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饮茶与人体健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饮茶与人体健康
摘要:茶在人类生活史上集饮用,食用,药用,保健等功能一体,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最早有关茶记录可以看出古代人已经开始觉察到茶的药用价值。

历经广大劳动人民的不但反复实践认识总结以及到20世纪后期以来,世界各国对茶叶生物化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茶叶中的多种化学成分尤其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矿物质等物质的养生保健功能,茶叶的养生保健功能几乎得到所有科学家的认可。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茶的要求不再足限于喝茶解渴品茶交友,更重要的是饮茶要能获得物质精神享受的同时有益于身体健康。

“科学饮茶,健康饮茶”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科学饮茶与人体健康的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根据茶叶成分特性,结合饮茶者身体状况,因人、因时、因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饮茶方式,真正做到科学饮茶,促进人体身心健康。

关键词:科学饮茶药用功效养生保健人体健康
正文:科学饮茶所涉及的学科范畴广泛,除了茶学,还涉及医学、营养学等学科,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茶,根据年龄、性别、体质、职业,甚至季节的不同,对茶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简单的说,科学饮茶就是根据茶叶成分特性,结合饮茶者身体状况,因人、因时、因地进行饮茶,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饮茶方式。

21世纪,“科学饮茶,健康饮茶”的理念正迎合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理念的追求。

科学饮茶,让身体更健康,让人类更长寿。

一.史实记载
自汉代以来,很多历史古籍和古医书都记载了不少关于茶叶的药用价值和饮茶健身的论述。

其中,《神农本草》记载了茶叶药用价值,《食物本草》记载了茶叶的药理作用。

《神农本草》称:“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神农食经》称:“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广雅》称:“荆巴间采茶作饼……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新修本草·木部》中说:“茗,苦荼,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春采之。

苦荼,主下气,消宿食。

又称:下气消食,作饮,加茱萸、葱、姜良。

”《枕中方》中说:“疗积年瘘,苦荼、蜈蚣并炙,令香熟,等分捣筛,煮甘草汤洗,以末傅之。

《孺子方》:疗小儿无故惊厥,以苦荼葱须煮之。


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说:“茗,苦,寒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不睡。


南宋时虞载《古今合壁事项外集》中记载:“茶有"理头痛、饮消食、令不眠"之功效。

"
林洪的《山家清供》中说:“荼即药也,煎服则去滞而化食,以汤点之,则反滞膈而损脾胃。

”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凡诸茶,味甘苦,微寒无毒,去痰热,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气,清神少睡。


明代钱椿年编,后经顾元庆删校的《茶谱》将饮茶的功效归纳为:“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明代淡修《漏露漫录》对青藏牧民饮茶助消化的重要性评述为:“茶之为物,西戎土番,古今皆仰给之,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


李时珍《本草纲目》:“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闿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茶为药用,在我国已有2700年的历史。

东汉的《神农本草》,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明代顾元庆《茶谱》等史书,均详细记载了茶叶的药用功效。

《中国茶经》中记载茶叶的药理功效有24例。

日本僧人荣西禅师在《吃茶养生记》中将茶叶列为保健饮料。

以上史实资料表明,古代人们已经发现并开始重视茶的药用价值与养生功能。

二.茶叶中主要化学成分及药效功能
近代科学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300多种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对茶叶香气,滋味,色泽,颜色及药用功效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成分中与人们健康密切相关的成分主要有:
1.咖啡碱:咖啡碱是茶叶中含量很高的生物碱,它是一种中区神经兴奋剂,具有提神醒脑的功能。

由于茶叶中的咖啡碱常和茶多酚成络合状态,所以它必游离态的咖啡碱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2.多酚类化合物:可溶性酚类化合物在茶叶中的干物质重药占2--5%,主要有儿茶素类,黄酮类,花青素,酚酸类等四类物质组成,一儿茶素类含量最高,它是茶叶药效的主要成分,具有防止血管硬化,防止动脉硬化,降血脂,消炎抑菌,抗辐射,抗癌,抗突变等多种功效。

3.蛋白质与氨基酸:茶叶中蛋白质总量占干物质的25%---30%,已查明的氨基酸有26种,其中茶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含量50%以上,它有利于人体发育,可调整脂肪代谢。

4.维生素: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5含量最高,可预防癞皮病等皮肤病。

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B2,B11,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

