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1 组成细胞的分子

2012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专题01 组成细胞的分子一、考纲要求内容:

1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3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4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5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6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二、试题详解

1.(2012江苏)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B.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

C.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

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2.(2012北京)2 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3. (2012海南卷)1关于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氦基酸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分子量最大的氨基酸是甘氨酸

B.有些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

C.氨基酸分子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D.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引起的

4. (2012海南卷)2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B.酶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

C.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5. (2012海南卷)7关于植物细胞中元素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番茄和水稻根系吸Si元素的量相等

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O、H和N

C.植物根系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离子需要A TP

D.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可为豆科植物生长提供N元素

高考生物专题 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 课后·分层训练 (时间:15分钟满分:50分) 1.(2016·福建质检)为治理养殖场粪便污水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某地用芦苇、鱼、藻类植物、浮游动物、细菌、真菌等构建人工湿地,通过沉降、分解和做鱼的饵料等对污水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1)人工湿地的建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原因是____________。 (2)人工湿地中的藻类等植物生长旺盛,主要原因是细菌、真菌分解粪便污水中的有机物,为藻类植物提供了丰富的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该湿地物种数逐年增加,这实际上是群落的________过程,随之其营养结构趋于复杂,________稳定性增强。 (4)人工湿地只能净化一定量的污水,原因是该生态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芦苇能分泌抑制藻类生长的物质,两类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芦苇能净化水体、涵养水源、为鸟类提供栖息,觅食,繁殖的场所,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答案(1)合理调整了能量流动关系,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2)含N、P的无机盐和二氧化碳(3)演替(次生演替)抵抗力(4)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5)竞争间接 2.回答下列与生态工程有关的问题: (1)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____________等特点。 (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协调与平衡、________、________和物种多样性等原理。人畜粪便用于农作物的生产主要符合________原理;连年种植单一品种造成病虫害增加主要违反了________原理。 (3)“猪—沼—果”是我国一种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练习

高中生物专题训练·生物实验 生物 1.(2012石家庄第一次质检)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等变量都应保持相同 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 C.数据测量时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答案] 1 2.(2013年山东潍坊高三模拟考试)下列哪项是以下实验共有的() 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③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④观察和在细胞中的分布 A.使用显微镜观察 B.实验材料不需要保持活性 C.使用盐酸 D.需染色处理 [答案] 2 3.(2013江苏,9,2分)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 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A. 换用高倍镜时, 从侧面观察, 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 因观察材料较少, 性母细胞较小, 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C. 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 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 一个视野中, 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 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

[答案] 3 4.(2013福建,4,6分)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 错误的是() 5.(2013江苏无锡高三期末)(5分)有人在1980年对栖息于岩石地带原来生活在一起的大、小两个种的鬣蜥作了相互移走的实验。四年实验中,其中两年气候干旱,鬣蜥的食物短缺;另两年气候湿润,食物极为丰富。实验者将实验分成六组,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大、小鬣蜥。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1)如果只在A组与B组间比较,在干旱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B组明显增加。据此分析,大、小两种鬣蜥的种间关系可能是,再将C组与B组比较后,可以排除两种鬣蜥间有关系。 (2)从实验来看,大鬣蜥的竞争能力强于小鬣蜥,判断理由是。 (3)在湿润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与E组差别不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4)B、E两组在实验中都起对照作用。根据实验过程的气候条件分析,两组中小鬣蜥种群密度较大的是组。 [答案] 5.(1)竞争和捕食捕食 (2)将大鬣蜥移走对小鬣蜥的影响较大,将小鬣蜥移走对大鬣蜥的影响较小

