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电抗震暖通设计说明

建筑机电抗震暖通设计说明
建筑机电抗震暖通设计说明

建筑机电抗震暖通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填写)

二、设计依据

1、建筑工程概况;

2、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3、建设单位、设计院提供的设计数据;

4、国家现行的主要规范、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

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14)

3). 《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范》(JGJ339-2015)

4).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16)

5).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34-2016)

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17)

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8). 《管道支吊架第1部分:技术规范》(GB/T17116.1-1997)

9). 《装配式管道吊挂支架安装图》(03SR417-2)

10).《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03S402)

11).《风管支吊架》(08K132)

12).《电缆桥架安装》(04D701-3)

13).《建筑与桥梁橡胶隔震支座》 (GB/T 20688-2007)

14).《混凝土结构用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15).《建筑工程用切(扩)底机械锚栓及后切(扩)底钻头》(JG/T 367-2012)

1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

如有最新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等,应按最新标准、规范执行,如多个规范对同一问题的标准和要求不一致时,应按较高标准和要求内容执行。

三、设计范围

1.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并由专业的机电抗震公司进行设计。

2.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机电设备必须达到抗震设防的要求。

3.对于生命线工程应按当地建筑设防等级提高一度设计,但在8度以上时不再提高。

4.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标准内容:

1).第1.0.3条规定: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和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以及隔震、消能减震设计。

2).第3.7.1条中规定: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3).第13.1.1条注2: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指为现代建筑使用功能服务的附属机械、

电器构件、部件和系统,主要包括电梯、照明和应急电源、通信设备、管道系统,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烟火监测和消防系统,公用天线等。

5.依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标准要求,以下设备应进行抗震设计:

a.重力大于1.8kN的设备,风机等设备需要进行抗震设防,吊装风机采用隔振器和柔性抗震,落地安装风机采用抗震阻尼器;

b.DN65以上的暖通管道系统;

c.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管系统;

d.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相关设备应采用抗震支吊架。(强条)

6.间距要求:燃气、热力管道侧向间距不得超过6m,纵向不得超过12m; 通风及排烟管道刚性管道(金属管道)侧向间距不得超过9米,纵向不得超过18米;柔性管道(非金属管道)侧向间距不得超过4.5m,纵向不得超过9m。

四、机电抗震产品的主要技术要求

1、抗震支吊架在地震中应对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给予可靠保护,承受来自任意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固定抗震支吊架所用的锚栓采用具有适用于混凝土开裂区的带机械锁键效应的扩孔型机械锚栓(包括自切底和模切底两种扩底方式)。紧固锚栓钢材等级采用8.8级钢,螺杆,套筒,螺母,垫片等全部零件表面采用热镀锌性防腐工艺,镀锌层厚度不小于50μm。

2、C型槽钢的理论壁厚不小于2.0mm,连接件厚度不得小于5mm.装配式支成品支吊架系统C型槽钢的镀锌层厚度≥60微米。装配式支吊架系统的槽钢卷边内沿必须带有深度不小于1.2mm的热处理齿牙。同时与之配合的连接扣件也应带有相同深度的齿坑,以保证相互咬合连接。该咬合连接模式在遇到特殊荷载的工况下,能实现延性破坏,从而提高现场重载管路以及有振动及动荷载的管路安装的连接可靠性。

3、C型槽钢须具有正面、侧面、背面三个方向的抗压承载力报告:正面不低于19.85KN,侧面不低于13.22KN,背面不低于18.79KN;屈服强度≥330MPa,断后伸长率≥34%,增抗拉强度≥443 MPa,以确保截面刚度,确保运输、切割及安装时槽钢截面无变形。

4、C型双拼槽钢须采用背部焊接连接,以保证拼缝处传力可靠。

5、槽钢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必须采用机械式齿牙冷连接,并具有齿牙啮合处的抗震测试报告, M12的槽钢锁扣防滑不低于6.09kN,以确保各连接点之间的可靠连接。M12的槽钢锁扣抗拉承载力不低于16.62KN。

6、抗震支吊架连接件材质采用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规定的Q235钢,理论厚度不小于5mm。抗震支吊架连接件需满足《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 476-2015)对抗震组件荷载性能的测试要求,并具有国家级检测权威机构认证的部件、组件及防腐性能报告。所涉及的构件,应进行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并且不低于:抗震连接底座施加设计荷载9000N的工况下,抗震连接底座各个部位不应破坏。

7、全牙螺杆材质采用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规定的Q235钢,螺杆强度不低于4.8级。

8、装配式支成品支吊架系统和抗震支架系统C型槽钢,应采用具有加劲性能的槽钢,以增强槽钢的抗弯性能。应具备力学测试报告。

9、抗震支吊架用管夹,采用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规定的Q235钢,

需满足《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 476-2015)对部件荷载性能的测试要求, DN100以上规格的管夹必须通过抗震设计承载力9000N的测试,均须提供产品测试后各部位均不破坏的检测报告。配套管夹内配惰性橡胶内衬垫,可达到绝缘、防震、降噪不低于28dB的效果。

10、抗震支吊架外观及尺寸公差,抗震连接部件长度±0.2mm;支撑连接部件长度±0.3mm、宽度±0.15mm、厚度±0.15mm;管道连接部件倒圆半径±2mm。