维生素B1能维持神经,心脉和消化系统的正统功能;维生素B2也叫叶酸,能参与人体脂肪的新城代谢,有减肥作用。

维生素C也叫抗坏血酸,能防止坏血病,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维生素E也叫生育酚,可抗氧化延衰老。

维生素K可促成肝脏合成凝血素,又易于人体健康。

5.抗物质元素:茶叶中除含一般的磷,钾,钙,镁铁,锰等矿物质外,还含有丰富的硒,硒具有防辐射,抗癌等功效。

6.其他成分:除了上述五种主要成分外,茶叶中还含有不少具药效的其它成分。

如茶叶中含脂多糖,具有防辐射和增加白血球数量的功效,茶叶中含二苯胺,具有降血糖功效,茶叶中氨基丁酸具有降血压作用。

三.茶叶的保健功效
史实资料及近代科学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的多种成分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对人体健康有益,具体保健功效归结如下:
1.提神醒脑、利尿强心
茶叶中含有3~5%的生物碱,其中主要的有咖啡碱、可可碱、茶碱、氨茶碱等。

具有兴奋中枢神经,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并能增强心脏和肾脏的功能及良好的利尿作用。

因此,茶叶是一种兴奋剂和利尿剂。

2. 清热降火、止渴生津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茶苦味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


喝茶能调节体温,三伏天气骄阳似火,一杯茶下肚,顿觉凉爽快活,远比冷饮解渴。

茶叶中的水浸出物如多酚类、糖类、果胶、氨基酸等与口中的唾液作用能起到止渴生津的效果。

3. 溶解脂肪、帮助消化
饮茶能去油腻助消化,丰餐盛宴后,饮一杯浓茶,是防止油腻积滞的最好方法。

茶汤能促进胃液的分泌和食物消化;茶汤中的肌醇、叶酸、蛋氨酸等多种化合物都有调节脂肪代谢功能;茶叶中的芳香物质能溶解脂肪,帮助消化肉类食物。

因此,在我国边疆一些肉食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有“宁可一日无盐,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4. 杀菌消炎、醒酒解毒。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以及病毒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民间常有浓茶汤治疗细菌痢疾或用来敷涂伤口,消炎解毒,促使伤口愈合,现在有以茶叶为原料制成的治疗痢疾、感冒的成药。

“正如酣醉后,酸酒却须茶”。

这是明代王阳明的一句诗,说明人们早就认识到饮茶有解酒的功效,因为茶多酚能中和酒精。

饮茶能使烟叶中的尼古丁及其它有害物质沉淀,通过小便排出体外,茶叶是吸烟人的一种解毒剂。

5. 预防龋齿,去除口臭
茶叶中含有较丰富的碘和氟化物,碘有防治甲状腺机能亢进作用,氟化物是人体骨骼、牙齿等构成成份。

饮茶是补充氟的途径之一,尤其在饮水含氟量低的地区,饮茶有明显的防龋作用。

茶汤能去腥味,茶叶中的维生素C、芳香油和茶多酚还能去口臭。

6. 降脂降压、减肥健美
饮茶能防止血液和肝脏中烯醇和脂肪的积累,增强血管壁的弹性,预防动脉硬化和脑溢血。

还能增进心脏活动和微血管扩张起降低血压的作用。

据研究乌龙茶和花茶能减肥健美,对年轻女子和中年发胖妇女效果更好。

日本对乌龙茶的评价很高,誉为“苗条茶”、“美貌和健康的妙方”。

花茶还能起理气解郁调经的功效。

7. 防辐射、抗癌症
日本把茶叶称为“原子时代的饮料”,“茶叶可以把你从辐射中拯救出来。

”因为茶叶中酚类物质、脂多糖和维生素C等综合作用后吸收放射物质的结果。

据二次大战后的调查,在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后,凡有长期饮茶习惯的人,放射性伤害比较轻,存活率较高。

我国已将茶叶制成防辐射药物,对治疗放射性损伤,提高白血球数量等有明显效果。

我国科技工作者和医务人员研究证实茶叶有明显的抗癌作用,其中又以绿茶和花茶效果最好。

8.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主要的有维生素A、维生素B1、B2、维生素C、维生素P、PP、维生素K、E等微量的维生素。

饮茶可以补充人体对多种维生素的需要,防止某些疾病的发生。

茶叶中含有多种矿物质,特别是其它食物中少有的微量元素,如锌、锰、硒、铜、镁、钼等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

