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1 与朱元思书(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教案

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教案

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教案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是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本文是南朝文学家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书信,以书信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作者淡泊名利、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文章语言清新流畅,意境深远,是学习文言文、领略山水之美、感悟书信之情的佳作。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提升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同时感受古人的情怀与志趣。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文言文的学习仍然是他们语文学习中的难点。

学生可能对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感到陌生,对文章中的深层含义和情感理解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了解有限,可能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补充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要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领略富春江的山水之美,感悟作者的情感和志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翻译、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言文语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理解作者淡泊名利、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大意,领略富春江的山水之美,感悟作者的情感和志趣。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章中的深层含义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言文语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活动:展示富春江的美丽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你们对富春江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篇描绘富春江美景的文言文——《与朱元思书》。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5分钟)•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11与朱元思书【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是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文章以书信短札的形式,描绘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文章骈散结合,清新隽永,历历如绘,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

本单元是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第一次集中学习文言诗文,抓住写景抒情这条主线,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便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利于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教学目标】1.根据阅读提示和注释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2.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突出特征,学习作者描绘景物的手法。

3.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的审美情趣。

【预习提示】1.日积月累(1)我搜集的资料(课文和作者)(2)我积累的文言字词(实词和虚词)2.边读边悟(1)思考: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2)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3.学贵有疑预习中,在疏通文意中我遇到的困惑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本单元所选的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

前面我们通过《三峡》和《短文两篇》的品读领略了中华大地形态各异的地形地貌、美不胜收的山水之美,今天我们再次随同作者吴均行船游江,充分感受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二、预习反馈:1.检查预习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缥碧轩邈泠泠鸢飞戾天经纶横柯2.根据预习情况课堂交流:你觉得哪些词、句解释比较重要,值得关注的,(比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或者太难,你还没有完全理解的?(质疑解答,教师点拨。

)三、开启“富春江之旅”生齐读课题《与朱元思书》师解题:“与……书”中“书”是“书信”的意思。

这是作者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信的节选,他用丹青妙笔为我们绘制了一幅明朗绚丽的百里山水画卷。

同学们化身为摄影家、画家、探险家,或者就只是普通的游客……,用自己最独特的视角来解读富春江的魅力。

(一)初读,读出音乐美。

读好节奏、读好重音、读好韵味(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朗读指导。

请同学们帮老师推荐同学分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的倾听,交流评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文学笔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一、导入新课由虞世南的《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导入本课学习。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通读全文,理清说明顺序1.法布尔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明确: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

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

(这一层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

第2—3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说明蝉建穴,第5—7段说明蝉伺机出穴)第三层(第8—11段),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

(这一层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

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9—10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

其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

这一部分可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层(第12—一三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过程和数量等。

第二层(第14—一qi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与朱元思书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与朱元思书

11与朱元思书1.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初步感知富春江之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读赏析,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感受文章精练生动的语言特色。

3.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导入新课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与自然融为一体是古代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

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展现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疏通字词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

文辞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

写作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

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应当另有所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只留下这看似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

虽然只是片段,但这段文字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都有相对的完整性,是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文。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特别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缥.碧(piǎo)急湍.(tuān)轩邈.(miǎo)泠.泠(líng)嘤.嘤(yīng)千转.不穷(zhuàn)鸢.飞戾.天(yuān)(lì)经纶.(lún) 窥.谷(kuī) 横柯.(kē)3.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节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借助工具书,同桌之间合作,老师指导,疏通文章大意。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梳理思路思考:本文篇幅虽短,但很讲究章法。

请简述作者的写作思路。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目录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那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的目录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本店铺分享的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所有的课文都有哪些呢,大家不妨来看看了解一下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如果有助于您的写作,还请您介绍本店铺给您的同学。

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13篇)

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13篇)

学习任务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3、深入文章意境,涵咏体会,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获得美的享受。

