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西农村转型跨越发展的调查报告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山西农村转型跨越发展的调查报告
——以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东鲁村为例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指导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
摘要:自2010年被中央确定为“综改区”以后,山西正处于一个全面转型发展的阶段,农村社会也不例外。而农村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必须找准存在的问题,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本报告以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东鲁村为调查对象,通过亲身观察、查询相关文档资料、采访村民及有关负责人等方式获取了所需信息,进而对当前山西农村社会的发展现状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关键词:农村转型发展变化问题
前言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和育人功能,我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践课》安排我们利用暑假时间深入基层,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作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农村的发展状况是自己一直比较关心的问题。因此,借此机会围绕指导老师承担的“山西农村转型跨越发展路径研究”的课题,我以家乡为例,对农村经济建设情况、农村政策与税费改革政策情况、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农村基础教育与农业科技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调查目的:
了解农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尚且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合理的建议,为我省转型跨越发展中农村政策的实施提供借鉴。
调查对象:
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东鲁村村民
调研时间:
2013年8月14日——2013年8月30日
一.东鲁村的基本状况
1. 东鲁村的自然状况与经济发展现状
东鲁村位于浮山县城西北部。东鲁村委会管辖4个自然村,共有320户。人口为1122。
性别构成:
性别男性女性
人数(人)546 576
比例(%)48.66 51.34
年龄构成:
年龄(岁)0—16 17—35 36—49 50—59 60以上
人数(人)210 240 200 350 122
比例(%)18.72 21.39 17.83 31.19 10.87
出生率6/1000,死亡率7/1000。目前村民受教育程度达中专以上学历的占全村人数的60%,在家纯务农人数达20%,以外出打工劳动者居多,这一比例达70%。
东鲁村前几年的主导产业是农业和畜牧业,全村2600亩地全是粮食作物。当时的东鲁村可谓是一个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人均耕地少、严重缺水的纯农业村。
1996年以来土地耕种情况:
年份份份
面积(亩)
辣椒核桃树苹果树桃树芦笋粮食作物
种植种类
1996 ——————————2600
2008 200 200 ——330 ——1800
2012 350 250 300 100 80 1330
96年以后大兴果树栽种,经济作物人均达到1亩。如今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下,村党支部书记发动大家发展特色种职业和养殖业,先后引进养殖小尾寒羊、母马、猪、牛、羊、鸡等,种植烟叶、花生、梨树、桃树、果树等。2008年全村经济作物达730亩,同时新建百头以上猪场3个,2012年又新增天鹰椒种植150亩。为提高种植产量,村委会和党支部除经常聘请外地的科技人员来村中讲授有关桃树、苹果树、辣椒、核桃等栽种技术并实地操作外,还带领村民到翼城、曲沃、古县等地参观学习相关管理技术。这样,使大多数农民懂得了科学种田、科学栽种、科学管理,现已实现了经济作物地膜覆盖、果树套袋、果类上字等,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人均年收入达4500元以上,相比2000年左右的1000元,直接翻了两番。
浮山县素有“中国剪纸之乡”的美誉,东鲁村的剪纸艺人也不在少数,由于前几年传统的耕作方式现在全部被现代机械化代替,约有40%的劳动者被解放出来,从事第三产业达30%,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最近几年,村民们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
2.东鲁村的医疗保障情况
东鲁村有3个医疗点。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以前,老乡村医生发挥主要的作用。不过由于医术有限,所治之病仅限于常见疾病如感冒、发炎等,而治疗方法不外于针灸、拔火罐等等。由于私人诊所中医生多为自己熟识的人,同时费用相对便宜,服务态度较好,往往成为村民看病的首选。一些土方也在村民中流传,同时,药贩在村中活动较多,村民们难以鉴别真伪和药效的可靠性,时常上当受骗。农民家庭中患大病者的治疗费用全靠家庭积蓄支付或向亲戚邻里借债解决。一些老年人如有疾病,通常由家庭中已成家自立门户的子女分摊治疗费用,如若子女不孝或经济条件有限则老人的病无法医治。一些贫困的家庭一旦生了大病则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医疗费用增长较大,所以村民面临着大病经济负担的风险。
实施“新农合”以来,东鲁村“参合”情况日益变好。过去两年农民参保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信任度增加,农民“参合”积极性大大提高,2012年参合率达85%,上半年本级筹集资金8000元,补偿“参合”农民410次,医药费2480
元。近年来,东鲁村新农合管理进一步规范,今年出台了《新农合实施细则》,充分体现了其所包涵的公平、公正、高透明度的原则。同时,东鲁村促进了“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自身建设。随着近几年“新农合”的展开,东鲁村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都不断在努力提升和完善,这就逐步形成了医患双赢的良性循环。而且,村民的健康意识明显增强。
如今,东鲁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享受了低保,每月可领100多元,同时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都享受了五保待遇,每月可领200多元,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现在的东鲁村可谓是小病不出村,大病有补偿,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看病负担,家庭成员之间也更为和睦。
3.东鲁村的税费改革情况
近年来,中小学生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免去了学费,还补助生活费(始于20006年),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同时农业税全免。另外,每亩地小麦补助65元,玉米杂粮补助65元,良种补贴10元,家电、农机等也得到了补助。对于独生子女户补助1200元/年,双女户500元/年。同时对于养殖户,每头猪补助50元~100元。前几年实行的移民搬迁制度,符合搬移条件的农户每人可以获得补助3000元。而搬迁后的旧地基,村里又出资统一平整为耕地,种植玉米等作物。如今的东鲁村各项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基本实现了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网。
自国家实施生态农业,号召退耕还林以来,东鲁村已将低产的土地还林,同时大力发展果树种植业,在道路两边种上了柏树、杨树、槐树等,如今村中环境大为改观。
4.东鲁村的文化生活情况
农民经济收入的大幅度提高、物质生活的富裕使得文化生活也相应活跃起来。村里成立了百人锣鼓队、秧歌队,为村民娱乐而建的“文化广场”已具雏形,其中已配备了篮球场、门球场、乒乓球室、羽毛球室、台球室和一些健身器材。这些设施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生活,促进了人们的交流,而且也给孩子们创建了一个活动的场地,减少了孩子们沉迷于网络的时间,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得到较好的发展。每天老年人和妇女在文化广场晨练或散步于村中小道,也可去图书室看些书籍、报纸等。有时村中也会组织一些文艺活动,还经常利用黑板、广播宣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