此外饮茶还可驱散疲劳,清思明目,止咳平喘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

茶叶是一种健康长寿的保健饮料,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多种抗癌物质,科学饮用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四.科学饮茶
科学饮茶就是指根据茶叶成分特性,结合饮茶者身体状况,因人、因时、因地进行茶品选择、冲泡、饮用而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科学饮茶行为。

茶叶是世界最为普遍的饮料之一,其养生保健功效为世人所共知,科学饮茶是更有益于人体健体。

1.科学饮茶的基本要求:
要做到科学饮茶,首先要能够正确地选择茶叶,要根据季节、气候及个人体质来选择相应的茶叶,在选购时还应注意尽量选择品质优良同时又安全卫生的茶叶产品。

科学饮茶的第二个基本要求是用正确的冲泡方法泡茶。

我们通过对冲泡技艺的学习,知道要品饮到一杯好茶,水质及其温度、器皿、泡茶程序是除茶叶外的几个基本要素。

“茶性必发于水”,而水又是决定茶汤滋味最重要的条件。

泡茶用水的温度不可一概而论,要根据茶叶的品种和老、嫩程度选择相适宜的温度。

如果温度过高,茶汤颜色会变黄且暗,茶的芽叶被“烫熟”,维生素大量破坏,营养价值降低,咖啡碱、茶多酚浸出很多,使茶汤产生苦涩味。

而水由于沸腾过久,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的鲜爽味也大为逊色。

反之,如过水温过低,则渗透性较低,茶叶中的有效成分难以浸出,茶味淡薄,同样会降低饮茶的功效。

因此,要根据茶叶品种,尽量选择清冽的活水或卫生的净水以适宜的温度进行冲泡。

除水质和水温外,还应对冲泡的时间、泡饮的器皿有所选择,以达到和茶叶相得益彰的效果。

科学饮茶的第三个基础要求是正确地品饮一杯茶。

一杯好茶在手,我们可以从茶汤的色、香、味,从叶底的姿和形来欣赏一杯茶的全部。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风味,或鲜醇爽口,或强烈浓厚,就连一种茶也有干茶香、热香和冷香等多种不同的香气。

2.根据体质科学选茶:
茶是保健饮料。

喝茶有益于身体健康,但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爱好不一,习惯有别,因此,每个人更适合喝哪种茶,应因人而异。

一般说来,初始饮茶者,或平日不大饮茶的人,最好品尝清香醇和的名绿茶,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庐山云雾等。

有饮茶习惯、嗜好清淡口味者,可以选择高档烘青和一些地方优质茶,如君山银针、霍山黄芽、旗枪、茉莉烘青等。

喜欢茶味浓醇者,则以半发酵的乌龙茶为佳,如铁观音、武夷岩茶、台湾乌龙等。

平时畏热的人,以选择绿茶为上。

绿茶有清头润肺、生津利便的功效,喝了使人有清凉感。

绿茶“性寒”,不适合手足易凉、体寒的人饮用。

这些人以选择红茶为好,因为红茶茶性温,喝了有祛寒暖胃的功效。

胃部常感不适或有胃病的,也应改喝绿茶的习惯而饮红茶,如饮用滇红、祁红等,还可以在茶汤中加些牛奶和糖等。

对于身体肥胖的人,饮去腻消脂功效显著的乌龙茶及云南普洱茶更为适合。

3.根据季节科学选茶:
茶叶的功效与季节变化有密切关系,不同季节饮不同品种的茶,对人体更有益。

故科学的饮茶之道是四季有别。

春天,雪化冰消,风和日暖,万物复苏。

此时,以饮香馥浓郁的茉莉花茶为好,用以散发冬天积聚在体内的寒邪,促使人体阳气生发,使“精”、“气”、“神”为之一振。

夏天,气候炎热,盛暑逼人,人体津液大量耗损。

此时,以饮用性味苦寒的绿茶为宜,清汤绿叶,给人以清凉之感,用以消暑解热。

绿茶内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含量较多,有刺激口腔粘膜,促进消化腺分泌的作用,利于生津,为盛夏消暑止渴之佳品。