11、依据JG160-2004《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适用于开裂和未开裂混凝土,锚栓能在裂缝宽度不小于0.3mm混凝土下使用,锚栓设计值应按开裂混凝土条件取值,能够提供权威机构的开裂混凝土认证报告(开裂混凝土工况下的抗拉和抗剪承载力检测报告)。后扩底锚栓开裂混凝土中的抗拉承载力不低于60KN,在混凝土中抗拉承载力不低于73.6 KN,抗剪承载力不低于42KN,抗压强度不低于847MPa。后扩底锚栓M12*100镀锌层厚度≥60μm。后扩底锚栓应通过国家权威机构的防火测试,并提供防火测试报告。

12、螺杆式锚栓抗拉承载力不低于44kN,变异系数0.03,滑移系数1.0,抗剪承载力不低于44.7kN,变异系数0.12。

13、抗震支吊架组件循环55次后,单套支架组件的实验荷载值不低于8.95kN。

14、支吊架组件抗疲劳荷载性能不低于210万次,中性盐雾实验不低于700h,耐火性能不低于180min。

15、抗震支吊架组件防腐性能试验,采用《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 476-2015 方法A进行试验,48h(6个循环)未见红绣。

16、对于正常运行时具有自振特性的悬吊机电设备,如风机、空调机组等,应采用柔性抗震系统。柔性抗震支撑系统须包含弹簧隔振器单元和柔性抗震钢绳。其中,弹簧隔振器单元应满足隔振效率达到95%以上,并提供计算报告。柔性抗震钢绳以及其连接件的抗拉承载力应满足该地区设防烈度下机电设备的抗震设计要求并且不低于9kN,并且满足试验后连接接头没有任何脱落。

17、能够提供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抗震支吊架系统振动台地震模拟检测实验报告。

18、机电设备或机组抗震,如GB50981《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明确指出的柴油发电机组、变压器、蓄电池、电力电容器、配电箱、消防、安防设备等应进行抗震设计及安装。采用抗震阻尼器进行,抗震阻尼器可以有效抵抗设计地震力作用,同时可以隔除设备的自振问题。抗震阻尼器须满足以下几点技术要求:

1).抗震阻尼器应通过静力实验保证竖向最大位移与竖向最大承载力比设计值高50%作为安全富余。

2).抗震阻尼器应通过静力实验保证在竖向(压力或拉力)满足最大承重不少于5倍设计重力值(即5G加速度)。

3).抗震阻尼器应通过静力实验保证在设计重力荷载的作用下,横向满足最大承重不少于5倍设计重力值(即5G加速度)。

4).抗震阻尼器应通过计算分析保证上部机电竖向自振折减效率不低于95%。19、抗震连接座的安装应符合便捷性可视化的要求。应采用双头拧断式螺栓的设计,以满足安装扭矩要求,保证施工质量。

四、暖通系统机电设备抗震设计图例

1.吊装式风机及设备抗震设计

本设计方案适用于工作运行中自身产生振动设备的抗震,采用柔性抗震支撑,达到抗震作用,并有效隔绝设备自身振动。

2.重力大于1.8KN的机组设备抗震设计

3.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管系统应进行抗震设计。

4.暖通组合管道抗震支撑

抗震支架设计要求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范围: A:电器工程 1.设计依据 2.依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3.专业要求 (1)设计范围:≥DN65的电器配管,重力≥150N/米的电缆桥架、电缆槽盒及母线槽,或重力超过的其它设备。 (2)对于重力小于的设备或吊杆长度小于300mm的悬吊管道可不进行抗震设计。 (3)8度及以上抗震设防建筑,设备与结构的连接应直接锚固于结构主体,否则应设置防滑构件,由设备厂家根据规范要求设计。 (4)间距要求:刚性管道(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12米,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24米;柔性管道(非金属 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6米,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 不得超过12米。 4.设计要求 (1)对于重要电力设施应按建筑设防等级提高一度设计,但在8度以上时不再提高。 (2)抗震支吊架初设间距应满足《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3)抗震节点布置:根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第章节要求设置。 5.抗震构件 (1)抗震组件/构件应能承受任意方向的地震作用。 (2)抗震组件/构件应为产品构件,构成形式应便于安装检验; (3)抗震组件/构件采用热镀锌防腐,当有绝缘要求时,应采用喷塑工艺; 6. 力学验算 (1)抗震构件应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设计及验算应符合构件的应许设计值; (2)抗震构件验算指标:承重吊杆长细比≤100,斜撑杆件长细比≤200,锚栓抗拉/抗剪荷载,抗震连接件角度/性能(应 许30?-60?); (3)上述计算中荷载最小值为组件最大应许设计值,并满足规范S ≤R. B、采暖及通风空调工程 1、本工程地震设防烈度7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性质为重大公共建筑,根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需补充设置抗震支吊架的范围:≥DN65的空调水管或重力超过的其它设备,截面面积≥或直径≥的空调风管,所有防排烟管道、事故通风管道及其设备。间距要求:刚性管道(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12米,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24米;柔性管道(非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6米,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12米。风管侧向抗震