学习重点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学习方法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时间两课时。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脸炙人口的山水佳作。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宋·苏东坡)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导。

(清·刘嗣绾)可见,富春江早已为世人所熟知。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114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旖丽风光,被视为骄文中写景的精品。

吟诵此文,可谓美不胜收。

二、读文字,反复朗读,疏通文义,沟通古今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不解之处可提出疑问,共同商议解决。

2、反复朗读,要读出语气和重音,特别强调要读出层次。

3、做古今沟通的练习。

(学生互相测试)A、请查找工具书,找出和下列加下划线实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一应俱全百废俱兴面面俱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荒谬绝伦聪颖绝伦绝代佳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自强不息息事宁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横何上蔽,在昼犹昏;──虽死犹生过犹不及B、给出译文,能快速背出原文。

这时,驾舟顺流飘荡,可以随意东飘西泊。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枝叶尽力往高远展伸。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

4、再次熟读课文,基本达到给出上句,能够对出下旬的程度,鼓励在课堂上背诵全文。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此外,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仿写练习的表现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展示出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仿写练习中,对文言文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决定在今后的课堂中增加类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练习和运用所学知识。
(2)古代文化背景的了解:学生对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有限,可能会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需要适时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举例:解释课文中涉及的古代地名、官职、礼仪等,如“侍中”、“太子洗马”等官职的含义。
(3)课文情感态度的把握: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尤其是对友情的表达,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通过引导、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举例: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景色描写、对话等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之情。
(4)文言文写作技巧的运用: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如何将这些修辞手法和句式特点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是一个挑战。教师应通过写作练习和指导,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举例: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创作一篇简短的文言文作文,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与朱元思书》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方面。首先,学生对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掌握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期。在课堂上,我发现很多学生在理解重点词汇和特殊句式时存在困难,例如“吴会”、“驰骋”等词汇以及宾语前置、省略句等句式。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和巩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体会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培养真挚的友谊观。
本节课具体内容包括:
(1)学习课文《与朱元思书》,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的一篇文言文,作者通过书信的形式,向朱元思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文章以描绘山水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够进行适当的翻译和赏析。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但对于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式可能会感到困难。

学生对于山水描写和情感表达的把握可能有不同的程度,因此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正确朗读和翻译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3.能够进行适当的文学赏析,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四. 教学重难点1.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生僻词语、特殊句式等。

2.对文章中描绘的山水景色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3.进行文学赏析,领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对文言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自己发现文章的线索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3.赏析法: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朗读节奏和语调。

2.参考译文:为学生提供参考的译文,帮助理解课文。

3.相关山水诗文的图片或视频: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山水景色,增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相关山水诗文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山水景色进行欣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作者朱元思的背景和与本文的关系,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老师正确朗读课文,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然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的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课文翻译,互相讨论和帮助,老师巡回指导。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教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教案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安排了小组讨论和翻译练习,让学生们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在讨论时表现得相当积极,但也有一些学生在翻译练习时遇到了困难。这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已经讲解了理论知识,但还需要更多的练习来巩固这些技能。
小组讨论的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思考过程和创意火花。他们在探讨文言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时,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观点。这让我感到欣慰,因为他们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言文的断句、虚词理解和修辞手法识别等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例句和现代语言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言文阅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理解文中的比喻和排比。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文言文翻译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最后,今天的总结回顾环节,我试图让学生们自己总结所学内容,这是一个很好的自我检查过程。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似乎还不太习惯这种自我总结的方式。我考虑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总结,这对他们的学习成长将大有裨益。
2.教学难点
(1)文言文阅读方法:部分学生可能难以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如断句、实词虚词理解等,导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出现困难。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识别并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难度。
(3)课文背景与人物形象的理解:学生可能对课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作者及其友人的形象认识不足,影响对文章内涵的把握。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文言文的难点依然存在,比如对一些特殊句式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细致地讲解这些难点,用更多的生活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其次,我发现在实践活动中的指导还不够充分,有些学生在翻译时显得有些迷茫。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指导性的练习,让学生在翻译时有更多的参考。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与朱元思书》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与朱元思书》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与朱元思书》教案及知识点《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的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的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我为大家预备了以下内容,盼望对大家有关心。

