沸点液体的分离;
19
实验步骤
• (1)薄层板的制备
• 取7.5×2.5cm2左右的载玻片5片,洗净晾干。 • 在50ml烧杯中,放置3g硅胶G,逐渐加入0.5%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水溶液8ml,调成均匀 的糊状,用滴管吸取此糊状物,涂于上述洁净的 载玻片上,用手将带浆的玻片在玻璃板或水平的 桌面上做上下轻微的颠动,并不时转动方向,制 成薄厚均匀、表面光洁平整的薄层板,涂好硅胶 G的薄层板置于水平的玻璃板上,在室温放置 0.5h后,放入烘箱中,缓慢升温至110℃,恒温 0.5h,取出,稍冷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 —气相色谱适合于容易挥发物质的分离。
5
色谱法应用
• 已广泛用于: • —反应过程的监控和跟踪 • —混合物的分离, • —无机、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 —化合物原料、产物的鉴定 • —纯度的检验。
6
发展方向
• 新固定相的研究 • 检测方法的研究 • 专家系统 • 色谱新方法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是目前研
17
(5) 常用的植物色素的提取方法有哪几种? • 叶绿素的提取通常利用叶绿素溶于有机溶
剂的原理 • 制备线粒体时,可将组织匀浆液悬浮在悬
浮介质中进行差速离心法进行分离。
18
实验设计: 薄层色谱用于顺、反式偶氮苯的分离
• 仪器:载玻片,烘箱,小烧杯,毛细管, 层析缸。 试剂:薄层色谱用硅胶G(Silica gel for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粒度为 100目);苯(Benzene)(分析纯, A.R.);环己烷(Cycl Ohexane)(分析 纯,A.R.);反式偶氮苯。
11
• (三)、空间排阻色谱法原理 • 因固定相是多孔性填料称为凝胶,故又
称为凝胶色谱法 ;也称为分子排阻色谱法 。 • — 凝 胶 渗 透 色 谱 法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以有机溶剂为 流动相者称之。 • — 凝 胶 过 滤 色 谱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 GFC )。 以水溶液为流 动相者称之。
点位置如何确定?试举例说明两种常用的确定方法。 • (5) 常用的植物色素的提取方法有哪几种? • (6) 常用的纸色谱的点样、分离方法有哪些?纸层析需要注意的问题?
8
(1) 讨论色谱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一)吸附色谱原理 层析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吸附。
—物理吸附普遍性、无选择性。当固体吸附 剂与多元溶液接触时,可吸附溶剂分子, 也可吸附任何溶质分子,
20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吸附过程是可逆的。被吸附的物质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被解吸、而解吸与吸附的无选 择性和相互关连性使吸附过程复杂化
9
• 吸附色谱的原理: • 由于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对吸附剂(固
定相)的吸附能力不同,当流动相或展开剂 流经吸附剂时,发生无数次吸附和解吸过 程,吸附力弱的组分随流动相迅速向前移 动,吸附力强的组分滞留在后,由于各组 分具有不同的移动速率,最终得以在固定 相薄层上分离。
色谱分离技术的演变和发展
1
色谱分离技术概论
♪ 1906年俄国M.C Tswett创立了色谱分离技术 ♪ 20世纪30年代通过对植物代谢产物—色素如叶绿
素及胡萝卜素等分离,真正实现了液相色谱技术 有机制备的应用。 ♪ 40年代后,色谱技术逐渐得到发展 .色谱学已发 展成为一门崭新的学科。 ♪ 色谱技术作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必 不可少的研究手段和工具。 ♪ 除了提供数目繁多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 外,还提供了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的数据。
13
其颗粒的大小对于分离效果有何影响?影响 固定相活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原则上,粒度越小,分离效果越好。 • 表面积越大,表明其吸附力越大,有较强的保留。
14
(3) 薄层色谱的分离效果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如何进行计算? • 比移值: 一个化合物在薄层板上上升的高度
与展开剂上升的高度的比值称为该化合物 的比移值(Rf 值)。是薄层色谱的基本定 性参数。
10
• (二) 分配色谱原理 • 分配色谱是根据化合物在两种不互溶(或微
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或分配不同这一性质 进行的。
• 有机溶质在固定相上移动的快慢取决于其 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
• ——极性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大些,分配 在固相中多些,移动较慢;
• ——非极性化合物容易溶解于有机相中, 移动较快,因此得以分离。
15
(4) 若化合物本身无色,薄层色谱的色谱图中 组分迁移产生的展开斑点位置如何确定? • 相对比移值 (R i,s) • 相对比移值就是被分离物质(s)和参比物(i)
的Rf值之比,或是被分离物质(s)和参比物 (i) 在薄层上移动距离之比.
16
• R i,s = R f(i) / R f(s)
12
(2) 薄层色谱中,最常用的固定相有哪些?
• 薄层色谱必须将被分离物质点于固定相上进行分离,固定 相要根据被分离化合物的性质来选择。
• 分离亲脂性化合物常常选用硅胶,氧化铝, 乙酰纤维素及聚酰胺。
• 分离亲水性化合物常常选用纤维素,硅藻 土及聚酰胺。 但也有例外,脂溶性叶绿素 在氧化铝及纤维素上均能得到较好的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