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厂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5.《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6.《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58-88) 7.建设单位提供的批准文件资料及要求 8.土建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 二.设计气象参数 1.大气压力:冬季Pd=1020.9hPa 夏季Px=1002.5hPa 2.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冬季通风温度:twf=5.0℃ 冬季空调温度:twk=-2℃ 夏季空调温度:twk=32.0℃ 夏季通风温度twf=30.0℃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tws=27.7℃ 夏季计算日较差:dt=6.0℃ 3.室外风速: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Vx=3.2m/s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d=3.7m/s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面积24853m2,除机动车库、设备用房及仓储用房外,均设置舒适性中央空调系统。在满足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综合应用多种节能技术措施,实现“绿色、环保、节能”目标。 通风系统按照使用要求设置,保证室内空气品质与卫生程度,满足环保、人防等要求。 消防系统均按照一类高层建筑设防,执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范。消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系统相结合设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完成功能转换,以降低工程投资并减少对建筑空间的需求。 四.空调系统设计: 1.本工程剧院与影城空调系统分别独立设置。 2.剧院部分空调系统冷负荷估算为2570kw,空调热负荷估算为1350kw。冷热源系统根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设计为哈尔滨望江集团办公楼空调系统工程设计。哈尔滨望江集团办公楼属中小型办公建筑,本建筑总建筑面积4138m2,空调面积2833m2。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建筑高度33.9m。全楼冷负荷为191千瓦,全楼采用水冷机组进行集中供给空调方式。 此设计中的建筑主要房间为办公室,大多面积较小,且各房间互不连通,应使所选空调系统能够实现对各个房间的独立控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选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在房间内布置吊顶的风机盘管,采用暗装的形式。将该集中系统设为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新风机组从室外引入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风机盘管承担室内全部冷负荷及部分的新风湿负荷。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由百叶风口下送和侧送。水系统采用闭式双管同程式,冷水泵三台,两用一备;冷却水泵选三台,两用一备。 在冷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完成主机和风机盘管的选型,并通过风量、水量的计算确定风管路和水管路的规格,并校核最不利环路的阻力和压头用以确定新风机和水泵。 依据相关的空调设计手册所提供的参数,进一步完成新风机组、水泵、热水机组等的选型,从而将其反应在图纸上,最终完成整个空调系统设计。 关键词: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负荷;管路设计;制冷机组:冷水机组

Abstract The design for the Harbin Wangjiang Design Group office build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Harbin Wangjiang Group is a small and medium-sized office building office buildings, the total floor area of building is 4138m2, air-conditioned area is 2833m2. There are eight floor of the building, building height is 33.9m. Cooling load for the entire floor, 191 kilowatts, the whole floor using Central Cooling Chillers to focus on the way . This design of the main room of the building for office, most of them is very small, and the rooms are not connected, the selecte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achieve independent control of each room, considering the various factors to determine the selection of fan-coil plus fresh air system. Arrangement in the room ceiling fan coil units, using the dark form of equipment. Set the focus on fan-coil system, plus an independent air system, fresh air from the outdoor unit to deal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wind to the indoor air enthalpy value, do not bear the load of indoor. All bear the indoor fan-coil cooling load and part of its new rheumatoid load. Fan-coil plus an independent air system sent by the Venetian and the under side air delivery. Closed water system with a dual-track program, three cold-water pump, dual-use a prepared; cooling pumps three elections, one prepared by dual-use. In the cooling load calculation based 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selection of host and fan coil units, and air volume, the calculation of water, the wind pipe and water pipes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ations of the road and check the resistance to the most disadvantaged and the loop to determine the pressure head new fans and pumps. Based on the relevant manuals provided by air-conditioning design parameters, and further completion of the new air units, water pumps, hot water units, such as the selection, which will be reflected in their drawings, the final design of the entir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Key words: PAU+FCU systems; load; pipeline design; refrigeration machine; Chillers

