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

《与朱元思书》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
《与朱元思书》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

《与朱元思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

班级:姓名:

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2、【共色】

3、【从流飘荡】

【从】,

4、【任意东西】

【东西】,

5、【许】

6、【缥碧】

7、【甚箭】

【甚】,

8、【寒树】

9、【负势竟上】

10、【互相轩邈】

【轩】,【邈】,

11、【直指】

12、【千百成峰】

13、【激】14、【泠泠】

15、【嘤嘤成韵】【嘤嘤】,

16、【千转】【千】,

【转】

17、【鸢飞戾天】

【鸢】,

【戾】,

18、【息心】

19、【经纶世务】【经纶】,

20、【反】

21、【横柯】【柯】,

22、【交映】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翻译: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翻译: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翻译: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

参考答案: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2、【共色】同样的颜色。

3、【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跟、随。

4、【任意东西】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东西】,向东或向西。

5、【许】表示约数。

6、【缥碧】青白色。

7、【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甚】,超过。

8、【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9、【负势竟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10、【互相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里均作动词用。

1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12、【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

13、【激】冲击、撞击。

14、【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15、【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

16、【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17、【鸢飞戾天】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戾】,至、到达。18、【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19、【经纶世务】治理国家大事。【经纶】,筹划、治理。

20、【反】同“返”,返回。

21、【横柯】横斜的树枝。【柯】,树木的枝干。

22、【交映】互相掩映。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第11课 与朱元思书-课时同步君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解析版)

第三单元 第11课与朱元思书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水皆缥.碧(piǎo)急湍.甚箭(tuān) B.互相轩.邈(xüān)泠.泠作响(líng) C.嘤.嘤成韵(yīng)鸢飞戾.天(lì) D.经纶.世务(lún)好.鸟相鸣(hǎo) 【答案】B 【解析】B.互相轩.邈(xuān)。 2.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夸张)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对偶) 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拟人) D.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对偶) 【答案】D 【解析】D项:没有使用修辞方法。 3.下列对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译文:(我乘船)随着江流漂荡,听任它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奔流而下。 C.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译文:美丽的鸟儿在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译文: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答案】B 【解析】B项: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飞奔的快马。注意“奔”的翻译。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答案】C 【解析】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D.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答案】B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吴均——东晋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杜甫——唐朝 C.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范仲淹——宋朝 D.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清朝 【答案】D 【解析】A中应是“横柯上蔽,在昼犹昏——吴均——南北朝”;B中应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宋朝”;C中应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宋朝”。 7.默写填空。 (1)本文作者________,南朝梁文学家。他的诗文自成一家,被称为“________”,开创一代诗风。 本文选自《》。 (2)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答案】(1)吴均吴均体吴均集校注学科#网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解析】本题(1)是文学常识填空,要求学生牢记本课的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2)(3)属于理解性默写。

人教版《与朱元思书》原文及课下注释

人教版《与朱元思书》原文及课下注释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与朱元思书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从流飘荡3,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4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5,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6。急湍甚箭7,猛浪若奔8。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9,负势竞上10,互相轩邈11,争高直指12,千百成峰1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14;好鸟相鸣15,嘤嘤成韵16。蝉则千转17不穷,猿则百叫无绝18。鸢飞戾天19者,望峰息心20;经纶世务者21,窥谷忘反22。横柯上蔽23,在昼犹昏24;疏条交映25,有时见日。 1选自《艺文类聚》卷七(中华书局1982年版)。吴均(469—520),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2共色:一样的颜色。 3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从,顺、随。 4自富阳至桐庐:此句中的富阳与桐庐都在富春江沿岸,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春江中游。如按上文“从流飘荡”。则应为“从桐庐至富阳”,原文可能是作者笔误。 5缥(piǎo)碧:青白色。 6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7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8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9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10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11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里均作动词用。 12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13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14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15相鸣:互相和鸣。 16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 17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转,通“啭”,鸟叫声。 18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 19鸢飞戾天: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鸢,一种凶猛的鸟。戾,至。 20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21经纶世务者:治理政务的人。经纶,筹划。 22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反:通“返”。 23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 24在昼犹昏: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25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 2

11-与朱元思书

11 与朱元思书 课题与朱元思书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分析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 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掌握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理解文意,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 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培养学 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3.再现写景画面,感受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 美情趣。 课 前 预 习 作者 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诗文清新且反映社会现实,其文工于写景,风 格峻拔清丽,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著有《齐春秋》三 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 写作 背景 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在《与顾 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表明自己想要辞官到石门 山中去隐居。 文体《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以骈文写成的书信。骈文,又称“骈体

