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个性培养 营造高素质人才成长空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学生个性培养营造高素质人才成长空间
重庆大学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推行适合国情的学分制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全面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实行弹性学制,把本科学业的时间单位从年缩短到月,为学生营造宽松灵活的个性化学习空间;充分利用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推行理工综合培养和优异生培养制度,全面实施并规范管理主辅修制与攻读第二专业条例,为高素质人才的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成长空间。

从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基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强化实践、突出创新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有利于研究型大学教育改革的“三层次两结合”实践教学体系,营造自主创新的实践空间;为本科生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和“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推动科研促进本科教学。

在探索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科技社会进步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以人为本创新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机制
学校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改革,坚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出发点,从部分选课的学年学分制到全面选课的弹性学分制,不断创新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机制,制定个性化指导性的教学计划,建立适合国情的学分制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这一改革成果于1997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在深化教学管理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更加注重学习计划的柔性和学习时间的弹性,以灵活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在自主完成本科学业的过程中养成独立自主的个性品质。

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或延后毕业,把学业时间单位从年缩短到月,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极大的自由度。

以学生为本,放宽本科生每学期最低修读学分的要求,从而给学生宽松、自由的学习时间,可以凭个人志趣自主设计学习进程,为高素质人才自由而全面地成长创造了条件。

学校紧紧围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允许确有特长或有特殊困难的学生转专业学习,使其个性和特长得以发挥;学生不仅可以申请课程的免修考试,还可以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选课。

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从制度上基本保证了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做到一人一张课表;95%的学生能自主地设计适合自己的培养计划,主动参与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的选课学习,初步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

例如,2000级建筑学专业学生何卫华,申请转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后,成绩优秀,成为推免研
究生。

培养基础条件好、有创新潜质的拔尖人才是学校因材施教的又一举措。

学校每年按1—2%的比例选拔成绩优异的本科学生,配备导师,从课程学习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等方面进行个性化指导;让他们在本科高年级阶段就像研究生一样,充当教师的科研小助手,多方面培养科研实践与创新能力。

深化优异生培养制度的改革,学校试办理工综合班,从每届招收的新生中选拔60余名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一、二年级集中组班学习,强化数理化基础知识,同时提高计算机及外语课程的教学起点,两年后回到原专业继续学习并参与优异生的复选和培养,进一步丰富了优异生培养的内涵。

近年来,每年有近100名优异生推荐到国内著名高校就读研究生,有的成为北大、清华的硕博直读研究生;比如:2001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卞雷祥,提前一年毕业,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我校硕博直读研究生。

为支持学生发挥学习潜质,学校全面实施主辅修与攻读第二专业制度,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的空间,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校将辅修与攻读第二专业的教学计划纳入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考虑,全面放开辅修与攻读第二专业并规范其管理。

开展辅修与攻读第二专业的工作,充实了学生的大学生活,拓展了知识面,拓展了毕业后就业的渠道。

有很多学
生通过学习考上了辅修或第二专业的研究生或者在辅修、第二专业领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按个人兴趣爱好发挥特长,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拓展了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目前,每年有近1000名学生获准在49个本科专业辅修与攻读第二专业,有近400名毕业生获得辅修或第二专业证书,有的还跨学科考上研究生或跨学科就业。

例如,199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优异生王韧,跨三个学科学习,四年内共取得经济学、法学和工学三个学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张峰,攻读第二专业电子信息与科学,以优异成绩应届考上该学科硕士研究生。

二、增强人才培养方案的柔性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校坚持把因材施教的育人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基本原则下,充分考虑人才培养方案的柔性,通过支持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首先,在“三位一体”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压缩课堂教学学时,四年制工科专业的课堂教学调整到2 300学时以内,非工科专业调整到2500学时以内,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其次,全面优化课程体系,打破课间壁垒,进行课程的重组与整合,提高课程的综合性、系统化和现代化水平,如“面向21世纪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曾分别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第三,改变以往强调专业对口的狭隘教育观念,把宽厚的基础教育与灵活的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公共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比例为5.5:3.5:1,保证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厚重;第四,压缩专业课学时,按不同专业方向设置专业课群组,拓宽专业面向,增强就业适应性。