抗震支架抗震设计要求Word版

抗震支架抗震设计要求 支架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只要你稍加注意,就会有支架的出现,下面南通正道就详细为你介绍一下抗震支架抗震设计要求。(1)以下设备及管道应采用抗震支吊架: 重力大于1.8KN的空调机组风机。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m2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道。防排烟风管、事故通风风管及相关设备。需要设防的室内给水、热水以及消防管道大于或等于DN65的水平管道。8度、9度地区的高层建筑的给水、排水立管直线长度大于50m时,宜采用抗震措施,直线长度大于100m时,应采取抗震措施。内径不小于60mm的电气配管及重力不小于150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 (2)抗震支架应和结构主体可靠连接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由锚固件、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3)组成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构件应采用成品构件,连接紧固件的构造应便于安装。 (4)管道抗震支吊架不应限制管线热胀冷缩产生的位移,其设置和设计应满足相关规范规定。 (5)所有抗震支吊架应和结构主体可靠连接,当管道穿越建筑沉降缝时应考虑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6)新建工程刚性材质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的抗震支吊架侧向最大间距为12m,纵向最大间距为24m。 (7)新建工程非金属材质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的抗震支吊架侧向最大间距为6m,纵向最大间距为12m。 3.1.3.8新建工程刚性管道侧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12米,纵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24米;柔性管道上述参数减半;改建、扩建工程管道上述参数减半。(8)新建工程刚性矩形风管侧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9米,纵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18米;柔性风管上述参数减半;改建、扩建工程管道上述参数减半。(9)3.抗震支吊架厂家所生产的抗震支吊架各部件(包括槽钢、连接件、弹簧螺母)除工厂自检外,每批次产品应送国家检测机构进行力学测试,以确保结构安全。(10)其余规格参数及实施要求应满足《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11)质量保证要求 (12)施工人员资质要求A) 所有管道装配人员和设备安装人员均应具有在行业中至少三年以上有关的工作经验。B) 所有供本工程使用的管道和配件均应符合标书内技术规格说明书要求的标准。C) 所有烧焊技工必须具备由有关政府机关签发的有效上岗施工证书。(13)成品支架及抗震支架供应商职责供应方需对整个管线支架系统进行设计,对综合支吊架受力情况及材质选型进行详细计算,提供力学计算书,并提供设计图纸供甲方指定的设计院审核。对设计院有意见的,供应商须按设计院意见进行修改直至设计院批准为止。根据甲方建设工程进度按时供货,不得影响工程进度;供应商应提供完整的《成品支架安装技术手册》、《成品支架安装使用指南》、《成品支架荷载计算书》、《成品支架现场安装指导手册》等一整套资料,以保证产品的安全与提供优质的服务。供应商在整个支架及管线安装过程需派技术人员提供驻现场培训工人及技术指导服务。 (14)资料呈审供货方应提交管道支架和固定支撑详图供审批。供货及施工方应提交管道试验和清洁凈化程序供审批。施工方应在试验和投入运行之后须提交完整的试验报告。 1.0.4 对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地区除甲类建筑以外的机电工程设施,可不作抗震计算。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书 摘要:地下三层,地上十层,框剪结构,空调形式为冰蓄冷,冷辐射吊顶。 1 设计依据 1.1上级批文详见总论部分; 1.2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1.3建筑专业提出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1.4室外计算参数(北京地区)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3.2℃ 夏季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28.6℃ 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6.4℃ 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30.0℃ 夏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78 % 夏季大气压力99.86Kpa 夏季平均风速 1.9 m/s 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12℃ 冬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5℃ 冬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45 % 冬季大气压力102.04 Kpa 冬季平均风速 2.8 m/s 1.6国家主要规范和行业标准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版); (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5)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 1.7 2004年5月19日由中船重工集团组织的《科技研发大厦空调方案研讨会》专家组意见。 2 设计范围

本工程为船舶科技研发大厦,总建筑面积为33928平方米,预留建筑面积为5494平方米,建筑高度为33.99米。地下二﹑三层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层高3.6米;地下一层主要为餐厅﹑厨房﹑多功能厅及档案室,层高5米;首层至八层主要为办公及会议室,首层层高为5.0米,其余为3.9米。 设计范围为采暖、通风、空调、防排烟及冷热源设计。冷冻机房冷却水系统由给排水专业设计。 3 设计原则 满足国家及行业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空调技术及设备,创建健康舒适的室内空气品质及环境。 4 空调设计

暖通专业抗震设计专篇

暖通专业抗震设计专篇 设计依据 1、国家现行的主要规范、标准图集: 1.1、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1.2、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版); 1.3、GB50243-2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4、08K132——《风管支吊架》; 1.5、03S402——《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 2、按照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1.0.4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本项目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3、建设单位的设计要求; 4、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暖通专业管线抗震设计范围 1、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相关设备应采用抗震支吊架; 2、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平方米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0m的风管系统可采用抗震支吊架; 3、锅炉房、制冷机房、热交换站内的管道应有可靠的侧向和纵向抗震支撑; 4、悬吊管道中重力大于1.8kN的设备应设置抗震支吊架; 5、运动时产生振动的风机、水泵、压缩式制冷机组(热泵机组)、空

调机组、空气能量回收机组等设备、设施或运行时不产生振动的室外安装的制冷设备等设备、设施对隔声、降噪有较高要求时,应设防震基础,且应在基础四周设限位器固定。与其连接的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 设计要求 1、总体要求:抗震支吊架要求质量可靠、便于安装; 2、抗震支吊架设置最大间距满足下表的规定: 注:改建工程最大抗震加固间距为上表数值的一半。 3、每段水平直管段应在两端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 4、当两个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大于最大设计间距时,应在中间增设侧向抗震支吊架; 5、每段水平直管段应至少设置一个纵向抗震支吊架,当两个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大于最大设计间距时,应按上表规定增设纵向抗震支吊架; 6、抗震支吊架的斜撑和吊架的距离不得大于0.1米; 7、水平管道在安装柔性补偿器及伸缩节的两端应设置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题名称:济南市某街道办公楼空调系统 学生学号: 131807011 专业班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学生姓名:蔡世坤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崔鹏 教师职称: 设计日期: _ 2017年1月________

第一章设计资料 (5) 1.1设计题目 (5) 1.2设计基本参数 (5) 1.2.1室外参数 (5) 1.2.2 土建参数 (6) 第二章负荷计算 (7) 2.1负荷计算基本公式 (7) 2.1.1外墙、屋顶的瞬变传热的冷负荷 (7) 2.1.2内围护冷负荷 (8) 2.1.3外窗玻璃瞬变传导得热形成的的冷负荷 (8) 2.1.4玻璃窗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9) 2.1.5设备散热冷负荷 (9) 2.1.6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9) 2.1.7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10) 第三章空调方案确定和设备选型 (18) 第四章夏季空调过程设计 (20)