知识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骈体文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全篇以偶句为主,讲求 平仄,讲究用典。为了追求形式美,骈文还讲究词藻华丽,大量使 用颜色、金玉、花草等类词汇。《与朱元思书》具有骈文的音韵美,却无骈文的繁复,全文清新、优美,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描写山水的 经典之作。 读准字音缥.碧(piǎo)急湍.(tuān)轩邈 ..(xuān miǎo)泠.泠(línɡ)嘤.嘤(yīnɡ)鸢.飞(yuān)戾.天(lì)经纶.(lún)窥.谷(kuī) 通假字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古今异义一百许.里(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义:应允,或者, 可能) 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 ..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 能)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负势竞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 ..(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任意东西 ..(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风烟俱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横柯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猛浪若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文言句式省略句: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我的小船”) 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

与朱元思书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21.与朱元思书 吴均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 教具准备: 让学生通过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教师准备有关富春江的风景短片及课文重点字词的课件。 教学方法: 本文虽是书信可与一般书信不同,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小品文。因此在教学时,应当使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要教学生读懂文本并能顺畅地朗读;二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可爱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数不胜数。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著名的景IX? (学生讨论回答。) 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拍摄于浙江富春江的风景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欣赏。要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 富春江的景色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美”。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这篇文章。《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听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分清句子的停顿。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1.教师范读后讲解:①风烟:指烟雾。②共色:同样的颜色。③俱:都。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3.朗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教学第二自然段 1.学生齐读后讲解。 ①缥碧:青白色;缥,音piǎo。②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ān。③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3.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教学第三自然段 1.教师领读后讲解。 ①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②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③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④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⑤相鸣:互相和鸣。⑥戾天:到天上;戾,至。⑦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⑧经伦:筹划、治理。 ⑨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⑩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11犹:好像,如同。○12交映:互相掩映。○13见:同“现”,显现,显露。 2.小结:以上为文章的第三部分。这部分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在这里,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 《与朱元思书》是梁朝的吴均写的一篇写景小品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 与朱元思书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翻译 风停,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的晴空和山峰是一样的颜色。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淡青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急流

的水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泉水拍打在山石上,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猿猴千百遍的啼叫不绝。像老鹰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与朱元思书赏析 本文是用骈体写成的一篇山水小品。一共140多个字。骈文常用四字六字组织,故亦称“四六文”。但文章又有异于当时一般的骈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骈文形式上的束缚,体现了可贵的突破与创新。 首段是总写全景,写出富春江山水之美。第一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绘的是远景,极目远眺,风停雾散,高爽晴空一尘不染,天山一碧,景象清新而壮阔。这既绘写景色,又暗点惬意畅游的季节。秋天特有迷人景象深深吸引作者,于是泛舟江上,兴致分外盎然。第二句,由远及近,由景及人,写的是泛舟情景和畅游心情。“从流飘荡”,既写小舟沿江逆

部编新语文11《与朱元思书》精品导学案(含答案)(有答案)

21与朱元思书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常识,初步感受富春江美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3、逐层解析课文,把握作者情感。 第一课时 一:回顾所学诗文,找出几句写景诗句。 二、反复诵读课文,争取能进行背诵,整体把握文意。 1、读通课文,找出难读难写的常用字: 韵yùn 柯kē飘piāo荡轩 xuān 邈miǎo 泠líng 嘤yīng 缥piǎo 碧横héng 柯kē窥kui 鸢yuān 和hè鸣戾lì天急湍tuān 2、熟练而准确的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3、结合课文,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富春江的山水美景。 理解课文 一、初读此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什么文体?从文章内容上看,又属于什么文体?从语言特点看,是什么文体? 二、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全文共三段,_____段是第一层,为总写,以“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作为全文的纲领。_____段是第二层,为分写。先写“异水”,以写水流舒缓处,以_______________写水流湍急处。再写“奇山”,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字,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再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声音从听觉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第二课时 逐层解析课文 (一)解析第一部分(第一节)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来里的风景,作者是怎样概括的?可见本节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2、请分别找出本段中写景、叙事、抒情的语句? 写景: 叙事: 抒情: 3、本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 (二)解析第二部分第一层(第二节) 1、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哪两种状态描写了富春江水怎样的特点?