高考生物生态大题练习25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生物生态大题练习25 题 1.2019 年1 月15 日,由重庆大学牵头的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团队发布消息称,随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中,棉花种子成功发芽。此次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搭载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菌和果蝇六种生物作为样本,将它们的种子和虫卵带到月球上进行培育,均放置于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内,让它们形成一个简单的微型生态系统。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由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生物生长空间为1 升左右。结合上述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在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中能充当分解者的是____________ ,它在这个微型生态系统中的作 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请推测在这个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中可能含有的非生物成分有: ______________ (填2 项) (3)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组同时在重庆大学开展了地、月对比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在地面上进行的2 组实验方案:① 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农业生产中可用 _________________ (激素)处理种子,以解除其休眠状态。 【答案】(1). 酵母菌(2).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3). 水、土壤、空气、热能、无机盐(4). 观察同一个生态系统(密闭空间)在地面上的生长发育情况(5). 观察同一个生态系统在自然条件下(开放空间)的生长发育情况(6). 赤霉素【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赤霉素生理功能:破除种子休眠,促进发芽,与生长素具有协同的作用。 【详解】(1)通过题干信息可知,此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中能充当分解者的是酵母菌,分解者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2)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在这个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中可能含有水、土壤、空气、热能、无机盐等非生物成分。 (3)实验开展地、月对比实验,设计这样的两组实验:①观察同一个生态系统(密闭空间)在地面上的生长发育情况;②观察同一个生态系统在自然条件下(开放空间)的生长发育情况。 (4)赤霉素生理功能:破除种子休眠,促进发芽。故在农业生产中可用赤霉素(激素)处 理种子,以解除其休眠状态。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植物激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通过分析作答,难度适中。 2.洞庭湖湿地具有蓄水调洪、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湖区内物种资源丰富,其中白鳍豚、胭脂鱼、东方白鹳等都是国家级保护动物。近年来,由于泥沙淤积和人工泥沙围垦,湖区湿地的面积急剧减少,生态功能遭到严重破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洞庭湖水体生物群落具有明

高考生物-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专题练习(一)有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一)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典型例题】 【典例1】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 【典例2】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若与受体蛋白结合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那么靶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A TP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 (4)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_________________(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 (5)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6)图1~3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3项)。 (4)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有线粒体内膜和细胞膜,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是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5)生物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其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6)图1说明生物膜具有跨膜运输、能量转换的功能,图2说明生物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图3说明生物膜具有能量转换的功能。 【典例3】科学家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细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各占半边),最后在融合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支持的结论是()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3: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含答案)

1.近五年课标卷对生态系统的考查难度较小,侧重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 点以及稳定性的类型、高低的判断等。 2.在题型方面,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考查到。在命题形式方面,常借助简洁的文字材料或者结 合具体的食物链、食物网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三大功能,非选择题的填充内容注重教材中的相关科 学名词及结论性语句的考查。 3.新考纲无变化。 备考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理解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 地位和作用。(2)借助图解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3)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大小、破坏 及对稳定性的保护措施等。(4)运用实例识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 考点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知识框架 考向预测 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1.生态系统四种成分关系图的判断技巧 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再根据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D为“生产者”,有“3”个指入箭头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图解 (1)分析图示需注意:①消费者摄入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粪便中能量,即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②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③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2)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不同: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即(某一营养级全部生物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全部生物同化量)×100%,而不是相邻营养级中个体间的传递效率,如“一只狼”捕获“一只狐”时,应获得了狐的“大部分能量”而不是只获得了“10%~20%”的能量,“所有狼”捕获“所有狐”时,获得的能量才是10%~20%。 例1.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约202种,以矮小的草本和垫状植物为主,木本植物极少;另外,还生活着藏羚羊、岩羊、野驴、白唇鹿、狼、雪豹、棕熊、秃鹫、猎隼、细菌、真菌等。关于以上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它们中的植物属于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它们中的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D.它们中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解题思路】矮小的草本、垫状植物、木本植物是生产者,藏羚羊、岩羊、野驴、白唇鹿、狼、雪豹、棕熊、猎隼等是消费者,秃鹫、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与真菌等是分解者,但是,生态系统除包括上述组成成分外,还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无机环境,A错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但有些植物(如菟丝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营寄生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一、典型高考试题分析 实验设计题是近年高考的常见试题.我们应对这些典型实验设计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把握其命题规律、题型特征和答题要求. 例1.〔2009广东36〕〔8分〕 小王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种子〔200粒〕、光照培养箱〔光照强度范围0-10000 Lux,温度、湿度等均可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 〔1〕实验方案: 〔2〕实验结果预测: 例2:〔2010广东29〕〔16分〕 假设你去某饲料研究所进行课外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选用恰当的试剂检测某样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提供的试剂有:①碘液,②苏丹Ⅲ溶液,③双缩脲试剂,④斐林试剂.你选用的试剂应该是;蛋白质与相应试剂反应后,显示的颜色应为 . 〔2〕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资料:饲料中的蛋白含量一般低于20%;普通饲料可维持小鼠正常生长; A动物蛋白有可能用于饲料生产. 一、研究目的: 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二、饲料: 1、基础饲料:基本无蛋白质的饲料;

