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六、构造带流体研究主要内容
1.断裂带流体来源包括: (1)岩石孔隙水和岩石成岩、变质过程中矿物脱 水,
如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中脱水,沸石脱水; (2)地下水循环中带入的天水; (3)岩浆中排出流体或幔源流体; (4)有机质成熟过程中产生的流体和碳氢化合物。断裂
带流体的成分变化较大,它与流体来源、水岩相互作 用、断裂分支方向及数量有关。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4 断裂带对流体形成和运移的控制
在断裂变形中,流体在断层中流动和运移是受断层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pseudotachytite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熔蚀 长石 碎斑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构造片岩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四、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确定
断裂带中封闭部分的存在 将阻止这些流体域的增大, 并可能导致流体沿断裂两 侧的近水平应力破裂扩散 或贮存。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地震破裂阶段 地震破裂的结果是压力封
闭体的裂开和流体压力的 下降,并推动超流体压力 沿断裂向上运移,同时产 生断裂角砾。此外,流体 压力下降的另一原因是原 有水—二氧化碳—盐流体 与富水和二氧化碳流体分 离在不同部位和微裂隙中。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紧邻破裂后阶段
该阶段以局部的垂向 和水平主应力轴的反 转为特征,如伸展脉 中垂向缩短,垂直微 裂隙和水平的石香肠 构造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封闭阶段 在局部瞬时应力反转之后,
水平方向主应力σ1将再作用 于断裂,裂后流体压力的下 降和更深源流体的上升将有 助于石英沉淀,同样,由于 流体压力下降而不能混合的 流体将有助于碳酸盐沉淀这 些矿物沉淀将导致断裂带渗 率降低和封闭,从而进一步 有利于重结晶过程。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 究
2020/11/21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广泛发育在不同构造环境中、类型多、形成机制各异,研究方法、内容各不相同; 存在问题多;变形机制、构造岩、断层分带、成矿热液活动特征等问题没有很好解决 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如何进行断裂带野外观测、研究和分析?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一、断层分类
这类岩石在野外就可以正确的定名,因为其中的 “角砾”是肉眼能够分辨清楚的。目前多采用斯普瑞 ((Spry, 1969)的规定。>5mm为砾级,5-1mm为细砾 级,< 1mm为显微砾级,> l0cm的砾径,可称为巨砾。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构造片岩
构造角砾岩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pseudotachytite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它们以形状不规则的单脉或网状及多期穿插分布 于断层带中,与围岩呈侵入关系并有明确的边界。 脉体主要由暗色非晶质或隐晶质玻璃基质组成, 内有树枝状或球状微晶结构。基质中含有大量母 岩的岩屑和晶屑,主要为石英,其次是少量长石; 碎屑有熔蚀现象。另外还有气孔、杏仁、球粒、 冷凝边和流动等构造。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派生构造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张剪裂脉或张剪节理
Z X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羽状张节理
羽状剪切裂隙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劈理
构造透镜体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五、断层带分带性
n 由于断层带内部变形强度、变形机制的不均匀 性,造成了断层带内部结构分带性。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破裂带规模比起核部来相对较大,宽度约数百米左右, 但变形程度却相对要弱。在破裂带中小断层、裂隙 以及小褶皱等比较发育。 围岩基本不发生变形。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层核-由断层泥组成
断层核部-断层角砾 岩带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层上盘
主滑移面分布在靠近上盘接触带附近
断层上盘
(1)碎裂岩 (2)断层角砾岩(>1mm) (3)微角砾岩(碎块<1mm) (4)断层泥(<0.02mm) (5)地震岩 (6)构造片岩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层泥
n 人们在摩擦实验中发现断层泥的存在对断层的粘滑 特征有很大的影响,断层泥在断层运动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
n 断层泥是断层反复运动时两侧岩石破碎形成的,断 层泥中粘土的含量与生成时间有关,时间越长,粘 土含量越多。断层泥的成分主要为粘土矿物,如蒙 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等混合物,以及一 些石英、长石、方解石碎屑等,其组成与断层母岩 有关。此外,炭质成分增加,其颜色发暗。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n 2. 流体在断裂带中分布 n 断裂带中流体的分布具有明显分带性。
并根据流体在断层带运移情况,将断层 带分为:局部导水断层带(SSF)、导水断 层带(DDZ)、局部隔水断层带(LDZ)和导 水-隔水复合断层带(CDZ),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带分类 根据断裂带核部在流体运移中所起的作用(导管或隔水层),断裂 带可以分为四类:局部导水断层带(SSF)、导水断层带(DDZ)、局 部隔水断层带(LDZ)和导水-隔水复合断层带(CDZ),分别代表了 断层演化过程中的流体运移的几个理想阶段。 新形成的断层可能只有一个破裂面,位移距离也很小,因此流体沿 着该破裂面的渗透率将增大,从而形成了局部导水断层带; 随着 断层的扩展,沿着主破裂面两侧可能形成了格网状的破裂带,使得 该断层带的渗透率增高,形成导水断层带;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太行山北段中新生代断层岩 碳酸盐岩区碎裂岩系列断层岩典型显微构造特征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Baidu Nhomakorabea
碎裂流动带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脆性断层构造岩类型及其特征
概念: 断层岩或碎裂岩:在断层发育过程中因
破裂、摩擦、碾磨、流动和新矿物化等作 用而形成的具有特殊的结构、构造特征的 新生岩石。 目前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案,目前的分类主要 为结构分类和成因分类方案
—依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式
逆断层
走滑断层
正断层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走滑断层的主要特点