4.1送风状态确定 (21) 4.2汇总于下表 (22) 4.3送风量计算 (23) 4.4新风量计算 (23) 4.5总排风量的计算 (24) 第六章房间的气流组织计算 (27) 6.1气流组织计算 (27) 第七章布置风管、进行风管水力计算,水管水力计算 (29) 7.1风管的布置 (29) 7.2风道的设计及水力计算 (30) 参考文献 (33)

摘要 本设计是济南市某街道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根据此楼功能要求,本建筑需要夏季提供冷负荷。以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力求达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节能环保、管理方便,功能调整的灵活性及使用安全可靠。在比较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及水系统形式后,此工程设计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双管制系统:为满足整栋大楼需求,并且为了在运行过程中的节能,本设计冷热源采用风冷热泵模块机组。根据夏季空调计算负荷依次选择机组、末端设备、新风机组、风口,最后还要对空调系统的设备和管路采取消声、防振和保温等措施。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解读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解读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制定背景 我们都知道,地震是一种随机性振动,有着难以把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地震发生后可能引起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滑坡、泥石流、水灾;沿海地区还可能遭受到海啸的袭击以及地震还容易引起环境污染、瘟疫流行等等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次生灾害可能也会伴随地震出现,如高层建筑玻璃破坏造成的玻璃雨,信息储存系统破坏引起的称为记忆毁坏等灾害。所以建筑是否具有抗震性对于防止地震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机电系统抗震性能的提高,对于减少和防止由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说包括建筑机电工程在内的整个建筑的抗震设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在建筑机电工程的水、电、风各专业的设计人员在建筑机电工程设计时几乎都没有考虑到机电抗震,给系统带来比较大的隐患。 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对整个建筑的抗震设计十分重视。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紧急修订。与此同时,由深圳市置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发起,联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国内技术权威机构向住建部提出了制定《建筑机电工程抗

震设计规范》的申请,住建部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很快得到批复。2009年10月,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9]88号“关于印发《2009年度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 一批)》的通知”要求,成立了国家规范《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编制小组并展开编写工作。本规范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深圳置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参编。规范主要起草人员:赵锂、刘振印、朱跃云、宋孝春张青、李学好、张良平、张杰、孙成群、杨炯、张大明。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及加固已有几 十年的历史。那么,我们国家的机电抗震规范到底应该参照什么标准、该如何编写,是编制组的首要任务。调查发现,美国等发达国家虽然在机电抗震方面技术比较领先,但相关规范及标准并不能完全适合我国国情。如:美国国内的标准不统一,各个州都有自己不同的设计标准。同时,美国各机电分包商有自己完全的职责范围,因此不会与其它系统的管道综合到一起进行设计,只会制定与各自系统的相应抗震标准,如NFPA13(第六章)等。 因此,为了保证我们国家机电抗震设计的先进性及统一性,规范编制组在广泛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照国外先进标准,并在一些相关内容上提出了较国外先进标准更高更可靠的 技术要求。同时规范完全依照我国具体国情,为了达到减轻

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设计说明

给排水专业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5001 — 2006 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50014 2006 3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 5.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7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 8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2005年版) 9.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10. 建筑及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 二、给水部分: 1、室外给水: 本工程水源为市政给水管网,分别从两市政路上引入DN200的给水管,在本工程小区周围形成DN200连通的环状管网。低区生活用水和生活水 箱、消防水池补水管从环网上接入。 2、室内给水: 用水量估算:本工程量每日用水量为:45卅加,最大时用水量为:7nVh。 给水方式:采用下行上给供水方式。按城市供水压力、建筑使用性质和高度,纵向分为高、低两个区,其中首层至四层为低区,由城市供水管网直接供给;五至九层为高区,均采用恒压变频给水设备供给。此供水方式既充分利用了市政管道的压力,又达到了节能环保且经济的作用。 三、排水部分: 1、排水体制:

室外采用雨、污分流制,室内采用污废分流制。 2、污水系统: 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给水量(不计道路及绿化用水、空调用水)的85%古计, 室内污水采用粪便污水与洗涤废水分流,室内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与洗涤废水一起排到小区污水管网。估算设计最高日污水量:38m^/d ;最大时污水量6m^/h。 室外污水干管沿主干道敷设。污水干管管径从DN200到DN3O0坡度为0.005?0.003和沿地面设。 2. 雨水排水 屋面雨水和室外用地范围内的雨水有组织地排入雨水管沟。屋面雨水排放按重力流设计,重现期取5年;室外地面雨水重现期取2年。 室外雨水干管沿主干道敷设。雨水干管管径从DN300到DN600坡度为0.003?0.001和沿地面设。 四、消防部分: 1、设计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灭火系统: 30L/S, 火灾延续时间:3h 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 30L/S, 火灾延续时间:3h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0.8L/S , 火灾延续时间:1h 消防水池,总容积:400m i 屋顶消防水箱,容积: 18用 2、室外消火栓系统 在室外给水环网上设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间距v 120m,均匀分布在消防主体周围并与消防主体的间距大于5m,小于40m,采用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每个消火栓供水能力10-15L/S。 3、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 消火栓间距v 30m,按室内任何一点发生火灾均有两支消防水枪的充实水栓同时到达。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建筑面积: 2、设计范围: A、电气工程 1、设计依据 7度及7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3、专业要求 (1)设计范围:≥DN60的电气配管,重力≥150N/米的电缆桥架、电缆槽盒及母线槽,或重力超过1.8KN的其它设备; (2)对于重力小于1.8KN的设备或吊杆长度小于300mm的悬吊管道可不进行抗震设计; (3)8度及以上抗震设防建筑,设备与结构的连接应直接锚固于结构主体,否则应设置防滑构件,由设备厂家根据规范要求计算。 (4)间距要求:刚性管道(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12m,纵向抗震支吊架不得超过24m;柔性管道(非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6m,纵向抗震支吊架不得超过12m。