2、普通饲料(含12%植物蛋白):基础饲料+植物蛋白; 3、试验饲料:基础饲料+A动物蛋白. 三、实验分组: 实验组号小鼠数量(只)饲料饲养时间(天) 1 10 基础饲料 21 2 10 试验饲料1(含6% A动物蛋白) 21 3 10 试验饲料2(含12% A动物蛋白) 21 4 10 试验饲料3(含18 %A动物蛋白) 21 5 10 试验饲料4(含24% A动物蛋白) 21 6 10 ⅠⅡ 备注:小鼠的性别组成、大小、月龄、喂饲量和饲养环境均相同. 四、实验方法和检测指标:略 ①实验组6中,Ⅰ应该为,原因是; Ⅱ应该为,原因是; ②要直观和定量地反映小鼠的生长情况,可以测量小鼠的和 . 例3:〔2011广东29〕〔16分〕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I.提取叶绿素 Ⅱ.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 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高考生物生态大题练习25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生物生态大题练习25题 1.2019年1月15日,由重庆大学牵头的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团队发布消息称,随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中,棉花种子成功发芽。此次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搭载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菌和果蝇六种生物作为样本,将它们的种子和虫卵带到月球上进行培育,均放置于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内,让它们形成一个简单的微型生态系统。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由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生物生长空间为1升左右。结合上述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在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中能充当分解者的是________,它在这个微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推测在这个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中可能含有的非生物成分有:________(填2项) (3)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组同时在重庆大学开展了地、月对比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在地面上进行的2组实验方案: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农业生产中可用_____________(激素)处理种子,以解除其休眠状态。 【答案】 (1). 酵母菌 (2).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3). 水、土壤、空气、热能、无机盐 (4). 观察同一个生态系统(密闭空间)在地面上的生长发育情况 (5). 观察同一个生态系统在自然条件下(开放空间)的生长发育情况 (6). 赤霉素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赤霉素生理功能:破除种子休眠,促进发芽,与生长素具有协同的作用。 【详解】(1)通过题干信息可知,此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中能充当分解者的是酵母菌,分解者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2)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在这个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中可能含有水、土壤、空气、热能、无机盐等非生物成分。 (3)实验开展地、月对比实验,设计这样的两组实验:①观察同一个生态系统(密闭空间)在地面上的生长发育情况;②观察同一个生态系统在自然条件下(开放空间)的生长发育情况。 (4)赤霉素生理功能:破除种子休眠,促进发芽。故在农业生产中可用赤霉素(激素)处理种子,以解除其休眠状态。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植物激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通过分析作答,难度适中。 2.洞庭湖湿地具有蓄水调洪、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湖区内物种资源丰富,其中白鳍豚、胭脂鱼、东方白鹳等都是国家级保护动物。近年来,由于泥沙淤积和人工泥沙围垦,湖区湿地的面积急剧减少,生态功能遭到严重破坏。请回答下列问题:

【高考速递】2019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小题小练:(4)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4)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一、选择题 1.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 A.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容易得到 B.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复杂细胞器膜等膜结构 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答案:C 2.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 ) ①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 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 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 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繁琐 ⑤植物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 A.①④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答案:C 解析: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不会溶解膜结构,因为细胞液在液泡中,并没有溶解液泡膜,①错误;植物细胞的细胞膜与细胞壁紧贴在一起,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植物细胞膜,但这不是不选用植物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原因,②错误;不选用植物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原因不是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③错误;制备细胞膜,选材至关重要,选材时,首先要考虑制备的简便与否,植物细胞因为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壁,所以制备比较烦琐,④正确;还要考虑细胞中是否含有其他细胞器膜,植物细胞中含有多种具膜结构,不宜作为制备细胞膜的材料,⑤正确,故选C。 3.制备细胞膜时,稀释红细胞的液体和使细胞涨破的方法分别是( ) A.清水,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 B.9%的NaCl溶液,将其放入清水中