《与朱元思书》注释、翻译、简答、阅读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 班级:姓名: 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2、【共色】同样的颜色。 3、【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跟、随。 4、【任意东西】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东西】,向东或向西。 5、【许】表示约数。 6、【缥碧】青白色。 7、【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甚】,超过。 8、【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9、【负势竟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10、【互相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里均作动词用。 1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12、【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13、【激】冲击、撞击。 14、【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15、【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 16、【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17、【鸢飞戾天】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戾】,至、到达。 18、【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19、【经纶世务】治理国家大事。【经纶】,筹划、治理。 20、【反】同“返”,返回。 21、【横柯】横斜的树枝。【柯】,树木的枝干。 22、【交映】互相掩映。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三、课内简答题: 1、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2、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答:①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②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3、“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答: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4、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1 与朱元思书(教案)

11与朱元思书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初步感知富春江之美和作者 的思想感情。(重点) 2.品读赏析,感受文章精练生动的语言特色。(难点) 3.品味文章中所描述的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加深理解和体会,享受审美乐趣。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 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第1课时 1.朗读课文,疏通文义。(重点) 2.赏析写景,体会感情。(重难点) 3.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重点) 一、导入新课 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展现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疏通字词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辞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

原信中应当另有所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只留下这看似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虽然只是片段,但这段文字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都有相对的完整性,是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文。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缥.碧(piǎo)急湍.(tuān)轩邈.(miǎo)泠.泠(líng) 嘤.嘤(yīng) 千转.不穷(zhuàn) 鸢.飞戾.天(yuān)(lì) 经纶.(lún) 窥.谷(kuī) 横柯.(kē) 3.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节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疏通文义 借助工具书,同桌之间合作,老师指导,疏通文章大意。注意以下重点句的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明确: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明确:(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明确: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惊涛骇浪势若飞奔的马。 (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明确: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常绿的树,高山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 (5)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明确:(山间)的泉水冲击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叫着,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_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卷 一、填空题(共1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________ (2)负势竞上/横柯上蔽________ (3)天山共色/巧言令色________ (4)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________ (5)急湍甚箭/可爱者甚蕃________ (6)好鸟相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 (7)蝉则千转不穷/人穷志短________ (8)与朱元思书/孤常读书________ 3. 根据课文《与朱元思书》内容填写句子。 (1)驴友们途经富春山,目睹山势之高峻,感受丛林之幽寂,体会到了《与朱元思书》中“________,________”的意境。 (2)《与朱元思书》中以游鱼衬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吴均曾在《与顾章书》中描写“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在《与朱元思书》中相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学常识填空。 《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字叔庠,________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 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________”,开创一代诗风。 5. 照下列画线的句子进行续写。 山虽无言,然非无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解释下列加点词。

(1)风烟俱净________ (2)从流飘荡________ (3)猛浪若奔________ (4)皆生寒树________。 7. 翻译下列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给人们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 上之游的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第二段前两句写江水的清澈,着眼于静态;后一句写急流、猛浪,着眼于动态。一 静一动,细致地描绘出“异水”的动人之态。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一句写映入视野的两岸山林,以“高”状山,以“寒”状树,照应“奇”字。 D.第三段先从远处写视觉景物,再从近处写耳闻之声,从静到动,从详到略。 9. 结合课文《与朱元思书》,品析下列写景句子的妙处。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10. 课文《与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 11.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 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 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 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