1.部编版八班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与朱元思书》教案【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译讲、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和分析,观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悟喜爱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学习重点】1、背诵课文;2、引导同学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学习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的含意。

【学习过程】一、导入我们宏大的祖国,山河壮丽,很多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珍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唱歌。

这里是富春江的几张图片(看课件2),让我们聚焦富春江。

唐代很多大诗人都慕名来到这里,并挥毫泼墨,留下了很多精致的诗作,后人把它叫做“唐诗之路”。

为什么那么多诗人会聚首这里,这唯恐得益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请看学习目标(看课件3)1、能正确朗读、译讲、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和分析,观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悟喜爱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任务比较艰难,但我信任同学们肯定能紧急地自主学习,顺当地达到目标。

二、检查预习1、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先检查预习状况,知道本文的举手?(预习时留意了课下解释,很好!)2、道本文体裁及这种文体特点的举手?(同学回答后明确:本文是一篇骈体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

)3、那么课文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呢?(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行考。

)三、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请同学们依据老师的指导自学)1、出示自学指导(一)(出示课件4)请自由朗读课文,如有不熟悉的字,就向同学请教,或举手问老师。

三分钟后,比谁能正确的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师板书同学提问的的字于黑板上。

可能读错的字词:转缥碧轩邈见横柯急湍三分钟后,则指着黑板上的字问:会读的举手?指名会的同学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与朱元思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3)分析课文结构,把握文章主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培养环保意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珍惜当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结构,把握文章主题。

(3)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

(2)把握文章的主题及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古文,题目是《与朱元思书》。

请大家先猜一猜,这篇课文可能讲述了什么内容?2.自主学习(1)请大家用5分钟时间,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标记出生字词。

(2)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指导。

3.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阅读课文的感受,可以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喜欢的句子等。

4.生字词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词语的含义。

(2)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字形。

5.课文分析(1)请同学们分析课文结构,划分段落,概括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6.课文理解(1)教师提问:课文中,作者在富春江游览时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7.情感分析(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8.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与朱元思书》,理解了课文内容,分析了课文结构,探讨了课文主题。

(2)请同学们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四、板书设计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与朱元思书》2.生字词3.课文结构4.课文主题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对课文的朗读、理解都比较到位,但在分析课文结构、探讨课文主题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语文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语文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针对修辞手法的识别和理解,教师可通过示例分析、互动提问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并学会运用。
-对于作者情感的把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情感共鸣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与朱元思书》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和朋友有过深厚的情谊?”(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表达友谊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默读、分组讨论等形式,深入理解课文。
-学会运用古文知识分析课文,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培养珍惜友谊的品质。
-借鉴古人的品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课文内容:
-《与朱元思书》全文阅读。
-分析课文中的名句、成语、典故。
-探讨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另外,我发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得相当积极,他们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这让我意识到,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探究、表达自己的看法。
此外,本次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进行古文创作练习,发现他们在模仿课文修辞手法方面做得不错。但在成果展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表达不够自信,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古文的掌握还不够熟练。在以后的课堂中,我要多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状态,鼓励他们大胆展示自己,增强自信心。
举例解释:
-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教师需强调作者与朱元思的友谊,以及作者在书信中所表达的情感变化,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以书信形式描绘富春江山水的美文。

它以清丽的文字,明快的节奏,错落的韵致,隽永的意境成为山水小品文中的佳作,历久不衰。

作为教材来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读懂它,品味文章佳处,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语汇。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培养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积累文言语汇,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培养文言语感能力。

3、体会文章的“结构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志趣之美”,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审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感悟—运用”的学习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1、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初步理解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索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看几幅富春江的图片,看后用最精炼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美)这一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富春江山光水色的短文《与朱元思书》。