q 左行与右行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q 根据两盘相对运动 n 正、逆(逆冲)、平移 n 组合:平移-正断层;逆-平移断层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力学性质分类
压性断裂- 张性断裂- 扭(剪)性断裂-
此分类,在工程地质,矿田构造及地震 地质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微角砾岩(micro-breccia)
变形强度大,破碎强烈,碎块粒度更细<1mm,发 育断层带核部。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颜色呈灰黄 色、岩石结 构质密,但 发育密集破 劈理构造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地震岩(玻化岩、假玄武玻璃)
n 判别标志:
n 标志体的被错开
n 牵引构造
n 擦痕和阶步
n 伴生小构造:
n
张裂脉、张节理(张裂隙)、羽状剪节理
(剪裂隙)、构造透镜体、小褶皱和劈理(或片理)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1.根据两盘地层的新老关系 2.牵引褶皱:岩层弯曲的突出方向指示 本盘的运动方向 平面上: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层两盘运动方向的确定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构造野1外、观结测与构研分究 类
2、成因分类:
Wise (1984) 以应变速率 和恢复速率 分别为纵、 横坐标的分 类图(图6-2) 也常常被引 用。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脆 性 未固结 断 层 带 内 构 造 固结 岩 分 类
(1)断层角砾岩 (2)断层泥(碎块含量<30%)
剖面上: 1.正断层牵引构造 (1)正牵引 (2)反牵引 2.逆断层牵引构造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剖面上—牵引 构造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擦痕:由粗而深到细而浅的方向指示 对盘运动方向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阶步:与擦痕直交的陡坎 正阶步:陡坎指示对盘运动方向 反阶步:陡坎指示本盘运动方向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二、 断层的识别
n 地形地貌标志 (小尺度上) 断层崖、断层三角面、地形错开等
n 岩石标志体的错开(大尺度上) n 构造标志(野外露头)
断层破碎带、面理化带、断层构造岩、 构造突变带等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层崖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层三角面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地形错开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岩石标志体的错开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层破碎带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层破碎带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面理化带
构造透镜体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层构造岩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层构造岩、构造突变带等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图1 大型走滑断裂带 结构示意图
部分研究者根据变形强度,可将断裂带细分为核部(fault core)、 破裂带(damage zone)及围岩三个部分。 核部可能表现为一个滑动面,也可能由富粘土的断层泥组成,甚或 形成高度固结的角砾岩带。核部宽度很窄,小断层可能仅有 2~3mm宽,大的断层也就10~20cm宽。尽管断裂带核部宽度普遍 很窄,但却吸收了该断裂带的大部分变形。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3. 断裂带中流体成脉模式
断裂带脉体的形成是流体活动的主要产物,断裂脉 体及其流体包裹体中都存在多期流体作用和活动的 痕迹。 断裂带脉的充填一般包含两种类型,即断裂充填脉 和边缘伸展脉。 脉的形态、分布和内部结构与剪切应力的变化、流 体压力和近地表主应力方向有关。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三、脆性破碎带变形机制和 构造岩类型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岩石变形 实验
Griggs 1960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n 1. 破裂作用: n 发生在岩石、矿物晶体规模上破裂作用。
n 从应力—应变的角度上看,岩石或矿物在应力 作用下,超过强度极限时就会发生破裂。岩石 的抗剪强度和抗张强度弱,易于产生这两种裂 隙。
周期性脉的形成与地震旋回相关,即所谓断裂 阀模式(fault valve model)。Robert等详细地 将这一模式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地震前阶段、 地震破裂阶段、紧邻破裂后阶段和断裂封闭阶 段。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地震前阶段
以剪切应力的增加为特征, σ1为水平方向,σ3为垂 直方向。此时以水平挤压 力为主,导致各向同性的 岩石中形成近水平伸展的 脉体。
n 宏观上的脆性变形为脆性破裂,从微观角度看 主要是微破裂的产生和扩展及有关的碎裂作用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2.碎裂流动
a.定义:碎裂作用使岩石破碎呈细小的碎块,随后 这些细小碎块发生了滑移和旋转、产生了连续流动。 b.产物:断层角砾岩、碎裂岩、断层泥 c.碎裂流动特征 (1)在碎裂流动过程中,裂隙和孔隙被从流体中 沉淀物质充填,随后充填物发生破碎,造成了角砾 成分复杂。 (2)碎裂流动发生在地壳浅部层次上,温度低、 应变速率高条件下。 (3)流体促进了岩石破裂。
玻化岩(pseudotachylyte)最早由Shand(1916)提出,用于描述南 非Pailis地区一种由冲击作用形成的呈脉状的暗色隐晶质岩石。 这种岩石一般颜色较深,常呈黑色或黑绿色,外貌很像玄武 玻璃,故又称假玄武玻璃,也有人称构造熔岩(何绍勋等, 1996)。玻化岩是岩石在高应变速率(由地震或冲击作用引起) 下,沿断面快速滑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构造岩。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1)片理化带断层滑移带 •(2)构造角砾岩带(加上蚀
断层分带 变类型)
•(3)碎裂岩带 •(4)围岩
大多数断层带内部分带不是对称分布,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分带依据:变形强度、构造岩类型、次生构造、蚀变类型、 脉岩特征、蚀变矿化特点等因素。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胶东地区构造矿化带分带与蚀变矿化分带
n 利用断层泥中矿物组合来推测断层形成时的温度、 压力状态。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层泥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碎裂岩特征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断裂构造野外观测与研究
构造角砾岩类
一般是指断裂带中的岩石,由于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 或引张、挤压和扭错过程中,发生脆性变形而使岩块 坠碎、挤碎或搓碎发生位移后,又被胶结所形成的具 角砾状构造的岩石。也称断裂角砾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