C.生理盐水,将其放入清水中 D.清水,将其放入9%的NaCl溶液中 答案:C 解析:制备细胞膜时,稀释红细胞的液体是生理盐水,使细胞涨破的方法是将其放入清水中 4、在制备哺乳动物红细胞膜的实验中,把红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的目的是( ) A.溶解细胞膜 B.清洗细胞膜 C.使红细胞吸水涨破 D.溶解细胞质 答案:C 5.下列有关制备细胞膜的操作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有( ) ①利用任意一种动物血和生理盐水制得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 ②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③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用高倍镜观察,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淸晰 ④将临时装片从载物台上取下,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⑤在高倍显微镜下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6.下列关于制备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鸟类的红细胞不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理想材料 B.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不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理想材料 C.选取的材料最好是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的细胞 D.制备出的细胞膜中,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答案:B 解析:鸟类的红细胞有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不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理想材料,A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理想材料,B错误;要想获得纯净的细胞膜,所选择的材料最好除了细胞膜外,没有其他的膜结构,C正确;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正确。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2019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生态系统及生 态环境的保护 查字典生物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9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生物网。 2019年高考复习正在进行中,高考生物想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分,这就要求考生要掌握一定的知识量,能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 以下是小编对《2019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行的总结,供考生参考。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定义 生态系统简称ECO,是ecosystem的缩写,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与全球温室效应密切相关,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

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因此,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例题解析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 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时期地保持动态平衡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答案 B 解析物质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利用,而能量一是在流经各营养级时被生物细胞呼吸消耗;二是通过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2.若用甲代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乙代表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则甲、乙、丙、丁在碳循环中的关系是() 答案 D 解析选D。解题的关键是大气中CO2只与生产者之间是双箭头,其他成分间是单向箭头。 3.许多同学设计制作小生态缸,评价其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 A.生态系统维持时间的长短 B.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5套)

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5套) 专题1:变量的控制 知识目标:实验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概念及控制方法 能力目标:解决相关的实验设计题目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1.概念 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 无关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额外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额外变量会对反应变量有干扰作用。无关变量的控制要做到相同且适宜。 2.控制方法 操纵实验变量——施加干扰 控制无关变量——随机分组、设置对照、条件相同且适宜、重复实验捕获反应变量——观察现象、测量数值 实验组:施加得到对照 实验变量——————→反应变量——→科学结论对照组:不施加无关变量消失分析 改变相同且适宜程度改变 ↓↓↓ 操纵控制检测

实验器材:自选 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④ 练习2、(2004春季高考)为了研究胰腺的胰液分泌调节,某人从实验 狗甲的一段小肠刮下黏膜,将该黏膜放入稀盐酸中浸泡,把过滤后的提 取液注入实验狗乙的静脉,结果引起实验狗乙的胰液大量分泌,并由此 得出“小肠黏膜中存在促进胰液分泌的某种物质”的结论。分析这一实 验与结论,回答下列问题:仅根据上述实验能否得出该结论,为什么? 练习3、(2008海南高考)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 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距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 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和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 测定两组植株的 (2)预测实验结果:。 (3)上述试验中,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什么? (4)该实验原理是:。