4、设计要求 (1)对于重要电力设施应按建筑设防等级提高一度设计,但在8度以上时不再提高; (4)抗震节点布置:根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8.3章节要求设置。 5、抗震构件 (1)抗震组件/构件应能承受任意方向的地震作用; (2)抗震组件/构件应为成品构件,构造形式应便于安装检验; (3)抗震组件/构件采用热浸锌防腐,当有绝缘要求时,应采用喷塑工艺; 6、力学验算 (1)抗震构件应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设计及验算应符合构件的应许设计值; (2)抗震构件验算指标:承重吊杆长细比≦100;斜撑杆件长细比≦200;锚栓抗拉/抗剪荷载;抗震连接件角度/性能(应许30°- 60°); (3)上述计算中荷载最小值为组件最大应许设计值,并满足规范S≦R。 B、采暖及通风空调工程 1、本工程地震设防烈度7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建筑场地类别为 II 类,建筑性质为重大公共建筑,根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14,需补充设置抗震支吊架的范围:≥DN65的空调水管或重力超

某办公楼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

4 暖通空调 4.1 设计依据 本工程采暖通风空调初步设计依照暖通现行国家颁布的有关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具体为: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JB01-621-200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建筑设备专业技术措施》(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编) 4.2 设计范围 4.2.1 本设计内容包括空调冷、热源系统设计;办公、管控大厅等公用部分的集中空调设计;地下设备用房的采暖通风系统设计。 4.2.2 食堂空调、厨房通风现设计暂为预留条件,待由相关专业公司完成工艺设计后,再做配合调整。 4.3 设计参数 4.3.1 室外设计参数 4.3.2 室内设计参数

4.3.3 主要设计指标 4.4 空调设计 根据XX公司有饱和蒸汽,一次热媒为饱和蒸汽(0.6MPa)。因此在能源中心地下一层冷冻机房内设置双效溴化锂机组二台(其中预留1台)。冷冻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7/12℃,冷却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32/38℃。对应配置三台冷冻水泵(二用一备),冷却水系统详见水道专业设计。 4.4.1 热源 在能源中心地下一层热交换间内设置整体热加换机组1台。采暖热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60/50℃,一次热媒为XX公司厂区来饱和蒸汽(0.4MPa)。 4.4.2 空调水路系统设计: 空调水系统按两管制设计,一次泵系统,变流量运行。根据建筑的功能及便于管理,将空调水系统划分为空调机组水系统及风机盘管水系统两大类。在冷冻机房内设置集、分水器。采用气压罐(设在地下室制冷机房内)定压方式。

暖通设计说明

1 主要设计依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81-2009)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63-2011) 《河北省绿色建筑示范小区建设技术导则(试行)》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规范和标准 2 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2.1 室外设计计算参数(廊坊) 供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8.3℃ 冬季通风室外干球温度-4.4℃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11℃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54%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4℃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6℃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0.1℃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1%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2.2 m/s C SW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2.1 m/s C NE 最大冻土深度67 cm

冬季室外大气压力1026.4hPa 夏季室外大气压力1004.4hPa 2.2 主要房间的室内设计计算参数 2.3 主要房间的通风换气次数 3供暖、空调系统设计 3.1. 冷热源 3.1.1 住宅、公寓、底商、办公及幼儿园:

