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实习教学几点体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钳工实习教学的几点体会
摘要:为创新钳工实习教学,应改变观念,培养高技能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更新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钳工;实习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016-01
钳工是不断发展的机械行业中的重要工种。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掌握现代文化知识、高技能的钳工人才,是每个从事钳工生产实习教学的教师的任务。
一、改变错误观念,培养高技能人才
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机械制造业发生了巨大变革。从普通的机电控制到先进的数字程序控制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应用,从20世纪70年代半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到现在的各种高精度数控机床,大大提高了加工的速度和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有些技能型繁重的手工操作作业已被智能型数字控制的机械所代替。不断发展的现代化机械加工设备冲击着传统的手工操作,不断发展的新知识、新理念冲击着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钳工专业的基本操作大部分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也是最受冲击的工种。钳工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操作一直处于落后的阶段。实
习条件差、体力付出大、有些基本操作技能掌握难度大、短时间内很难掌握。另外,家庭、社会上重知识轻技能的教育观念,使得愿意学习钳工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学习完现代化机械加工课程后,对钳工的前途产生怀疑。对钳工的实习课兴趣不高,在实习课上处于被动状态,普遍认为许多钳工的基本操作已被现代化的机械加工所代替,没有必要再学习落后的手工加工方法。作为教师应对这种不正确的观点引起足够的重视,倘若任其发展势必影响学生今后对操作技能的学习,影响机械制造业的持续发展。这些不正确的观点,大都是由对钳工专业的片面认识造成的。作为从事钳工职业技能教育的专职教师,有义务使学生全面正确地了解钳工专业。
科技的发展、先进的机械设备不断涌现,最终能够减轻或解放劳动力。钳工的某些基本操作确实可以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完成,但是对于那些不适合机械加工,或者采用机械加工反而增加成本的操作,还是应该依靠钳工完成。由此可见,钳工的各项操作技能非但不能取消,反而应该加强、提高。制造出先进的机械设备,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从事先进的工、量、模具等工艺装备制造的工人;离不开高技能的装配工人;也离不开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维修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较高技能的机械维修人员,即工具钳工、装配钳工和机修钳工。不论哪种钳工都必须熟练掌握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攻、套罗纹、刮削、研磨、测量等基本操作技能。这些技能操作方便、加工灵活,在向现代化、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机械制造行业中是其他机械或工种不能替代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需
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所谓高技能就是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具有竞争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是我们从事技能培训教师的光荣任务。
二、提高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兴趣在学生学习钳工操作技能的过程中十分重要。教师的培养是学生形成学习兴趣的外因,学生个人的努力是内因。只有内外因相互作用,才能真正形成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兴趣产生于认识活动过程中,或产生于某种运动、游戏、劳动中,同时,兴趣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几乎每个学生在童年时期都有过做手工的经历,当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家长或教师的指导下,成功地完成一件折纸玩具并且爱不释手时,便在需要的基础上对折纸玩具产生了兴趣。通过这一实例,可以看到人的兴趣产生于需要,这里不是说人对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具有兴趣,而是说凡是有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必然有对它们的需要。
从事钳工技能培训的教师都希望培养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切入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从思想上强化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即学好钳工操作技能是机械行业发展的需要、是祖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
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及竞争的需要。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激发学生对钳工操作技能的学习热情,促使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还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加以改进,使之生动有趣、难易适当、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学好钳工操作技能。
三、更新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在钳工实习教学中,往往采用“教师按教课书教,学生按教课书干”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工件的加工工艺和计算公式一律按教课书的标准执行,导致加工方法单一,计算依靠背诵公式。有时由于工、量具、测量形式、计算条件的改变,无法套用书中的公式,学生便感到无从下手。这种教学内容和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所谓培养创新人才,就是对创新人才的个性培养;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创造型人才。他们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毅力,要有勇于接受挑战的勇气,要有触类旁通、善于举一反三的变通性,还要有独出心裁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独创性。在培养毅力和勇气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洞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变通性和独创性的培养。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加以改进,采用指导性、提示性、启发性的教学模式,多讲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题形式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互动式教学。然后,由教师对那些正确可行的方法加以肯定,对那些不正确的、需要改进的方法加以分析,
并总结出可行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搞“小制作”、“小发明”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多功能工具、家用工具、玩具等。这样,既巩固、提高了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也培养了学生对钳工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洞察力以及对所学知识变通性的发展和独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