秋季,天气凉爽,风霜高洁,气候干燥,余热未消,人体津液未完全恢复平衡。

此时,以饮用乌龙茶一类的青茶为好,此茶性味介于红、绿茶之间,不寒不热,既能消除余热,又能恢复津液。

在秋季,也可红、绿茶混用,取其两种功效;也可绿茶和花茶混用,以取绿茶清热解暑之功,花茶化痰开窍之效。

冬季,北风凛凛冽,寒气袭人,人体阳气易损。

以选用味甘性温的红茶为好,红茶红叶红汤,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以温育人体的阳气,尤其适用于妇女。

红茶可加奶或糖,故有
生热暖胃之功,同时红茶有助消化去油腻之功,于冬季进补肥腻时有利。

4.科学泡好一杯茶:
饮茶讲究色香味,从保健的角度来讲,还需要尽量保存茶叶的有效成分。

好茶必须用好水和好的茶具,一般而言,水要求用钙、镁等矿物质含量低的软水。

不同的茶叶要用不同的茶具,绿茶、黄茶、白茶用无色玻璃杯,花茶、红茶用有盖瓷杯,乌龙茶、普洱茶用紫砂壶。

泡茶的方法更加重要,科学泡茶有三要素,一是茶叶与水的比例,二是水的温度,三是冲泡时间和次数。

不同的茶叶三要素掌握程度不同,一般红、绿茶用茶3克左右,加水150—200毫升,最好分步加水,也就是茶叶放入杯中,先加三分之一的开水,2—3分钟后再加开水至150-200毫升,2分钟以后即可饮用,当茶水还剩三分之一时加水泡第二次,一般冲泡3次,茶叶中的可溶性有效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90%以上都泡出了,应将茶渣倒弃。

乌龙茶、普洱茶一般用茶6—10克,冲泡前先用沸水温烫茶壶,再放入茶叶,加水200毫升左右。

乌龙茶每次冲泡的时间较短,冲泡次数可以多一些,第一次冲泡1分钟后就可以将茶水倒至配套的小杯中饮用,第二次冲泡1分半钟,第三次2分钟,第四次2分半钟,时间随次数而增加,可以保持前后每一次茶汤浓度均匀。

一天中什么时间饮茶为好,一般来说,作为饮料,饮茶的时间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要口渴,只要体内需要补充水分,随时都可以饮茶。

但是,从科学的角度,从保健的角度,饮茶的时间又很有讲究。

空腹饮茶,尤其是浓茶,对胃有刺激作用,饭后立即饮茶又会冲淡胃液,不利于消化,因此,适宜的饮茶时间应该在饭后半小时开始,冲泡一杯浓度适中的茶水,逐次冲饮,续泡2—3次后弃除茶渣,根据各人习惯可以再新泡一杯,到午饭前半小时。

午饭后半小时再新泡一杯茶,逐次冲饮,至晚餐前半小时。

对茶敏感、饮茶后影响睡眠的人,晚间就不宜再喝茶,而对茶不敏感的人,晚饭后半小时还可以冲泡一杯茶,慢慢啜饮。

饮茶一方面可以不断补充水分,同时能保持体内茶叶有效成分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等的浓度,可以有效地发挥茶叶解脂、降压和防癌的作用,科学家研究表明,饮茶的抗癌作用在东方人身上表现得比西方人显著,东方人喜欢一杯茶多次泡,慢慢饮,使体内茶有效成分始终保持有效浓度,因此,我们提倡,全天饮茶,浓度适中,餐后半小时起,多次慢饮。

一般来说,绿茶、红茶、花茶等细嫩茶叶,一天饮用量6—12克,根据各人身体状况和习惯分2—4次冲泡。

乌龙茶、普洱茶一天饮用量12—20克,分2—3次冲泡。

5.科学饮茶常识:
科学饮茶禁忌:
1.忌空腹饮茶: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不饮空腹茶"之说。

空腹饮茶,茶性入肺腑,伤脾胃。

饭前空腹饮茶,茶水冲淡唾液胃液,使人吃饭无味、消化器官吸收蛋白质的功能下降。

2.忌饮隔夜茶:茶水存放时间过长,维生素慢慢消失,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类脂芳香物质氧化分解,茶汤变色发馊,产生有害身体健康的物质。