暖通专业设计说明.pdf

苏州市机动车驾驶人观山考验场业务用房项目 设计总说明 (一)暖通专业篇 一、暖通专业技术措施的科学性 1 设计依据 1.1 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1.2 建筑专业提出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1.3 室外计算参数(苏州地区)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4.4℃ 夏季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31.3℃ 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8.3℃ 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31.3℃ 夏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70 % 夏季大气压力1003.7hpa 夏季平均风速 3.5 m/s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2.5℃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0.4℃ 冬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77 % 冬季大气压力1024.1hpa 冬季平均风速 3.5 m/s 1.4 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围护结构名称外窗外墙屋面地面 传热系数w/ m2·℃ 2.30 0.78 0.54 0.81 1.5 国家主要规范和行业标准 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2)《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 174-2010;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2 空调系统设计 2.1 室内设计参数 序号房间名称温度℃湿度(%)新风量标准 m3/h.人 噪声 dB(A) 夏季冬季夏季冬季 1 办公﹑谈判室及接待室 26 20 50±10 ≥40 30 ≤40 2 会议﹑学术报告厅26 20 50±10 ≥40 30 ≤45 3 多功能厅26 20 50±10 ≥35 30 ≤45 4 计算中心28 26 50±10 ≥40 30 ≤50 5 展示厅2 6 20 50±10 ≥40 30 ≤45 6 档案室28 16 50±10 ≥35 30 ≤45 7 中庭﹑门厅、走道28 18 ≤65 ≥30 10 ≤45 2.2 空调冷热负荷估算 1)夏季空调冷负荷: KW ; 冬季空调热负荷:KW 2)冷负荷指标:W/m2 ; 热负荷指标:W/m2。 注:冷热负荷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系统方案的设计、初投资的大小、以及将来投入设备的使用率等。本方案中负荷将 随着整体设计的逐步深化而确定。负荷指标的建筑面积为地上建筑面积,地下不设空调设施; 2.3 空调系统 1)从技术、经济及运行管理等角度比较考虑,空调系统方案确定为:多联机加新风的空调系统; 2)多联机空调系统是一组空气源热泵(冬天制热及夏天制冷于一体)机组配置多台室内机,通过改变制冷剂流量 适应各房间负荷变化的直接膨胀式空气调节系统; 3)多联机空调系统施工便利,节省工期;使用中无需配备专人管理,控制便利;设备的变频技术可实现部分负荷 运转,节能又便利;相对传统空调系统,多联机系统改造灵活便利; 4)本项目按层分区域设置系统,按使用房间朝向、使用时间和频率、室内设计条件等,合理划分系统分区;空调 外机置于4层局部屋面,详暖通平面图; 5)空调系统的新风系统对排风进行热回收,即采用热回收式新风换气机; 2.4 空调风路系统 1)空调室内机型式为风管式,暗装;送、回风口配合吊顶风格设置,空调内机与风口短风管连接; 2)大厅(一、二层挑空)的空调设计仅在一层侧送,既降低施工复杂度(若设二层侧送,会出现与防火隔断间的 施工难题),又避免能源浪费; 3)本项目内部房间功能有:教室、考场、培训等,人员相对密集,需设集中新风系统,新风需求较大;为避免能 源浪费,机械排风考虑热回收;内部平面大开间房间为主;本项目空调系统的新风系统主机采用热回收式新风 换气机较合适; 4)新风系统按层设置,为节约吊顶空间、简化送回风管路,每层左右端各设1套,设备吊装于走道端头,且左右 端各设公共排风竖井; 5)新风送风支管与空调室内机送风管合并;主要房间设集中排风口; 6)送风口型式为散流器,回风口采用带过滤网百叶风口,回风口风速≯4m/s; 2.5 空调水路系统 本项目水路系统指冷凝水排水系统,分散设置多处冷凝水干管,装修包覆,既可缩短冷凝水水平干管从而节约吊顶 空间,也避免接入卫生间地漏的情形下,出现短管明露从而影响美观; 2.6 自控方式简述 1)空调系统可以就地控制,也可通过楼宇自控系统实现自动运行,方便节能; 2)选配集中监控系统,通过监测各个房间的空气参数来控制流过各个房间的冷媒流量,从而使各个室内机之间始 终处于最佳状态;

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设置的指导意见

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设置的指导意见 一、总则: 参考文献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术语: 抗震支吊架: 与建筑结构体牢固连接,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抗震支撑设施。由锚固体、 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 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1-长螺杆;2-设备或管道等;3-螺杆紧固件;4-C形槽钢;5-快速抗震连接构件;6-抗震连接构件侧向抗震支吊架: 斜撑与管道横截面平行的抗震支吊架。 侧向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1-斜撑;2-抗震连接构件;3-锚固件;4-螺杆紧固件;5-承重吊杆;6-管道

纵向抗震支吊架: 斜撑与管道横截面垂直的抗震支吊架。 纵向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1-斜撑;2-抗震连接构件;3-锚固件;4-螺杆紧固件;5-承重吊杆;6-管道门型抗震支吊架: 两根及以上承重吊架和横梁、抗震斜撑组成的抗震支吊架。 门型侧向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1-结构体;2-长螺母;3-长螺杆;4-方垫片;5-槽钢紧固件;6-膨胀螺栓;7-抗震连接构件;8-槽钢; 9-快速抗震连接构件 本指导意见中将“抗震设防烈度6度”简称为“6度”; 抗震设防烈度6度及6度以上的地区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施工前应与顾问沟通并咨询当地质监站等职能部门,获得顾问或质监站对于施工方案的认可。 二、各机电专业抗震支吊架的设置范围: 暖通: 防排烟风管、事故通风风管及相关设备应采用抗震支吊架(《建筑 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条);此为强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执行。

