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的人文观照:小人物的气与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和我的祖国》的人文观照:小人物的气与魂
作为庆贺新中国70华诞的献礼片之一的《我和我的祖国》成为了2021年国庆档期间的“种子选手”,截至2021年底累计票房达到31亿元,升至中国影史票房榜第8位。电影由7个故事组成,讲述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小人物与祖国之间的故事,书写小人物与时代大环境的关系,体现了对个体“人”的观照,展现出小人物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小人物也有大光芒,平凡造就伟大,每一段故事无不体现着中国人民气与魂的精神历程,彰显出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的爱国主义热潮。
一、人物形象的气与魂
《我和我的祖国》不同于以往的献礼片,7个故事没有革命领袖和重大历史事件,反而从细微入手,讲述了不同时间段个体与祖国的故事,突出了“我”的主体性,突出了个体的重要性。抛弃以往献礼片惯用的宏大叙事方式,这次反而是选择平视和俯视视角,观照时代中的细腻小事,切入平凡人物的小故事,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第一个篇章由1949年10月1日的“前夜”开启。《前夜》这个故事选择了国旗背后的普通设计员林治远作为主人公,他是当时四万万普通人中的一员,他为自动升旗装置奔波忙碌,他用自己的专业和信念,用执著与坚守“捍卫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正因为平凡造就伟大,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才能够留下那振奋人心的一幕: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新中国从此站起来了。
1964年,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欢庆的背后,是无数个像《相遇》篇章中高远那样放弃家庭、舍弃健康的科研人员,默默无闻、隐姓埋名是他们对国家科研事業所作出的牺牲和坚守,高远不仅是他自己,他已然成为了“平凡造就伟大”的代名词。
20世纪80年代,女排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夺冠》篇里的小学生冬冬,他放弃了和小美最后的道别,用自己的小小身躯支撑
起信号接收杆,让上海弄堂里的左邻右舍见证了中国女排夺冠的伟大时刻。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回归》篇讲述了鲜为人知的“分秒必争”的主权问题,7月1日0点0分准时升起五星红旗绝不退让,国家主权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更是承载了无数个像华哥这样的香港人的心愿和梦想,他们热爱生活,爱岗敬业,善良勤劳。
2021年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世界的盛会,也是《北京你好》里出租车司机拉近与儿子距离、了解汶川孩子的纽带和桥梁。近年来国家的扶贫攻坚战和航天事业都取得了巨大发展,《白昼流星》将这两项成就联系在一起,老李即使身患重病,依然坚守在西部进行精准扶贫,并且帮助兄弟俩迷途知返,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进步。没有一个中国人想要缺席国家彰显国威的时刻,但光辉时刻总有人负重前行,总有人在背后默默守卫,《护航》借女飞行员吕潇然的成长和坚守,演绎了大国重器的柔情一面。
中国从来不缺少英雄人物的故事,英雄着实会让人们了解历史战绩背后的壮烈,感受仁人志士的浩然正气。而《我和我的祖国》另辟蹊径,从微观层面切入,挖掘的都是大事件背后的小细节,其人物形象也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挣脱人物脸谱化形象塑造的套路,让小人物也充满情感和梦想,有着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使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立体的人。小人物也充满气与魂,在这所有的故事里无不体现着“人”的重要意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国家的魂与坚守。
二、人物情感的气与魂
《前夜》中林治远为开国大典的升旗一直在焦急地进行“最后一分钟营救”;《相遇》里的高远因为保密工作面对爱人而不能相认;《夺冠》里的冬冬在帮助邻居的过程中有过挣扎,最终放弃与小美的告别;《回归》里的表匠华哥为了报恩而坚守本职;《北京你好》的出租车司机最终发生人性转变,从爱吹牛、好面子到出于怜悯将奥运会门票送给汶川小男孩,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白昼流星》的兄弟俩出于对老人
的感激而改过自新;《护航》中的女飞行员放弃展示自己的机会,甘做绿叶成全队友。他们各自所承载的国家使命、民族荣耀、社会安定等崇高理想,被转化成了一种便于观众认同的普遍情感。
除了个人情感,还有家国情怀。没有人会去在意升旗背后的困难,《前夜》向我们展现了升国旗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而这个故事正是向我们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不容易;《相遇》这一篇章里,笔者看到了核武器研究者们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他们隐姓埋名,与家庭、亲人之间产生难以释怀的误会;笔者忘不了《夺冠》里的冬冬奔向天台时做了一个跨栏姿势,同时巧妙地披上了一条“床单”披风,仿若一个小英雄,后来他成为了乒乓球世界冠军,这恰好表达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希望,为国争光;《回归》这个故事最令笔者动容,“一秒都不能少”是中国人对国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的热切希望,是中国对中国主权的宣示,回忆那段历史,我们都明白“和平”来之不易。主演惠英红说:“我等到了回归,我终于知道自己有国家了,也可以大声告诉所有人,我是中国人。”不论是电影中的人物,还是真正的香港人,都共同热爱中国;《北京你好》让笔者感受到了中国形象的提升;《白昼流星》体现了老一代精准扶贫先行者们的无私奉献,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进程;《护航》通过一个女飞行员的成长经历,投射出成千上万的中国军人的气与魂。把实现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之中,热爱祖国、保家卫国,更是一种让观众认同的普遍情感。
“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因为电影的创作必须坚持自下而上的方向,只有看遍世间万千风华,品味生活万千滋味,才能创作出贴近受众的作品,只有从普通人的具体精神体验出发,才能唤起观众的心理共鸣,从而达到情感共鸣。
三、结语
在《我和我的祖国》中,笔者见证了跨越70年长河之久的美丽瞬间,看到了一群“真、善、美”的中国人,没有人去探究这些人的付出能够获得多少等价的回报,而他们也没有过任何怨言。如果所有人
都计较回报,那么就不会有“我和我的祖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国曾经经历过的痛苦已经够多了,到如今,和平的生活是由国家换来的,无国又何谈家?
电影院里来观影的观众中,有小到刚换牙的儿童,也有白发苍苍、行走需被搀扶的老人。于笔者而言,只经历了这其中的四个故事,那些幼小的儿童,他们又经历了多少呢?那些两鬓斑白的老人们,当他们掩面而泣的时候,他们又想到了什么呢?
或许有些人找到了生活过的印迹,重拾了回忆,或许有些人解锁了未知的过去,制造了回忆……无论是什么年龄层的观众,笔者认为,通过这部电影他们都或多或少有了新的感受。在这些小人物的身上,我们见证了历史的足迹,每一个时代都将它的特征牢牢刻在了人们的心上,更融进了骨髓,浸入了血液。
纵观70年,中国人身上的精神品质与传统美德得以流传,得以继承,得以发扬光大,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气与魂。《我和我的祖国》,正是用小人物的故事来展现中国的气与魂,将他们身上优秀的品质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