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不过去的鲁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绕不过去的鲁迅

忘了哪位学者曾说过,‚只要你是一个有思想的人,迟早会与鲁迅相遇。‛粗鄙如我者,没有如椽之笔,批判精神更是阙如,在一个伟大的灵魂面前,‚我一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这种高山仰止的感觉诚如诗人袁可嘉所言,‚面对你,我觉得下坠的空虚,像狂士在佛像前失去自信。‛和先生相遇,确切地说是绕不开先生所劈开的路,不如跟随先生的脚步,匍匐逶迤而来。

也许没有人如鲁迅这样持久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世时他朋友一堆、敌人一群,不分国别与党派,青年志士追随他,当局、御用文人封杀围攻他。去世75周年了,先生所勾勒和抨击的对象,如麻木的看客、权势者、软骨头,依然多少是个问题,甚至还是个大问题。古人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鲁迅追求的却是‚速朽‛,希望这个社会无病可医,国民性能够有所改变。这一问题非朝夕之功,非有鲁迅不可担当此重任,所以这便是鲁迅之于当下以至将来的意义。

鲁迅给我们多数人心中的印象是,面目不怒而威、难以亲近,语言晦涩难懂、文言杂糅,在学生中这一印象更为凸显,所以中学校园流行‚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说法。鲁迅的《狂人日记》开了白话文之先河,刚起步的白话文与我们所要求的‚白‛,还‚白‛得不够彻底,鲁迅在《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对语言表达问题作了解释。况且鲁迅也曾说,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是读不懂他的文章的。鲁迅的语言凝练、简洁,力求周延,行文风格多用虚词,增加了文章的理解难度。但我们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在‚快餐文化‛风行的今天,只怕缺的是这种比慢的精神。

鲁迅对旧恶势力和反动当局,自然是掷投枪与匕首,针锋相对,一副斗士形象、决不饶恕的,鲁迅的书也多次遭到当局的查禁;但对进步青年和朋友,他却是提携与帮助而不遗余力的,如艾芜、尚钺、唐弢等诸多青年作家,都曾得到过鲁迅的帮助。鲁迅始终将进步青年当朋友,无论是编辑刊物,还是教书育人,总希望自己也‚能化为青年,使大家忘掉彼我‛,赢得了进步青年的爱戴。如鲁迅1926年离开厦门大学时,很多学生竭力挽留,‚这个消息一传出,全体学生立刻掀起一个挽留运动;看到挽留无效的时候,却变成了改革学校的运动了。‛(俞荻《回忆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鲁迅原是信奉进化论的,将来必胜于过去,而青年必胜于老年人,只是看多了青年人的为虎作伥才相信阶级分析方法。

在冷峻、‚雕塑化‛了的脸谱之外,生活中的鲁迅,有其机智幽默和常人难以企及的‚情痴‛的一面。在厦大教书时,鲁迅的理发和保卫相思树的故事可资例证。鲁迅对师傅胡乱理发而胡乱给钱(是标价的三倍)、精心理发照价给钱的做法,在幽默之中给师傅上了一课。1926年,鲁迅与许广平分居厦门和广州两地,4个月间通信80多封,在‚HM‛(害马)与‚迅师‛昵称中讨论的却是政治与文化问题,浪漫与严肃冶于一炉;鲁迅还在校园内种下一棵相思树,看到一头猪啃树便与猪决斗。(周冉《揭开‚文坛斗士‛鲁迅的另一面》)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一个幽默、至情的鲁迅形象跃然纸上。

我们对鲁迅精神的取舍以至对其个人的评价,映射着一贯务实的精神。革命年代取鲁迅之战斗精神,经过一番泛政治化后,浓墨重彩地阐述其与左联的亲缘关系。‚鲁迅恐怕不会承认他是现代思想文化的‘主将’,他任何时候(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

可能成为‘方向’,因为他对任何构成‘方向’的主流意识形态,以至‘方向’本身,都持怀疑、批判的态度。‛(钱理群《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对鲁迅而言,‚革命家‛的桂冠恐有不虞之誉,鲁迅不接受任何收编,也不属于任何政治派别,是真正的‚个体户‛。文革结束后,茅盾提出‚不要神话鲁迅‛,特别是经90年代学者们‚还原鲁迅‛的努力后,鲁迅从精英转向了平民大众。鲁迅成了平凡人,于是消解鲁迅精神价值的风潮又开始了。这种现象也不必大惊小怪,我们经常走在非左即右的道路上。中学教材里不正有‚去鲁迅化‛的趋势吗?有论者甚而主张少不读鲁迅,认为鲁迅具有反叛和不共戴天的阴暗心理。(韩石山《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没错,鲁迅的特质就在于战斗与批判,底色是黑色的,‚自在暗中,看一切暗‛,(鲁迅《夜颂》)对一切旧恶势力、伪君子、伪学术,鲁迅是毫不客气的。倘若鲁迅活在当下,对玩弄权术、贪污腐化、‚看与被看‛、争宠与争利等现象同样横眉冷对,鲁迅眼睛是容不下任何沙子的,这才是真正的鲁迅,真正的不顾利害、永远批判的知识阶级!

鲁迅是不能顶礼膜拜的,膜拜自然与鲁迅精神相悖。鲁迅向来主张独立思考,立足中国实际,培养独立人格,并开创了武装和改良外的第三条道路——立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鲁迅《文化偏至论》)立人,是鲁迅终其一生的志业,对内进行国民性批判,打破封建礼教桎梏和自身的精神枷锁;对外进行社会文化批判,掀掉‚人肉的筵席‛,争取‚做人的价格‛,‚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鲁迅《灯下漫笔》)不论著书立说,如《未有天才之前》、《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示众》等杂文小说,还是殚精竭虑付诸实践,鲁迅立人的

原则是一以贯之的。立人是个永恒的话题,更是当代社会和教育的使命。倘能培育‚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才,也就不乏原创的大家了,这不正与‚创新为魂‛的时代精神暗合吗?果能如此,鲁迅先生定会含笑九泉,虽死之日,犹生之年。鲁迅一生充满斗争与冲突,他内心的矛盾性、深邃性,在现代思想家里是最为突出的,既严肃又活泼,且尖刻且宽容。真实而深邃的鲁迅,全在他的散文、杂文、小说和通信里。时代赋予了先生的深邃和原创,正如钱理群所说:‚鲁迅正是这样一位具有原创性的现代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思考的最大特点是,始终立足于中国的土地……我们今天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新的问题,总能够回到他那里,会有意想不到的新的发现,成为新的思想与创造的一个起点。‛(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既然先生还有未竟的事业待后生继续,我们也绕不开他所开辟的道路,不如沿着先生的方向,勇敢地向前走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