与朱元思书原文注释

与朱元思书1 吴均 风烟俱净2,天山共色。从流飘荡3,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4,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5。急湍甚箭6,猛浪若奔7。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8,负势竞上9,互相轩邈10,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11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12。蝉则千转13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14者,望峰息心15;经纶世务16者,窥谷忘反17。横柯上蔽18,在昼犹昏19;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释】 1.选自《艺文类聚》。吴均,字叔庠,南朝作家。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风烟,指烟雾。 3.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荡。4。缥(piǎo)碧:苍青色。 5.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6.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7.奔:这里指奔马。 8.寒树:使人看了产生寒意的树。寒,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冷之意。 9.负势竞上:指山凭依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10.轩邈: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在这里都做动词用。11.泠(líng)泠作响:清脆的流水声。12.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yīng)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13.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与下文的“百”都表示很多。 14.鸢飞戾天:意思是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鸢(yuān),老鹰。戾(lì),至。15.望峰息心:望见这里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16.经纶世务:治理政务。经纶,经营,治理。17.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18.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边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19.在昼犹昏: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马晴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培养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感悟—运用”的学习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把握本文抓住特点有层次写景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难点: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文章的主旨。 三、课时安排:2个课时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感悟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辽阔大地,江山是如此多娇,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为之描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从标题看这篇虽是书信,却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赏作者吴均笔下富春江沿途的奇山异水。 (二)作者介绍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三)题解 “与……书”,“书”即“书信”,朱元思为人名,则题意为“给朱元思的信” (此环节应让学生自行思考回答,可参照《答谢中书书》) (四)字词详解 1.字音 缥(piǎo)碧急湍(tuān)夹(jiā)岸轩邈(miǎo) 转(zhuàn)泠泠(líng) 嘤嘤(yīng) 柯(kē) 鸢(yuān)飞戾(lì)天经纶(lún)窥(kuī) (在此环节中,可用检查预习的方式进行,请学生来朗读这些文字,之后,展示正确读音并纠错,再带领全体同学齐读) 2.词意 俱:全,都。净:消散尽净。 共色:一样的颜色。共,相同,一样。 从:顺,随。自:从。至:到。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左右。独绝:独一无二。绝:独特皆:全。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胜过箭)。甚:胜过。 若:好像。竞:争着。上:向上。 反:通“返”,返回。窥:看。 轩邈;轩,向高处伸展。邈,向远处伸展。 千转不穷;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 无绝:就是“不绝”。绝:停止。 3.朗读节奏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新人教版

《与朱元思书》 【教材简析】 《与朱元思书》一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风光。读来音节和谐如一篇文笔清丽韵味隽永的小诗。该文描绘的景物特色鲜明,诗情画意,表现出作者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情景交融,辞章俱佳,自然流畅。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俱以写景见长,在传神贴切的刻画周围景物里,自然融情于景。故《梁书》里称赞“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 【教学目标】 1、参照注释,熟读课文,理解句意,批注疑处。(课前预习) 2、理解作者笔下山“奇”水“异”的特点和景物描写的方法。 3、参考背景,结合文题,了解作者热爱自然、避世退隐的情怀;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4、简单了解六朝山水小品文骈散相间、简练隽永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把握本文抓住特点有层次写景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文章的主旨。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感悟法。 【教学流程】 一、课文导入: 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辽阔大地,江山是如此多娇,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为之描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从标题看这篇虽是书信,却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赏作者吴均笔下富春江沿途的奇山异水。请大家打开课文,先看看注释,说说吴均是何许人也?(学生说后,屏幕展示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二、预习检查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 与朱元思书课文全解 语文版

22.与朱元思书 本文选自《艺文类聚》卷七。 关于作者: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他通史学,私自撰写《齐春秋》,披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不少丑闻。他因此受到了武帝免其职焚其稿的迫害。后奉诏撰写《通史》,上起三皇,下迄齐代,未成身死。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科清拔有古气,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 学习本文,首先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结合课文的全部注释,找出生字、生词,查字典逐一注音、解释。理清文章结构。 文章分三段。 第1段,总写富春江从富阳至桐庐间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2段分写"异水",以水"清"和流"急"的特点突出其"异"。 第3段分写"奇山",以群峰对峙,争高直指和水声鸟声蝉声猿声突出其"奇"。 思考: 1、读了此文,你认为这篇文章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什么文体?从文章内容上看,又属于什么文体?从语言特点看,是什么文体? 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书信。 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游记(散文)。 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骈文。 2、文章第1、2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文章突出水清的句子是什么?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文章突出表现水急的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文章第3段中在意思上前后呼应的两句话是什么?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相呼应。 6、第3段写景的手法运用在文中有何作用? 大量使用了四字或六字的对偶修辞方法,作者从景物的形状、光线、声响和给人的感受等多角度去描绘两岸的山景。景色写得生机勃勃,富于动感,富于生命力。 7、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呢? 因为作者此时可谓陶醉于大自然的绝美景色之中,自然人世间争名夺利、官场角逐的一切,都变得了无趣味了。另外,作者被这奇伟、瑰丽、美妙、和谐的山光水色所陶醉,人变得更奋发,精神得到洗涤而变得高尚,境界超出世俗的追求了。这里的一切是那么恬美而和谐、幽静而美妙,作者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自然暂时忘记了尘世的角逐和俗务的缠身。 深入探求: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这封信中生动地描绘了浙江富阳、桐庐一带的富春江上的秀丽景色,表现了他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既否定仕宦生活,又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 积累: 1、词类活用 负势竞上上,名词,这里用作动词"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2、特殊句式 急湍甚箭(甚于箭,此箭还快。省略句,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课外拓展 一、《与朱元思书译文》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与朱元思书》精品试题练习题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1.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风烟俱净(都)B.一百许里(许多)C.皆生寒树(都)D.窥谷忘反(返回) 2.下列句中加线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 B.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 C.风烟俱净皆生寒树 D.在昼犹昏有时见日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4.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方面进行了描绘。5.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7.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共色:__________________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绝:__________________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缥碧:__________________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轩:_______________ 邈:________________