通过优化培养方案,强化基础教学,不仅为学生在本专业继续发展夯实了基础,而且形成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后劲,在宽口径培养中形成了提高能力和素质教
育并重的良好格局。

学校不断完善与学分制管理相适应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柔性培养方案。

在压缩授课学时的同时,注意提高选修课的比例、并丰富其内涵,便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将选修课占课程的比例从10%提高到30%—40%,为学生设计个性学习计划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根据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优化选修课的结构和内容,比如,开设学科交叉的素质教育课程、将学科前沿内容纳入选修课程、整合科技发展新知识的课程以及设置新结构体系和内容的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和就业意向在全校范围选课,自主设计并构架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营造自主创新的实践空间
实践教学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三大支柱之一,必须在统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进行系统设计。

学校从强化实践、突出创新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有利于学生个性培养的“三层次两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在着力强化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践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两结合”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包含基
础、提高和综合“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平台。

基础层:依托校级实验教学中心,着力训练学生基础实验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体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培养;提高层:依托各学院中心实验室,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和选修实践教学等环节,着力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个体创新的能力,体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个性化培养;综合层:依托学校创新基金、实验室开放基金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着力于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
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围绕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学校深入开展了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改革,并配套地进行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实践。

通过完善校院两级实验室管理体制,优化配置学校实验教学资源,淘汰陈旧落后实验,整合更新传统实验,增设现代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高实验教学的创新性含量和现代化水平,从管理体制和硬环境方面拓展了实践教学空间。

学校一贯重视实验课的建设,为确保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优质开出,自2002年以来,学校投入资金7741.7万元,大力改善实验教学条件,积极推进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目前,全校564门实验课程中,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515门,占实验课程总数的91%。

为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以立项方式围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建设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涉及实验课程221门、实验项目316个,实验教改项目立项37项。

此外,还立项资助了12本实验教材的编写和出版。

强调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和课外科技活动的有机结合,鼓励实践创新能力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的个性培养,增强其实践动手和科技创新能力。

学校以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为切入点,强化科学研究对学生个性培养的作用。

为此,学校每年拨款60万元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在师资、设备和技术方面的资源优势,促进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两大基金资助学生1200多人,立项130余项,课题范围涉及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产品开发、学术创意、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其研究结果形成为新器件、新装置、软件程序、调查报告、科研论文等。

第一批119项“创新基金”资助项目中,提交的学术论文57篇、研究报告67份、实物装置26台(件)、软件21个、申请专利2项、产品2件、拍摄录像片6部。

这些成果表明:学生在参与自主科研与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全面锻炼,提高了自身的科研素养、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层次两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构建了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循序渐进、系统全面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践方法、训练基本实验技能打下了基础。

四、统筹第二课堂教学创造个性化学习的科技文化氛围
学校“三位一体”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从统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出发,强调课内外教育的有机结合与相互支撑,加强了对第二课堂教学效果与育人作用的统筹;为了以健康向上的校园科技文化主导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个性化学习和素质拓展的环境,学校一方面加强对第二课堂的规范化管理,将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学生个性的学习与创新活动纳入第二课堂教学计划;另一方面,建立第二课堂学习的激励机制,把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落在实处。

学校投入较大资金,建设了15000多平方米的文化艺术中心和学生活动中心,形成了功能齐全、形式活跃的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有力地支撑了第二课堂教学的落实。

依托基地,组建了60个学生科技文化社团,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自行组织各种科技创新活动。

为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学校重点抓好“创业计划大赛”、“科技文化节”、“…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等特色品牌活动;每年划拨专款40万元,组织并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形成学校齐抓共管,学生踊跃参与,形式丰富、内容充实、特色鲜明的第二课堂学习氛围,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条件。

2002年以来,学生参与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达6000余人,获省级以上奖励300余项,获奖学生500余人;1989年至今,学校举办了大规模的“科技文化节”16届,共138项科技文化活动,吸引学生8万多人次参加,有1895人次的科技作品被推荐到国家及国际大学生科技活动评奖,获得国家及国际科技竞赛活动评奖一等奖以上的有144人次;在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共获得特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全国300余所参赛高校中列第四名。

我校“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已初步形成,注重个性培养,促进高素质人才健康成长的校园氛围日益完善。

我们认识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学校办学的系统工程,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模式正处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将不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科学研究的园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