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课堂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历史课堂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庄桥中学袁义尔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志。学历史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修养,增长阅历。所以在历史课堂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至关重要。
历史课堂教学,借助生动、具体、形象的人物和事件,可以在爱国情感方面给学生的情感以“细雨润物”式的感染、熏陶。我们的先民,用智慧和自强不息的勇气,创造了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指南针、火药、造纸和印刷术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全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对西方国家进入现代社会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近代中国落后了,但近代中国人为改变落后面貌而进行的探索和抗争,也是我们值得骄傲的。讲了先进讲落后,一正一反,最能启人心智。其实“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教学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借历史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现实,教人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近代中国就是“活”教材,近代史告诉我们,鸦片战争之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民族耻辱。而中国之所以屡战屡败,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的落后,清政府为保自己统治,“闭关锁国”,结果丧权辱国。结合史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升华认识,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一旦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付出努力,才能使我们的国家走向独立自主、繁荣富强。这样,很自然地就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使他们自觉地树立起为祖国、为民族贡献力量的决心和信心。
历史课堂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历史知识,而且在于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趋势出发,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的完整框架。比如在讲封建社会时,就应给学生一个清晰、整体的概念。封建社会确立和初步发展阶段;封建社会第一次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封建社会繁荣时期:封建社会又一次民族融合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时期;封建社会衰落时期。通过这样的分段引导学生从宏观思维出发,把握历史的发展趋势,使学生能从整体观念把握某一阶段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并以此为主干建立起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知识结构。其次,要训练学生掌握历史因果分析能力。历史事件的发展,都是在历史事物的内在条件和外部客观环境的协同作用下发生、发展的,探究某一发展阶段特定历史事件的原因.就应将其放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因果关系。如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法对法西斯德国为什么采取纵容政策时.我们引导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分析、归纳,得出多重原因,即企图利用德国的力量去攻打苏联.削弱社会主义的力量.以及英法两国由于自身国力下降、国内政局动荡.只能采取此政策等等。使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历史线索中抽象出必然的历史因果关系。最后,引导学生培养历史比较思维能力。历史教学中所运用的比较是通过比较方法揭示历史现象、发展阶段及其在宏观发展趋势中的共性
和个性。引导学生找出不同历史事件的特点和本质.从而使学生养成一种宏观历史比较思维。如l9世纪后半叶在东亚发生的两次变法,即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引导学生从这两次变法的背景、内容、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深入了解两次变法对两个国家的作用,了解两次变法的实质。通过比较.学生既能纵向联系中外历史知识,又能深入认识历史。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来分析各种历史现象、本质及其关系。如评价历史人物唐玄宗时,可有意识地启发、诱导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在唐玄宗统治前期,开放的政策和清明的政治使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唐朝进入了“开元盛世”,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到了后期,由于唐玄宗日益奢侈淫靡.唐朝由盛转衰而至最后灭亡。对唐玄宗功过的评价.学生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公正地分析、理解历史事实。通过这样潜移默化的理论熏陶,学生将自觉地把唯物史观系统纳入到历史的学习之中,从而提升理性思维理论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勤奋朴实、宽宏大度、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清正廉明等道德品质的人格塑造。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世界何等美好”的情感,进而激发学生“为这个世界行善的冲动.一种回报的渴望.甚至一种责任感”。
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为历史老师应该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