重力大于的空调机组、风机等设备不宜采用吊装安装,当必须采用吊装时,应避免设在人员活动和疏散通道位置的上方,且应设置抗震支吊架(《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条第四款)。(此处指机组及设备的动荷载) 锅炉房、制冷机房、热交换站内的空调水系统管道应有可靠的侧向和纵向抗震支撑。多跟管道共用支吊架或管径大于等于300mm的单根管道支吊架,宜采用门型抗震支吊架。(《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条第四款)给排水: 室内给水、热水以及消防管道管径大于或等于DN65的水平管道应设抗震支吊架(《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条第三款)。 电气: 内径不小于60mm的电气配管及重力不小于150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均应进行抗震设防。 当线路采用金属导管、刚性塑料导管、电缆梯架或电缆槽盒敷设时,应使用刚性托架或支架固定,不宜使用吊架。当必须使用吊架时,应安装横向防晃吊架; 燃气: 内径大于等于25mm的燃气管道应进行抗震设计,管道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应符合《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八章的规定; 在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建筑物内,燃气管道应根据建筑抗震要求,在适当的间隔设置抗震支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立管的长度大于 60m,小于 120m时,应至少设置 1处抗震支承; 2. 当立管的长度大于 120m,应至少设置2处抗震支撑,且应在抗震支承之间的中 间部位采取吸收伸缩变形的措施。 3. 水平管的第一个水平管固定件应按建筑物抗震等级进行抗震设计。 三、抗震支吊架的做法: 水平管线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l──水平管线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m); l0──抗震支吊架的最大间距(m),可按表的规定确定; αEk──水平地震力综合系数,该系数小于时按取值; γ──非结构构件功能系数,按表条执行; η──非结构构件类别系数,按表条执行; ξ1──状态系数;对支承点低于质心的任何设备和柔性体系宜取,其余 情况可取;

暖通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说明-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暖通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为办公室分体空调安装及排风系统的设计。 二、编制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J19-8).2001版 2、《民用建筑排风技术规范》(DBJ08-88-2000版 三、室外气象条件:(上海地区) 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 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干球温度℃; 3、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温球温度28℃; 4、夏季大气压力为; 5、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4℃; 6、冬季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5%; 7、冬季室外平均风速S; 8、冬季大气压力为; 四、室内设计参数: 1、空调部分: 夏季:23—26℃冬季:16—20℃ 2、通风部分: 1)卫生间:换气次数10次/小时; 2)办公室(新风量)20m3/h 人;

3)办公室(排风量)每小时换气2次; 五、空调设计: 空调设计采用环保型分体空调机。根据采用分体空调机及补加新风系统的空调方式。本设计是现有分隔办公室配备的设备具体准确位置由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 施工说明: 一、综述: 本工程为图面局部说明以外的空调通风工程施工综合说明。 二、施工准备: 1、本工程参照《通风与空调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施工前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如有问题,应及时通知总承包解决; 3、风管调节阀手柄、手轮应设置在操作方便的位置,需经常检查的阀门设备在吊顶内应留有检修口以便检查。 三、设备安装: 1、空调设备安装前认真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安装; 2、风管安装做好支架与支架间距,管与管间距之间的密缝; 四、管道: 空调分体机铜管安装必须按照施工规范操作。 五、风管:

暖通图纸设计说明

一、暖通图纸设计范围 1.在设计红线范围内建筑物的空调,通风与防排风设计。 2.地上部分开窗的楼梯间,前室的防排烟以及自然排烟要求的房间,走道等部 位,均按规范设计自然防排烟措施。 二、空调设计 1.空调冷热源 1)负荷计算:夏季冷负荷最高为A座3043.5KW、最低为芝士屋21.4KW;冬季 热负荷均为0KW;单位建筑面积冷指标最高为D座297W/m2、最低为露天剧场65W/m2。 2)商业零售、餐饮等单体均采用多连分体式空调(VRF),室外机安装保证配管 长度不超过70m,多联机运行管理和控制方便,可以分户按量收费,且管道安装占用空间小。 3)A座由于层高较高、空间较大故采用风冷热泵中央空调系统,采用两台1600KW 的风冷螺杆热泵冷水机组。 2.空调水系统 1)中央空调水系统为两管制一次泵负荷侧变流量系统。供回水温度设计为 7/12℃,空调水系统为异程式,回水支干管上装设流量平衡阀。末端设备的回水管上均设置比例调节电动二通平衡阀,空调水泵和风冷热泵机组一一对应运行。 2)空调冷热水系统定压均采用闭式膨胀罐,设置在屋面上。 3)空调水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为1.0MPa。 3.空调风系统 1)商业零售、餐饮空调室内机采用天花型卡式(四向送风),气流采用上送上

回方式。空调新风采用独立的VRF新风机组直接送到每个房间。 2)A座一层挑空商业区层高较高、空间较大空调采用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气 流组织为顶送顶回。其他小房间空调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风机盘管风机盘管采用两管制,由温控器控制室温。气流组织形式为侧送上回或上送上回。 3)消防控制中心等有特殊要求的房间采用分体空调。 三、通风设计 四、防排烟设计 1.B座地下室和A座采用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照防烟分区面积×60计算。 其他单体采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室内面积2%。其中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2m2,前室则不小于3m2。 2.排烟风机应满足280℃时连续工作30min,入口处安装低于280℃自动关闭的 防火阀,防火阀关闭,排烟风机停止运转。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小于30米。 3.消声弯头外壳的耐火极限不低于同等级管道厚度和耐火时间的要求。 4.穿越防火分区的管道耐火极限不小于1.5小时(或用防火板包裹)。 5.排烟管道距离可燃物不得小于150mm,且用厚度不小于40mm的不可燃材料进 行隔热。 6.火灾自动报警器联动开启排烟区域的排烟装置,且在现场设置手动和自动开 启装置,并设置手动复位装置。 7.通风管穿越机房,防火隔墙和楼板处均设有70℃的防火阀,所有风管,风管 软接头和消声器的材质均为不可燃材料。 8.任一排烟阀或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补风风机自动启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