新乡医学院医学细胞生物学简答题

新乡医学院医学细胞生物 学简答题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供基础医学院临床17、20班参考使用医学细胞生物学简答题集锦 第一章绪论 1.简述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经历的阶段(1)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最早发现细胞并命名为cell,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2)细胞学的经典时期:细胞学说的建立掀起了对多种细胞广泛的观察和描述的热潮,主要的细胞器和细胞分裂活动相继被发现。 (3)实验细胞学时期:人们广泛的应用实验的手段研究细胞的特性、形态结构和功能。 (4)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和细胞生物学的诞生: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人们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别 第三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1.细胞膜的流动性有什么特点,膜脂有哪些 运动方式,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 (1)膜脂既具有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 液体的流动性;温度对膜的流动性有明显的 影响,温度过低,膜脂转变为晶态,膜脂分 子运动受到影响,温度升高,膜恢复到液晶 态,此过程称为相变。(2)膜脂的运动方 式有:侧向扩散、旋转运动、摆动运动、翻 转运动,其中翻转运动很少发生,侧向扩散 是主要运动方式。(3)影响流动性的因 素:脂肪酸链的长短和饱和程度,胆固醇的 双重调节作用,卵磷脂/鞘磷脂比值越大膜 脂流动性越大,膜蛋白与周围脂质分子作用 也会降低膜流动性。此为环境因素(如温 度)也会影响膜的流动性,温度在一定范围 内升高,流动性增强。 2.简述膜蛋白的种类及其各自特点,并叙述 膜的不对称性有哪些体现 (1)膜蛋白分为膜外在蛋白、膜内在蛋白、 脂锚定蛋白。 膜外在蛋白属于水溶性蛋白,分布在膜的 两侧,与膜的结合松散,一般占20%-30%; 膜内在蛋白属于双亲性分子,嵌入、穿 膜,是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与膜结合紧 密,占70%-80%。 脂锚定蛋白通过共价键与脂分子结合,分 布在膜两侧,含量较低。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十二_专题强化训练_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 1.(2018·福建福州三中一模)研究人员在某湖区两个面积、植被、气候等环境条件相似且距离较远的甲、乙两岛上,对社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已知乙岛上另一种鼠类——青毛硕鼠的数量要 明显多于甲岛,且6到8月该岛上有黄鼠狼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岛上的社鼠属于同一个种群 B.对两岛社鼠种群密度的调查可用样方法 C.两岛6月到7月期间社鼠数量下降影响因素相同 D.两岛6月到7月期间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 解析:选D。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由于甲、乙两岛上的社鼠没有在同一区域内,因此不属于同一种群,A错误;对两岛社鼠种群密度的调查可用标志重捕法,B错误;因为6到8月乙岛上有黄鼠狼活动,在6月之后乙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影响因素是黄鼠狼的捕食,与甲岛影响因素不同,C错误;两岛社鼠的数量在6月到7月期间都迅速下降,迁入率、迁出率、出生率、死亡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两岛社鼠在6月到7月期间没有迁入和迁出,可见两种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D 正确。 2.(2018·山西康杰中学高三期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培养液中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绿藻)种群数量的变化,以下是该实验的记录表(部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可用数学式N t=N0λt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情况 C.实验前4天,培养瓶的颜色变化是绿色逐渐加深 D.第5~6天,小球藻种群数量发生明显波动的可能原因是温度低抑制了酶的活性 解析:选B。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对小球藻进行计数,常用的方法是抽样检测法(或血细胞计数

板计数法、显微计数法),A正确;根据实验数据,该实验中小球藻种群不呈“J”型增长,故不能用数学式N t=N0λt表示该实验中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情况,B错误;前4天,培养瓶中小球藻数量越来越多,颜色变化是绿色逐渐加深,C正确;第5~6天,实验室温度较低,抑制了酶的活性,小球藻的数量发生明显波动,D正确。 3.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图乙中种群的K值为a,环境条件改变可导致K值改变 B.图甲中b~c年,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C.图乙中第3年以后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D.图甲中c点和图乙中c点对应的年龄组成分别是稳定型和增长型 解析:选C。据图乙可知,种群的K值是在b~a之间的某个大于b小于a的数值,A错误;据图甲可知在b~c年间,前半段λ<1,种群数量逐渐减少,B错误;图乙中第3年种群数量超过了K值,种群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也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种群数量波动,C正确;据图分析,图甲中c点时λ≈2,种群数量增加,此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为增长型。图乙中c点处于K/2时,种群数量增加,此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也为增长型,D错误。 4.(2018·广东中山高三模拟)下列对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的 ③动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植物的分层现象 ④群落中生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⑤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将玉米与大豆套种,充分利用分层现象 ⑥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D.③⑥ 解析:选C。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对环境的一种适应,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动物的分层主要与食物和栖息环境有关,所以植物的分层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群落的空间分布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如农业生产上,玉米和大豆套种,大豆可以利用下层的光照,玉米利用上层的光照;种植玉米的合理密植属于种内关系,而不是群落的分层现象。