作者作品简介:吴均(469-520),一作吴筠,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

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

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

本文选自《》,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

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与朱元思书》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第十一课,是文言文阅读课文。

本课讲述了唐代文学家白居易与朱元思之间的书信往来,内容丰富,主题明确,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艺术性和人文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唐代文学家白居易与朱元思之间的书信往来;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和风格。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读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情感和意义。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了解唐代文学家白居易与朱元思之间的书信往来。

2. 分析文中的人物性格、情感和意义。

教学难点:1. 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2. 理解文中的意义和价值观。

教具准备:课本、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Step 1 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思考:白居易与朱元思之间的书信往来有什么特点?两人的情感是怎样的?Step 2 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出白居易和朱元思的性格特点,并找出故事中体现这些特点的具体事例。

2.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共同整理出白居易和朱元思的性格特点。

Step 3 梳理思路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一下白居易与朱元思的性格特点,并找出这些性格特点在课文中的表现方式。

2. 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出白居易和朱元思的情感变化,并讨论这些情感变化背后的原因。

3. 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白居易与朱元思之间的情感和关系对他们的人生有何影响。

Step 4 拓展思考1. 学生思考:这封书信的意义在于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结果。

3. 双向互动: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和交流,激发思考。

Step 5 总结归纳1. 学生回顾整个故事,并总结出本课的主题和意义。

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2.教学难点
-文言文句式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等,对学生的理解造成困难。
-古代文化背景知识:文章中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官职、地名等,学生可能不太熟悉。
-情感态度的把握:学生可能难以体会作者对友情的深切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审美情趣。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上进行深入分析。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教学是一个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只有通过反思,我们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语文课上收获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
举例:文章中的“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一句,学生可能对“许”字的用法感到困惑,需要教师详细解释其在文言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应采取以下措施:
-对于文言文句式理解,通过例句分析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型和特殊用法。
-对于古代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提供相关资料或进行简短介绍,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与朱元思书》这一课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导入环节提出的问题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去体会文章中表达的友情。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文言文的句式和词汇掌握程度不够理想,这是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的地方。
在讲解文章的过程中,我尽量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实例来说明重点难点,但显然,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这些知识点仍然难以消化。我想,或许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比如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小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言文,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心得体会。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1课与朱元思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1课与朱元思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并背诵课文《与朱元思书》,掌握生字词、成语、典故,领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例如:重点字词如“拳”、“跬”、“至”等,成语如“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理解和运用。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学会鉴赏精彩语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例如:文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运用了排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学习了《与朱元思书》这篇课文,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思考和总结。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尝试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友情这一主题,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对此话题非常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但在时间分配上,我意识到五分钟的时间可能有些紧张,以后可以适当延长导入环节,让学生有更充分的讨论和思考。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陶渊明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信,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篇文章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的交往方式,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一些具体语句,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情感,以及这些手法如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至于学生小组讨论部分,我发现大家在讨论“友情在现代社会的意义”这一主题时,能够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发表观点,进行深入的思考。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方面,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提出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希望学生们能够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但从课后反馈来看,有些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生价值观仍存在疑问。因此,我计划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与朱元思书》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与朱元思书》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与朱元思书》的内容和艺术特色,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学习并运用文中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文言文翻译练习、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文言文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友情的珍视,培养他们对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重点:文章中对友情的表达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学生对文言文的翻译和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的典故和隐含意义。

激发学生通过文言文学习,体验和表达对友情和自然的情感。

作者简介:吴均: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其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

《与朱元思书》是其代表作之一,通过书信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教学准备:《与朱元思书》课文PPT课件,包含吴均的生平简介、作品特点和相关文学背景。

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自然景物图片或视频资料。

学生作业本、笔、文言文翻译练习卡、小组讨论记录表、“我的友情”感悟卡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1. 展示吴均的画像和简介,简要介绍其生平和文学成就。