茶叶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P、氨基酸等也因氧化而减少。

另外,剩茶里的蛋白质、糖类等是细菌、霉菌繁殖的养料,隔夜茶容易孳生菌类危害身体。

3.忌饮冷茶:冷茶对身体有滞寒、聚痰的副作用。

4.忌饮烫茶:太烫的茶对人的咽喉、食道和胃刺激加强,长期饮用烫茶,容易引起这些器官的病变。

茶的温度在56XC以下最好。

据专家研究发现,经常饮用超过65XC饮料的人,胃壁受损者较多。

5.忌茶水服药:茶中所含鞣酸易与药物成分发生作用产生沉淀,降低药效,有时还会产生副作用。

小苏打、安眠药、阿托品;奎宁、硫酸亚铁、碳酸亚铁、枸橼铁铵和制成的补血糖浆及氢氧化铝等药物,都不能用茶水送服。

6.忌泡次数过多:茶中的微量有害元素在多次冲泡之后浸出,对人体有害。

据有关试验测定,头道茶汤含有水浸出物总量的50%,二道茶汤含有可浸出物的30%,三道茶汤中合10%,而四道茶汤只含1%-3%,再继续冲泡,有害物质就开始浸出。

7.忌变质茶:茶叶在烘制过程中会因火温太高、炭火烟太浓变焦或熏上浓烈烟味。

煤、木炭燃烧时所产生的3.4-苯并花也可污染茶叶。

3.4-苯并花,是致癌物质。

变质霉茶,含有多种霉菌、毒素,对人体危害极大。

饮霉茶可使人出现腹痛、腹泻、头晕等症状,甚至危害生命。

8. 忌睡前饮茶:茶叶中所含茶碱等成分,有强心、兴奋神经、促进心脏肌能亢进的作用,睡前饮茶会引起失眠。

9.忌饭后马上饮茶:茶里所含鞣酸,与食物蛋白质合成鞣酸蛋白而凝固沉淀,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10.忌饮过浓茶:茶浓度:清淡为好,适量为佳。

茶里含有咖啡碱、茶碱等物质,过浓的茶强心作用兴奋神经作用过大,易于促进心脏肌能亢进,以至引起神经正常功能失调。

经常饮过浓的茶,茶叶所含鞣酸还可能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成鞣酸蛋白而凝固沉淀,从而影响食欲、消化和吸收,引起便秘。

特殊人群科学饮茶禁忌:
1.儿童:适量喝一些淡茶(为成人喝茶浓度的三分之一),可以帮助消化、调节神经系统、防龋齿,但若喝浓茶,可能引起儿童的缺铁性贫血。

2.孕期、哺乳期妇女:忌饮浓茶和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高的高档绿茶或大叶种,以防止孕期缺铁性贫血,哺乳期妇女饮浓茶使过多的咖啡碱进入乳汁,会间接导致婴儿兴奋,引起少眠和多啼哭。

3.老年人:饮茶有益于健康,但要适时、适量、饮好茶。

老年人吸收功能、代谢机能衰退,粗老茶叶中氟、钙、镁等矿物质含量较高,过量饮用会影响骨代谢。

老年人晚间、睡前尤其不能多饮茶、饮浓茶,以免兴奋神经、增加排尿量,影响睡眠。

3.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适量持久的饮茶有利于心血管症状的改善,降低血脂、胆固醇、增进血液抗凝固性、增加毛细血管的弹性。

糖尿病患者可适当增加饮茶量,最好用采自老茶树鲜叶加工的茶叶,用低于50℃的冷开水充分浸泡后饮用。

4.消化道疾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患者:一般不宜饮高档绿茶,特别是刚炒制的新茶,以减轻茶多酚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减少心脏和肾脏的负担。

总之,茶叶是天然的饮品,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饮茶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但饮茶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真正做到科学饮茶是很有讲究的。

科学饮茶就是要根据茶叶成分特性,结合饮茶者身体状况,因人、因时、因地进行茶品选择,科学地冲泡,科学地饮用。

纵观历史,饮茶的行为已伴人类发展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茶叶的各种药用保健功效不但被人类发觉利用。

现代社会,随着各种城市病的蔓延,人们前所未有地开始更加重视开发茶叶的保健功效来预防各种疾病,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科学饮茶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科学饮茶,追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生命充满活力,让人体更健康。

让我们一起科学地饮茶,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去迎接更加高质量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年
(2).徐凤龙:《识茶善饮》(第5版)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3).于观亭:《中国茶经》外文出版社2011年
(4).张凌云:《茶艺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年
(5).屠幼英:《茶与健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
论文写作过程中还参考了大量网上有关科学饮茶与人体健康的相关资料,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对他们的支持与理解表示深深的感谢!
10级茶加工:徐兴国
2012年12月1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