第3单元 11 与朱元思书

11* 与朱元思书 【导学目标】 1.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 ”的能力。 2.品味语言、描绘画面,体会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 3.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和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 洁志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课时计划】 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 华大地,引得历代文人墨客为此歌唱。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 脍炙人口的诗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风光旖旎 的富春江吧!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缥碧(piǎo) 急湍(tuān) 轩邈(xuān miǎo) 泠泠(líng) 嘤嘤(yīng)

千转(zhuàn) 鸢(yuān)飞戾(lì)天经纶(lún) 横柯(kē) 2.理解文中重点字词。 风烟:指烟雾。 共色:同样的颜色。 俱:都。 许:表约数。 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从:跟、随。 缥碧:青白色。 寒树:常绿的树。这里形容树绿而密,让人心生寒意。 泠泠(línɡ):形容水声的清越。戾:至,到达。 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经纶:筹划、治理。 横柯:横斜的树枝。交映:互相掩映。 3.通假字 转:同“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来源:学科网] 反:同“返”,返回。 见:同“现”,显现,显露。 4.一词多义 许一百许里:表余数、约数,数词,译为:左右,上下。 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允许,动词。 杂然相许:赞同,动词。 绝天下独绝:独一无二。 猿则百叫无绝:断绝、停止,动词。 哀转久绝:消失。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复习新人教版

第11课《与朱元思书》 1.文学常识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由远及近地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水光山色,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3.重点字词 字音: 缥(piǎo)碧急湍(tuān)轩邈(xuān miǎo)泠泠(líng)嘤嘤(yīng)鸢(yuān)飞戾(lì)天经纶 (lún) 窥(k uī)谷 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古今异义: 一百许里(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义:应允,或者,可能。)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一词多义: 猿则百叫无绝(动词,穷尽、断绝) 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 负势竞上(动词,向上生长) 横柯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直视无碍(形容词,一直) 争高直指(形容词,笔直) 一百许里(数词,指十个十) 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这里指不停地,相当于副词。) 直视无碍(副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副词,不)

词类活用: 负势竞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任意东西(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风烟俱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横柯上蔽(方位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猛浪若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特殊句式: 省略句: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小船”) 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 倒装句: 鸢飞戾天者(后置定语,应为“飞戾天之鸢者”) 4.重点问题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触景生情、以情明志,既从侧面表现了富春江山水的魅力,又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作用。 作者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表面上看来热闹异常,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为后文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埋下伏笔,强调大自然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与朱元思书》字词解释及翻译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都同样的颜色顺、沿名词作动词,往东西飘逸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远山融为一色.我乘着船随着水流飘浮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从左右独一无二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都青绿色急流的水胜过飞奔的马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看的很清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耐寒常绿的树凭借争逐向上比高远笔直地向上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高山凭借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冲击发出声响和谐之声转:同“啭”,鸟婉转地叫不绝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的泠泠之声。百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老鹰到停止,平息处理国家大事看返回 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树枝稀疏互相掩映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的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俱:全,都。(3)净:净尽无余。(4)共色:

与朱元思书课下注释

与朱元思书课下注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与朱元思书》,选自。(469—520),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人。南朝梁文学家,书:信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俱:全,都。 (3)净:消失。 (4)共色:一样的颜色。共,相同,一样 (5)从:顺,随。 (6)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从,顺,随。 (7)任意东西: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向西。 (8)自:从。至:到。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绝:极 (10)皆:全,都。 (11)缥(piǎo)碧:青白色。 (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4)急湍:急流的水。 (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甚:胜过,超过 (16)若:好像。 (17)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19)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负:凭借。竞:争着。上: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0)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向高处伸展。邈,远,向远处伸展。轩邈,向高处向远处生长。 (2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 (22)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3)激:冲击,拍打。 (24)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25)好鸟相鸣:好,美丽的;相鸣,互相和鸣 (26)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27)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转,通“啭”,鸟叫声。穷,穷尽。 (28)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绝:停止。 (29)鸢飞戾天: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鸢,一种凶猛的鸟。戾,至。 (30)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31)经纶世务者:治理政务的人。经纶:筹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