2. 通过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兴趣。

课文学习(20分钟)1. 作者介绍:详细介绍吴均的生平和《与朱元思书》的创作背景,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背景。

2. 朗读课文:请几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文言文的语调和节奏。

3. 生字新词:解释文中的重要词汇,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等,确保学生理解并能正确使用。

4. 内容理解: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讨论作者对友情和自然景物的描写。

深入探讨(15分钟)1. 文言文翻译: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强调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情感表达:分析作者如何通过书信形式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互动活动(20分钟)1. 翻译练习: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将文中的段落翻译成现代汉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与朱元思书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初步感知富春江之美和作者
的思想感情。

(重点)
2.品读赏析,感受文章精练生动的语言特色。

(难点)
3.品味文章中所描述的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加深理解和体会,享受审美乐趣。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
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第1课时
1.朗读课文,疏通文义。

(重点)
2.赏析写景,体会感情。

(重难点)
3.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

(重点)
一、导入新课
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

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展现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疏通字词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

文辞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

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
原信中应当另有所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只留下这看似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

虽然只是片段,但这段文字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都有相对的完整性,是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文。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特别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缥.碧(piǎo)急湍.(tuān)轩邈.(miǎo)泠.泠(líng)
嘤.嘤(yīng) 千转.不穷(zhuàn) 鸢.飞戾.天(yuān)(lì) 经纶.(lún)
窥.谷(kuī) 横柯.(kē)
3.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节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疏通文义
借助工具书,同桌之间合作,老师指导,疏通文章大意。

注意以下重点句的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明确: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明确:(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明确: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

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惊涛骇浪势若飞奔的马。

(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明确: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常绿的树,高山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

(5)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明确:(山间)的泉水冲击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叫着,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明确:(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明确:横斜的树枝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第2课时
1.具体感受富春江山水之美,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重点)
2.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一、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归纳总结
用课文原句填空:
(1)正面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2)侧面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运用比喻修辞突出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借景抒发内心深刻认识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从听觉角度写山“奇”的句子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统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梳理思路
提问1:本文篇幅虽短,但很讲究章法。

请简述作者的写作思路。

明确: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第2、3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围绕“独绝”二字展开生发和描摹,脉络分明。

目标导学三:仔细品味,把握特征
提问2:本文分别突出了富春江水和山的什么特征?请结合相关描写,以“我读出了富春江的山(水)是________的,从________一句可以体现”的句式谈谈。

明确:
示例①:我读出了富春江的山是高峻、连绵、充满生机的,从“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一句可以体现。

示例②:我读出了富春江的水是清澈、湍急的,从“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可以体现。

要点:水的特征:清澈、湍急。

山的特征:高峻、连绵、充满生机。

目标导学四:修辞品析,写作借鉴
提问3:本文综合运用了夸张、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请举例并赏析其作用。

明确:夸张:“千丈见底”“直视无碍”是用夸张手法描写水的澄澈透明;比喻:“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水的湍急;拟人:“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把山拟人化了,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高峻和绵延不断;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对偶,句式整齐,极具音韵美。

提问4:作者写水时,采用了正、侧面描写和动静结合的手法,请举例并赏析作用。

明确:分别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和“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从正面和侧面来描绘江水的清澈。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静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动景。

动静结合,写出了水静态的清澈和动态的湍急。

目标导学五:整体感悟,体会情感
提问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一句最能体现这一情感?
明确:表达了作者鄙弃功名利禄,热爱自然,流连山水,向往归隐山水生活的情感。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三、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
可取之处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教案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为疏通文义,理解内容和情感打好了基础。

2.通过对文中美景的品味,让学生学习了本文的写作特色,明白了富春江山水的特征,领略了富春江山水之奇异,更让学生领略到了作者扎实的语言功底,做到了“美文美读”。

不足之处在疏通文义方面,以教师的主体性为主,忽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
性,以后要多加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