高考生物复习: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高考生物复习: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一、选择题 1.(2019·湖南省郴州市生物一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C) A.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应包括该草原中全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B.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其恢复力稳定性不一定强 C.人工湿地能消除污染、净化水源,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湖泊生态系统中不同深度有不同的生物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解析]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应包括该草原中全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A正确;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其恢复力稳定性不一定强,如苔原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较弱,B正确;人工湿地能消除污染、净化水源,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湖泊生态系统中不同深度有不同的生物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故选C。 2.(2019·甘肃省武威市第一中学高三期末)稻鸭共生生态系统是以鸭子捕食害虫代替农药,以鸭子采食杂草代替除草剂,以鸭子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代替化肥,以鸭子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混水效果来刺激水稻生长的稻田种养生态系统。在管理方面有很多需要注意之处:如在鸭子不同生长阶段实行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定期召唤回棚以便防雨、防高温等的管理。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A.适当放鸭增加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并延长了相关食物链,但没有增加新的食物链 B.稻鸭共作改变了稻田群落的垂直结构,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实现了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 C.利用鸭子捕虫除草可对害虫及杂草种群进行持续控制,控虫除草效果比使用农药更为显著 D.叫声换回鸭群,与物理信息传递有关,体现了该生态系统中人的因素仍起主导作用[解析]适当放鸭增加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并延长了相关食物链,可能也会增加新的食物链,A错误;稻鸭共作改变了稻田群落的垂直结构,农田生态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了空间,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B正确;利用鸭子捕虫除草可对害虫及杂草种群进行持续控制,控虫除草效果不会出现抗药性,比使用农药更为显著,C正确;叫声换回鸭群,与物理信息传递有关,体现了该生态系统中人的因素仍起主导作用,D正确。 3.(2019·安徽省淮南市生物二模)有人研究某弃耕多年荒地中的一条食物链:植物→田鼠→鼬。据测定,植物大约能把1%的日光能转化为净同化量,田鼠大约能吃掉2%的植物,而鼬能捕杀大约31%的田鼠。植物、田鼠、鼬呼吸消耗量占各自总同化量的比例分别是15%、68%、93%。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 A.该生态系统的植物光能利用率为1%

医用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医用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 ):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经历了从显微水平到亚显微和分子水平 的发展过程,成为今天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细胞精细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医学细胞生物学 (medical cell biology):医学细胞生物学以揭示人体各种细胞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 的生 命活动规律为目的,期望能对人体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予以深入阐明,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 供理论依据和策略。 对细胞概念理解的五个角度: ①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②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③ 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⑤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生物界划分的三个类型:原核细胞、古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p13 表 2-1 生物大分子:是由有机小分子构成的,大约有 3000种,分子量从 10000到 1000000。 核酸 (nucleic acid ) 的基本单位 :核苷酸。 核苷酸:核苷的戊糖羟基与磷酸形成酯键,即成为核苷酸。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p18图 2-8):DNA 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而方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组成, 即一条链中磷酸二酯键连接的核苷酸方向是 5'→3',另一条是 3'→ 5',两条链围绕着同一个中心轴 以右手方向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称为基因组。 动物细胞内含有的主要 RNA 种类及功能: p20 表 2-3 核酶 (ribozyme ) :核酶是具有酶活性的 RNA 分子。 蛋白质 ( protein )的基本单 位:氨基酸。 肽键:肽键是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 羧基 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 氨基经脱水缩合 而成的化学键。 肽 (peptide) :氨基通过肽键而连接成的化合物称为肽。 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 α -螺旋, β-片层。 酶 (enzyme):酶是由生物体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剂作用的蛋白质。 酶的特性:高催化效率,高度专一性,高度不稳定性。 光学显微镜的种类: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 微镜。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指细胞在体外的培养技术,即无菌条件下,从机体中取出组织或细胞,模拟机 体内正常生理状态下生存的基本条件,让它在培养器皿中继续生存、生长和繁殖的方法。 细胞膜 (cell membrane ):细胞膜是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 ( plasma membrane ) 生物膜 ( biomembrane ):目前把 质膜 和细胞内膜系统 总称为生物膜。 细胞膜的组成: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磷脂 (phospholipid)可分为两类:甘油磷脂 由于磷脂分子具有亲水头和疏水 尾,故称为 膜蛋白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膜内在蛋白 蛋白 (lipid anchored protein) 。 细胞外被 ( cell coat ):在大多数真核细胞表面有富含糖类的周缘区,称为细胞外被或糖萼。 细胞外被的基本功能: 保护细胞抵御各种物理、化学性损伤 ,如消化道、呼吸道等上皮细胞的细胞外 被有助于润滑、防止机械损伤,保护黏膜上皮不受消化酶的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20. 21 . 22 . 23 . 24 . 25 . 26. 27. 28. (phosphoglycerides )和鞘磷脂 (sphingomyelin,SM) 。 两亲性分子 或兼性分子 。 intrinsic protein )、膜外在蛋白 (extrinsic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专项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专项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生态环境的稳定是生物可以正常生存的基础,查字典生物网整理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专项练习题,请大家参考。 1.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会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 C.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够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答案C 2.黄巢的著名诗作: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煞,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里所指的影响开花的生态因素是() A.光照条件和温度 B.长日照条件

