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与钢琴音乐结合创作之可行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乐与钢琴音乐结合创作之可行性分析
摘要民乐与钢琴音乐各有其产生、发展过程及特点,这些内容中的许多契合点使二者的结合具有相当的价值。民乐与钢琴音乐的结合具备可行性,这从其客观的内容与形式的独立性、可融合性、可变性以及主观的情感一致性、思维创造性、风格一致性等方面就可以体现出来。在将二者进行结合创作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结合的度及准确的契合点。
关键词:民乐钢琴音乐结合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民乐与钢琴音乐的结合创作是近年来随着音乐发展变化所出现的新生事物,其结合创作是完全可行的,它受到二者产生与发展历程、特点,尤其是众多可行性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民乐、钢琴音乐的产生发展历程及特点入手,结合二者的价值,重点探讨二者结合的主客观可行性,并对此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一民乐与钢琴音乐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一)民乐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民乐,即民族、民间音乐,是“产自于民间,流传在民间的,表现民间生活,生产的歌曲或乐曲”。民乐具有产生与发展的轨迹,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固有的特点。
1 民乐的产生及发展
民乐的“民”包含着两个含义,一个是民间,另一个是民族。因
此,要想追溯民乐的产生与发展,就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民乐来自于民间,是人民大众自古至今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形成并流传下来的音乐,它产自于社会底层的人民,通过简单的口耳相传逐渐在一定范围内流传,通过内部群众的传递逐渐为外部所知,最终成为广泛传唱的佳作。民乐还来自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内部产生的音乐具备不同的特点。然而民族之间的交流,尤其是不同民族人群的流动、杂居使得不同民族的音乐相互交织,它们之间的特点共通加以融合,形成越来越多特色各异的民乐。正是由于民间与民族的交错融合,越来越多的民乐显示出多种多样的特色,同时也包含了越来越多的内容。
2 特点
由于民乐的民间与民族元素相互融合,使得其具备多种别具一格的特点,主要有内容广泛、调式齐整、旋律艺术共通等方面。(1)内容广泛性。这是从其形成起源及范围方面来说的,作为来自于多民族环境下的音乐内容,其形成过程中必定渗入了多种客观元素,融入了多人的意志以及理想等内容。如,民乐所涉及的题材广泛涉猎劳作、生活、情感、艺术等,这些相互交叉融合,共同构成了多内容、多体裁的民乐系统。
(2)调式齐整性。这是从其音乐元素的构成上来说的,我国音乐往往是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长期以来经验证明,无论是从调式上还是从旋律的形成方面来看,以“五声调式”为基础所形成的音乐作品具备良好的齐整性。然而这并非说明所有的民乐都是只有
“五声调式”组成,民乐的调式齐整主要是指以此为基础,再发展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
(3)旋律艺术共通性。这是从音乐的表现形式上来说的,民乐来自民间并且贯通民族,中国必然会将民间其它艺术内容吸收并应用于自己的旋律构建上。如,民乐讲究旋律的韵味,强调“形散神不散”,这就与中文学中的诗歌、散文相共通;民乐大多能配以相应的舞蹈,并且具备“一乐一舞”的特性,这就说明其旋律与艺术的一致性。
(二)钢琴音乐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钢琴音乐,顾名思义就是用钢琴作为载体对相应的音乐作品进行演奏。
1 产生及发展
钢琴作为一种来源于西洋古典音乐的键盘乐器,从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以来,一直都是西方中上层人士最主要的家庭键盘乐器,并逐渐发展到世界其他地区以及各阶层。钢琴产生伊始,由于构造相对简单以及演奏技巧贫乏,加之其局限在较高层次的家庭当中,因此由其所演奏的钢琴音乐一般都限于较为高雅的贵族音乐。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钢琴逐步确立了乐器家族中的“王者”地位,并且不断向下层渗透,这使其开始与不同类型、风格的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了浪漫的、激情的、自然的等多种不同类型且具有独特内容的音乐。
2 钢琴音乐的总体特点
(1)音色美。钢琴由于构造的特点,能使同样的音乐演奏出不同的效果,这主要表现在音色方面。钢琴是通过琴槌击弦发出声音的,因此其主要发出颗粒性声音,在这种情况下,用弹跳音、连奏的方式演奏就能够较好体现钢琴的音色优势,加之演奏者对触键、踏板等协调使用则可使音色具有更灵活的变化,产生不同的效果。(2)大气。钢琴之所以被称为“乐器之王”,这与其大气的特点是分不开的。相比其它乐器,钢琴所演奏出的音乐有着一种盛大宏伟的气势。正因如此,钢琴并不用来演奏一些过柔的音乐,因为在一些音乐家看来,大气的钢琴演奏与此种音乐不搭配,演奏效果将会不理想。
二民乐与钢琴音乐结合创作的价值
有些音乐家对钢琴与某些音乐的结合存在质疑,尤其是对民乐与钢琴音乐的结合创作不赞同,但事实证明许多民乐与钢琴结合也能产生极好的效果。
1 民间艺术的世界化
钢琴作为世界著名的乐器之王,是绝大多数世界名曲的载体,许多音乐正是因为有钢琴的演奏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著名的“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在他几十年的演奏过程中,多次将不同国家、民族的音乐乃至民乐进行改编,使其世界闻名。从这个角度出发,民乐与钢琴音乐的结合创作,将有助于民乐通过钢琴这一载体走向世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发挥其影响力。
2 对音乐创作形式的创新
人们对音乐创作过程的看法具有传统性,往往认为音乐内容与形式之间也应当做到“门当户对”。随着音乐理论的发展以及人类接受程度的提高,人们开始厌倦传统的音乐与乐器的组合形式,开始追求另类的音乐,于是混搭便成为了音乐方面的创新形式,民乐与钢琴音乐的结合创作就是其中之一,它以不同的内容与形式搭配,丰富着音乐的创作形式。
三民乐与钢琴音乐结合创作的可行性
通过对民乐与钢琴音乐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具有不少能够结合创作的可行性,具体表现在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一)客观可行性
1 内容与形式的独立性
内容与形式是两个独立的范畴,在这一层面上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形式可以多面结合应用。在这种民乐与钢琴音乐创作结合的情况下,民乐作为内容与钢琴形式加以结合就具有初始的可行性,这是二者结合最基本的前提。如,周杰伦的歌曲,许多都是他用钢琴进行创作的成果。再如,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内容也涵盖了世界各地高雅、通俗音乐及民乐等。
2 二者的可融合性
二者之所以能够结合,其原因就是都符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特征。由于民乐产生于民众的生活,其音乐内容易于被接受,具有广泛的世界性;而钢琴音乐作为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存在极广的创作形式,其世界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这就使二者在客观上存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