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资本论》中关于人的学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资本论》中关于人的学说

【摘要】《资本论》的问世,不仅具有严格的经济学意义,而且具有深厚的哲学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要研究具体社会关系下的经济运行规律,而且要研究一定社会关系的形成、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借以说明历史发展和人的实践的关系。马克思终生致力于用科学的方法达到新的人道主义的伟大目标,他的思想超越了近代西欧哲学,也超越了当代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两大分野,这一点在《资本论》中的人的学说中被典型的表达出来。

【关键词】《资本论》;人的学说

一、两种解释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界,对待《资本论》中所表述的人的学说,基本上形成针锋相对的两种解释。一方是“正统派”的马克思主义阐释范式、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阐释方式,结论即:《资本论》不牵涉人的学说。相反的观点存在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资本论》是一部关于人的学说。

诚然,《资本论》的首要任务是研究社会经济的规律,但是物质的生产和社会生产关系的演变不能不和人的作用、人的意义和人的命运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内涵的包含着人的学说。因而这两种解释都有欠缺。

二、马克思的人的学说经历的阶段

史前时期:1843--1845年初,《手稿》时期。这时的马克思持有

来自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思想,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在的劳动,而私有财产的产生则使得人的本质丧失,废除私有制是人性复归的根本途径,这个时候的马克思是共产主义者,但是绝对不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他论证共产主义的实现与其说是科学的不如说是伦理主义的,这只能使他的共产主义学说成为空想。

科学时期:马克思主义人的学说的奠基时期,40年代后半期,以《提纲》和《形态》为代表。他提出了实践在历史观中的重要地位,实践观的提出使得马克思得以批判自己哲学的出发点青年黑格尔

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找到了立足的根基。

完备时期:50年代以后。马克思在创立政治经济学的同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地位,在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之后,科学的论证了人类解放的道路。

三、《资本论》中关于人的学说的几种观点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对待人的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问题,以及人类解放的要求和途径问题。其中人类解放的要求和途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的最终归宿,它具有直接的实践纲领性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依据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从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出发,指明了人类从资本主义以及一切束缚人的发展的社会形式下解放出

来的道路,科学地预测了共产主义社会下新人的形成问题。

《资本论》主要从两个基本方面来阐明人的问题:

(1)人类社会发展与个人自身发展的关系。就人的生存条件来说,劳动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就人的本质来说,人总是社会的存在物,个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个人”,“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人本身是他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他进行的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这就是说,人又不是社会历史的消极产物,他还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又构成了社会历史的主体、前提和条件。离开人,社会历史便失去了存在的载体、前提、内容和意义。各种社会历史活动都是人所从事、进行的。

(2)经济发展中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的关系。经济发展中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也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认为,人的因素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为没有人的劳动。经济发展的物的因素又制约和规定着人的因素。人的因素是物的因素赖以发挥作用的主体前提,同时物的因素又是经济发展中人的因素即人的活动赖以进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是把经济发展中的人的因素放在同物的因素的紧密联系中来加以研究的。

四、笔者对《资本论》中关于人的学说的几点启示

(一)人的发展的必要性

人的发展,是个人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人的发展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归宿和落脚点。马克思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并指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建党90周年的讲话“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二)人的发展各方面

人的全面发展,总体说,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即实现人的德(首位)、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马克思研究人从不脱离开具体的社会关系,他是

这样概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为第二个阶段创造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一方面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目的,离开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发展也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和手段,没有社会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的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其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那样,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三)当代社会影响人的发展的负面因素

首先,物欲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情感淡漠。城市中的生活节奏加快,脚步不停,或迫于生活压力,或追求所谓更美好生活。而大众普遍认为的美好生活是建立在物质这个基础之上的,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其次,人的功利性或现实性凸显:如诸如“非诚勿扰”等电视相亲节目所呈现的也能代表当今中国社会很大一本分认定思想“宁在宝马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现代社会所呈现的歪曲的幸福观,习惯了活在别人的视线里。

再次,个人的社会公德性下降、心里健康指数下降,亚健康不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