C.短日照条件 D.湿度和温度 解析秋天日照时间变短植物开花,说明影响开花的生态因素是短日照条件。答案 3.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B.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种群与种群之间传递 C.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害虫也属于信息传递 解析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个体内的信息传递,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范畴。答案 B 4.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 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些是来自无机环境,如物理信息中的光。 答案C 5.对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统编版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知识点同步练习卷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新人教版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一、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面是细胞膜功能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B.功能③表示运输方式有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和胞吞、胞吐 C.激素调控生命活动与图中功能④有关 D.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相邻的细胞间通讯 【答案】B 2.下图表示动物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反应和相互作用的机制,则与该机制相符的是() A.信号细胞与靶细胞膜上一定都有受体 B.①一定通过胞吐进入组织液 C.若靶细胞为神经细胞,②一定为通道蛋白 D.若信号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一定为肝细胞 【答案】A 3.下列与细胞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的树突和轴突能显著增大细胞膜的面积

B.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脂肪,其中含量最丰富的是磷脂 C.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甲胎蛋白含量减少 D.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上受体的种类相同 【答案】A 4.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血液传染病,疟原虫寄生在人的红细胞中。为了确诊是否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病,就要让红细胞破裂。下列方法最适于让红细胞破裂的是()A.用超声波冲击红细胞 B.将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 C.将红细胞置于1%的NaCl溶液中 D.用激光照射红细胞 【答案】B 5.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包括三个步骤:绿色荧光染料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细胞膜上呈现一定强度的绿色;激光照射猝灭(漂白)膜上部分绿色荧光;检测猝灭部位荧光再现速率。实验过程如下图甲,结果如图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技术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应用该技术可以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流动速率 C.降低实验温度,漂白区域荧光强度恢复到F2的时间将延长 D.理论分析,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荧光强度F2仍小于F1 【答案】B 6.下图是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关于生物膜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12: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附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12: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附解析)考纲指导 1.近五年课标卷对生态系统的考查难度较小,侧重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点以及稳定性的类型、高低的判断等。 2.在题型方面,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考查到。在命题形式方面,常借助简洁的文字材料或者结合具体的食物链、食物网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三大功能,非选择题的填充内容注重教材中的相关科学名词及结论性语句的考查。 3.2020年备考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理解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借助图解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3)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大小、破坏及对稳定性的保护措施等。(4)运用实例识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考点1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生态系统四种成分关系图的判断技巧

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再根据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D为“生产者”,有“3”个指入箭头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图解 (1)分析图示需注意:①消费者摄入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粪便中能量,即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②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③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2)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不同: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即(某一营养级全部生物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全部生物同化量)×100%,而不是相邻营养级中个体间的传递效率,如“一只狼”捕获“一只狐”时,应获得了狐的“大部分能量”而不是只获得了“10%~20%”的能量,“所有狼”捕获“所有狐”时,获得的能量才是10%~20%。 技巧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